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杨澜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我们没有骗过任何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杨澜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我们没有骗过任何人
    文章来源: 南方周末 于 2002-1-10 12:59:00:


    南方周末编者按:身为上市公司联席主席的吴征及知名人士杨澜显然属于公众人物之列。近来,关于吴、杨伪造学历和经历的质疑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出于公正客观的需要,我们当然必须听取这一事件的当事人对这些质疑的回应,于是便有了这篇对杨澜的专访。
    改革开放以来,有数百万中国人相继跨出国门求学、深造,同时也有数十万人学成后回国工作、创业,这些海外归来人员(俗称“海归派”)无疑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任何群体都不能因任何原因而置于质疑、监督之外。而仔细深究起来,国内和海外由于距离,制度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的确使人们不由不对“海归派”中一少部分人的诚信产生了质疑。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在很多时候已经意味着财富。而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遮蔽真实信息,甚至编造虚假信息,在国门开放程度还不够,国人盲目“崇洋”意识还颇盛行的背景下,极容易被人利用而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地位和荣誉。这是不争的事实。

    正因为如此,对于“吴杨”事件,我们的态度是,我们赞赏针对公众人物一切合法的质疑与监督。在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上市公司、公众人物等所有这些“公共物品”都应被置于全方位的监督或质疑之下。惟有如此,阳光才能照见每一个角落,阴暗才能远离和被驱逐。

    与此同时,我们亦希望建立一种公众人物面对批评和质疑时的良性回应机制,因为一个最简单的道理:真理总是愈辩愈明。所以,我们同样赞赏杨澜愿意接受本报采访的坦荡。

    至于质疑者是否怀有商业目的,泄私愤等个人动机,我们认为,就是在吴杨事件中,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但问题的关键似乎应在于:质疑者所质疑的内容是否靠得住,如果内容真实,那么,结果应与其目的无关;如果内容纯属捏造和无中生有,至高无上的法律是给被诬陷者最好的保障,也是对诬陷者最大的惩罚。

    就近来网络上炒得火热的“吴征杨澜学历造假”事件,作为重要当事人之一,杨澜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这件事就好比你牵着一个目标往前走,突然有人从街道旁边一个黑咕隆咚的门里边泼出来一盆脏水,泼到你身上了,而且这人还不敢露面

    记:请你谈谈你对这次网上风波的看法。

    杨:我想先打一个比方。比如你奔着目标往前走,突然有人从街道旁边一个黑咕隆咚的门里边泼出来一盆脏水,泼到你身上了,而且这人还不敢露面。一开始,你想,别理这个人,我继续走我的路,但是你会发现前边每个角落都早就安排好了人,准备拿水泼你了。你换下了一件衣服,澄清了一个事实,马上会有另外一盆脏水,又从莫名其妙的地方朝你泼过来。他们都是用匿名的方式,先把脏水泼出来再说,反正你得一件件洗。他们泼起来很简单,你洗起来要花点力气。

    如果我和吴征不是上市公司的主席,我觉得这件事完全可以采取不回应的态度,因为这件事特别无聊。另外,他们的手段非常卑鄙,指责时树起了一些假靶子,然后大肆攻击。

    我们愿意把事实澄清。但我想,这个事件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网上风波,在此背后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网上风波,在此背后至少含有直接的商业目的。

    我可以说,吴征已经知道,巴灵顿大学没有得到美国教育部的认可,但他是本着学习的精神来看的

    记:互联网上争议最多的是巴灵顿大学的那个博士学位。

    杨:关于这个学位涉及两个问题,一个他是不是得到了这个博士,最初的匿名信说他这个博士学位没有得到过,但是他已经把博士学位证书拿出来了。第二个是关于巴灵顿大学的权威性怎么样,它是不是得到了美国教育部的认可。这个我可以说,吴征已经知道它是没有被教育部认可的。但是,他是本着学习的精神,也是为了加强在商业方面的系统训练,因为他还是会有一批指导的书要看,辅导老师跟他有电话、传真的沟通,他觉得对他的业务还是有帮助的,所以他就读了。他也有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写了半年,最后是在1995年圣诞节的时候完成的,我记得当时我正在买圣诞礼物,他一个人埋头在书房里写。他知道巴灵顿大学这个学位是不会得到美国教育部承认的,这也是之后去读复旦的博士的原因之一。但是,作为受过教育的一个经历,他还是要把这个学位列在上面。

    法国语言与文学进修学院有点类似中国大学的留学生院,它也教授法国的语言和文学,所以说“法语系”是没错的

    记:请具体解释新浪网上吴征先生简历中的“1986年毕业于法国萨伏大学法语系”的情况,包括:吴征先生赴法具体时间,赴法前是否已经在复旦大学就读,在复旦就读的专业和年级;到法国后,在萨伏大学就读的起止时间,所学课程,是法语系还是高级语言培训班。

    杨:关于萨伏大学,当时他从华东师大二附中的文科班被保送上复旦大学的法语系,在那儿学习了将近一年,就到了法国,上萨伏大学了。所以他从来没有说过他1986年毕业于法国萨伏大学,他是1986年就读于萨伏大学。他是1987年从法国语言与文学进修学院毕业,他也从来没有说过他拿到了学士文凭。他当时希望把这些学分到美国去,能够在美国读一个学士。

    这个法国语言与文学进修学院有点类似中国大学的留学生院,它也教授法国的语言和文学,所以说“法语系”是没错的,它的程度决不是一般语言学校的那种日常会话式的学习,它已经进入了读法国文学与法国文明史的阶段。

    我们在文凭上从来没有弄错时间,时间上的混淆是他们自己弄的。他是先弄了一个错误的时间,再来批判

    记:您和吴征是公众人物,媒体上有很多关于您们的介绍。很明显,有些地方与事实有出入。对此,你们是否一发现有偏差,就马上更正?

