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我真是不懂啊,中国真是那么好吗?40%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茫然 !!!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40%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景茫然

一份抽样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离校前的即时就业率目前不足60%,也就是说,有40%的毕业生在走出校门时,其就业前景还是一片茫然。另外,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近年来也出现了下降趋势。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趋于严峻。面对这个两难命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建议,应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总的政策目标。

  经过10多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实现完全自主择业还有多远,已成为当今百姓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对这一问题有个准确的估计,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课题组在有关单位的积极协助下,历经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毕业生的择业行为及其意识”、“毕业生的择业与适应状况”、 “毕业生的录用及其评价”、“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就业指导体制” 等问卷形式的抽样调查,并根据这些量化的调查结果,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

  日趋严峻的就业状况

  近期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总体需求有所减少。

  据对49所普通高校的抽样调查,1998年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率(下称“即时就业率”,包括“已经签约”和“已确定单位,等待签约”者)为58.%,比前些年有所下降。从教育部的统计看,1999年全国高校本专科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下降了10~15%。除京、沪、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本专科生供求比大致持平外,大多数省区都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状况。部分毕业生宁愿延长择业时间,也不愿仓促就业,但这并不是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

  社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量相对减少的主要原因,一是近期城镇新增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规模持续增加,增大了社会就业压力,同时国有企业减员增效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精简,传统的就业领域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降低,新的就业渠道,如非公有制经济虽有所增长,但由于一些政策和措施不配套,短期内还难以吸纳大量的高校毕业生。二是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已达84.8万,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毕业生供求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也将更激烈。

  不同学历层次、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即时就业率存在差距。

  高校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越低,即时就业率越低。1998年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即时就业率分别为:专科43.5%、本科75.7%、硕士86.9%、博士90.7%。

  从学科和专业看,专科毕业生中就业率接近或超过50%的有矿业、仪器仪表、机械、土建、外语和电器,在30%左右的有化工、制药、体育、轻工、粮食、食品、管理工程。本科毕业生中就业率在90%以上的有政治学、林业工程、材料、仪器仪表,低于50%的有体育、植物生产、水产、中医学、农业经济管理。

  不同类型院校之间就业率差距巨大。专科学校中,即时就业率最高超过70%,最低只有20%。本科院校中,全国重点院校和地方名牌院校就业率都在90%以上,低的不到50%。

  毕业生向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明显。

  近年,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而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即便是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在京、沪、津、鲁、苏、浙、闽、粤8个经济较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了总数的57.6%。经济较发达地区是毕业生的“流入地区”,欠发达地区是毕业生的“流出地区”,这种两极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把对大中城市的选择作为选择工作单位的因素,有74.9%的毕业生“非常重视”或“比较重视”。二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仍抱有“等、靠、要”的态度,存在着户口指标审批难、收城市增容费、办理毕业生接收手续繁琐等各种政策障碍。

  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仍是吸纳毕业生的主要领域。

  从毕业生择业的行业结构看,尽管在非国有部门就业者有所增加,但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就业者仍占71.3%。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容纳能力的下降,如何拓宽就业渠道,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是促进今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课题。

  从性别差异看,在就业过程中女生和农村出身的毕业生面临相对不利的处境,女生就业率比男生低6.4个百分点,农村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比城市学生低10.9个百分点。这种状况如果得不到改变,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将受到进一步的削弱。

  就业过程的掣肘问题

  就业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体制不健全。

  应届毕业生普遍认为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体制尚不健全,主要问题依次是:“同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信息来源不够,信息内容不充分”、“同用人单位的沟通不够”、“向社会发布毕业生的信息不够”、“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毕业生择业时的主要信息渠道是:亲戚朋友、学校、用人单位访谈、人才洽谈会。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的主要信息渠道是:学生上门自荐、上级安排、学校推荐、学校发布的信息、人才洽谈会、本单位人士推荐。

  从对已就业的毕业生调查看,由于信息不充分,不能足够了解用人单位,已成为毕业生择业的不利因素。由于就业指导和信息咨询服务工作的薄弱,毕业生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用于择业,例如被调查的1998年的毕业生,42%的人提前6个月以上就开始找工作,严重影响了高校最终学年的正常教学活动。

  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的录用观念有待转变。

  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单位和岗位时,普遍比较重视的因素是:“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单位的经济效益好 ”、“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工资收入高”。总的看来,毕业生在就业价值观上,重待遇、重机遇、重财富的意识较强,个人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厚,吃苦创业精神不足。很多用人单位认为,一些毕业生 “就业思想不够端正,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主要问题。

  用人单位在录用时,除了毕业生所学的专业和综合能力外,比较看中学历层次、学校知名度和个人学习成绩,而对性格和态度及技能资格等则不太看中。一些用人单位在高校毕业生的录用上还缺乏主动出击和竞争的意识,甚至有“用人唯亲”的现象。

  促进就业的政策建议

  通过就业市场提供有效的服务,规范毕业生的择业和用人单位的录用行为,优化就业环境,从而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资源的社会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就是实现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之时。要达到这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总的政策目标,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个人各方面的努力和相互配合。

  ———进一步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要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规范的毕业生资源配置体系,建立更加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就必须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择业和流动的限制。为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要积极开发非公有制企业容纳高校毕业生的潜力,在户口、人事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制定一些鼓励毕业生到私营、个体、三资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

  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必要的监督和调控,减少学生择业和企业录用上的不规范行为,杜绝“走后门”现象,促进公平竞争。要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择业和录用给高校教学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以学校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市场体系,进一步规范社会上的职业咨询和人才中介机构。

  ———完善就业咨询服务信息体系。为降低学生择业和企业录用的成本,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要加快就业咨询和信息服务的信息库和网络化建设。为完善1998年底开通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必须努力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规范性,比如对供求双方的人才信息都应确定统一的格式,以提高信息的社会化程度和有用性。

  完善的就业信息体系还应包括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监测预警系统和对就业市场的预测系统。作为制定就业政策和指导就业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国家、地区和高校层次建立有关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体系,一方面要对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地区、企业类型、职业岗位及人才供求比率进行统计监测,一方面要对劳动力市场、社会职业结构及就业状况的短期和长期的变化趋势作出恰当的分析和预测。

  ———强化高校的就业指导体制。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并不意味高校减轻了毕业生就业方面的责任,而是职能发生了这种变化:学校从原来协助政府部门直接进行就业分配,转向为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录用人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由于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因此高校必须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促进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除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帮助毕业生为自己确立合理的择业定位,以及帮助毕业生及时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外,还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和预测,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相互沟通与配合,与更多的用人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向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咨询和信息服务的同时,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改革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适应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高校必须对劳动力市场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形式的出现采取相应的积极主动的态度,以不断适应市场趋势变化的课程和教学安排,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使毕业生更具主动性、进取心和适应能力,在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更有信心地发挥作用,并能科学、审慎地对待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和多样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就提出,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创业者。因此,高校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要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建立多元化和灵活的毕业生评价机制,逐步把偏重毕业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向注重能力的评价。同时,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并健全有关的制度,以鼓励毕业生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周大平)

摘自:瞭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