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谈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一个特点:只要是汉人政权,就允许你舆论监督。因为汉人秉承的是儒家学说。孔子最大的理想就是积极参与政治决策,辅佐明君,借君主的手,按自己的意思治理天下。所以汉人政权里的皇帝,对待大臣都还保有起码的尺度,不会剥夺他们基本的言论权。因此汉唐宋明这四代,君权全部受到了牵制。汉代君权最弱,四品官以下的任免权全都归了宰相,明代君权在汉人政权里达到最强,仍然不能一言堂,皇帝命令,要先由内阁起草稿,学名叫票拟,这已经是个牵制了,因为内阁票拟出来的很可能不是皇帝想要的。皇帝看完后批准了,叫批红,不准的话皇帝自己改草稿,再发到内阁,内阁通不过,叫封驳,把你的诏书退回去。

还有一个区别于古代西方制度的特点,历史学家钱穆称之为'贤人政治'。就是大事不决时,求诸于贤者。当各种意见争论不休时,在坐的最贤良的那位,将是最终拍板者。相较于西方的少数服从多数,也就是民主,这种贤人政治对决策的出台更快更高效。一人决定就行了。当然这个贤人是公认的,所以他一说话,大家都服气。坏处也很明显,他就是再贤,他也是人,他也只能代表他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决策就不能让多数人受益。除非偶然间,民意与他相吻合。

这种只依靠个人道德贤良的政治文化在今天看来荒唐无比,我们看一段宋代的贤者司马光,和他的君主宋仁宗关于女子相扑的对峙,可以清晰的看出这种贤人政治的特点。

司马光是公认的大德大贤之人,无数人用放大镜在他身上寻找失德行为,都以失败结束。他的一匹老马走不动路了,他仆人提议卖掉。他把马牵到市场,对所有前来问价的人声明,这是老马无法效力,所以我要卖掉,不肯做稍微的掩饰,所以卖不掉。他没有孩子,却坚决不纳妾,怕落个好色名声,除了老妻,没别的女人。所以仁宗让他当了谏官,专事提意见规劝皇帝之职。

仁宗这个人,用王安石的话说,是上畏天,俯畏民。非常少见。为人谦和温顺仁慈悲悯。一心要当明君效仿李世民,时刻用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儒家思想来约束自己。所以他用司马光当自己的镜子,这种死心眼一根筋的读书人最适合用来保障自己的名誉。
司马光找到他,要求取消女子相扑:"女子在街上搞这种运动,吸引周围这么多人来看,成何体统?她们穿着低领运动服,乳沟都露出来了!这是在吸引男人变坏变淫荡。圣人早就说过,非礼勿视,所以这项运动违背了圣人的意思,应坚决取消。我的道德与圣人接近,所以我的话可以被看做是圣人言论。你要听我的,不听就不行。"

赵祯:"可是这项运动自唐代就开始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太祖太宗我父亲和我,每年元宵节都带着家眷去看,所有人都很喜欢。每场比赛都很精彩,卿为什么要剥夺我们这点娱乐的要求呢?"

司马光:"为这件事,我已经连续两年要你做决定了。你今年还是不改,还要去看!这事不能再拖了!"

赵祯:"我饿了,也很渴,我先回宫吃点饭去。"

司马光:"不行!你哪里也不能去,先下旨取消了这个恶俗再说!女子穿着这么不堪入目的衣服,圣人最嫌恶的礼崩乐坏也到不了这地步!天下就要大乱,你怎么能为了自己的口腹欲,而置天下而不顾呢? 你和夏桀商纣有什么区别!你的德行修养呢?你现在逃避,你的清誉必将毁于今天!"

赵祯:"这个娱乐节目已经好几百年了,从没人提出过反对意见,先帝们都在看,清誉也没有毁掉。为什么要从我这里违背民意呢?"

司马光:"民意不值得你考虑,因为民众是不开化的。他们喜欢看这个运动,就说明了这点,所以他们都需要象我这样的贤人教化。好的国君有义务按着圣人的旨意教化民众。圣人早就说过,夫女子与小人同性,宠着顺着她们,她们就登鼻子上脸;远离冷淡她们,她们就怨恨丛生给你玩阴招!所以女子只能呆在家里,专做生孩子的工具。你怎么还能让她们走到街上?更对她们的暴露衣服视而不见!"

赵祯:"那么依卿的意思,我国女子也要象那大食(阿拉伯)女子一样,只露两只眼睛在外面?"

司马光:"如此甚好。女子是勾引男人变坏的利器。比如你的女儿兖国公主,昨天夜里,三更半夜的竟然在和附马的娘吵架!这事都瞒不了我!这是一个女子应有的品行么?出嫁从夫,哪里有嫌弃丈夫的道理!更有甚者,用死来威胁别人!男人家有悍妇,就会心生怒气,怒气无处发泄就会变坏变暴力!那些摔跤的女子都是悍妇,让她们通通消失!圣人看不顺眼的事,怎么能够存在?"

赵祯:"我不想这么做。我害怕广大人民群众抱怨我。我看不出圣人曾不让女子摔跤过。"

司马光:"你就是逃到后宫里,我也要每时每刻都等在你门口,大声疾呼,让你无处可逃!你最好现在就听我的,不然,我身为你的规劝者,无法保障你的清誉,我活不下去。我不能眼睁睁看你成为昏君,看我自己失职!你现在不下旨取消,我现在就撞死在你面前!我死不要紧,你可是担上了一个逼死忠臣的恶名,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我就是死,也不能让你好受!"