    杨:我们在文凭上从来没有弄错时间,时间上的混淆是他们自己弄的。他们是先弄了一个错误的时间,再来批判。他们列了好多假的靶子,不是我们阳光文化正式提供的,是根据其他的报纸或者网站摘抄的。这些报纸和网站呢,有个别地方弄错了,有以讹传讹的,有记者想象的。比如不同的报纸在介绍我们的时候,后边往往附上我们的简历,有时抄来抄去就抄错了。但这跟我们没有关系,我们没有办法一个个地监督这些媒体,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去一一地更正,经常是我们根本没接受采访,人家就写了一大篇。

    但是你不能拿二手的东西来攻击我们。从我们正式发布的简历来说,都是没有错的,时间也都是非常清晰的。如果其他地方搞错,我们只能在发现了之后,请人家予以更正。比如北大网站上说吴征是复旦的学士,我们就请他们更正了。

    我从来没有说过人家要我当他们晚间新闻的主播。我怎么可能当人家晚间新闻的主播?人家都是六十岁的老头在那儿做主播。我也从来没有说过他们发函邀请我

    记:网上有一篇帖子“信任的崩溃,一句谎言就够了”,称您留学归国后“编造在美经历”,请您解释一下。

    杨:关于我的问题,集中于一点,就是有人说,美国的几家著名电视网曾经邀请杨澜做节目主持人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不可能要一个非母语的人担当晚间新闻节目的主播。

    首先,我从来没有说过人家要我当他们晚间新闻的主播。我怎么可能当人家晚间新闻的主播?人家都是六十岁的老头在那儿做主。这样的话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只说过美国的主流电视台邀请我出任他们的记者或主持人。

    其次,我从来没有说过他们发函邀请我。这是他们在网上编造的。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纽约时报,NEWSWEEK等美国媒体都对我作了采访,当时有几家电视台是在接触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我的口才、背景都不错,就问我有没有兴趣做他们的记者或者主持人。我那时侯就跟他们说,我毕业后还是要回国的,回国后我有十亿观众。每次我都是这样跟他们说,电视和社会文化是紧密相连的,我不是在美国社会里成长的,我的事业不在美国。但我可以通过这些业界的联系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介绍出来。

    记:“2000年那一班”这个节目到底是怎么回事?

    杨:1997年的1月至7月,我采编的新闻三次上了CBS的晚间黄金时间。这三条新闻的第一条就是“2000年那一班”,这是新闻杂志类节目“48小时”的特别节目的一部分。当时我和吴征负责了中国部份的所有前期制作,所以我说我是中国部分的制片人,是根本不为过。我并不是只作为一个出镜记者参加的。

    “48小时”是节目名称,它一般长度是一小时,那一次是两小时,其中有12分钟是关于中国的。在我的简历里,我都是说我跟他们合作制作了“2000年那一班”,我从来没有说我是合伙制片人。合伙制片人是一个职务。

    我也从来没有说过“2000年那一班”是关于美国华人的生活,因为这个片子就是关于中美两个班级的对比。说成反映美国华人生活,是其他记者报道有误。难道我做了这个片子,还不知道它的内容?

    从行动的规模、持续的时间来看,这次事件是有组织的,不是一个人能干成的,而且是大陆、香港、美国一起干的。

    记:11月30日,阳光四通发布了公告,说这次事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12月4日,吴征在接受北京青年报采访时也发表了相同看法。请问你们的依据是什么?

    杨:这件事情我们之所以一开始没有回应,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个别人的无聊行动。但是后来越来越发现,从行动的规模、持续的时间来看,是有组织的,不是一个人能干成的,而且是在大陆、香港、美国一起干的。

    另外这一次攻击明显有商业用意。我并不去猜测、指证是谁干的,但有商业用意是肯定的。因为,一般真正想知道所谓真相的人,一般不会去跟我们的广告客户联系,而且我们广告客户的传真号码未必都是公开的;第二,他们跟我们主管部门的领导都写了匿名信,发了传真,而且写信的内容又和给公众的有所不同,有针对性。谁这么了解我们的主管部门?你在大街上随便问一个行人:你知道阳光卫视有哪些主管部门的领导吗?他大概说不清。可见,他们对我们的广告客户、管理部门都非常了解。第三,他们号召新浪的股民抛售新浪的股票。如果是个人的问题,干吗要抛新浪的股票呢?还有,阳光卫视网站的邮件系统也受到了几次黑客恶意攻击。

    记:能不能说一下他们到底是谁?

