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也许冒犯了,在yahoo上搜索了一下,确实存在原教旨主义(也翻译做基要派),也存在自由派。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基督教分派别?
2001/03/08

文●黄彼得

基督教的存在,有一部分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有一部分是关于地理、历史、文化、哲学思想、行政体制、人对真理了解的有限等因素。基督教的派别只是形体外表上的问题,如果不违背圣经全面的真理,耶稣基督就任凭人们去发展、反省、纠正;但如果教派偏离了圣经的真理,不久就会在风暴的考验中衰败倒塌。说明如下:

一、以地区、民族为名

福音是要传遍全地上的人民,所以哪里有相信基督为救主的人,那里就有教会。最初教会在耶路撒冷成立,不久在犹太全地也有人信主,撒玛利亚地区、埃及、阿拉伯民族也都有人信主,这些地区的信徒所组织的教会,就冠上地名或民族的名称。如:耶路撒冷的教会、犹太人的教会、撒玛利亚人的教会、埃及的科普替教会(埃及最早信主的是科普替民族)。

二、以语言为名

人类种族很多,语言也多。语言是社交、沟通的主要媒介,也是凝聚人民的力量。母语交谈不但亲切,也可以畅所欲言。所以教会在各地区发展的时候,母语相同的信徒自然就相聚在一起,用相同的母语交谈、唱诗、读经、沟通、祷告,形成融合的团契和敬拜。这种以共同语言所组织的教会,称为“地方语言教会”。大城市尤其有许多种族,而各种族都有自己的母语;信耶稣后,他们就用母语为聚会崇拜的媒介,并以母语作为礼拜堂的名称。例如:国语礼拜堂、台语礼拜堂、客语礼拜堂、福州礼拜堂、印尼语礼拜堂、英语礼拜堂、德语礼拜堂等等。教会语言的不同,对基督福音本身并没有改变,因此各城市都有不同语言体系的教会。

三、以解经观点为名

圣经虽是一本,但信徒、学者对圣经的解释各有偏好和强调的部分。如德国天主教学者马丁路得( Martin Luther, 1483-1546)认为“因信称义”最重要,便在讲道和著述上予以强调,因此被称为“信义宗”,但西方只称之为“路得宗”;而他的宗教运动是要对抗罗马天主教,故也称为“抗罗宗”。又如十八世纪英国敬虔派牧师卫斯理约翰( John Wesley, 1703-1791),因为注重圣徒圣洁规律的生活,所以他所建立的教会称为“循道会”;但也有人用他的名字,称他的教会为“卫理公会”。

四、以行政组织为名

教会在行政组织上,需要某一种体制来推动会务,有些采用中央监督制度的,称为“监理会”,也有采用地方长老制度的“长老会”,或采用议会制的“公谊会”。行政体制虽有不同,但他们所信的仍是圣经真理,耶稣基督是他们的救主,也是教会的根基。

五、以圣经中的节期为名

有些教会领袖以圣经中的某一节期,作为领导教会的重点,并以该节期为教会名称。如五旬节教会,这派教会领袖强调圣灵的恩赐,像是医病、赶鬼、说方言、预言等,因而也称为“灵恩派”(即圣灵恩赐的派别)。这一派当中,有些领袖自认是新约时代最正统的教会,所以称自己的教会为“新约教会”。

六、自由派神学思想

廿世纪的教会,因为有自由派的神学思想兴起,而标榜他们教会是传福音的,所以称为“福音派的教会”。有的认为他们的信仰是正统的,就称为“正统教”。有的领袖认为正统教会被自由神学思想所主导,已不再那么正统,所以另组教派为“新正统派教会”。有的领袖认为自己教会的信仰最为基要,便称为“基要派”。这些教派的出现,实在让信徒眼花缭乱,对非基督徒而言更是莫名其妙。但是,若知道其发展的历史就会明白:众多教派只是表面的问题,而不是信仰本质的问题,只是有些教派可能偏重信仰的某部分。

二千年前,耶路撒冷有一位犹太教学者迦玛列,他引用使徒行传第五章卅八、卅九节,作为当时基督教兴起的评论:“他们所谋的、所行的、若是出于人,必要败坏;若是出于神,你们就不能败坏他们。”教会史上教派的兴衰,就是照着这原则去发展的。