赵祯:"好吧,我听你的。"

司马光:"官家圣明!千古明君!"

如果这还不够荒谬的话,后来明代的大礼仪事件能让人吐血。

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就是没能发展出一个独立的裁判机构,实在太让人惋惜。其实这些争执,放到今天民主政治里,太好解决了。司马光,胡说八道前后矛盾到无耻,不过没关系,他有胡说八道的自由。他爱怎么说怎么说。赵祯只需一个bill发到国会,让众议院讨论:女子相扑该不该存在?他和司马光,正反两方的意见都拿来。议员是民选的,最大限度代表民意。你说民主是虚伪的?议员都代表不了民意?没关系,反正比只代表一人强,最起码它代表了议员们。议会如果认为司马光有理,驳了皇帝的bill,赵祯解散议会,下次新选上的议员还多数站在司马光那边,那赵祯输的心服口服。反之也一样,司马光也服气。你要是不服咽不下这口气自杀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和我这个皇帝没关系,我不会背上逼死你的名声。

赵祯为什么无计可施只能听从司马光,因为司马光是贤人。虽然他双眼一直没离开过女运动员的乳沟(不然他怎么知道人家穿的衣服不合礼仪?)半夜了还跑去偷听别人夫妻吵架,等等行径,但他是贤人,圣人的代表。他的话你就要听。赵祯可不是普通人,他是皇帝。其实他稍微动点帝王心术,或是皇权,就能把司马光打爬下了。可他顾及自己的名声,为人与他的谥号'仁'相符。他历史上的确落的个仁君的称号,然而这样的仁君对中国社会的进展没启到任何作用。整个社会陷入一波又一波如此无聊的争议中,双方各持一词争的头破血流。所有精英们的精力都用来自证自己是君子贤人,对方是小人。

当时没有独立的国会(立法机构),不过有中书省,稍微起到一些对皇帝的制约作用(由唐代的分权制度承继过来),所以赵祯取消相扑的bill(当时叫词头),如果发到中书省,中书舍人如果认为这项提议太荒唐,是可以封还词头的。但是,这样的后果就是中书舍人与司马光的对骂,互比谁更贤,谁更是君子。结果是一样的,没人骂的过司马光。

司马光的职责有点象这里的媒体,对当权者起舆论监督作用。但它与媒体最大的不同,我想谁都看的出来,就是他能干预立法,只要他拿住老大,就是皇帝,他所向披靡。改进的方法不是象后来满清统治者那样撤消舆论监督,而是中书门下两省修订法案,严禁谏官威胁他人的人身自由,干涉司法。他爱说爱骂爱八卦,由他去,满足一下人民群众的窥探欲而已。

这些饱读圣人书的精英们,也深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每次打架都是群殴。叫上尽量多的官员,连续在皇帝的门口嚷嚷哭喊,每天换一波,叫骂的话翻来复去就那么几句:你要听我的,不听你就是昏君。宋仁宗形容扎堆的读书人是挥之不去的马蜂,一点不假。


明代大礼仪争执,几百官员在左顺门(现在的太和殿东侧)哭的呼天喊地:"皇帝!你怎么能管生你的那个人叫父亲呢!你得叫他叔叔呀!你还要管那个生你养你的女人叫妈?祖制上规定你明明应该叫她婶的呀!她见了你应该行君臣大礼,对你跪地磕头的呀!我们不能维护宪法(传统宗法制度),我们哭死也比看着你胡做非为强!苍天开眼吧!孝宗皇帝快还魂呀!你的儿子(其实是侄子)就是不认你呀..."

哭声震天,里面的嘉靖皇帝恍惚间觉得自己已经做了鬼。几次三翻派太监好生安抚,越安抚哭声越大。

书念到这个份上,什么也别说了。全国最有知识最有眼光的精英在这里为叫爹还是叫叔争执的时候,欧洲进入了复兴期,消失了一千年的罗马文明,被一个文艺复兴回来,整个欧洲象一个充满活力朝气的年轻人,思想自由带动科技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

最后这场争执惨烈收场,要了十七个人的命,一百多个血淋淋的屁股,三十几人终生的残疾。皇帝虽然惨胜,可一点高兴不起来,从心里讨厌这些大臣,刚二十岁就躲到宫里练丹去了。嘉靖皇帝的孙子可就没他这么幸运了。所以他躲的更离谱更彻底。从史书上看,我怀疑他被大臣逼的得了严重的抑郁症。

要是有个独立的仲裁机构,何至于此。两方都有道理,皇帝秉承的是天然人性伦理,他叫了十五年的母亲突然变成了婶,见了他立即要跪在地上行大礼,谁都受不了。可大臣也有道理,他们坚持维护宪法,不容看到法律被皇权践踏。虽然宪法是可以修订的,但读书人到了明代,已不知变通为何物。

这个二元相争的政治最终导致了明代的灭亡,华夏文明的覆没,间接导致了中国今天政治格局的落后。满人的入侵彻底毁了汉人这种政治格局。剑桥中国史管这段历史叫鞑靼入侵中原记,鞑靼灭掉华夏,与欧洲的野蛮人灭掉古罗马文明,一直相提并论。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文明倒退人口骤减文化终结。满人面对人口比他们多好几十倍的汉人,聪明的保留了儒家这两个字,可里面装的内容面目全非。人们被骗住了,承认了这个政权也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政权,其实完全不是。很多人并且十分自豪,认定华夏文明有高度的魔力,可以同化任何落后文明,于是甚为宽慰:你用武力杀戮我们,我用文化对你和平演变,你准输。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