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金庸《袁崇焕评传》
    • 金庸《袁崇焕评传》前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金庸《袁崇焕评传》前言

      每一节文末的注释只是表示:文中的事实全部都有根据,并不是小说。对历史研究没有兴趣的读者们大可略过注释不读。

      在距离香港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地区之中,过去三百多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最重要的当然是孙中山先生。另一位是出生在广东东莞县的袁崇焕。

      我在阅读袁崇焕所写的奏章、所作的诗句、以及与他有关的史料之时,时时觉得似乎是在读古希腊剧作家攸里比第斯、沙福克里斯等人的悲剧。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古希腊英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袁崇焕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这一段中,描写众天神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小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定他必须战败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平!那不公平!”过了许多岁月,当我读到满清的皇太极怎样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怎样商量要不要杀死袁崇焕,同样有剧烈的凄怆之感。历史家评论袁崇焕,着眼点在于他的功业、他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他在明清两个朝代覆亡与兴起之际所起的作用。近十多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写一段小说,又写一段报上的社评,因此对历史、政治与小说是同样的感到兴趣,然而在研究袁崇焕的一生之时,他强烈的性格比之他的功业更加吸引我的注意。

      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对于满洲人入主中国一事,近代的评价与前人也颇有改变。所以袁崇焕的功业,不免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渐渐失却光彩。但他英雄气概的风华却永远不会泯灭。正如当年七国纷争的是非成败,在今天已没有多大意义了,但荆轲、屈原、蔺相如、廉颇、信陵君等等这些人物的生命,却超越了历史与政治。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性格上只是一个平凡人物。他没有抗拒艰难时世的勇气,受了挫折后逃避海外,就像我们大多数在海外的人一样。

      袁崇焕却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气,笼盖当世,即使他的缺点,也是英雄式的惊世骇俗。他比小说中虚构的英雄人物,有更多的英雄气概。

      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在明末那段不幸的日子中,任何人都是不幸的。每一个君主在临死之时,都深深感到了失败的屈辱:崇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如果他不是被人谋杀的,那么是惟一的例外)、蒙古人的首领林丹汗、朝鲜国王李佑;始终是死路一条的将军和大臣(奋勇抗敌的将军与降敌做汉奸的将军,忠鲠正直的大臣与奸佞无耻的大臣,命运都没甚么分别,但在一个比较温和的时代,奸臣却常常能得善终,例如秦桧);愤怒不平的知识份子,领不到粮饷的兵卒,生命朝不保夕的“流寇”,饥饿流离的百姓,以及有巨大才能与勇气的英雄人物:杨涟、熊廷弼、孙承宗、李自成、袁崇焕。

      在那个时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无法想象的苦难。在山东的大饥荒中,丈夫吃了妻子的尸体,母亲吃了儿子的尸体。那是小人物的悲剧,他们心中的悲痛,一点也不会比英雄们轻。不过小人物只是默默的忍受,英雄们却勇敢地奋战了一场,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英雄的尊严与伟烈,经过了无数时日之后,仍在后人心中激起波澜。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金庸《袁崇焕评传》之一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金庸《袁崇焕评传》之一

      每一节文末的注释只是表示:文中的事实全部都有根据,并不是小说。对历史研究没有兴趣的读者们大可略过注释不读。

      在距离香港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地区之中,过去三百多年内出了两位与中国历史有重大关系的人物。最重要的当然是孙中山先生。另一位是出生在广东东莞县的袁崇焕。

      我在阅读袁崇焕所写的奏章、所作的诗句、以及与他有关的史料之时,时时觉得似乎是在读古希腊剧作家攸里比第斯、沙福克里斯等人的悲剧。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焕”,是火光,是明亮显赫、光彩辉煌;“素”是直率的质朴,是自然的本性。他大火熊熊般的一生,我行我素的性格,挥洒自如的作风,的确是人如其名。这样的性格,和他所生长的那不幸的时代构成了强烈的矛盾冲突。古希腊英雄拚命挣扎奋斗,终于敌不过命运的力量而垮了下来。打击袁崇焕的不是命运,而是时势。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这一段中,描写众天神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小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定他必须战败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平!那不公平!”过了许多岁月,当我读到满清的皇太极怎样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怎样商量要不要杀死袁崇焕,同样有剧烈的凄怆之感。历史家评论袁崇焕,着眼点在于他的功业、他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他在明清两个朝代覆亡与兴起之际所起的作用。近十多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写一段小说,又写一段报上的社评,因此对历史、政治与小说是同样的感到兴趣,然而在研究袁崇焕的一生之时,他强烈的性格比之他的功业更加吸引我的注意。

      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的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对于满洲人入主中国一事,近代的评价与前人也颇有改变。所以袁崇焕的功业,不免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渐渐失却光彩。但他英雄气概的风华却永远不会泯灭。正如当年七国纷争的是非成败,在今天已没有多大意义了,但荆轲、屈原、蔺相如、廉颇、信陵君等等这些人物的生命,却超越了历史与政治。

      《碧血剑》中的袁承志,在性格上只是一个平凡人物。他没有抗拒艰难时世的勇气,受了挫折后逃避海外,就像我们大多数在海外的人一样。

      袁崇焕却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气,笼盖当世,即使他的缺点,也是英雄式的惊世骇俗。他比小说中虚构的英雄人物,有更多的英雄气概。

      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锋锐绝伦、精刚无俦的宝剑。当清和升平的时日,悬在壁上,不免会中夜自啸,跃出剑匣。在天昏地暗的乱世,则屠龙杀虎之后,终于寸寸断折。

      在明末那段不幸的日子中,任何人都是不幸的。每一个君主在临死之时,都深深感到了失败的屈辱:崇祯、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如果他不是被人谋杀的,那么是惟一的例外)、蒙古人的首领林丹汗、朝鲜国王李佑;始终是死路一条的将军和大臣(奋勇抗敌的将军与降敌做汉奸的将军,忠鲠正直的大臣与奸佞无耻的大臣,命运都没甚么分别,但在一个比较温和的时代,奸臣却常常能得善终,例如秦桧);愤怒不平的知识份子,领不到粮饷的兵卒,生命朝不保夕的“流寇”,饥饿流离的百姓,以及有巨大才能与勇气的英雄人物:杨涟、熊廷弼、孙承宗、李自成、袁崇焕。