(作者为印尼东南亚圣道神学院荣誉院长)

-----------------------------另一篇文章------------------------------------------------------

美国万花筒---------圣经地带枢纽:奥克拉荷马州

美国地理上所谓圣经地带(BIBLE BELT) 包括南方、中西部以南的地区,一直延伸到加利福尼亚州 的一部分。这些州的居民大部份信奉基督教,虔诚相信圣经中微言大意的一切文字。奥克拉荷马州 一般被公认为是圣经地带的枢纽。大概没有人会对奥克拉荷马州圣经地带枢纽这个别名提出 异议,因为早在 1907 年这个州成立前,宗教就已经在这个地区举足轻重,而且对这里居民的生活方 式有重大影响。

在基督教传入前,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印第安人信奉他们自己的宗教。到十九世纪,成千上万的早期 移民蜂拥而至,也带来了他们所信仰的基督教。奥克拉荷马城州立大学历史和人类学副教授道格拉 斯贝克也是美国圣经神学院的神学副教授,他认为奥克拉荷马州的宗教传统,起源于早期基督教传 教士在这个地区的活动。十九世纪后期,有许多传教士来到奥克拉荷马,他们在印第安人中传播基 督教的努力非常成功。为了传教,他们筹集资金兴建教堂,所以有些地区的教堂建造得比学校还 早。那时基督教很富有,而且有多种多样教派。

原教旨主义和福音派基督教最兴旺

在圣经地带以及其他地区繁荣兴旺的教派是原教旨主义和福音派传统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在 美国早期就已经扎下根,然后在二十世纪初期发展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教派,主要教义是主张圣经 至高无上,坚信基督的肉体复活和再次降临。福音派基督教也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殖民地时代,教义 是原教旨主义的变通,但是温和得多。福音派还相信圣经的精确性,强调信徒对基督的绝对奉献和 个人精神再生的必要性。

塔尔萨附近的奥拉尔罗伯特大学教会史副教授大卫多瑞斯说,奥克拉荷马州推动了福音派的传播。 福音派基督教在圣经地带流行有它特有的方式,就是对信仰的表达更外向、更情绪化。这一特 色或许可以归因于过去的奴隶制度,由于美国南部一直是奴隶制大本营,在受压迫的人当中流行的 基督教就会更倾向于用发泄情绪的方式来表达。

美国人口调查局把奥克拉荷马州的大多数称之为基督教追随者。根据上一次也就是 1990 年的人 口普查,这个州三分之二居民声称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是教会的忠实信徒或教堂活动的积极参加者, 他们之中大多数属于南方的浸礼教。

其他宗教也构成宗教传统的一部分

此外,在奥克拉荷马州还有其他宗教也构成宗教传统的一部分。大奥克拉荷马城犹太教联盟行政官 埃迪斯鲁德曼说,大约 有6000 犹太人居住在奥克拉荷马州,其中三分之一住在奥克拉荷马城,犹太 教在奥克拉荷马也有着悠久的传统。远在本世纪前就有犹太人来到这个地区。在奥克拉荷马城,犹 太人和信奉基督教的人在各方面都充分合作,而且与当地社团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

另一个在奥克拉荷马城崭露头角的是伊斯兰教。全州估计有两万穆斯林,大约有八千居住在奥克拉 荷马城。威廉韦布是个金黄头发的奥克拉荷马人,他在二十年前皈依了伊斯兰教,现在是大奥克拉 荷马城伊斯兰教协会的阿訇。他也相信奥克拉荷马州是个得天独厚追求宗教信仰的的好地方。主要 的原因是这里简朴的生活方式。与人口相比,奥克拉荷马城太大了,人们有时间去思考金钱和账单 以外的东西。会很自然想到造物主,为什么自己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另一个原因或许是 奥克拉荷马州的自然环境。这儿的天空多么广阔,会使人们在看到大自然时感觉到和真主的接近。

当奥克拉荷马州象美国其他地方一样在发展多样性时,宗教也正在受到挑战。宗教领袖都认为,这 些挑战会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突出、敏感,使人在实践自己信仰传统时越来越小心谨慎。有一句几 乎所有奥克拉荷马人都说的话最能说明问题,就是不管信奉的宗教是什么,他们对信仰的追求已经 变成奥克拉荷马历史传统的一部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