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卷一之四:发心是什么心?

【经文】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

【析词】 同气、天伦:阿难是佛陀的堂弟。同祖气脉,天合之伦,都是指堂兄弟关系。
顿舍世间深重恩爱:舍父母妻子的家庭恩爱,指出家。
【释义】佛陀说:咱们是手足兄弟。你当初发心出家,是为什么呢?
【发挥】这个地方要注意,发心出家这个心,是真心还是妄心?这是问题的关键。

【经文】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析词】如来三十二相:如来相貌的三十二个庄严特征。
【释义】阿难老老实实回答说:我当初看你长得这么庄严,心想一定不是普通人。所以就跟着你把头发剃了。
【发挥】 这一段文义不难理解,关键是四个字:常自思维。

我们普通人的问题在哪呢?就是把这个「常自思维」当成心了。换句话说:我们把妄想和真心搞混了。后面经文里佛说: 「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 」 。这四句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状态。聚缘内摇,是我们的意识攀援里面的记忆(法尘);趣外奔逸,是我们的意识攀援外面的声色(前五尘)。我们每个人都把这个「内摇外奔」的当心了,对不对?

不但我们普通人,阿难跟佛学了这么长时间,他也觉得这个 「内摇外奔」 的是心,而且他是死死抓住这个心不放的。后面经文里阿难说: 「 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纵令谤法,永退善根,亦因此心。若此发明不是心者,我乃无心同诸土木 」 。阿难说:我这个心本事很大,上可戒定慧,下可杀盗淫。现在堂哥你说这个不是心,那我不成无心法师了吗?

「 趣外奔逸 」 这四个字很形象。序分里摩登伽用咒巾迷倒阿难,她奔的是阿难的色美如银,而阿难奔的是佛陀的形体映彻。奔逸的对象不同,但用的都是攀缘心、分别心,或者说妄想。我们读经读多了,把前后的意思连贯起来,就可以明白佛陀在这里为什么把阿难发心出家的事重新提起,因为这个发心发的是妄心。从这个地方开始,到七处征心,佛陀是一步一步诱导阿难的妄心出来表演,让它表演个够。然后大喝一声哆,他就醒了。

此处要特别说明一下的,妄想是不是不能用呢?能用。阿难见佛相好发心出家,是《法华经》赞叹的善缘。阿难的错不在妄想本身,而在认想为心。

注:上文主要依据《楞严正脉》,摘录交光大师文字作为凭证:
此中思惟二字。即是能发之心。乃意识计度分别。下所破者。破此而已。然如来索问此心。非是责其发心之非。彼缘佛相而发心。按法华仍是成佛缘种。何过之有。但认此思惟分别为己心相。而不复知别有真心。乃大差误。故须征起详破也。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