      在那个时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无法想象的苦难。在山东的大饥荒中,丈夫吃了妻子的尸体,母亲吃了儿子的尸体。那是小人物的悲剧,他们心中的悲痛,一点也不会比英雄们轻。不过小人物只是默默的忍受,英雄们却勇敢地奋战了一场,在历史上留下了痕迹。英雄的尊严与伟烈,经过了无数时日之后,仍在后人心中激起波澜。



      这个不幸的时代,是数十年腐败达于极点的政治措施所累积而成的。

      我书架上有一部英国历史家吉朋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是三卷注释本①。书脊上绘着罗马式建筑的两根大理石柱子,第一卷的柱子,柱头上有些残缺破损,第二卷的柱子残损更多,第三卷的柱子完全垮了。这象征一个帝国的衰败和灭亡,如何一步步的发展。

      明朝的衰亡也是这样。

      明朝的覆灭,开始于神宗②。

      神宗年号万历,是明朝诸帝中在位最久的,一共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只因为他做皇帝的时候实在太久,所以对国家人民所造成的祸害也特别大。他死时五十八岁,本来并不算老,他的祖宗明太祖活到七十一岁,成祖六十五岁,世宗六十岁。可是神宗未老先衰,后来更抽上了鸦片。鸦片没有缩短他的寿命,却毒害了他的精神。他的贪婪大概是天生的本性,但匪夷所思的懒惰,一定是出于鸦片的影响。

      然而万历初年,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光彩辉煌的时期之一。近代中西学者研究瓷器及其他手工艺品,有这样一个共通的意见:在中国国力最兴盛的时期,所制作的瓷器最精采。万历年间的瓷器和珐琅器灿烂华美,精巧雅致,洵为罕见的杰作。因为万历最初十年,张居正当国,他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精明能干的大政治家。

      神宗接位时只有十岁,一切听母亲的话。两宫太后很信任张居正,政治上权力极大的司礼太监冯保又给张居正笼络得很好,这些有利的条件加在一起,张居正便能放手办事。明朝自明太祖晚年起就不再有宰相,张居正是大学士,名义是首辅,等于是宰相。

      从万历元年到十年,张居正的政绩灿然可观。他重用名将李成梁、戚继光、王崇古,使得主要是蒙古人的北方异族每次入侵都大败而归,只得安分守己而和明朝进行和平贸易。南方少数民族的武装暴动,也都一一给他派人平定。国家富强,储备的粮食可用十年,库存的盈余超过了全国一年的岁出。交通邮传办得井井有条。清丈全国田亩面积,使得税收公平,不致像以前那样由穷人负担过分的钱粮而官僚豪强却不交税。他全力支持工部尚书潘季驯,将泛滥成灾的黄河与淮河治好,将水退后的荒在那时候,中国是全世界最先进、最富强的大国。欧洲的文人学士在提到中国的时候,无不欣慕向往。他们佩服中国的文治教化、中国的考试与文官制度,佩服中国的道路四通八达③,佩服中国的老百姓生活得比欧洲贫民好得多。万历十年是公元一五八二年。要在六年之后,英国才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再过三十八年,英国的清教徒才乘“五月花号”到达美洲;再过六十一年,五岁的路易十四才登上法国的王座。那时莎士比亚只有十六岁,还在英国的树林里偷人家的鹿。直到八十三年之后,伦敦还由于太污秽、太不卫生,爆发了恐怖的大瘟疫。在万历初年,北京、南京、扬州、杭州这些就像万历彩瓷那样华美的大城市,在外国人心目中真像是天堂一样。

      中国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手工业和技术非常先进。在十五世纪时,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产棉区之一。由于在正德年间开始采用了越南的优良稻种,农田加辟,米产大增,尤其是广东一带。因为推广种植水稻,水田中大量养鱼,疟蚊大减④,岭南向来称为瘴疠的疟疾已不像过去那样可怕,所以两广的经济文化也开始迅速发展。

      可是君主集权的绝对专制制度,再加上连续四个昏庸腐败的皇帝,将这富于文化教养而勤劳聪明的一亿人民、这举世无双的富强大国推入了痛苦的深渊。

      张居正于万历十年逝世,二十岁的青年皇帝自己来执政了。皇帝追夺张居正的官爵,将他家产充公,家属充军,将他长子逼得自杀。

      神宗是相当聪明的。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大都有些小聪明,隋炀帝、宋徽宗、李后主,都是文采斐然。明神宗的聪明之上,所附加的不是文采,而是不可思议的懒惰,不可思议的贪婪。皇帝懒惰本来并不是太严重的毛病,他只须任用一两个能干的大臣,甚么事情都交给他们去办就是了,多半政治只有更加上轨道些,中国历史上不乏“主昏于上,政清于下”的先例。然而神宗懒惰之外还加上要抓权,几十年中自己不办事,也绝对不让大臣办事。这在世界历史上固然空前,相信也必绝后。

      做了皇帝,要甚么有甚么,但神宗所要的,偏偏只是对他最无用处的金钱。如果他不是皇帝,一定是个成功的商人,他血液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贪性。他那些祖宗皇帝们有的阴狠毒辣,有的胡闹荒唐,但没有一个是这样难以形容的贪婪。

      因此近代有一位历史学者推想,他这性格是出于母系的遗传。他母亲是一个小农的女儿⑤。

      皇帝贪钱,最方便有效的法子当然是加税。神宗所加的税不收入国库,而是收入自己的私人库房,称为“内库”。他加紧征收商税,那是本来有的,除了书籍与农具免税之外,一切商品交易都收税百分之三。他另外又发明了一种“矿税”。大批没有受过教育、因残废而心理上多多少少不正常的太监,作为皇帝的私人征税代表,四面八方的出去收矿税。只要“矿税使”认为甚么地方可以开矿,就要地产的所有人交矿税。这些太监无恶不作,随带太批流氓恶棍,到处敲诈勒索,乱指人家的祖宗坟墓、住宅、商店、作坊、田地,说地下有矿藏,要交矿税⑥。结果天下骚动,激起了数不尽的民变。这些御用征税的太监权力既大,自然就强横不法,往往擅杀和拷打文武官吏。有一个太监高淮奉旨去辽东征矿税、商税,搜括了士民的财物数十万两,逮捕了不肯缴税的秀才数十人,打死指挥,诬陷总兵官犯法。神宗很懒,甚么奏章都不理会,但只要是和矿税有关的,御用税监呈报上来,他立刻批准。搜括的规模之大实是骇人听闻。在万历初年张居正当国之时,全年岁入是四百万两左右⑦,皇宫的费用每年有定额一百二十万两,已几占岁入的三分之一。可是单在万历二十七年的五天之内,就搜括了矿税商税二百万两。这还是缴入皇帝内库的数目,太监和随从吞没的钱财,又比这数字大得多。据当时吏部尚书李戴的估计,缴入内库的只十分之一、太监克扣的是十分之二、随从瓜分的是十分之三、流氓棍徒乘机向良民勒索的是十分之四。