    杨:我无法具体地说出他们是什么人。但可以分析出来,这些人可以联络到海外的一些反动人士,后者已经以真实姓名参与了;其次他们也有相当的网络,因为他们对我们国内的运作特别熟悉。

    这次事件根本与“信用”无关。它最攻击我们的人利用了人们对诚信问题的关注,来毁坏我们的名声

    记:现在网上很多人就这次事件谈到了“诚信”和“信用危机”,对你怎么看?

    杨:首先,有一点要区别开,就是我们这次遇到的事情跟商业领域的“信用危机”完会不是一回事。这次事件是攻击我们的人利用了人们对诚信问题的关注,来毁坏我们的名声。我们是被栽赃的,我们和那些造假的人不一样,我们本身没有问题。他们的栽赃已经跟我们个人的行为无关了,因为他横竖要栽赃你。这种栽赃和通常对公司的产品或者股价进行质疑比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态度,因为他们关心的完全不是真相。

    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没有骗过任何人,我们的简历也没有错啊。作为上市公司的主席,人家是应该关注我们什么样的学历,问题是我们没有骗他们啊。并不是我们被关注了,才露馅了,不是这样的,我们本来就没有说谎,但有人想这么引导公众。

    但我有信心,这一点我也跟吴征说了:我相信时间会证明我们是怎样一步步做上来的。我想对公众说的是,如果以前不了解吴征,不了解我们的公司,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增加对我们的了解。

    同时,公众也应该有所警惕:这种匿名的、通过互联网广泛散发的造谣形式,这种通过造谣来达到其商业狙击目的的行为,如果被允许,而且被证明是有效的,那么以后它就可以被不断地复制。今天能够针对我们,明天就可能针对别人,今天我们受到攻击了,明天又会是谁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她没有回答国际格莱美奖颁奖实况传播是怎么回事......
    • Ottawa 那个克来顿大学是钱钟书说的那个吗
      • I am doctor of UOT, although UOT does not say so.. Because I studied some courses of UOT.
        • 交通大学博士速成班开
          交通大学博士速成班开学。付$1000保证2周内拿到博士学位。全世界2亿人已拿到了交通大学的博士学位。全球好评如潮。
          什么,你们从没听说过交通大学有博士速成班?告诉你,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新竹交大的确没有博士速成班。但我们是国际交通大学。我们可以拿文凭给你们看。自己印的。
          什么,你们不相信全世界2亿人已拿到了交通大学的博士学位?哦,这是记者搞错了。我们没空纠正。
          我们从没骗过任何人。速成教育有什么错?你们这些疯狗!懦夫!!反动分子!!!老娘黄粱梦决不会毁在你们手里。
          • haha
      • 当然不是。读读小说《围城〉吧,写得很经看的。
    • haha
      杨是利用结婚探亲来美的,并非像她自吹的是持F1来的。 杨到美后
      就把那个男人给踹掉了,上了纽约的一个什么学校的ESL,才转成了F1,遇到吴征后,在吴的帮助下,也没考GRE 和 TOEFL,做为“特殊人才”
      (就象王丹一样),被哥大录取的。具体的交易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但肯定没考GRE 和 TOEFL。这点她从来不提----也就是想别人认为她也是那些货真价实的留学生。
      吴在离开中国之前,和一女人一直同居,到法国后,和杨一样也把那
      女人一脚给踹掉了。
    • 揭秘巴林顿大学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上海申江服务导报 2002年1月8日 第212期
      -------------------------------------
      揭秘巴林顿大学

      有句老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如今把这句话搁到阳光四通首席执行官吴征博士身上,一点没错。

      原本吴征和杨澜两口子的日子过得不错,忙着玩一般人看不明白的金钱游戏,可自打沾上去年多事的“新浪”,一夜间便身陷事端。人出名免不了招惹闲言碎语,大度的人,哪会把这些无稽之谈放在心上。可他大度,旁人好奇,忍不住细细一看,竟发现所有闲言碎语都是冲着吴征那张巴林顿大学的博士文凭而来。

      巴林顿,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东东,顷刻间在中国成了“名校”。且不管吴先生的私事,巴林顿着实也引起了众人的莫大兴趣———果真是俺们从前孤陋寡闻,疏忽了一所培育了著名人才的美国名校?为探个究竟,借助先进的网络设备、横跨大洋的长长途电话和大洋彼岸正义感十足的教授朋友,记者多多少少揭开了巴林顿大学的一角帷幕。

      巴林顿大学 拿学位太便当

      明白和糊涂之间常常只隔着一层窗户纸。捅破了,秘密也就不复存在。就像申请入读巴林顿大学,不知者,乱花迷眼找不到途径;一旦知情,窃笑难忍!

