×

Loading...

我来说说我的经历。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bayview龙脉其实是香港人搞出来的,主要90年代香港有钱人来多伦多都是住在yonge 以东 404y以西。为什么?因为那里有个洱海高中,香港人和中国人一样,喜欢孩子要上名校。但是香港人又要买亚洲食品(scarborough的华人超市多),但又不屑一顾与士嘉堡的广东福建人为伍,又看不起chinatown的偷渡客,所以都聚居于此。

后来99年以后,就是我随父母来的那年,大量中国技术移民涌入,技术移民么,读书很nb,但是口袋都瘪瘪,当时有三波思想的人,一波是买不起房/不想买房租房的,这波是大部分,造成当年全多伦多房租狂涨的,另一波是挣钱不少的(当年做it是非常非常非常高薪的一个行业,高薪到什么程度?医生都羡慕嫉妒恨),他们咬了咬牙,一群人买在了china town附近的,另一群买在了scarborough,如果你在scarborough见到的做it的中国人,多半是那个时候买的。

买在bayview 龙脉的,是属于比较有钱的技术移民,当年中国来的投资移民少的可怜,他们一般都会选择bayview龙脉那里和香港人台湾人为伍,或者买在richmond hill,那个时候richmond hill....真田野,我记得我那个投资移民儿子同学带我去兜风,妥妥的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就是现在Hilda st往北的那个地方。。。

到了2003年,技术移民很多家庭都积累了一点钱,那些一开始租房的都想要买房了,那个时候有两种思想,一种是觉得scarborough房子太贵的,一种是喜欢新房的,于是乎都买到了markham,当年markham是什么地方?农田,大片的农田,一望无际的农田,但是中国人喜欢是因为离scaroorough近,而且你们大概想象不出来当年markham三车库的全新房也就和finch&mccowan的40年老房子一个价吧?主要当时的中国人还是中国观念,觉得郊区的房子再新也不值钱,喜欢出门就是ttc的toronto,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家里就一辆车,或者对开车恐惧(当年技术移民眼镜男很多害怕开车,眼镜男的老婆更是不敢开车),我就是这样眼看着markham从农田变成蓬勃的it新村的。

当年的多伦多 98,99年刚进入大萧条后的复苏期,人人都对房子没兴趣和恐惧,因为太多太多人经历了91年的房价拦腰折断的时代,我当时认识的同学好几个给我说大萧条时期的多伦多,很多人房子的首付都不要了,直接送给了银行。90年左右的经济萧条有多严重?连打黑工都是排队的!

而且当年的多伦多,远算不上国际都市,很多人是拿这当个跳板为了去美国,至于加拿大的大学,更是没有名气,我记得我当年多大毕业回上海玩,所有人不是眼睛看看你没有表情就是背后议论“多伦路什么时候有大学了?是不是野鸡的?”, 多伦多这个城市甚至不如芝加哥,底特律在中国有名。

至于我那个投资移民的儿子同学,他们更是卖了北京300万的房子(98年的三百万!),在richmond hill买了40万的房子,然后卖了全家去了美国在2006年在美国买了80万美元的房子,可以说错过两拨行情,然后坑在美国次贷危机里面,我记得2008年问他,他说他父母这个80万的房子现在市值只有40万了。。。。

现在的人肯定说他傻,呵呵,那是你们用现在的眼光而已,他们可不傻,做生意在98年在北京就有300万房子的人智力可不低。。。只能说人生很多时候是运气。因为当年上海房子也是如此,根本没人要,我们家的房子40万买的,到了2002年跌的市值只有20万rmb了,所有上海人,包括亲戚什么的,所有人!!!都是一直公开嘲笑我们家的,因为当年上海是不流行买房的,哦,不是不流行,简直就是鄙视,觉得买房是很蠢的行为,当年的40万,多半用来买一辆桑塔纳,拉黑生意,或者买一辆桑塔纳炫耀那才是当年高帅富的生活。

当年的上海哪里有什么一线城市的味道,很多上海人为了住个宽敞一点能转身的房子好多人去了外地。多伦多一群一群福建偷渡客在打着黑工。我只能说,现在什么一线城市的概念,也是因为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儿。

当年多伦多有多冷?10月份就下雪,我住过的不管是house还是公寓,清一色没有空调。再次感谢全球变暖!

到了2005,6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小留输出最多的时候,也就是bayview,yonge龙脉condo涨价的年代,因为小留可能带着中国的想法,都喜欢大楼,但都对apartment不屑一顾,当年yonge上新造的condo,一个一室一厅单元能在scarborough买1个半豪斯。大量煤老板,钢铁老板的孩子在yonge上花40万买个condo和官二代女朋友同居着。开着acura tsx就算豪车了。。。。。

当年住condo的小留很smug的,更本看不起住house的移民,因为他们觉得condo是种高大上的玩意(当年bayview,yonge的condo的确造的很豪华,也可能是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新造house来对比),house...那是乡下人住的,中国城乡结合部农民住的。所以house那个时候对中国人吸引力不高,也就是技术移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才会 不得不去买。

然后那个年代大量移民外流到calgary, edmond我就不说了吧,calgary最疯狂的时候3年房价就翻倍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