      可和神宗的贪婪并驾齐驱的是他的懒。

      在他二十八岁那年,大学士王家屏就上奏章说:一年之间,臣只见到天颜两次,偶然提出一些建议,也和别的官员的奏章一样,皇上完全不理。

      这种情形越来越恶化,到万历四十二年,首辅叶向高奏称:六部尚书中,现在只剩下一部有尚书了,全国的巡抚、巡按御史、各府州县的知事已缺了一半以上。他的奏章写得十分激昂,说现在已经中外离心,京城里怨声载道,大祸已在眼前,皇上还自以为不见臣子是神明妙用,恐怕自古以来的圣帝明王都没有这样妙法吧⑧。神宗抽饱了鸦片,已经火气全无。这样的奏章,如果落在开国的太祖、成祖、末代的思宗手里,叶向高非杀头不可。但神宗只要有钱可括,给大臣讥讽几句、甚至骂上一顿,都无所谓。

      万历年间的众大臣说得上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人上奏,说皇上这样搞法,势必民穷财尽,天下大乱⑨;有人说陛下是放了笼中的虎豹豺狼去吞食百姓BC;有人说一旦百姓造反,陛下就算满屋子都是金银珠宝,又有谁来给你看守BD?有的指责说,皇上欺骗百姓,不免类似桀纣昏君BE;有的直指他任用肆无忌惮之人,去干没有天理王法之事BF;有的责备他说话毫无信用BG。臣子居然胆敢这样公然上奏痛骂皇帝,不是一两个不怕死的忠臣骂,而是大家都骂,那也是空前绝后、令人难以想象的事。然而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神宗对这些批评全不理睬。正史上的记载,往往说“疏入,上怒,留中不报”。留中,就是不批复。或许他懒得连罚人也不想罚了,因为罚人也总得下一道圣旨才行。但直到他死,拚命搜括的作风丝毫不改。同时为了对满清用兵,又一再增加田赋。皇帝搜括所得都存于私人库房(内库),政府的公家库房(外库)却总是不够,结果是内库太实,外库太虚BH。

      在这样穷凶极恶的压榨下,百姓的生活当然是痛苦达于极点。

      神宗除了专心搜括之外,对其他政务始终是绝对的置之度外。万历四十三年十一月,御史翟凤羽中的奏章中说:皇上不见廷臣,已有二十五年了。

      ①EdwardGibbon:TheDeclineandFalloftheRomanEmpire,TheHeritagePress,NewYork.

      ②这是后世论者的共同意见。《明史·神宗本纪》:“故论考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赵翼《廿二史?凹恰ね蚶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金庸《袁崇焕评传》之二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就在这时候,满清开始崛起。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发兵攻明,次年攻占辽东重镇抚顺。明兵大败,总兵官张承荫战死,万余兵将全军覆没,举朝震骇。四十七年,辽东经略杨镐率明军十八万,叶赫(满清的世仇)兵二万,朝鲜(中国的属国)兵二万,兵分四路,大举攻清。清兵八旗兵约六万人,集中兵力,专攻西路一路。西路军的总兵官杜松是明军的勇将,平时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脱去衣衫,将满身的累累刀枪瘢痕向人夸示。出兵之时,他脱去上身衣衫,在城中游街,百姓鼓掌喝彩。

      西路这一仗,称为“萨尔浒之役”,明军有火器钢炮,军火锐利得多。但杜松有勇无谋,他是统兵六万的兵团司令,却打了赤膊,露出全身伤疤,一马当先的冲锋。大概他是《三国演义》的读者,很羡慕“虎痴”许褚的勇猛。在“许褚裸衣斗马超”这回书中,描写许褚“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果然威风得紧。但不知他记不记得许褚这场狠斗,结果是“操兵大乱,许褚背中两箭”?有趣的是,小说的评注者评道:“谁叫汝赤膊?”明清两军列阵交锋之时,突然天昏地暗,数尺之外就甚么也瞧不见了。杜松又犯了一个大错误,下令众军点起火把。这一来,明军在光而清军在暗,明军照亮了自身,成为清兵的箭靶子。努尔哈赤统兵六旗作主力猛攻,他儿子代善和皇太极各统一旗在右翼侧攻。结果杜松的遭遇比许褚惨得多,身中十八箭而死,当真是“谁叫汝赤膊?”总兵官阵亡,明军大乱,六万兵全军覆没。

      努尔哈赤采取了“集中主力,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一个战役、一个战役的分开来打。明军北路总兵官马林、东路总兵官刘絍都大败阵亡,朝鲜都元帅率众降清。

      刘絍是当时明朝第一大骁将,打过缅甸、倭寇,曾率兵援助朝鲜对抗日本入侵,大小数百战,威名震海内。他所用的镔铁刀重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为“刘大刀”。他的大刀比关羽的八十一斤青龙偃月刀还重了三十九斤。据说他能单手举起一张摆满了酒菜碗筷的柏木八仙桌,在大厅中绕行三圈。连杜松、刘絍这样的骁将都被清兵打死,明军将士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自然沉重之极,提到满清“辫子兵”时不免谈虎色变。

      这场大战是明清两朝兴亡的大关键,而胜败的关键在于:第一、明方的主帅杨镐是文官,完全不懂军事。第二、明朝政事腐败已达极点,连带的军政也废弛不堪,军队久无训练,完全没有必要的军事准备①。

      杨镐全军覆没,朝廷派熊廷弼去守辽东。

      万历四十六年七月,熊廷弼刚出山海关,铁岭已经失陷,沈阳及附近诸城堡的军民纷纷逃窜。熊廷弼兼程进入辽阳。经过神宗数十年来的百事不理,军队纪律荡然,士无斗志,骑兵故意将马匹弄死,以避免出战,只要听到敌军来攻,满营兵卒就一哄而散。熊廷弼面临的局面实在困难已极②。军饷本已十分微薄,但皇帝还是拚命拖欠,不肯发饷③。