      工作年限也算学分

      别以为只有大老远跑到美国才有机会入读巴林顿大学

      ,其实只要预备一台电脑,不管身在天涯还是海角,你都能申请成为“名校”一员。巴林顿大学设有中文网站和北京办事处,可不知为什么,近两天,中文网站无法登录,北京办事处的电话也无人接听。

      好在申请入学程序很简单。

      第一步,登录巴林顿大学的网站。

      很快,巴林顿大学的招生简章便尽收眼底。

      该校中文网站介绍说,申请该校“无需托福或GRE成绩”、“不需要入学考试”。拿一个美国文凭,入学时却无须语言成绩,对有的中国学子来说无疑很有吸引力———谁说语言不过关就没有接受“国际教育”的权利?

      “简章”上接下来的几条,更有吸引力,足以让有的求学者乐不可支。

      “如果你以前参加过专业院校或技术院校的学习,可以持相关证明把学时转到巴林顿大学。今天,你就可以打个电话做一个免费的学术评估。”“各种工作和教育背景,包括专业经验和培训,义务工作、志愿工作、军事训练等,都可以用来积累获得学位所需要的学分。”

      据了解,在巴林顿,取得硕士学位需36个学分。工作年资每满一年可抵免6学分,以工作年资最高可抵20个学分为限。也就是说,剩下的16个学分,仅需再上5门多课,就足够拿个硕士学位———一门课有3个学分呢!

      考场设在自己家里

      巴林顿采取“滚动式”的招生和毕业方式。

      其“优势”是,学生登记注册后,可以立即开始学业。“这里没有学期时间表可供参考。何时上课、如何支配课程,你都可以自己决定,只要完成获得学位所要求的学分,即可毕业。”

      别以为学5门多课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巴林顿大学没有住宿和到校上课的要求”,只要你按规定缴纳你的注册费和学费,你会立刻拿到学生号码和密码,当天就可以要求考试,因为考试就在你家里进行———在家里考试,花样自然蛮多。

      笔者窃以为:如果想要立刻拿到学位,大可以翻书答题,也可以叫一帮朋友来帮忙、甚至请博学的朋友亲自上阵操刀又有谁知?别顾虑自己英语水平太差!巴林顿大学称:“考虑到我们的学生遍布全世界80多个国家,我们接受以下几种语言的研究和课业:英语、西班牙语、汉语、韩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德语、意大利语。”

      你有意要学的专业,巴林顿大学没有开设相应课程?没关系,它会根据你的要求,为你增设。你体会到了“做学生上帝”的感觉了吗?

      钱是最最重要的

      说一千道一万,如果你不交钱———支付巴林顿大学的注册费和学费,“上帝”就绝对做不成。

      入读巴林顿大学,美国本土学生的注册费为450美元,国际学生要700美元。如果一个国际学生注册入学,要拿本科学位,需缴纳3800美元学费,加上注册费,总计4500美元;硕士学位学费为4000美元,总计花费4700美元。如果想一次同时拿下本科和硕士两个学位,只需交一次注册费,学费也相对优惠一些,7000美元即可,总计7700美元。至于文凭,校方可以邮寄给你,你也可以参加每年一次为当年已毕业、或将要毕业的人举办的毕业典礼。地点一定是离你很近的一个待定的地方。

      当你成为巴林顿的一员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它还提供给你“勤工助学”的良机:每为母校介绍一名新学员,你便可拿到200美元酬金。

      1991年,美国阿拉巴马州成立了一家网络教育公司(VirtualAcademics.com)。该网络教育公司的创始人是当时只有19岁的美国青年斯蒂芬·贝廷格,现任该公司执行总裁。根据该公司自己网页上的资料,其主要业务是提供网络远程教育(InternetDistanceLearning)服务,目前共有10个学校,其中巴林顿大学是最主要的一个,也是由斯蒂芬·贝廷格创建的。

      巴林顿文凭只是一张花纸头?

      如果你已经交了钱、入了学,现在再问这个问题有点为时过晚。不过,知道了答案总不是坏事。

      在巴林顿大学自己的简介中说:“巴林顿大学是有执照的,我们持有阿拉巴马州教育部门的许可证。还接受教育部门的实地检查。”“它是美国远程教育协会的会员,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

      乍一听,“阿拉巴马州教育部门”和“美国远程教育协会”两个名头蛮唬人。但记者真的和阿拉巴马州教育部门取得联系后,得到的答复出乎意外。

      阿拉巴马州高等教育委员会项目署(InteragencyProgramsofTheAlabamaCommissiononHigherEducation)主任伊丽莎白·弗伦奇博士(Dr.ElizabethFrench)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详细解释:“他们(巴林顿大学)既没有得到美国教育部的认可,也没有得到阿拉巴马州教育局的认可;他们是拥有营业执照,但并不等于他们得到认可。他们注册的是盈利的商业公司,通过提供教育服务,进行赚钱的商业活动,但是并没有得到教育主管机构的认可,因为没有人对他们提供的教学内容进行学术监督。”

      据复旦大学一位在美国工作多年的英语教授说,8年前他在美国时,这类公司的注册费大约150美元,现在注册费最多大概也不过200美元。

      巴林顿大学授予吴征的博士学位至今还是个谜。当地华人报纸说:有人打电话到巴林顿大学,问他们是否颁发过博士证书?接听电话的小姐十分冷淡地说,那是以前的事,我不清楚。再问,则答:也许有过吧。

      于是,我们再问伊丽莎白·弗伦奇主任:“一个不被教育机构认可的学校怎么可以发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呢?”弗伦奇主任介绍说:“(在美国)任何人都可以注册成立一个商业公司,然后提供教育服务。他们可以设置学位,也可以颁发各种学位证书,但没有人承认这些学位。从巴林顿这样的学校得到的学位不仅不被市场接受,在他们那里修得的学分也不可以转到其他学校。”

      “什么是‘不被市场接受’?”我们再问。

      弗伦奇主任答:“‘不被市场接受’是指,如果巴林顿之类学校的毕业生申请我这个机构的工作,我们根本不会考虑,因为他的学位不是从一个被认可的教育机构得到的。进入这种学校想拿学位的人不是冒险吗?”

