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家园 / 枫下觅巢 / 历史在重复, 再看看2003香港房市大跌70%的情景, 多伦多很快重演。 +8
    https://mp.weixin.qq.com/s/yTog64kP7_GbkY8QZm1CJw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龙门”一键关注龙门聚集了一批在事业、生活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精英人士。他们已经获得了财富自由、身心自由,或者正努力行走在追求自由生活的路上……关注龙门,就是关心您的生活品质!龙门:Longmen518

    作者:张津京   

    来源:华商韬略(ID:hstl8888)

    黎生自杀了。

    警察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是他自杀后的第五天。楼宇管理员因为邻居投诉,上门查看垃圾整理问题,发现无人应答恶臭盈门,这才报警。

    警察找来房东破门而入时,除了地上一个烧的比较干净的炭火盆,四面门窗都用毛巾和胶带封紧。现场没有找到遗书,但在黎生的上衣口袋里,却找到了一份离婚协议书和一个银行告知单。

    告知单上,银行简单通知黎生,因为房贷抵押价值不足,请他在一周内向银行补缴330万现金,不然银行就要收房拍卖,弥补房贷亏空。

    警察依据这一告知单,将黎生的死定性为烧炭自杀。

    黎生的自杀案例,最终成为引发2003年7月1日香港街头大游行的32个自杀案例之一。颇为讽刺的是,黎生的自杀,却被当作砝码来攻击他服务超过20年的东方海外船公司掌门家族——董氏家族的长子,时任香港特首董建华。

    1

    负资产者

    像黎生一样因为房价而悲剧的人们,在香港有个统一的名字,叫做“负资产者”。

    2000年的香港,同情“负资产者”是绝对的政治正确。几乎所有的政治团体,几乎任何一个民意“立法会”议员,一开口就是要解决负资产问题。

    1997至2003年,香港楼市最低潮时,催生了超过10万名“负资产”人群。按照彼时香港240万套房产计算,“负资产”者占总购房人口的5%。

    在房地产市场,要形成“负资产”其实殊为不易。首先你要在市场最狂热的时候冲进去,而且要买被“严重高估”的楼盘;其次你首付要足够低,香港房贷允许“二按”,即首付最低只有5%,银行贷款可到房款的95%。

    什么样的人,会在“最狂热的时候,用最小的首付买入一手‘严重高估’的楼盘”?一般只有二种答案:重度投机者,或者受人蛊惑的菜鸟

    1997年的香港楼市,为这两类人提供了充分的沃土。那个疯狂的年代,裹挟着像黎生这样的10万多人,一路走入无底的深渊。

    2

    全民疯狂

    1997年年初,黎生春风得意。太太刚给他生了个儿子,作为董氏家族企业东方海外的员工,开了15年的集装箱卡车的他即将升职。人事部刚找黎生谈完话,他将被调到香港MTL码头,统管150余位集卡司机。

    升职加薪,儿子出生,黎生觉得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还跟父母住在一起。一间45平米的“公屋”,似乎已无法承接黎生即将腾飞的人生。

    彼时,香港楼市的热度,只有泡沫危机爆发前的日本楼市可以匹敌。

    这波楼市的高潮,始于1995年。

    临近回归,英资陷入恐慌性抛盘。1995年,怡和、置地、太古、嘉道理,代表英资的四大资本家族,大规模抛出手中核心资产,换成现金渡海西游。

    这些地产不愁下家。香港本土的地产企业或其他资本承接了其中的部分资产,包括一些“红筹股”背景或者国企背景的内地在港企业也参与了接盘行动。

    港英地产大笔的易手,产生了市场整体浮躁情绪。随着香港回归临近,房市场开始出现狂热局面。当时,香港人炒房甚至打出“大陆一定会接盘”的口号。

    1997年的香港,打开任何一家电视台的楼市评论节目,都能听到这句话。这句话也给了炒房者无穷的信心。

    “1997年在香港,不买房子就是傻子。”为了进一步煽动情绪,甚至有谣言称,中央发文要求,各个省要在香港给省级干部置办房产,这些谣言在九铁沿线,催生出一幢幢“省长楼”联排别墅。而买到这些别墅的人,拼命捂盘,到最后黯然割肉出场者不计其数。