      神宗见边关上追饷越迫越急,知道挨不下去了,可是始终不肯掏自己腰包,结果想出了一个对策:再加田赋百分之二。连同以前两次,已共加百分之九,然而向百姓多征的田赋,未必就拿来发军饷,皇帝的基本兴趣是将银子藏之于内库。

      边界上的警报不断传来,群臣日日请求皇帝临朝,会商战守方略。皇帝总是派太监出来传谕:“皇上有病。”吏部尚书赵焕实在忍不住了,上奏章说:“将来敌人铁骑来到北京城外,陛下也能在深宫中推说有病,就此令敌人退兵吗?”④神宗看了这道讽刺辛辣、实已近乎谩骂的奏章,只是心中怀恨,却说甚么也不肯召开一次国防会议。

      神宗搜括的银锭堆积在内库,年深月久,大起氧化作用,有的黑得像漆,有的脆腐如泥土⑤,就是不肯拿出来用。但他终于死了,千千万万的银两,一两也带不去⑥。

      神宗,神宗,真是“神”得很,神经得很!

      ①崇祯时任大学士的徐光启在《庖言》中说:满洲人旧都北门,居住的大都是铁匠,延袤数里。

      在当时那便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兵工厂组合了。

      因此满洲兵的盔甲精良,头盔、面具、护臂、护手,都是精铁所制,马匹的要害处也有精铁护具。但明兵盔甲却十分简陋,除了胸背有甲之外,其余部分全无保护。满洲兵冲到近处,专射明兵的脸及胁,中箭必死。又据当时明人程令名说,努尔哈赤所居的都城“北门外则铁匠居之,专治铠甲;南门外则弓人、箭人居之,专造弧矢。”

      ②熊廷弼于八月二十九日上书朝廷,陈述辽东明军情况:“残兵……身无片甲,手无寸械,随营糜饷,装死扮活,不肯出战……点册有名,及派工役而忽去其半;领饷有名,及闻警告而又去其半……将领皆屡次征战存剩、及新败久废之人,一闻警报,无不心惊胆丧者……见在马一万余匹,多半瘦损,率由军士故意断绝草料,设法致死,备充步兵,以免出战,甚有无故用刀刺死者。……坚甲利刃,长枪火器,丧失俱尽。今军士所持弓皆断背断弦,所持箭皆无羽无镞,刀皆缺钝,枪皆顽秃。甚有全无一物而借他人以应点者。又皆空头赤体,无一盔甲遮蔽。……闻风而逃,望阵而逃,惧战而逃。顷闻北关信息,各营逃者日以千百计。如逃止一二营或数十百人,臣犹可以重法绳之。今五六万人,人人要逃。虽有孙吴军令,亦难禁止。”

      ③万历四十八年三月,熊廷弼上奏:“四十七年十二(疑为“一”字)月赴户部,领饷二十万两,十二月领饷十万两,四十八年正月领饷十五万两,俱无发给……岂军到今日尚不饿,马到今日尚不瘦不死,而边事到今日尚下急耶?军兵无粮,如何不卖袄裤杂物?如何不夺民间粮窖?如何不夺马料养自己性命,马匹如何不瘦不死?而户部犹漠然不一动念。”他说户部犹漠然不一动念,是客气的说法,漠然不动一念的,当然是皇帝自己。

      ④“他日蓟门蹂躏,铁骑临郊,陛下能高拱深宫,称疾却之乎?”

      ⑤户科给事中官应震言:“内库十万两内五万九千两,或黑如漆,或脆如土,盖为不用朽蠹之象。”

      ⑥大陆考古工作者发掘帝皇坟墓,偏偏拣中了神宗的“定陵”,改建为博物馆,称为“地下宫殿”。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累了,给个地址自己看吧。http://www.pen123.net/readcontent.asp?WDLSH=6646
    • 要看短的,请看方叉子的 功到雄奇即罪名——纪念民族英雄袁崇焕诞辰四百一十周年
      • 功到雄奇即罪名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当我写下“民族英雄”这四个字时,不由觉得有些沉重。在这样的时候这样 的地方,还提什么民族英雄,是不是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君不见有人突发奇论, 认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适”乃是符合现代民主原则的真理,因此在民 族战争中,拒绝“弃暗投明”、顽抗到底的岳飞、袁崇焕之流就成了不识时务、 抗拒历史潮流、祸国殃民的罪人了。此论一出,居然还很有些人赞同,所谓的民 族英雄,在今天某些人看来,不过是疯子、腐儒的代名词。

        民主原则本来是处理民族内部事务的一种方式,现在竟然也被人套用在两个 民族的生死决战之中,用以剥夺被侵略民族的抵抗权利,可算是一大发明。未来 的侵略者又多了一样堂皇的招牌,被侵略的懦弱者又多了一项自慰的借口。但是 不管招牌如何堂皇,借口如何漂亮,总会有不愿当异族奴隶的热血男儿挺身而出 ,为本民族的存亡作最后的挣扎。虽然由于时势的缘故,这种挣扎也许是徒劳的 ,免不了要被聪明的后人讥之为抗拒历史潮流,但他们为人的尊严和英雄的气概 ,却在悲剧性的最后一搏中发出了惊世骇俗的光亮,千百年之后依然在历史的长 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每一个血还没有冷透的后来者。

        何况岳飞、袁崇焕等人所奋起抵抗的乃是落后、野蛮的异族(在当时还是异 族)的掠夺性侵略,这种抵抗,在任何时候都有无可置疑的正义性。以明末为例 ,当时后金(清)的全部男丁不过二十万人,全部从军作战,生产劳动靠的是俘 虏来的汉人、朝鲜人奴隶。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便是掠夺物产和俘虏人口,每 过一地,必定烧杀劫掠,无恶不作。对这样的入侵之敌,难道应该箪食壶浆夹道 欢迎?就算本民族的统治者昏庸残暴,而本民族的百姓何罪之有?在保家卫族的 战争中,英雄豪杰只能舍生忘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除此别无选择。

