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西域历史专题》第六部《三州四镇》 第二章 南下吐谷浑 之 雪域上的来客 (四)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雪域上的来客(四)

  我们这里把南日论赞称作松赞干布的父亲有点轻视英雄的意思,南日论赞并不是一个借助儿子的力量才青史留名的人。南日论赞本身就是一个猛人,只是有点太猛了,猛过头了。
  吐蕃在南日论赞的时代急速扩张,吞并森波只是牛刀小试,其后日喀则、山南地区、那曲地区逐步归拢到吐蕃的大旗之下。雪域上往昔分裂的、孤立的、静止的各部汇成了一股洪流,吐蕃王国也就应运而生。只是这一切来得太快、太迅速、太突然了,估计也超出了南日赞普本人的预料。如何有效管理诺大的国家变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旧的东西再坏,也有人留恋;新的东西再好,也有人拒绝;更何况旧的是自己的部落,自己的权势,新的是窣勃野家族的吐蕃,是自己的不确定。桀骜的新兴功臣,尊贵的旧有贵族,心怀鬼胎的外戚,所有人都感觉到不满,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应该更加美好,所有的仇怨就都集中在南日论赞身上了。
  一杯毒酒、一张毒饼,结束了南日论赞的时代,也使吐蕃陷入了新的混乱与无序。接受这一局面的是十三岁的松赞干布。
  对于后世的藏人来说,松赞干布就是一尊神,大昭寺内的塑像代表了松赞干布在雪域无与伦比的地位。现实生活中的松赞干布也是吐蕃王国的继往开来者,“弱冠继位,性晓武,多英略”,这是汉史对松赞干布的评价。“其为人慷慨才雄,常趋野马、牦牛,驰刺之以为乐”,这哪像一个十三岁的小儿,分明是一个雪域勇士。
  面对遍地的叛乱,无所不在的离心离德,松赞干布使出了铁拳,“尽行斩灭,令其绝嗣”。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对叛乱者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犯罪。乱世用重典,恢复秩序,那是必须的!
  虽说世界潮流,顺昌逆亡,那也得有驾驭潮流的手段。与所有王朝一样,加强皇权那也是必须的。只不过吐蕃人有自己独特的形式,那就是与羌人一样的盟誓。盟誓既是笼络,也是恩赐,更是双方共同承诺的义务。
  吐蕃的秩序恢复之后,松赞干布做出了一个战略选择,定都拉萨。拉萨“万岭回环,宛如城敦”,一水中流,天然屏障。定都拉萨就是要继续北进,经营未竟的北部地区。那么为什么不南下?南下印度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吐蕃铁骑的势力。
  南下不如北上,首先路就不好走,翻山越岭的净是山路,难度就不用说了。再说,文化上也不相通,北上的对手都是语言相通的羌人部落,那里自然有家一样的感觉。南下就不同了,都是外国人。书中暗表,佛教也是在松赞干布这个时代才正式进入雪域的,想来此时佛教对雪域还没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即使在后代,雪域的佛教也与印度的大不相同,所以才叫藏传佛教,那是经过当地人改良过的。
  决定北上之后,松赞干布破孙波(唐古拉山脉以南)、灭苏毗、平附国,四川甘孜、西藏昌都以及青海南部都落到了吐蕃的手上。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就杀到了李世民的驾前。吐蕃与唐之间就剩下一群散兵游勇般的党项部落,以及青海之狐吐谷浑。而此时的朝廷正准备对吐谷浑下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唐军已经整装待发了,看起来突如其来的雪域来客没有在李世民的心中掀起什么波澜,天可汗的心岂是什么风浪都能搅动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朝廷的使节冯德遐也开始了雪域之旅,去探求这个高原来客的究竟。
  送走吐蕃的使节,唐皇李世民明发诏书,布告天下、吊民伐罪。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大漠风尘日色昏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