    当时,香港邻里谈论最多的,不是工作,也不是生活,而是哪里又开盘“放楼花”,哪里规划了新楼盘等等。

    而让众人蠢蠢欲动的是,身边确实有很多人头一天刚买楼花(期房,最低10%定金),第二天转手就挣了20万。

    惊人的利益促使着一批又一批炒客投身其中,新楼盘需要通过摇号才能确定“楼花”的归属,甚至出现豪客雇直升机看楼的情形。

    主流舆论一致看好香港楼市,认为一片火热的楼市,是新一轮的香港“全民造富”运动。

    这样的大背景下,黎生也心动了。1997年5月的一天,他跟太太一起,轮流排了一夜的队,终于摇上了位于深水湾、一个面积927尺(103平米)的住宅。在签约并缴纳10%定金后,黎生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物业,全家为此兴奋不已。

    3

    打鸡血的开发商

    陈晓蓉是当天开发商负责摇号办手续的文员。黎生自杀后,她曾到警局接受调查。据她回忆,当时的黎生如此急迫,“就好像今天买不到房子就是世界末日了”。

    实际上,陈晓蓉觉得自己也很疯狂,“公司上下都是一种疯狂到极致的氛围,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

    1997年的香港地产公司,没有人在24点前下班。每次开盘,售楼小姐都会提前打电话通知关系好的客户,有的客户为了跟售楼小姐搞好关系、走后门,请她们吃饭,甚至送价值十几万港币的项链做礼品,陈晓蓉也接到过。

    “一开始还吓一跳,后来也习以为常。毕竟客户觉得很值,因为跟我们搞好关系,我们会在开盘前提前通知客户,他们能第一时间入场买盘赚钱。”

    那样的环境下,香港的开发商只要能拍到地,都可以闭眼赚钱。但真正能拿到地的开发商,少之又少。有经济评论员认为:香港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是房价波动的幕后黑手。这个说法非常有市场。

    香港住房特点就是小,300平方英尺,相当于30平米的房子就算是不错的户型。10平米的迷你房,是香港公寓市场的主流。但实际上,香港1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仅有23.6%是已发展土地,从绝对值看来,香港不缺住宅土地发展空间。

    香港的土地政策很奇葩。港英政府时期,香港土地属于女王,不能出售,更不能私有。为了发展经济,港英政府出台相关法律,规定政府可以向土地使用人出让土地使用权。全港除了位于深水埔的一个教堂是土地无限期使用权的,其余的都有使用时限。只不过公用土地,含医院、教育等,政府是免费或者低价出让使用权。而住宅用地,会直接挂牌拍卖,价高者得。

    后来到中英谈判期间,中国政府怕港英当局突击将土地转让,特在中英声明中规定,每年港英政府只能拍卖50倾土地,超过部分必须经过中国政府的批准,这给1995-1997年的香港楼市又添了一把火。

    据黎生的前妻回忆,他们去现场的时候,售楼小姐一再表示,这是本年度最后一块开盘的地块,虽说以前是“烂泥塘”,但也是价值洼地,买了就有得赚。

    就在售楼小姐介绍的时候,第一栋楼的楼花已经销售一空,他们赶忙抢了第二栋楼12层的一个单元。

    但谁知道,就是这个位于“烂泥塘”的新晋“CEO盘”,彻底毁了这个家。

    4

    服务超好的银行

    香港的房屋贷款非常方便、便捷。据黎生前妻回忆,签约时,售房现场有近10家银行入驻,有的甚至提供“二按”,就是对于楼房首付款再进行贷款。

    为了取悦客户,每家银行都提供其他增值服务,例如渣打银行提供房屋出售的代办手续服务;美林银行提供二手房交易服务等。最后,他们选择了一家中小银行,因为这家银行为了抢客户,提出可以给客户提供价值20万的装修无息贷款,只要在3年内还清就行。

    因为“二按”,这套价值722万房子,黎生连税费加一起,总共花了不到80万,其余的667.8万都来自银行。

    在他们订房后的一周内,该楼盘宣告售罄。一个月后,楼盘的房价坐地上涨15%。

    一切完美,看着电视里的财经评论节目,黎生觉得自己大赚特赚。

    5

    戳破的泡沫

    1997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随着国际炒家三度阻击港币,为了维护香港经济基础联系汇率制度,新成立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之后,连续不断的坏消息传来,先是美股暴跌,后是2003年的SARS……接连的暴击之下,香港楼市像坐了过山车一跃直下。