        这种英雄气概,不是现在的某些自诩的民主斗士所能理解的。即使是在当时 ,这些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民族英雄就已被视为不合时宜的痴人傻子了。请求与 袁崇焕同死的布衣程本直就这样评价袁崇焕的为人:“举世皆巧人,而袁公一大 痴汉也。唯其痴,故举世最爱者钱,袁公不知爱也;唯其痴,故举世最惜者死, 袁公不知惜也。于是乎举世所不敢任之劳怨,袁公直任之而弗辞也;于是乎举世 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也。而且举世所不能耐之饥寒,袁公直耐 之以为士卒先也;而且举世所不肯破之体貌,袁公力破之以与诸将吏推心而置腹 也。”这样的痴汉,在当时已是“掀翻两直隶、踏遍一十三省”而不可再得,在 物欲横流的今天更是天方夜谭,也难怪有人要把本民族的大英雄拿来作为自己骂 街的靶子了。



        万历十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大政治家张居正累死 任上,人亡政息;二十岁的万历皇帝开始了他二十五年不上朝的亲政,中国一下 子从辉煌灿烂的顶点跌入了黑暗不幸的深渊。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 告天,起兵攻明,压垮大明帝国这一头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来了。而腐朽的 大明帝国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打一场惨败一场,天启二年广宁一役,王化贞的十 三万大军全军覆没,四十余座城落入了后金手中,明军士气低落到了极点,正是 在这一年,袁崇焕挺身而出,投笔从戎,开始登上了悲壮的历史舞台。四年之后 ,努尔哈赤率兵十三万,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却被袁崇焕的一万守军打得大败 而归。努尔哈赤纵横天下数十年,第一次尝到了惨败的滋味,还在战斗中被打伤 ,不久郁郁死去。这是明清的长期交战中,明军取得的首次胜利。又过了一年, 皇太极欲为其父报仇,“灭此朝食”,亲率两黄旗两白旗精兵,围攻宁远、锦州 ,攻城不下,野战不克,损兵折将,连夜溃逃。袁崇焕从此威震辽东,令清兵闻 名丧胆。



        崇祯即位,招回因宁锦大捷反而被魏忠贤罢官的袁崇焕,拜兵部尚书,督师 蓟辽,赐尚方剑。兵部尚书是最高军事行政官,督师是最高军事指挥官,袁崇焕 身而兼之,达到了其军旅生涯的顶点。袁崇焕走马上任,坐镇辽西,满兵再也不 敢取道宁锦以入山海关,但是却可能取道蒙古,从蓟门入寇。袁崇焕虽然官为督 师蓟辽,蓟州其实是他所管不到的,因此上疏请朝廷务必加强遵化的防守,增设 团练总兵。连上三疏,朝廷却因为他推荐的总兵人选被弹劾,不予理睬。朝官还 在那里互相推诿扯皮,而皇太极已接受汉奸高鸿中的建议,果然如袁崇焕所料, 在崇祯二年十月二十七日,率领满兵十余万,以蒙古兵为前导,从喜峰口窜入长 城,攻陷遵化。这些地方都属蓟辽总督刘策管辖(总督比督师低一级),与袁崇 焕无关,但袁“抱心太热”,于二十八日闻警,即与祖大寿、何可纲率兵入援, 沿路经过的抚宁、永平(都在河北东北)等地逐路置防,逐城设守,计划截断满 兵的归路。十一月初十,袁军到达蓟州,与满兵交锋,满兵没有料到会在这里遭 遇袁军,大惊,于半夜越过蓟州向通州退兵,渡北运河,直逼北京。袁崇焕率五 千骑兵急速追赶,士不传餐,马不再秣,两天两夜急行军三百多里,竟比满军早 到北京三日。崇祯见袁军赶到,大喜,召见袁崇焕,赐御馔和貂裘,但袁崇焕要 求让士兵入城休养,却没被批准,只得驻扎在广渠门外。满兵一路上攻来,到高 密店时侦知袁军已在北京,无不大惊失色,以为袁军从天而降。二十日,两军在 广渠门会战。袁军后来又到了四千骑兵,合起来也不过九千人,以这九千人大战 十万满兵,以一挡十,从早打到晚,满兵终于不支败退,连退十几里才稳住了阵 脚。本身并不会武功的袁崇焕因为这一仗关系重大,披上了甲胄亲自上阵督战, 把满兵一直往北追到了运河,袁据说在战斗中中箭受伤(《朝鲜仁祖实录》)。

        这一仗,与宁远之役、宁锦大捷大不相同,并非据城固守,而是硬碰硬的野 外作战,连明军最为倚重的红夷大炮也未能派上用场,在军事形势上并无优势可 言,而能击败十倍于己的敌军,靠的是誓死保卫京师的高昂士气,赢得十分侥幸 。气二鼓而衰,三鼓而竭,士气是不可长期依赖的,作为一个高明的军事指挥官 ,袁崇焕深深知道这一点。即使是这一仗,他也并不想打,而是不得不打,侥幸 以少胜多,他也没有给胜利冲昏了头脑,而是按兵不动,等待随后就会赶到的大 批步兵和各地勤王兵。崇祯一再催促他出战,他都以兵困马乏,等待援兵为由加 以推迟。其实即使援兵赶到,他也未必就愿意立即跟满兵决战,因为打野战,明 军不是能骑善射的满兵的对手。袁崇焕对满兵的战略向来是“战虽不足,守则有 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这一次皇太极以倾国之师深入大明腹地,本来极其 冒险,拖得越久,对他们越是不利。袁崇焕的计划便是截断满兵退路,把满兵围 困住,等到各路勤王兵云集,时机成熟,再四面合围,进行决战,毕其功于一役 。即使不能在此役全歼满兵,也当能给以重创,自己先前向崇祯夸下的“五年全 辽可复”的海口,隐隐有了希望。这时有两路勤王兵赶到,袁崇焕并未把他们留 下守卫北京,而是一路派去昌平保卫皇陵,另一路退至三河截断满兵后路。他自 己的主力预计十二月初三、初四日即可赶到,可以开始实施合围计划了,不料初 一日自己被捕下狱,使历史因之改写!

