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瀚海箫声:《西域,不只是传说》之《三州四镇》 第四章 十姓归唐 之 风雷动 (中)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风雷动(中)


  后代一个英国记者有个记载,“一条古时的商路穿过此地。在短促的夏季,中午前后几个钟头,溪流里的冰融化可供牲畜饮水时,载着生丝、玉石、黄麻、食盐、羊毛的牦牛队就从现在的新疆经过这里前往西藏”。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条路一直到近代还在使用,这也是能够修公路的一个前提。无独有偶,也就是在这个时间段,有一个大唐和尚玄照也经此地前往印度取经。
  沙门玄照“背金府而出流沙。践铁门而登雪岭。漱香池以結念。??????远跨胡疆到吐蕃国蒙文成公主送往北天(北天竺)。”
  玄照没有沿帕米尔高原直接南下,而是选择了转道吐蕃,走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中路。一方面告诉我们中道可行,另一方面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
  中天竺发生了动乱。不仅往来客商无法通行,连唐朝的使节都遭劫了。被劫的就是王玄策。
  天竺当时一分为五,东南西北中,称“五天竺”。王玄策走到中天竺的时候正赶上中天竺内乱。大臣阿罗那顺篡夺了王位。
  你篡你的国,我行我的路,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应该是来者都是客,互不干涉。也许朝廷的威望在天竺地区还不够高,也许王玄策带了不少细软,其中也包括各国给天可汗的贡品。见财起意,抢了东西,关了人。阿罗那顺这就犯了妇人之仁。既然已经干了坏事,为什么不坏事做绝?
  阿罗那顺给王玄策留了一条命,王玄策也没客气反手差点要了阿罗那顺的命。
  据我估计中天竺监狱的条件很一般,也就是个木栅栏,这哪关得住老虎?也许阿罗那顺根本就没在意王玄策,几个孤身在外的使者在南亚大陆上会有啥作为?就是能搬来救兵那也是猴年马月的事儿了。
  逃出牢笼的王玄策没有往家跑,那多没出息!况且还有三十几个兄弟关在中天竺,怎么着也得想办法救出来。周围有救兵吗?最近的就是文成公主的吐蕃了。王玄策跑到了泥婆罗(尼泊尔),通过泥婆罗就把求救信送到了拉萨。
  很快吐蕃的救兵就到了,文成公主的片子还真好使。骑兵壹千二百,这么少?不少了!还征调柒千泥婆罗士兵,讨伐中天竺的阿罗那顺。
  松赞干布真够意思!也是无利不起早。
  松赞干布早就有南下之意,王玄策事件只是一个借口、一个时机而已。战斗进行得很顺利,激战三日,攻克茶镈和罗城,阿罗那顺逃之夭夭。
  组织人马再战,再败,阿罗那顺就成了俘虏。王玄策的任务到此就结束了,押着阿罗那顺回家,要献俘长安。联军却没有停,一路南下,所向披靡。下城数百座。这才是松赞干布真正的目的,试试南亚的水有多深。水还真不太深,就是太热。吐蕃人耐寒不耐热,实在受不了南亚的蒸笼。吃进去多少又都吐出来了。赶紧收拾回家,否则都蒸熟了。
  王玄策是转年五月(公元648年)献俘长安的。也许天可汗下诏西征的时候,正是南亚酣战正欢的关键时刻。吐蕃的松赞干布不仅有意愿,也有能力受诏出兵西域,也已经实践一回了。
  登车一呼风雷动,挼取長绳缚虏归。
  远征的诏书刚刚发布下去,西北就传来了好消息。游荡在准格尔盆地的阿史那贺鲁请降。游荡两个字切切实实地反映了阿史那贺鲁的近况,“贺鲁居无常,部多散亡”。乙毗射匮可汗这一段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消灭阿史那贺鲁。
  部落一个一个地臣服于乙毗射匮可汗,连阿史那贺鲁最贴心的三个部落执舍地、处木昆、婆鼻都相继投在乙毗射匮可汗的门下。谁投降都接受,就是阿史那贺鲁例外。这三个部落也曾经给阿史那贺鲁求过情,不仅没成,还差点搭上自己的小命。
  有一个细节各位可能不太清楚,据史书记载,阿史那贺鲁,以及已经投唐的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都是室点密的嫡系子孙。乙毗射匮可汗则疑似阿波系的传人,这可能就是乙毗射匮可汗不能接受阿史那贺鲁投降的原因。
  投唐,就成了阿史那贺鲁唯一的选择。
  公元648年二月阿史那贺鲁请降,先派手下的俟斤屈裴禄到长安打前站。生怕有啥危险。屈裴禄受到了天可汗的热情款待,受封“忠武将军兼大俟斤”。这个结局很理想,天可汗的风采自然是让人望之亲切。屈裴禄带回的消息更让阿史那贺鲁感到兴奋。唐军西征不正是自己的机会吗?
  恢复祖先的荣光那是每个子孙的梦想!贺鲁想都没想,带着几十个从人昼夜兼程赶往长安请战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 风雷动(下)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