      至于名头更大的美国远程教育协会(UnitedStatesDistanceLearningAssociation),说得透彻一点,任何人交了会费都可以成为协会成员。它是一个没有被美国教育部所承认的认证机构。当然,它所认证的大学文凭,在美国是不被承认的。

      那种文凭,只是一张纸而已,不能用来证明一个人的学历、知识程度和学术水平。


      文/姜沁慧 苑涛 漫画/汪磊


      原文网址:http://www.jfdaily.com.cn/epublish/gb/paper8/212/class000800009/hwz520046.htm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也要读巴林顿大学!!! P
    • am i a liar?
      i want to borrow money from a back. i told a bank that i have 1 billion dollars to prove my credibility. so i get the money from the bank successfully. i really have the 1 billion dollar. i am not cheating. but i haven't told the poor bank that it is not USD, nor even the japanese yen. it is the kind of note not issued by any country. it actually can be printed by any body, and it can't buy anything. people usualy burn that note to send to the people in heaven(or hell) so that they can enjoy life in the other world.

      am i a liar?
      • 哈哈。
    • 把中美都不承认的学位列到简历不叫骗人?
      • 哈佛,巴林顿博士都是美国博士干吗那么认真呐?累不累?
        • you are right. I am doctor becuase I think I am, how about you?
          • 呵呵
    • 终于明白了,原来他们没撒谎,他们其实并不怎么样。
      大名鼎鼎的吴征先生真的是从一个不被认可的野鸡大学毕业的,并且还得了一个野鸡博士学位。

      家喻户晓的杨澜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被问了一句,“如果有机会你有没有兴趣做我们的记者或主持人”之类的话,她竟然理解为“美国的主流电视台邀请我出任他们的记者或主持人”!

      在一个两小时的节目中,杨澜合作制作的部分竟长达12分钟,真值得大吹特吹一回。当然吹的时候,可以不提这12分钟的事。

      最后,我明白了最重要的一点:所有这些都是阳光大老板的个人问题,与公司的信誉无关。大老板的个人简历可以夸大或缩小一些内容,但公司绝不会如此。这一点,杨澜可以用她的信誉担保。
      • 现在新浪上删贴子那个叫狠啊, 哪怕有一个字和这事相关就卡嚓一下了, 我昨天和他们战斗了一下, 大败而逃. 哎, 删除永远是最轻松的事.
        • 昨天在新浪上还看了杨澜客座聊天室的聊天记录,今天就找不到了。这算不算焚尸灭迹?
        • haha. I suggest that create a forum to disscuss Wu/Yang issue.
        • 我也试过,呵呵,删的真快。但奇怪的是搜狐也删,是同流合污还是上面有指示?
    • How is wu zheng and yang lan' s english speaking skills? I want to hear their english presention to probe their english ability.
      • English proficiency level of Yang Lan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多維新聞社11日電】曹長青專稿/記不得具體都是哪些人了,反正印象中在國內媒體上對那些海外歸國人士的報道中常常見到類似這樣的句子﹕“某某放棄了海外的高薪待遇,選擇返回家園,報效祖國"等等。雖然今天國內的人們未見得比海外華人更愛國,但大家還是對那些能“放棄國外優厚高薪待遇,回到祖國懷抱,報效國家"之類的舉動充滿純樸的敬意。所以,如果回國的話,首先舉起這塊牌子,你就準能贏得第一陣掌聲和喝彩聲。這是你在國內成功的序幕。

        之所以有“優厚待遇"可放棄,說明你在國外很成功,而用這種在“海外的成功"就足以引起那些難以邁出國門的同胞們的驚嘆、羨慕和崇拜。有了這第一陣掌聲、喝彩聲、羨慕和崇拜,你就為自己下一步的成功奠定了一個漂亮的基礎。

        楊瀾吳征回國後的做法就完全是遵循了這種媒體上傳統的“愛國歸國華僑"模式。關於楊瀾放棄了有“優厚待遇"的美國電視台主持人工作而選擇回國的說法,最初大概來自吳征為楊瀾的第一本散文集《憑海臨風》所寫的序言。在這個序言中吳征寫道﹕“對楊瀾來講,她也已經可以成為第一個非美國出生,在三大電視網中一家任職的亞裔主持人,拿一份優厚的待遇。但她卻堅決不願意。她說﹕不是自己的國家,再成功,心中不會滿意的。於是,她連現成的綠卡也不拿。"

