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西域,不知是传说》第六部《三州四镇》第一章 皇帝天可汗 之 天可汗的责、权、利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天可汗的责、权、利

朝廷对东突厥的征服并没有经过多么惨烈的大战,基本上属于迫降,一些主动投诚的部落,比如说前突利可汗、前郁射设 的部落,都没有什么损失。这些人归唐之后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朝堂内不再是清一色的汉官了,五品以上的官员中出身少数民族的就有一百多名,快超过一半 了。
咋这么多?不是有赏格吗?“酋帅悉受大官”。部落归降之后,部落的酋长要入宫宿卫,换一个更清楚地说法就是入朝为质。这个变化应该是很 大,冲击也比较剧烈,也许在很多汉官眼里这就是要天下大乱了。仁人志士纷纷出谋划策,针对如何安置归唐的东突厥部落朝廷之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说啥地都有,七嘴八舌地,也就是一个奏折一个奏折地,否则,面对面的辩论非争个脸红脖子粗不可。还好,在李世民这个时代言路比较畅通。不仅是李世民这个 时代,大凡中国历史上蒸蒸日上的时候言路都比较畅通,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才能群策群力。当然最后少不了民主集中,不过重点应该在民主。要让所有想说话的 人把话说透,否则一上来就集中了,那不成一言堂了吗?还讨论啥了。朝臣们的观点也是针尖对麦芒,辩论起来是火花四溅,智慧的光芒也就越烧越亮。总结起来主 要有三个代表性的意见。
一个就是把这些突厥人分散到内地各郡县。现在不是缺人吗?正好,把这些老牧民都改造成老农民。估计这个难度比较大,种地也是一门手艺,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当年的隋炀帝杨广都没敢这样做,估计大家也就是听听而已。
下面两个意见是针锋相对的,一个主张把东突厥人安置在河南地,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中书令温彦博;另一个主张把东突厥人安置在黄河北岸,主要的代表人物是秘 书监魏征。这两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温彦博的主张是东汉旧例,先人之法、成功的经验,强调的是逐步的融合与同化;魏征的主张说白了就是“汉自为汉,胡自为 胡”,强调的是两者不可调和的差别。那么李世民更倾向哪种说法?
李世民更倾向政治现实。
让突厥人回到黄河以北,那不就是此次北伐的起始点吗?这不是脱了什么放什么吗?
以现在的情况就是让他们自生自灭,也许还不如当初。当初还有頡利可汗的领导,现在突厥整个管理体制散架了,这些突厥人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漠北的大可汗夷男会怎么对待他们?
那位说了也可以像隋文帝一样扶植一个“启民可汗”,这倒是一个主意,只不过又回到了另一个起点。况且,漠外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漠北的薛延陀汗国已经俨然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势力了。薛延陀与东突厥人能和睦相处吗?可能性很小。
东突厥灭亡之后,也有一些东突厥人跑到了漠北,慌不择路,就此成了薛延陀的奴隶。让东突厥人回漠南就是把羊往狼嘴里送。与其出了问题再收拾残局倒不如现在就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这些人的未来,加强管理。
李世民接受了温彦博的主张,把东突厥余众安排在河南地。“于朔方之地”,也就是以夏州为中心,“自豳州至灵州置都督府”,在不改变生活习性的前提下采取内地的郡县制管理方式。李世民决定把东突厥的各部落正式变成自己治下的牧民。
为安排这些突厥人,朝廷逐步在河南地设置了不少郡县。当年朝廷安置东突厥余众是个难题,我们后代考证当年朝廷怎么安置的也是一个难题。史料虽然不少,理解起来也是一个问题,想找到标准答案不太容易。
就已知的情况有下列都督府:

窦静为都督的定襄都督府(侨治在夏州宁朔县)
史大奈为都督的丰州都督府
云中都督府(侨治在夏州朔方)
阿史那思摩为都督的化州都督府
突利可汗为都督的顺州都督府
阿史那忠(苏尼失的儿子)为都督的长州都督府
康苏密为都督的北安州都督府
史善应为都督的北扶州都督府
阿史那苏尼失为都督的北宁州都督府
北开州都督府(郁射设?)

