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东贵西富,应该是对明清内城的称谓,也就是现在的二环以内的东西两城。以下文章,说的是《皇都文化风》中的东城卷,请参考,其中再次提到,东贵西富说。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东城卷

皇都文化风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汇合、交融、生发、创新的重要地区。文人荟萃,百艺兴旺,文化积淀厚重。从远古到夏商周,从秦汉到明清,北京一直是诸多民族繁衍生息、交汇融合的场所。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多年的建都史,六朝帝都的沧桑巨变,多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北京文化。这种文化是博大的、深厚的、精致的,是整个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和精华。北京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四方辐射、多元交融、积淀丰厚、源远流长。“和”文化理念构成的“首都文化”是北京城市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一、东城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征

东城区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旧东城始建于公元1264年元大都年间。从忽必烈建立元帝国、修缮国都即大都城开始,就奠定了现在北京东西城的大致范围。大都城的东部称为东城,和目前东城区的位置已相当接近。明、清两代京师设顺天府,府治下的大兴县即辖今东城地界。明代、清代定都北京,东城一直是全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古代的皇宫、衙署、学府等古建筑外,东城区还是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王世仁《遗痕七纪志皇都》一文载:“如果要对某一地域的历史特征给予文化层面的概括,那么,东城的主要特征就是皇都文化。”东城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之一,区域内有代表皇城文化的故宫,还有皇城、内城、外城的重要部分。明、清两代的中央统治机构中,有吏部、礼部、户部、工部、兵部、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翰林院、詹事府等均设在东城,集中体现着首都政治、文化中心的特点。辖区内积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众多闪烁着绚丽光彩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菁华,汇集了皇城文化统领下的以故宫、太庙、社稷坛和地坛为代表的皇室文化、以雍和宫为代表的佛教密宗文化、以国子监为代表的国学文化、以孔庙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古观象台为代表的天文文化、以皇史宬为代表的档案文化,与以南锣鼓巷、东四三条至八条四合院平房保护区为代表的胡同文化一起和谐共存,凸显出以皇城文化为核心的皇都文化的地域文化特征,也构成了皇城文化与胡同文化交相辉映的东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特征。

东城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深受周边环境和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以皇宫为核心的皇城文化以皇家贵族文化为主体,而由此所形成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又多与皇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凸显出皇城文化的特征。首先,皇家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东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由于东城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历史上东城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东城区处于元、明、清三代都城的中心区域,皇宫在东城,王府、官家、巨贾也大多在东城,素有“东贵西富”之说,居民的组成和审美情趣与皇家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东城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受皇家文化影响较大。这一点在民间文学、民间手工艺、民间说唱、民间建筑等方面尤为突出。东城区民间文学的很大一部分内容与皇家生活和历史人物有关,尤其以明、清两代居多。民间说唱中的八角鼓、什不闲——莲花落、吉祥话、单弦、岔曲都深受宫廷影响,有很多是皇族子弟编唱而传播开的。还有很多民间文化艺术曾经为皇家贵族服务,如民间手工艺中的“葡萄常”玻璃吹制工艺就曾得到过慈禧太后御赐,故宫至今还收藏有“葡萄常”精心制作的一架葡萄和一架葫芦;帛雕是源于宫廷的手工艺,就学习了汉宫花和堆绣的表现手法,汉宫花可追溯到汉代女红,当时宫女用丝绸制成各种花朵点缀衣帽、裙裾,称之为“汉宫花”;堆绣是青海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品种之一,多为佛教题材,与壁画、酥油花并称为塔尔寺“三绝”,明清朝代就曾在北京宫廷内盛行。乾隆的母亲孝圣太后亲手制作的大幅绿度母像至今仍悬挂在北京雍和宫内。

皇城根下的胡同文化以市井平民文化和旗人贵族文化为主体,与皇城文化相融合,与其共生共荣,构成了东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之双翼。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形态。民间文化活动多以庙市和繁华地区为依托,呈现自然发展的状态。民俗节庆就是民间文化艺术的激励机制和高潮时刻,是民间文化艺术生长的催化剂。东城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永乐帝迁京后,灯市口就成为京城两大庙市之一。此外,东四、隆福寺庙会、东安市场、鼓楼民众商场等地既是清末民初北京当时最繁华的商业区,也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播场所。而蕴藏在茶馆、戏楼、大宅门中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更是深入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和节日习俗之中,变成了一种民俗艺术的生存方式和令人回味的温馨记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