        另外,最早開始批評楊瀾的署名羅向真的文章中指出,在幾年前上海《新民晚報》上的長篇採訪中,楊瀾吳征表示美國ABC、CBS、NBC和公共台PBS這美國四大電視網都曾邀請楊瀾“加盟",但被她拒絕了。我沒有找到幾年前的《新民晚報》,但基本上相信有這么篇報道和這種說法,因為第一,它和吳征給楊瀾書的序言很相似;第二,楊瀾在1月10日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指責別人“栽贓"時還說,“我只說過美國的主流電視台邀請我出任他們的記者或主持人。"

        那么以楊瀾母語不是英語、26歲才第一次來美國、在美國只呆了三年左右,對美國社會根本不瞭解(從《憑海臨風》可看出,楊瀾對美國政治、經濟、社會的知識非常可憐)的現狀,那么她有沒有可能“成為第一個非美國出生,在三大電視網中一家任職的亞裔主持人,在三大電視網中一家任職的亞裔主持人"?

        楊瀾吳征一直有做“第一"的雄心當然令人欽佩,諸如“大中華第一家歷史文化主體頻道",“第一個亞裔國際艾美獎共同主席",“第一個採訪"某某某某,“創下亞洲主持人進入美國主流媒體之先河",“首開亞太地區傳媒公司借殼上市的成功先河"……

        但楊瀾“可以成為第一個非美國出生,在三大電視網中一家任職的亞裔主持人"卻是張口就起碼會被紐約的華人識破的謊言。且不說紐約當地幾個主要(英文主流媒體)電視台都有亞裔面孔,起碼曾在ABC紐約地方台做主播、現在紐約第11台做晚間新聞主播的董愷蒂(Kaity Tong)就不是在美國出生,而是五歲時來美國的華人;僅該台就有三位亞裔主持人。另外,美國的“亞美新聞協會"(Asian American Journalists Association)有1,700多會員,在美國各個電視台做主播的不下幾十人(有興趣的讀者上aaja.org或goldsea.com隨便流覽一下,就能找到不少),雖然他們當中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出生,但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楊瀾做“第一個非美國出生"的亞裔主持人。

        當然,反正無論怎么說,國內的老百姓肯定是不知曉的,所以堂堂皇皇印在《憑海臨風》開篇的,楊瀾“可以成為第一個非美國出生,在三大電視網中一家任職的亞裔主持人"的說法,居然迄今為止在國內未受到公開的挑戰。

        做不成“第一",那么她有沒有可能就做第100或第1000個亞裔主持人?

        首先,任人皆知電視節目主持人起碼得能說準確無誤的英語。在數萬名中國留美學人中,像楊瀾這種從國內英語專業畢業的人起碼也得有幾百甚至上千人吧?對於這些人來說,相信絕大部份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國內學的英語實在太有限,在美國適應了幾年、甚至十幾年之後仍張口出錯。通過刻苦努力,你可以讀的遠比美國人好,甚至寫的也超過普通美國人;你表達時用的詞匯可能美國人都沒學過;你也可以口齒清晰,發音標準到超過美國南方人或口音重的黑人;但要完全杜絕口語中的語法錯誤,實在是非常不容易的。相信不少人都有“張口出錯,出口就發現錯了"的體會。

        當然,對絕大多數人來說,無論你是經商、做律師、醫生、在大學教書、甚至做印刷媒體的記者,都不需要說絕對準確無誤的英語,能流利表達就足夠了。但毫無疑問,對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卻不可能容忍講話中出語法錯誤,這種潑出去的水是沒有改正機會的。美國的電視節目主播(無論是新聞還是娛樂節目)都絕不只是“瞪"著前面的銀幕念稿子的播音員,而是隨時能主持現場提問、並能在緊急情況下用話語控制、協調的“主持人"。

        雖然我沒有找到具體測試、研究的數字,但一般人的共識似乎是,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在12歲左右(最高到15、6歲)以前來美國的人,其英語口語能力有可能達到像在美國出生的人一樣。超出常人的語言天才自然有,但楊瀾是不是?

        我們看看楊瀾的外語經歷﹕第一,雖然她父親是英語老師,但她未見得自幼受到英語訓練,因為據楊瀾對《北京青年報》(2001年9月10日)表示,她上大學的時候還因聽力不好、赶不上其他同學而沮喪。僅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她上大學時的英語水平不過是國內四年外語系的普通水平,這是個什么水準相信許多念過外語專業的朋友都清楚。

        第二,她大學畢業後就去中央電視台做中文節目主持人的工作,和英語毫無關係。哪個學外語的人都知道,只要不是母語,只要不用就忘(其實連母語都忘呢!)。她做了四年中文電視台的工作,即使沒把在學校學的英語全還回去,起碼忘了相當一部份。說你一點兒都沒忘?但真正不應該忘記的是,在外語問題上,跟在海外成天和外語打交道的華人玩“超人"遊戲是行不通的。

        做了四年中文電台的工作之後,楊瀾到美國念了二年半書。別說在美國念過書的人都知道這個過程並不輕松,楊瀾也在書裡、採訪中表示自己在哥大的學習是多么緊張,用她的話說是“惡補"。那么在那種緊張的生活情形下,她哪有可能去練什么口語?頂多是課堂上、同學之間非常有限的交流而已。就這樣一個過程的英語,她畢業後有能力做電視節目記者或主持人嗎?

