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家园 / 人到中年 / 啥群体,不就是移民群吗?这个我看的多了,最后博士有匹配工作的不多,反而博士嫂都混出来了。还有博士跳楼的。现在收入高的在移民群里都未必是博士。 -3662930(aveeno)。 嘿嘿。
    做为体制内的移民,不就是刚换个新鲜地方而已嘛。

    跟当年的老留,体制外的人们比起来, 你们有多幸福。。他们连牢骚都没有资格发!!!

    嘿嘿。。

    你见过吗? 估计你们是啥都没见过。 完全不同的两个群体
    • 那你倒是介绍一下你那代的加拿大博士啊,我见过的,一个在大学当教授,一个当讲师,一个回国,如果荡木是博士的话,也是改行的吧。说的是身边的啊,摸不着的不算。
      • 那个时候的那拨人连打工的权利都没有,是“黑”的。
        • 趁着64不是有一大拨转正了么?
          • 64绿卡好象是以90年为限。大批自费出来应当是64以后。64前多数是公费或者是公派。我是91年过来的,后边一年比一年人数多。 +2
            • 每个国家不一样。 米国是以老布什的演讲为时间点
              • 应该是你说的那个时间段。我们到学校的时候,前面去的人还在争取或者是讨论六四卡。我们只是听听而已,因为没有什么关系。这里是wiki的链接:
                • 那些公费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一夜之间,就被保护了。 以前有合同约束
                  • 好象那时候闹得还蛮厉害的。民运中有人说那批被保护下来的学生学者中很多都是因为“又红又专”而被派出,和六四并没有什么关系。
                    • 也有的是浑水摸鱼的,比如以留学名义在日本等国其实就是纯粹的打工(与64根本没关系),闻讯后赶赴美加抢血卡,类似当初技术移民大潮中的假学历/假专业/假工作 or 假结婚/假亲属关系而轻易地拿到绿卡......一事之下百态皆有..... +1
                      • 嘿嘿。。扯。。老美那么容易进,血卡那么容易拿吗? 道听途说!老美借事件,收了一大批当年祖国最优秀的人才
                        • 那一批里面还真是鱼龙混杂,看看那个牧师和他ex的故事。。。
                          • 拿身份有许多办法, 64绿卡是有针对性的。
                    • 专。。在那个不管白猫黑猫只要学习好的年代, 能考出来的,都很优秀,很年青。 我的一个球友, 跟我们同龄,84年考到麦吉尔读医学院。完成学业后,正遇事件。随即可以不履合同,现在是年入近2百万多伦多专科医生
                      • 那真是个拼自己的年代。。一路科举。。鲤鱼跳龙门。不过, 这帮人经过鬼佬的洗脑,基本上是受规矩。 不像"新移民" 乱78糟没规矩。 做一行,烂一行。。嘿嘿。。又要被拍了
                      • 纯自费的和“公派”的还是有不同。公派,不论是中土政府出钱还是别人给钱,政审都很严格,猫腻也多。我弟弟88年被选派去英国读本科,对方全资,两个名额里,他是因为的确“又红又专",另外一个是因为部里有人,对方全资本来就是为了人家。
      • 我以前介绍过一个,结果被几个ID 拍得血淋淋
        • 我想不通,那时人又穷,又没体制内身份,为什么去读博士啊,还不如混个工作然后移民,如果还喜欢读书的话,再去念博士,政府出钱。
          • 那个时候国内赚钱的机会没有现在这么多,所以出国读书挣千把块美元一个月的奖学金,比国内百八十人民币工资多得多。外国学生在美国要想工作,读完博士进大学教书或者进大公司做研究,是唯一的路子。后来IT业发展,才有人放弃读博,而是转读电脑本科或硕士,直接找工办绿卡。
            • 还是思路问题,我的一个租客,COLLEGE毕业后去CALL CENTRE,现在也换到银行去,也就两三年的功夫。谁说一定要做研究。而且我们那批移民,进入专业工作的时间也比90年代出来的快。我刚来的时候,有人劝我去餐馆打工,没把我吓回国去,好歹我们国内还有办公室做好不。
              • 是心态问题,后来的人,心越来越高,自然要选择更好的机会。现在你要叫投资移民去COOP挤进大公司,估计没人感兴趣,当了鸡头,对凤尾就没兴趣了。
              • 不读书,就没有美国学位。没有美国学位,就没有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人给你办绿卡,于是就没有身份。一环套一环,都是因为没有身份,老农所谓在”体制外面“。
                • 美国那边的情况不清楚。但是很奇怪的是华人老是很迷信“进入主流”。我一个澳洲的朋友,90年代起夫妻滚打,有产业(非中餐馆),有地产(10来个),现在非常迷信孩子进“主流大公司”,也就是IT行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