    到2003年,在连续6年的经济低潮后市民对香港楼市彻底失去信心。

    黎生买的楼盘开始暴跌,较1997年的高位下跌约70%。“当时03年的新楼盘,每平方尺的价格也只有2000—5000港元,我们买的那个面积,总价在200万左右就能拿下来,房价就不是腰斩了,这是跳楼啊。”谈及此,黎生的前妻泪飞如雨。“我们从银行贷款600多万,每个月要还近2万,现在房子低于抵押值,我们就变成‘负资产者’。”

    和黎生一样群体大有人在,“负资产者”多达10万人,绝大多数通过买房入场,最后折戟沉沙。

    庞大的还款压力,令该群体寝食难安。很多人每天战战兢兢,生怕收到公司的离职补偿“大信封”——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香港大部分公司经营状况不好。很多公司的部门主管,每个季度都要上交一份名单,配合人事部门裁员。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车队主管黎生,在2003年11月收到了人事部门发来的离职信和补偿金,正式结束了在东方海外超过20年的工作生涯。

    走出码头,黎生万念俱灰,只觉得天都塌了。

    更加可怕的事情还在继续。由于房产的抵押价值已经低于未偿还贷款总额,银行开始向不少业主callloan(要求借款人提前部分还款),黎生也接到了电话。

    银行让我们补缴330万现金或者抵押,我们没有钱,黎生还刚离职,于是银行就把房子收走了,进行了拍卖,之后我们还欠银行200多万。当然,这是在黎生自杀后的事情。”前妻说。

    因为长期处于“负资产者”行列,黎生在单位忍气吞声,绝不敢丢掉工作,但最终被裁。太太忍受不了压力,选择离婚。没多久,他又接到银行通知,要求补缴330万的差值,不然就收房拍卖。

    接连不断的压力,令黎生彻底崩溃。

    6

    罗生门众生相

    黎生解脱不久后,围绕“负资产者”,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时任特首董建华提出“85计划”,即每年建设85000套公屋,低价提供香港中低收入人群,争取5年解决70%市民的住房问题;另一是一批民意代表,以包含黎生自杀在内的32个“负资产者”自杀案例,向特区政府施压,举办了超过50万人参加的大游行。

    董建华曾希望利用政府手中的土地资源,一举解决香港房价问题。但这一提议却遭到了香港主流民意、尤其是“有房者”们的集体抵触。

    特区政府计划每年投放香港存量房产50%的房源低价入市,而评论普遍认为,这个政策将成为压垮香港房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的香港中产阶级,已经是房价暴跌的受害者,一旦计划实施,房价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雪崩式下跌。这样的社会怨气,成功为香港泛民议员所有左右,这才有了2003年的香港“50万人大游行”。

    深陷泥潭的中产阶级,是香港价值观的核心体现者,也是社会舆论的主体。因此,特区政府不得不取消安居房计划,甚至还连续几年不出让新土地,藉此拯救房价。

    当董建华站在中环办公楼顶,看着游行的人群时,他内心或许会冒出四个字:饮鸩止渴。

    高企的房价摧毁了一批人,而正是因为被摧毁的这批人“自我保护”的意志,降低房价的政策无法展开,香港楼市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自那以后,特区政府再没有提出任何大型公屋居住计划,反而都在为房价站台。大部分港府高官,都在接受采访时不遗余力劝说大家买房。

    围绕土地,香港投资家族们与特区政府,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博弈。而这一切,已与黎生无关。