        对袁崇焕的这一番部署,生性多疑的崇祯越想越不对头:为什么他能料敌如 神,说满兵要来就真地来了?为什么打败敌军后不乘胜追击,反而按兵不动?为 什么勤王兵赶到他反而把他们驱散?而这时朝中、城中的舆论对袁崇焕也非常不 利。这是满兵首次打到北京城外,北京的官民何曾见过这种阵势,巴不得早点把 满兵赶跑;高官贵族大多在城外置有家产,现在惨遭满兵蹂躏,自然心疼得狠, 见袁崇焕按兵不动要打持久战,官民们便把怨气都发泄到了袁崇焕头上,骂他“ 纵敌”。我国人民历来喜欢用顺口溜抨击时事,历代统治者对这种民谣也很重视 ,把他们当成预言看待,而这时候也出现了这么一条民谣:“投了袁崇焕,鞑子 跑一半。”(文秉《烈皇小识》)这时的民心竟然认为要赶跑满兵,必须先逮捕 (“投”)袁崇焕。这些舆论,自然也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崇祯耳里,更加深了 他的疑虑。终于,有两个被满兵俘虏的太监逃了回来,向崇祯报告了他们在敌营 偷听来的重大机密:原来袁崇焕通敌,与满兵有密约,二十日满兵并非战败,而 是有意退兵,以便让袁崇焕实施他的逼和计划。崇祯至此恍然大悟,觉得所有的 谜团一一解开了,立即召见袁崇焕,就在殿上命锦衣卫把袁崇焕逮捕下狱。

        当时在场的大学士成基命算是头脑比较清醒的人,叩头请崇祯务必慎重,不 要轻信流言,目前敌军兵临城下,局势危急,非平时可比(即不应该象平时那样 想抓谁就抓谁)。崇祯自以为证据在手,慎重即是因循,不理(《明纪》)。在 兵临城下之时,把自己的最高军事指挥官逮捕下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大概在 世界历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创举了。

        祖大寿是一起被召见的,见主帅被捕,战栗不知所措。崇祯派了个太监向城 外袁军宣读圣旨,宣布袁崇焕罪状,三军放声大哭。初三日,祖大寿与何可纲悲 愤之余,决定不再为皇帝老儿卖命,率袁军往东向锦洲奔去。正南下赴援的袁军 主力在途中听说主帅被擒,自然也掉头就走。

        崇祯这下子才慌了起来,便接受余大成的建议,派全体内阁和九卿到狱中求 袁崇焕写信劝祖大寿回来。等到信使追上袁军,已在山海关外了。祖大寿读毕, 下马捧信痛哭,全军也跟着痛哭,惊动了在军中的祖大寿母亲,问清是怎么回事 后,劝大家回去奋勇杀敌:“所以至此,为失督师耳。今未死,何不立功为赎, 后从主上乞督师命耶?”。于是袁军个个争先恐后,即日回兵入关,收复了永平 、遵化一带。这一件事,即使是铁石心肠如崇祯也不能不稍被打动,也因此闪过 让袁崇焕复出的念头,但也仅仅是一闪之念而已。

        加在袁崇焕头上的罪名,是擅主和议,专戮大帅。擅主和议,是指他跟皇太 极的议和。皇太极与明军每打完一仗,都要主动议和,这并非如金庸在《袁崇焕 评传》中所认为的那样是诚心诚意的议和,多半是带有欺骗性的缓兵之计。袁崇 焕对此并非不知道,但是在军事上处于劣势的明军更需要有一段和平的时间用于 休养兵马,巩固城池,因此对皇太极的每次议和他都积极响应,两人书信往返不 断。这一切并非背着明廷干的,而明廷对议和虽然不以为然,却也并不怪罪。在 袁崇焕给崇祯的奏疏中也指明了他的治辽战略就是“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 旁着”,对此崇祯本来也很赞赏,当袁崇焕“擅主议和”之时,崇祯甚至还加了 他的官,给了他太子少保的头衔,这时候却翻起了历史老帐。明朝的士大夫鉴于 南宋的教训,无不以与满人和谈为耻,对于南宋向金是称臣纳款的求和,而袁崇 焕与皇太极是不带任何屈辱性甚至还是高一等的议和这种明显的区别都看不出来 ,敢于议和便被视为秦桧式的卖国贼,而不管议和的目的何在,所谓书生误国, 莫过于此,这也就是程本直所说的“举世所不得不避之嫌,袁公直不避之而独行 也”。(对于与袁崇焕的最后一次和谈,皇太极曾在谕文里抱怨说:“逮至朕躬 ,实欲罢兵戈,享太平,故屡屡差人讲说。无奈天启、崇祯二帝,渺我益甚,逼 令退地,且教削去帝号,及禁用国宝。朕以为天与土地,何敢轻与!其帝号国宝 ,一一遵依,易汗请印,委曲至此,仍复不允。朕忍耐不过,故吁天哀诉,举兵 深入。”则这是什么性质的和谈,再明白不过。对于这次议和,清人后来以为奇 耻大辱,淹没不载,幸好清宫内阁档案中还保留了这道木刻谕文。)

        专戮大帅,是指袁崇焕在半年前以阅兵为名,乘舟至双岛,祭出尚方剑,斩 镇守皮岛的左都督毛文龙于帐前。金庸对此颇有微词,认为毛文龙不该杀,杀的 方式也不对头。袁崇焕历数毛文龙的十二罪状,确有凑数之嫌,但不服节制、虚 报兵额、中饱关银、擅开马市私通外番这几条,在当时确实都是死罪。后人查阅 清宫档案,更发现毛文龙当时确实与清人私通(《近世中国秘史》),足见其死 有余辜。至于袁崇焕采用那么戏剧化的手段杀他,也是万不得已。皮岛孤悬海外 ,如果靠下诏擒拿,只能逼反了毛文龙。朝中大臣并非没有不想除去毛文龙的, 只是除不了,不敢除,奈何他不得:“是左右大夫皆曰可杀,国人皆曰可杀也。 其不杀也,非不杀也,不能杀也,不敢杀也,是以崇焕杀之而通国快然。”(程 本直《漩声记》)。朝鲜深受毛文龙荼毒,其国王听到文龙被诛的消息,大喜: “为天下除此巨害。”(《朝鲜仁祖实录》),可为毛文龙该杀的佐证。但毛文 龙杀敌无能,拍马有方,领来的饷银,倒有一大半没有运出京城,而是用于行贿 。私开马市,用战略物资向清人换来的人参貂皮,也多拿来向朝廷大官上贡,因 此朝官喜欢毛文龙的很是不少。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这些朝廷显贵断了一大财 路,无不深恨袁崇焕,最恨的是毛文龙的同乡、大学士温体仁。正是这位温体仁 ,当崇祯闪过复用袁崇焕的念头时,他赶紧连上五疏,请速杀袁崇焕。杀毛文龙 ,这时便被拿来作为袁崇焕通敌的证据,因为据说清兵最忌惮的倒不是袁崇焕, 而是毛文龙,因此便要袁崇焕杀了他作为议和的条件。袁崇焕既然被当成了秦桧 ,毛文龙也就被捧成了岳飞,《天启实录》中记载毛文龙的罪恶本来不少,这时 候的文献反而都颂扬起毛文龙来了。