        也許這種推理太過主觀,也許楊瀾真的就是語言天才呢。但是我們看看楊瀾自己的坦白吧﹕

        在《憑海臨風》的第227頁,楊瀾寫道﹕“我只知道自己花幾個鐘頭才能寫好的英文信件,他(吳征)只用半個小時就能完成,而且,我不得不承認,其英文的流暢和準確在我之上。"

        楊瀾接著寫道﹕“一九九五年夏天,我在人民大會堂用英語主持聯合國世界婦女大會開幕式前,每一句台詞都請他(還是吳征)幫我校正"

        迄今為止,相信多數讀者對吳征的經歷已經比較清楚,他的英文水準“好"到哪裡也很容易設想。如果想像不出,可以到“國際艾美獎"網頁聽聽吳征的一分零四十五秒鐘講話。頂多算說得過去而已。另外誰又知道為了“光榮地代表全體亞洲人"他花了多少準備的功夫呢?

        吳征畢竟在美國呆了近十年,他的英語在寫和說上都超過楊瀾是正常的。這同時也反過來證明,如果連吳征都能當楊瀾的老師,那么楊瀾的英語水準離電視主持人差多遠?如果在1995年的時候楊瀾還需要吳征給她校正發音,那么在1996年的時候就有“主流美國電視台"請她做主持人?

        她把精心準備、反復操練過的“申奧"講詞流利地宣講一遍,“震"住絕大多數沒有學過外語,對外語的深淺毫不知情的國人自然是很容易的;贏得從來都慷慨奉送讚美詞的外國人也輕而易舉,如果不是更容易的話;但是畢竟海外有太多外語經驗豐富的華人……

        如果就算楊瀾是語言天才,盡管她只在美國呆了三年,但她的英語口語已經完全和美國出生的人一模一樣,那么她是否有可能成為三大電視台的主持人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可惜好端端一个清纯少女, :-) 一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大染缸美国去几年就变成这样了... 看来出污泥而不染的境界实在太高
      • 得,我们这些出国的人还想光宗耀祖来,这回回国还不让人笑死。
    • I wish we had Bill O'Reilly's "No Spin Zone" program in China. First, I thought WU/Yang just exaggerated . After that, I found they were lying. Now they are SPINNING, MUNIPULATING. That is really shameless!
      • 質問吳征和楊蘭,你們還知道人間有無羞恥二字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多維新聞社11日電】lbn於10日送交《大家論壇》文章/質問吳征和楊蘭﹐你們還知道人間有無羞恥二字﹖ (chinesenewsnet.com)

        對吳楊風波原本不打算費什麼口舌﹐因為事情很明顯吳楊利用了國人崇洋媚外的心態和對外部世界了解有限的事實﹐在國內招搖撞騙的行為是昭然若揭的﹐用不著我等無名之輩再去多嘴多舌。可是看了南方什麼報關於楊蘭的採訪專題報道之後如同 一只蒼蠅飛入口中﹐惡心的我不能不吐為快。 (chinesenewsnet.com)

        按楊瀾的說法﹐既然吳征已經知道他那個博士學位是不被承認的﹐他只是為了學習知識而為之﹐那麼卻將那自己也明明知道是不備承認的“博士”寫進簡歷中又是為了什麼呢﹖難道也是為了學習﹖我說楊瀾女士你別在大庭廣眾面前耍你的小聰明了﹐ 稍具正常思維能力者便可以看出吳征之所以將那個“真的假博士”寫入自己的簡歷其目的絕非為了什麼學習﹐而是為了欺騙。欺騙什麼呢﹖欺騙對國外學位制度不了 解的善良的中國人民﹐用在美國花錢“買讀”來的“真的假博士”作光環套在自己 的頭上掩人耳目地在豬的鼻孔裡插根蔥----裝象。吳征博士敢否認這個事實嗎﹖明明是欺騙卻要硬給自己加上什麼是為了知識而“買讀”那個博士學位的﹐真是不知羞恥。 (chinesenewsnet.com)

        實際上吳征自己對他那個所謂的在美國買讀來的博士學位也是很沒有信心的﹐於是 便利用自己的什麼特殊身份----美國公民----在中國的一個什麼名牌大學據說無須入學考試便在職“讀”了一個什麼“假的真博士”來作為那“真的假博士”的注腳 唐而皇之的“博”了起來。為什麼說吳博士的中國博士學位是“假的真博士呢”﹖ 因為﹐根據目前網上所公佈的資料﹐他的入讀博士是沒有經過正常的入學考試﹐還有就是他的博士論文據說無從查取。好在中國什麼都講究特色﹐那吳征的博士學位也就只能說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博士了﹐更好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省略那博士前的修飾語詞﹐所以吳征博士也就可以說是名正言順了﹐只是不可深究而已。 (chinesenewsnet.com)

