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北极三岛48小时(4)- 2014.09.13~14 给我一个辉煌的海洋人生,一个充满着咸咸的海水的人生,一个漂着海上泡沫的人生......

给我一个辉煌的海洋人生,一个充满着咸咸的海水的人生,一个漂着海上泡沫的人生。伴随着海洋的嘶吼和呼噜声,你呼吸着鲸鱼呼出的气息!让我在地球上漂流,让我在海上摇滚;让我和生命赛跑永不停息,面向眼前这一望无尽的海。 - Herman Melville

探访北极冰盖边缘是为了寻找北极生物,尤其是北极熊的踪迹。昨天虽然没有找到北极熊,但看到了海象,海豹,登上了北极浮冰,挑战了北极冬泳,收获还是不小的。海精灵号连夜一路向南,下面的两天将在斯瓦尔巴德群岛周边的海峡中探索冰川,冰山,并继续搜寻北极生物的行踪。

海精灵号是夸克探险旅游公司船队中的一员。夸克公司是南北极探险旅游的首创公司,有多艘破冰船及冰级船,每年前往南北极近百次,是经营南北极极旅游最具规模、最有经验、拥有最大船队的公司。他们有近二十年的运作经验,掌握了南北极很多其他业者所未知的海域和登陆点。船长、船员冰区航行的经验非常丰富,探险队员及船上讲座的专家学者阵容也非常强大。夸克的抗冰船不是大型船,一般只载客100多人,吃水较浅,所以能在距离岸边很近的地点下锚。由于客人少,距离近,每一趟登陆的时间短,所以能安排的登陆次数比其他公司的大船多得多。这一点对游客,尤其是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海精灵号属于豪华冰级探险船,船长91米,船宽16米,吃水4米,柴油动力引擎,4,720马力,航速可达14.5节(海里/小时),冰级为1D。冰级标志着船只的抗冰指数,1D在南极算是入门的冰级,但由于北极海水温度高,1D冰级在北极已经绰绰有余了。1D冰级要求船只有加固船身,能在浮冰密度不大、冰层厚度小的海域靠自身的推进器前行。抗冰船和破冰船是完全不同的,在南北极旅游探险船中,只有一艘破冰船,那就是夸克公司北极90度行程的俄罗斯50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

DSC_2225 50-years-of-victory-sailing-north_0

途径一个叫做海雀山的悬崖区,高达100米,表面散布着一层颜色深浅不一的玄武岩颗粒。之所以叫海雀山,是因为这里在一年中的某些时段是北极海雀繁忙的繁殖区。海雀这种鸟很有意思,喜欢成千上万地聚集在一起生活在悬崖上。它们不筑巢,把蛋直接生在石头台上。每个蛋上面的花纹都不同,它们就是靠这花纹来分辨出自己的蛋。每个蛋都呈一边大一边小的梨形,这样滚动起来就只会原地打转,而不会滚落到悬崖下边。裸露在石台上的蛋和幼鸟很容易受到其它肉食鸟类或动物的袭击,所以当小鸟出生还不会飞的时候,父母就会怂恿它从悬崖上跳到水中,然后和父亲游去大洋中生活。看到这里,你会不会为大自然的巧斧神功而感叹呢?越是生活环境恶劣地区的生物,我们越能清晰地看到大自然经过精心设计赋予它们的强大生存能力。因为温暖季节的短暂,每一种生物都尽量抓紧时间孕育自己生命的延续,这是不是海雀不筑巢的原因呢?而由于不筑巢而带来的麻烦和风险,又通过蛋的花纹,形状,以及选择能让幼鸟跳入水中的悬崖作为繁殖地点来解决,这一切考量是否都反映了“适者生存”的原则呢?

IMG_4351

OJ4A9228 DSC_0954 Guillemots-at-nest-on-rocky-ledge-with-egg

13日下午原计划登陆斯瓦尔巴德群岛中第二大岛东北地岛上的一片极地沙漠,但在穿戴整齐等待下船登艇时,打前锋的探险队长和队员们却迟迟不归。最后无线电传来消息,由于雾大浪大,不得不取消登陆。在北极地区,足够的空气能见度是登陆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能见度太低,将无法及时看到北极熊的出现,此时登陆是非常危险的。基于安全考虑取消原定行程是南北极旅行中常见的状况,船方工作人员会凭借丰富的极地经验严格执行安全第一的原则。虽然遗憾,但大家都表示理解,人在自然面前毕竟还是非常渺小。

IMG_3893_DY _MG_0002

船向北返回,刚进入北冰洋马上遇到了大风和5米的大浪,船晃得很厉害,很多旅客开始晕船了。工作人员在走廊扶手上挂了许多用于呕吐的袋子,并严禁游客到外面的甲板。北极一般都是风平浪静,遇到这种大浪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后来了解到当日阿拉斯加地区有小规模地震,不知道与我们遇到的大浪是否有关。这次船晃的程度和在南极跨越德雷克海峡的程度差不多,对大家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考验。本来计划北上去莫芬岛,用来弥补下午无法登岛的遗憾,但基于气候状况,船长不得不也将这个计划取消,改道驶向比较近的峡湾避风。晕船尤其对南极的行程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但晕船与否是和身体素质,当时的身体状态以及情绪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晕,也不是晕一次就总会晕。这次我对自己的表现相当满意 ^_^,不但没有晕,而且还要楼上楼下跑来跑去,用电脑码字,还要参加讲座现场解说,一点问题没有出现!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注意饮食清淡,少饮酒。船上有随船医生,为晕船的游客提供晕船药,吐得厉害的还有晕船贴和晕船针。用药以后就会呼呼大睡,不免会错过一些精彩娱乐活动和讲座。