        从袁崇焕被捕到遇害,经过了八个多月的时间。既然袁崇焕的通敌证据确凿 ,为什么会拖这么久呢?金庸说是因为满兵一直到六月份才全部退出长城,在此 期间崇祯不敢杀袁崇焕得罪辽东部队。崇祯既然敢抓,抓了以后大家都已知道袁 必死无疑,又何至于不敢杀?当时的兵部尚书梁廷栋甚至请崇祯立斩袁崇焕,“ 则逆奴之谋既诎,辽人之心亦安”(《明本兵梁廷栋请斩袁崇焕疏》),可见在 这些人看来,杀袁反而有助于稳定军心。袁案之所以拖了这么久,是党争造成的 。原来当时的首辅钱龙锡与袁崇焕关系相当不错,这时也受到了牵连。钱是当初 惩办魏忠贤一案(称为逆案)的负责人,因此令阉党怀恨在心。这时候阉党遗逆 又在朝廷渐渐得势,便想把袁案扩大成一个新逆案,把钱龙锡这些对头一网打尽 。钱龙锡自然在朝中也有些势力,两派便就袁案展开了拉锯战,事情就这么一直 拖了下去。此事终于让崇祯发觉,大发脾气,限令五天之内了结袁案(《明纪》 )。新逆案因此没能得逞,但钱龙锡也在袁崇焕死后被捕论死,后改判充军。

        主持袁案会审的,正是前面提到的梁廷栋。此人曾在辽东与袁崇焕共事,合 不来,终于抓住了机会公报私仇。他起初判定的处罚是夷三族。当时的兵部郎中 余大成是为袁崇焕喊冤最力的一位,这时吓唬上司说:我在兵部当郎中,已换了 六任尚书,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你现在开了夷三族的先例,想想你自己的三族 吧。梁廷栋倒真地给吓着了,便与温体仁商量,对袁崇焕减轻处罚,判处凌迟, 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袁崇焕无子,《碧血剑》的袁承志自然是虚构的),籍没 财产(发现袁家没有什么财产,足见袁崇焕当官之清廉)。

        崇祯三年八月十六日,四十六岁的袁崇焕在北京西市口被凌迟。所谓凌迟, 便是千刀万剐,是极刑中的极刑;而北京市民先是认为袁崇焕纵敌,现在又都相 信袁崇焕通敌,清兵是他引来的,无不以争食袁爷的血肉泄恨为快,使这次凌迟 更是空前的惨烈。把袁崇焕误为大汉奸的明末史家张岱津津乐道地记下了这个血 腥的场面:

        “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百姓从刽子手争取生 啖之。刽子乱扑,百姓以钱争买其肉,顷刻立尽。开腔出其肠胃,百姓群起抢之 ,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 碎磔之,骨肉俱尽,止剩一首,传视九边。”(《石匮书后集》)

        英雄肉的价格是手指大的那么一块,银一钱。而我们的英雄,在整个行刑过 程中,一直在叹息,即使皮骨已尽,而“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 《明季北略》)袁爷所悲叹的,不是百姓的愚昧,那对他来说毫不意外,他所悲 叹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即使身受极刑,萦绕在脑子里的依旧是民族的 存亡,国家的安危: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保辽东!(《临刑口占》)



        袁崇焕对自己的下场,并非一无所知。自从他投笔从戎以来,他所担心的不 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谗言。在奏疏中,反反复复说的也是这种担心。他对天启 皇帝是这么说:“顾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召怨,蒙罪始 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 唯圣明与廷臣终始之。”他对崇祯皇帝也是这么说:“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 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臣肘,亦 能以意见乱臣谋。”“用人当任而无二,信而勿疑。但当论成败之大局,不必摘 一言一行之微瑕。事任既重,为怨实多。况图敌之急,敌亦从而间之,是以为边 臣甚难。陛下爱臣知臣,臣何必过疑惧,但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当我们今天 阅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只觉得字字是血,句句是泪,对于自己的死于敌人的反间 ,死于朝廷的猜忌,袁崇焕早已预见到了。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良臣择主而 适”,不明哲保身退隐山林,反而舍身报国,明知是死路一条,却偏偏去赴汤蹈 火?因为人民在受难,民族在沦亡,热血男儿责无旁贷,不敢偷生惜死!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边中送别》)他的投笔从戎, 不是为了封万户侯,而是以收复失地,解辽东人民于倒悬为己任。在崇祯与袁崇 焕那场著名的平台对策中,崇祯曾把袁崇焕叫到跟前,对他说:“愿卿早平外寇 ,以舒四方苍生之困。”这不过是一句套话,袁崇焕竟然大为感动,举手加额: “皇上念及四海苍生,此一语,皇天后土,实式临之。臣所学何事,所做何官, 敢不仰体皇上,早结此局。”(《石匮书后集》)为崇祯念及百姓,欣喜之情溢 于言表。他与皇太极议和,也是把归还被占领土,放回被俘官民男妇作为首要的 谈判条件,毫不让步:“今若修好,则城池地方,作何退出?官生男妇,作何送 还?”。

        既然把民族利益放到了首位,也就只好不顾个人安危,抛弃家庭幸福了:“ 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 交游不得以为朋友。予何人哉,直谓之曰:大明国里一亡命之徒可也。”(余大 成《剖肝录》)心甘情愿当一个以国为家的亡命之徒,此乃袁崇焕之所以为民族 英雄,袁督师之所以为“千古军人之楷模”(梁启超语)。然而这样一个亡命之 徒,却惨死于本族人之手,一个屠杀本民族英雄的民族,真是无可救药的奴隶之 邦!



