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六)你為什麼快樂?

在解釋唯識的『萬法唯心造』時,我們說『萬法唯心造』中的萬法,指的是一切現象在人的意識中的投射。其實這種解釋還有不圓滿之處。如果你思維慎密的話,你會發現這種說法與前文提到的心與境是一體的說法有矛盾之處。如果心與境是一體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指出哪是境(被觀察的對象),哪是心(觀察者)。也就沒有辦法分辨現象與意識。這個矛盾該怎麼解決呢?這裡就需要引入世俗諦與勝義諦的概念。仔細解釋這兩個概念會很複雜,因為不同宗派對它們有不同的定義。不過簡單來說,世俗諦就是能用世俗的概念來解釋的真理;而勝義諦則是無法或很難用世俗的語言來解釋的真理,這些真理雖然難以用語言來表達,但卻可以被聖者所證悟。如果你讀過《心經》,你也許會覺得它很難懂,或者有許多與所學佛法矛盾之處。佛陀講法說五蘊、六根、六處、十八界、四聖諦、十二因緣,而在《心經》所說的『空』中,卻把它們全都否定了。是不是觀世音菩薩要與佛陀唱反調?顯然不是。觀世音菩薩是在解釋證悟空性的感受,所說的是勝義諦,所以聽起來似乎挺令人費解。在世俗諦中,我們可以可以區分心與境(現象),但在聖者證悟空性的那一刻,心與境是一體的。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佛法所說的真實與我們一般人說認為的真實是不同的。一般人所說的真實在佛法裡被稱為世俗的真實,若按佛法的標準,世俗的真實其實是一種假象,或說是顛倒的認知。為什麼這麼說呢?通過前面介紹的唯識宗的解釋,我們了解到人對現象的認知與現象本身是不同的;不僅不同,還會由於認知過程本身的缺陷,而添加了一些現象本身所沒有的屬性。意識到這一點,會啟發我們去探尋一種更完美的、無染污的認知。通過這種認知方式才能了解事物最真實的面目,也稱實相。只有了悟了實相,才能覺醒,才能得到永恆的快樂。

唯識宗雖然對空性的闡述在中觀應成派看來還並不是最究竟、最徹底的,因為中觀應成派認為唯識宗還執心為實有。儘管如此,其理論已足以把世俗的人們從對物質世界的執著與迷茫中解脫出來。其實世界上的大多數宗教,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讓世人不要被外部世界所迷惑,而是要耕耘自己的內心,從心靈上去尋找幸福的源泉。追求幸福,也是人與機器人的最大區別。如果人類不能意識到這種差別,不能做出努力去實現這個目標,那最終的結局便會使人類變成機器人、或者是人工智能的奴隸。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活著只是為了生存,或者只是為了為了某一公司、團體組織或國家而工作,而忽略了自己與他人的幸福與快樂,那麼這種工作有什麼理由不能被機器人所替代?而人類科技的發展,如果是以人的幸福以及人的基本權利為代價(比如不打疫苗的權利),那科技的發展最終的結果會把人類邊緣化,成為為機器而服務的奴隸。思考一下,我們現在賣了命(以命換錢)地寫代碼、維護服務器和網路,究竟是我為機器服務,還是機器為我服務?這其中的分界線在哪裡?

這裡讓我們探討一下人的精神修煉與幸福的關係。2014年的時候,女尼格桑-尼瑪在TED上做了一個很有啟發的演講。有興趣的可以點本帖的擊鏈接去看一下。在她的演講中,尼瑪問了觀眾三個問題:1。你今天快樂嗎?2。為什麼?3。你想明天快樂嗎?很顯然,最後一個問題最容易回答,因為沒有人會回答『不』。然而,第三個問題能不能實現,則取決於你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如果你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任何外部的因素,比如天氣、朋友、健康或財富等等,那你明天的快樂就不確定,因為所有外部的因素都是不斷變化的,可能變得更好,也可能變得更糟;可能和你心意,也可能不和你心意。總而言之,如果你的快樂來自於外界因素,你就不能保證明天你也會快樂,因為外部環境不在你的掌握之中。另外,從人的生老病死的大週期來看,你的快樂可能會越來越少,因為隨著你的身體的衰敗,你所能夠享受的感官的愉悅會越來越少。而如果你的快樂是來自於你的內心,你會更有可能得到長久的快樂。而佛法為人們畫出了精神世界的藍圖。通過佛法的修行,你會學習並掌握控制心的技巧,並利用這些技巧而成就幸福與快樂。

(待續)

:

Happiness is all in your mind: Gen Kelsang Nyema at TEDxGreenville 2014
Simple, profound truths are the realm of this Buddhist nun. Her message? The gift of happiness truly lies within our own hearts and minds. Gen Kelsang Nyema,...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