从这份名单我们可以看出,东突厥内有头有脸的都能混个都督干干,基本上是保留了原来的建制。只是换了个名义,效忠的对象也变成了天可汗。虽然如此小夹板 也夹上了。当年五月李世民亲自送前东突厥的突利可汗(也就是阿史那什钵苾)前往顺州,一番谆谆教导,既体现了领袖的关怀,也表现出现实的无奈。
在家为兄弟,庙堂为君臣,“今命尔为都督,尔宜善守国法,勿相侵掠,非徒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启民可汗的往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各族人民都要在天可汗的麾下讨生活了。已经来了地,给安排工作,有吃有喝了,没来地咋办?
还有没来地?有哇,拓设(阿史那社尔)、欲谷设、大度设、泥孰特勒等以及其他七个种落都在伊吾附近游荡着,衣食无着呀。这就是不安定因素,谁没饭吃都不行。
招降!
凉州都督李大亮受命在边境储备粮食,开仓放赈,哪能让牧民兄弟们挨饿受冻?灾民是招降不少,“多所降伏”,可是越招降李大亮的心气越大。平时跟我们捣乱,现在遭了灾了,还得赈济他们,还有天理吗?
“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於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一着急,李大亮也上书一封,发出了基层官僚的呐喊。
这话说得有些道理,中原的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为啥?按照现在的说法那是纳税人。用国家税款补贴这些突厥人那就是损害了中原民众的利益。道理是说得通,那怎么处理这些突厥人?李大亮的建议是“请停招附,羁縻之”。
“羁縻”不是招抚,不是拿银子堆,而是一种政治安排。根据各自生活习性的不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安其性,纳入朝廷的管理轨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 力,精诚携手、共创未来。至于未来怎么样那要看管理是否上档次了。不过现阶段现在的招抚还是不能停,也不是一点作用没有,塞外重镇伊吾就主动申请加入了朝 廷的序列。
“九月,伊吾城主入朝。因以其地置西伊州”。
朝廷就这么轻易的向西域伸出了自己的触角。在伊吾附近徘徊的东突厥余部也都陆续走进了塞内,唯一的列外就是拓设(阿史那社尔)。阿史那社尔选择了西进,进驻天山北麓的可汗浮图城。
可汗浮图城,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一定与当年柔然的伏图可汗有关。在柔然历史上伏图是一个短命的可汗。西进讨伐高车人的时候,战败,死在了附近的浦类海。也许这座城就是这段短暂历史留下的印迹。
翻开新疆的地图,从现在的哈密穿过巴里坤山与博格达山的空隙就来到天山北部。从东向西依次是木垒、奇台、吉木萨尔,可汗浮图城就在吉木萨尔境内。这个地 方原先是车师后国的所在地,之后的柔然人、高车人、突厥人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尤其是突厥人兴起之后,伊吾在东西交通的重要性加大,可汗浮图城也就成了草 原丝路的必经之路。如果不是高昌王把玄奘和尚请到了高昌,玄奘原来的计划就是走可汗浮图城。
对于可汗浮图城我们还得多说几句。据专家考证可 汗浮图城这个名字属于栗特人的叫法。各民族对于此地有不同的名称,突厥人管它叫别失八里。翻译过来就是五城之地。也就是说可汗浮图城不仅仅是一座城市,而 是五座城市,俗称栗特五城。后来朝廷进军天山北麓,在此地建立北庭,汉人就成此地为北庭。
阿史那社尔退保可汗浮图城也算占据了一个关键的节点。这对社尔来说不谛是一次冒险。而冒险往往就意味着机会。西突厥的局面使社尔感受到了自己的路还是很宽的,不着急走进塞内。也许还有新的选择。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