    他的含恨离去,仅仅成为泛民议员引导舆论的数字和案例。在付出了终生积蓄、偿还数年贷款后,他不仅失去了房产,还被迫承受了数百万的新债务。

    但愿像黎生的悲剧,不再上演。

    商务合作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Longmen0815”洽谈,添加时请注明“商务合作”字样,谢谢合作!版权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我们尊重原创。文字美图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24小时之内删除处理。龙门经典财经,启迪生活!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开启智慧之旅……
    • 哇塞 哇塞 我还以为卡卡已经上车了。。。。
      • 2020以后才能考虑入市 +12
        • 跟我的会计师说的一样 +1
        • 那就2023年入市吧
      • 卡卡抢offer失败,又来喊跌。香港现在楼市比当年翻了4倍都不止。说明楼市还是最好的投资。 +4
        • 造谣 傻子才会现在抢offer +4
          • 好一个 众人皆醉 唯我独醒。我也是甚哈哈哈了 +3
            • 如果计算了通胀 香港仍未回到1997的高点 +2
      • 目前为止应该还不是K兄入市的时机, +2
        个人猜测,如果不对,望K兄一笑了之。
        K兄应是住在Ottawa的政府打工族,年薪应在十二万至十五之间,家庭总收入应在二十万以下。在Ottawa应有一房,房贷已清或接近还清。手上应该有十万到二十万之间的现金。计划在GTA较好区购置一座442给家庭成员,也作为自己退休打算。所以,希望购置的房价在八十万左右,目标价位最高应在一百万之内。
        一笑之语,望请见谅。
        • 渥太华?有些远吧
    • 钟镇涛当年也是此战被击倒 宣布破产。 +13
    • 不会,加拿大有个人破产保护,不存在负资产一说。破产也就生活水平下降一点。
      • 你付20万买了一个牛马的100万的房子 现在市值70万, 你全部首付都没有了, 你还欠银行10万。不是负资产吗? +3
        • 你不会把房子还给银行?假设你没其它资产,完了你最多资产归零,哪来的负资产? +1
          • 加拿大即使你归还了房子 你的债务是免不了的。 +4
            • 前提是你有资产去偿还。 +2
              • 你没有车 没有rrsp 没有其他资产吗? 逃不掉的。 +3
                • 有很多个人资产是受保护的(所以有“破产保护”一说)。细节就不说啦。。。有兴趣可以自己上网搜搜“Bankruptcy, exempt property”. 总而言之,加拿大破产没那么可怕。 +1
                  • 好像破产,几年内有啥限制,比如出国,买新车。。。
                    • 没错,当然不会辣么舒服啦。。。不过不会把人逼上绝路。
                      • trump破产好多次啊!人家还做总统啊! +1
                        • 脸皮够厚呗。。。他的税单一直是个谜,现在应该是美国的国家机密了吧。LOL +1
                          • 他是公司破产保护,这个和个人破产又不同。
                            • 表面不同而已。
                          • 他的税单IRS有,只是没有义务公示给众人而已,有什么谜不谜的?
                            • 他是曾经的总统候选人,按规定是要公布的。
                              • 吓扯丹 - 规定在哪里?Link please。不用说惯例就是规定噢
                              • 只是传统上大部分总统候选人这么做,但是法律上没有这个规定或要求。
                        • 连个人破产,和作董事/董事长的有限公司破产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还天天忽悠,真是无知无底限啊. +3
                  • 破产的话 大部分资产都消失了 怎么会不可怕? +1
                    • 因为人家本来就没资产啊,所以敢赌,买10个楼花 +2
                      • 松10花现在该破产了吧? 跌的那么厉害 +2
                        • 没卖掉就还没亏
                          • 哈哈,说的对,就是现金无底洞而已
                          • 这个好,一直套着吧 +1
    • 好区房子照卖 +1
      房价在420后下跌是个事实。但是恶意炒作做空不知道是何居心? 如果你看看BH有4.8m的成交, c12有11M的成交,你看到不差钱的还是在买心头好。而且有些好区,交易没那么差。看看forest hill, Rosedale,Yorkmills 好房子照样有人买。
      • 大跌都是从边缘地区开始 而后逐步扩展到好区 需要时间。一年后 你再来看看好区吧
        • 无论房间怎么调整, 好区对这类只会看别人跌倒的人取笑之类,都是不可追的大梦。记住了, 因为对高端私立学校的追求, 一批不差钱的在南迁。 +1
        • 忽悠都一个特点,上个论坛还拉黑,典型做了还要立的。叫north的,你们现在只会打土豪牌了,土豪够用吗?
          • 土豪我还当不上。我是告诉你们还没注意的趋势。不过你们别老把眼镜放在被炒烂的区域。有些人是盼着别人倒霉,然后拿俩破钱入市。最后也没得什么大好处. +1
    • 多伦多房市大跌70%不可能。如果大跌70%,我去抢10套...
      • 你要买房需要贷款的 银行不贷给你款 你拿什么买10套?
        • 趋势我是看跌的,自己有住,也对投资房子兴趣不大。但是大跌70%需要一个巨大的催化剂,如果真的发生了,我认为我有能力买10套,豪无问题。
          • 300万的房子跌70%就是100万左右,你能买10套就要1000万还是现金,真是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