wave

这两天中还分别参观了心乐平和摩纳哥两个冰川。所谓冰川,是指在高寒地区由层层积雪常年堆积而形成的巨大冰体,一般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可以看到。受重力作用,冰体会逐渐沿斜坡向下滑,就像一个巨大的流动固体河,因此取名为“川”。两极地区的冰川覆盖范围较广,是数十万年前的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所以在冰川中可以找到许多远古时代的地质信息。冰川移动的力量非常大,所到之处会把山脉岩石都刻出划痕,而且会携带大量的碎石,所以当一些冰川融化退去后常常在海边留下大片的碎石”沙滩“。在冰川的前沿,冰体会逐渐崩落,叫做冰崩。但冰崩也不都是发生在冰川前沿,在冰川附近经常可以听到隆隆的巨响,但不见冰块崩落,其实就是在冰川的内陆部分发生了冰崩,在外面看不到而已。冰崩会不定时地发生,所以在水中观赏冰川要离冰川前沿至少300米的距离,否则崩落的冰块或冰崩造成的波浪会给游客带来危险。我们在观赏两个冰川时都遇到了冰川前沿的冰崩,场面颇为壮观。有趣的是,无独有偶,站在冰川高处的三趾鸥也和我们一样在等待冰崩。每次出现冰崩,成千上万的三趾鸥会俯冲下来在浮冰周围盘旋,它们是趁着冰崩飞下来啄食冰块落入水中翻起来的浮游生物--再次见证了大自然万物的相互依存。

IMG_4364

glacier Arctic_DY_16 DSC_6333

DSC_0991 DSC_1032 DSC_5733

冰川前沿崩落以后露出的冰呈APEC蓝,越蓝的地方说明越活跃。那么为什么越是深层的冰越蓝呢?冰川经过上万年的挤压,冰体变得越来越致密坚硬,里面的空气逐渐减少或消失。太阳光中的红橙光穿透能力强,气泡越少发生的散射和反射越少;而蓝光波长短容易被散射,所以冰川呈现蓝色,而且越年头多的冰越蓝。万年老冰晶莹剔透,十分漂亮,但同时因为它太过坚硬,有时会划伤橡皮艇,所以是巡航的一个潜在危险。冰崩后波浪趋于平稳,探险队员把船开到浮冰区捞上来一块万年冰给大家拍照品尝。因为冰川冰是降雪所形成,所以是淡的,实际上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

DSC_1069 DSC_1182

DSC_2525 20140914_155753 CA3W9300

大块冰体从冰川脱落,漂浮在海上就形成了冰山。但大型冰山一般不是通过前沿冰崩形成的,因为冰崩产生的冰块都比较小。海水就象一把刀,通过长年的切割作用,会逐渐挖空冰川底部,当挖到一定程度冰体承受不住重力的拉力而裂开,大型冰山就形成了。由于大型冰山质地结实坚硬、体积又大,对航海的船只是一个大的威胁。不过目前有专门的国际机构负责监测世界大冰山的动向,所以象泰坦尼克那样撞冰山的船难基本不会再发生了。自由漂浮的冰山约有90%体积沉在海水表面下,所以我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罢了。冰山底部的冰会逐渐融化,融化后的水流上涌卷带上来的许多浮游生物会吸引很多三趾鸥和北极燕鸥。同时冰山的融化还会使冰山本身失去在水中的平衡,它便会在水中翻转调整自己的位置。冰山底部的气泡在上浮过程中会把水中部分的冰壁刻出一道一道垂直的“气泡沟”,所以当冰山在水中翻转后也可以很容易辨认出它在水中原来的位置。

Iceberg IMG_4544

DSC_2512 DSC_2429

由于地球气候变暖,冰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所以每次去南北极将会看到全然不同的景象。

今天白乎了不少知识性的东西,说实话这些全是这次在旅程中学到的,表述不见得很严谨、准确和全面,但应该能给个大致的概念吧。探险队员和专家们随时随地都会给我们讲解关于极地的各方面知识,在专题讲座上又会更生动系统地讲述这些知识,布告栏上还会不时贴出各种专题的文字材料,所以这次旅行的收获颇丰。专家们都非常风趣,虽然信息量巨大,专业性也很强,但丝毫不感觉枯燥。我回来后妈妈看了我的游记,打电话过来说,“儿啊,你去船上念研究生啦?” 可不,还同时念了好几个专业呢!:D

晚上干嘛?卡拉OK,喝酒,看电影,打牌,打麻将 :p

IMG_4367 DSC_5848

13日三餐最爱:

早餐:大米粥,辣酱,早餐肠
午餐:混沌汤,樱桃肉
晚餐:鸡汤,羊腿,甜点,冰激凌

14日三餐最爱:

午餐:粉丝汤,水煮鱼
晚餐:鸡肉姜汤,蒜茸带子,炒饭,甜点,冰激凌

注:部分照片由旅友所摄,带红框的两张图是借用网上的示意图,特此声明。

<未完待续>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