        金庸认为,当时的朝臣之中,大约七成同情袁崇焕,其余三成则主张杀他, 根据的是当时余大成的说法。其实余大成在后面还有一句:那同情袁崇焕的十之 七“特以所坐甚大,且惮于体仁(温体仁)与栋(梁廷栋),未敢救。”大概不 过是余大成为了救袁崇焕的虚张声势,不足为凭。当时敢于公开为袁崇焕鸣冤的 朝臣极少,大学士周延儒、成基命、吏部尚书王永光曾上疏解救,祖大寿以官阶 赠荫请赎,兵科给事中钱家修请以身代,御使罗万涛为袁申辩,削职下狱。此外 就是为此专门写了一篇《剖肝录》的余大成了。而袁崇焕所将的辽兵,当然都知 道自己主帅的冤枉,袁崇焕在狱中的八个多月,天天有关外将吏士民到督辅孙承 宗的府第号哭鸣冤,愿以身代,而孙承宗竟不敢向崇祯报告。前面提到的那位布 衣程本直,胆识与朝臣们相比真有天壤之别,不仅写了一篇《漩声记》为袁辨冤 ,而且四次诣阙抗疏,无效,愤而请与袁俱死:“予非为私情死,不过为公义死 尔。愿死之后,有好事者瘗其骨于袁公墓侧,题其上曰:“一对痴心人,两条泼 胆汉”,则目瞑九泉矣。”崇祯成全了他,顺手把他杀了。

        更多的人,都觉得袁崇焕该死,即使觉得袁不该死的,也只是觉得袁爷功大 ,并不知其中另有冤情。逃归太监,对袁崇焕之通敌言之凿凿,令人不能不信。 虽然崇祯对此事也许并未加以声张,但当时的人都知道有两个太监对于挖出袁崇 焕这个大汉奸起了关键作用(《石匮书后集》)。在这种形势下,敢于为袁鸣冤 的人需要承担多大的压力,需要有多么大的勇气。也多亏了这些勇士的鸣冤叫屈 而留下的第一手的史料,我们今天才能对这个冤狱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这几声微弱的不平之声,很快便被淹没了。到了南明,士大夫们,不管是君 子还是小人,是博学鸿儒还是无耻之徒,居然都异口同声谩骂袁崇焕是祸国殃民 的大汉奸,并且有声有色地编造起袁崇焕如何与清兵暗中勾结的故事来了。就算 有几个见识不凡的学者觉得内有隐情,也不敢为袁崇焕辩护,金庸的先祖查继佐 编写的《罪惟录》这部明史巨著,提到这桩攸关大明命运的大案,竟然只有“下 狱,伏法”这四个字。难怪现代明史专家孟森愤慨而言:“此则明统一日不绝, 崇焕功罪一日不明!”而今日竟还有些学者根据明末的这些“记载”,认定袁氏 通敌胁和的说法并非无稽,读史之人,能不慎乎!

        既然皇帝是如此昏庸,朝臣是如此忌恨,百姓是如此愚昧,一向以“心苦后 人知”自慰的袁崇焕便只有期待着历史公正无私的审判了(《入狱》):

        执法人难恕,招尤我自知。
        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辞。

        然而这一天来得实在太晚了,一直要等到乾隆年间,清人根据《清太宗实录 》编写《明史》的“袁崇焕传”,世人才知道,原来那两位太监是清兵有意放回 ,他们所偷听到的机密也是清兵有意让他们听到的,而这一切,都是熟读《三国 演义》的皇太极亲自导演的一出“蒋干盗书”。袁崇焕之冤至此大白于天下,然 而这时候大明王朝已经灰飞烟灭一百年,大明遗老也都死得干干净净了。



        金庸的《袁崇焕评传》的主要创见,是认为崇祯杀袁崇焕的根本原因,不是 中了敌人的反间计,而是两个人的性格冲突。他的理由是,曹操种了周瑜的反间 计,立时醒悟,而袁崇焕从下狱到被杀,长达八个多月,崇祯不可能不知道这是 敌人的“蒋干盗书”,之所以还是要杀袁崇焕,是为了掩饰自己当初的愚蠢,不 肯认错。曹操种反间,不过是小说家言,不足为据,即使真有此事,则老奸巨猾 、足智多谋的曹操能够醒悟,二十不到的毛头小伙子崇祯则未必有这样的本事。 但是我也认为敌人的反间不是袁崇焕被杀的根本原因,它不过是擒捕袁崇焕的锁 链的最后的一环,而这一条锁链,早已由昏君奸臣、腐儒愚民共同铸就了。

        袁案是中国历史上关系最重大的一桩冤案。一提起大冤案,大家马上会想起 岳飞、于谦。但南宋之初,名将辈出,岳飞之外,还有韩世忠、张俊等人在,是 以南宋还能苟延残喘一百多年。于谦死于功成之后,对明朝的国运并无直接的影 响。但是袁崇焕之死,却可以说直接导致了明朝的最后灭亡。他死后,明廷再也 找不到一个象样的督师,边事无人,这是第一个后果。第二个后果,是让明军将 士因此对朝廷寒透了心。以前明军与满兵交战,虽然屡战屡败,但将士或者战死 ,或者逃跑,还很少有向满兵投降的。袁死后,才开始有整个部队向满兵投诚的 :“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他死后的第二年,投降的明 朝将士给满兵送去了红夷大炮,从此明军在武器上也不占优势了。第三,袁崇焕 一死,各路勤王兵军心大乱,山西和陕西两路军马溃回家乡后竟然沦为流寇,流 寇从此成为大明王朝的又一大威胁,并最终把它埋葬。

        袁崇焕死后的十五年,崇祯吊死煤山。明亡,亡得一点也不冤枉。崇祯死前 还自称“君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至死不误,带着花岗岩脑袋,向与他 一样残忍却更有知人之明的朱元璋报到去了。

        天启二年,另一位民族英雄、抗后金名将熊廷弼被朝廷冤杀,传首九边。当 时还未成名的袁崇焕兔死狐悲,作诗哀悼。这两首诗,拿来哀悼袁崇焕本人,倒 也相当合适。诗曰: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教夜谈兵。
        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
        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
        家贫资罄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
        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
        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场善用兵。

        〖后记〗 金庸大侠当年写完《碧血剑》之后,意犹未尽,写了一篇长达六七万 字的《袁崇焕评传》附在其后。我当年读的《碧血剑》是大陆的盗印版,删去这 篇评传不附,是以我虽然一向留心袁崇焕的研究,却错过了金大侠的高论。直到 最近,有网友得知我在写纪念袁崇焕的文章,乃千里迢迢寄来金传让我参考。金 庸自谦其评传并无多大的学术价值,只有可读性,则我的这点文字连可读性也没 有,或者还有点普及性,不留心明史的人若能因此了解一下这桩大冤案的始末, 知道我们曾经有过这么一位被冤杀了的大英雄,足矣。草成此文,以报网友赠阅 之谊。凡见于《明史》及与金传重复的史料,文中不另注明出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要看更多的,http://www.pen123.net/zz/lunji/lunji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