        楊瀾在採訪中還不知羞恥地說她從來沒有對什麼人講過自己被美國主流媒體邀請作 主持人而是別人那樣說的。我老笨牛則要質問你楊瀾﹐你是從事大眾傳播的職業媒 體工作者﹐既然有人在誤導受眾你為什麼不出面予以澄清呢﹖明明知道有人提供假信息而不予以糾正難道這是道德的嗎﹖當你在沉浸在媒體的誇張報道而使你美譽天下時﹐你難道不認為廣大的受眾被愚弄了嗎﹖那時候你為什麼不去指責那些為你涂 脂抹粉的媒體從業人員呢﹖我沒有同報道你光輝業績的記者們接觸﹐請容許我假設﹐ 記住我是假設﹐別拿我的假設當真也來給我一封什麼律師信之類﹐不過就是你花錢讓你的律師給我來個什麼函我也是不會怕你的﹐正好我會同你前封律師信的收受者一起再把你告到法庭。我的假設是採訪你的記者是有職業道德的媒體工作者﹐而且 限于當時的採訪條件他們也不可能到美國來核實被採訪的對象所陳述的事實﹐那麼除了從你口中說出你的光輝業績外他們還能從哪裡獲得相關的信息呢﹖假如我的假設是真的﹐那麼我要質問你楊蘭究竟是誰在撒謊﹖ (chinesenewsnet.com)

        本來你們的所作所為在我們那可愛的“假”字滿天飛的祖國並沒有什麼大的嚴重問題﹐但你們就是放不下架子更丟不起面子而將一個小小的職業道德問題擴大化﹐指稱對你們的批評是什麼團伙的陰謀﹐更有甚者你楊蘭把這個個人品德和誠信問題政 治化﹐說是什麼反動分子在與你們作對。(chinesenewsnet.com)

        楊瀾﹐你也是太聰明了﹐可惜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難道你不認為正是沖你這般無恥才激怒了我老笨牛嗎﹖我想同我一樣比較氣氛你們如此作為的人還有的是﹐你們最好還是服個軟認個錯吧﹐你們應當知道 雖然國人有有痛打落水狗的愛好﹐但海外華人還是比較認同博愛的﹐只要你們認了 錯我首先保證再也不會糾纏你們的過去。人非聖賢豈能無過﹖

        多維新聞網http://www.chinesenewsnet.com
        [有感而發] [網友報導] [新聞總目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一个博士妻子的话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一个博士妻子的话

        --------------------------------------------------------------------------------

        所有跟贴·加跟贴·论坛主页

        --------------------------------------------------------------------------------

        送交者: 一个博士妻子 于 Fri Jan 11 03:40:11 2002:

        我怀孕的时候,我先生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当孩子6个月的时候,我先生终于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结束了博士3年的寒窗之苦.他在博士论文的扉页上面深情地写着:"谨以此文献给我亲爱的妻子和正在悄悄长大的孩子..."我看到这样的句子泪流满面....我为他取得博士学位深感自豪,只有我知道他为了这个学位花费了多少心血,而他却为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深深愧疚.现在,他也是一个从商的成功人士,我们所理解的成功不是有多少光环笼罩在头上,而是他凭着自己的真正的本事,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

        我看了吴征的"博士"竟然是这样取得的,不管是网络的"博士"还是复旦的留学"博士",都这样轻松成为囊中之物...深为"博士"称号被玷污而愤慨.而杨澜的辩护更是无耻者无畏.我不反对通过网络形式来学习知识,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去学习,这是好事情,但是如果把一个网络的所谓"博士"写在了简历里面,那真是无耻的人才能做出来.而杨澜却不以为耻.真让我诧异.

        国内的商业环境的恶劣和商业诚信危机已经是有识之士担忧多时的一个话题.现在吴征的事件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如果在这样明显的事实面前,杨澜还在如此诡辩,我真为女人感到羞愧!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一切求知求真的人不要因为这个事件而怀疑博士的文凭.我相信无耻欺骗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的学子们都在脚踏实地地为学为人,骗了一时易,但是骗子的心理也会承受更多的畏惧.做人坦坦荡荡才是真.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
      愿意一板一眼规规矩矩不坑不骗踏踏实实读书一路从小学读到博士讲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就老九的弟弟---老十(实)地在加拿大做个打工族老百姓有吃有喝平平淡淡,没事FFB,打打牌,这辈子就这么着了。

      有人多个心眼能说会道能吹会擂偏不甘于寂寞不甘于给别人打工,能在这个年纪给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到这份上,也绝不是一般人了。您几位也就是吐口水的过了,在这说有什么用,有本事把他们俩拉下马,那叫真本事。

      不过千万别因为别人撒了谎骗了人遭到了唾弃就自己感觉良好,觉着自己跟他们比怪不错的了,是个人儿了,一边批评别人,一边欣赏自己---要30老几了还这么想,那就真的亲妈的兄弟让车撞了---没救了。
      • 嘿嘿...
      • 要是从小到大没撒过一句谎在这骂别人也服气。但是从上学到工作到移民过海关递申请长这么大,谁骗没骗自己心里有数。耶稣他老人家不是说“没有洁净的圣人!一个都没有!”吗?嘿~~~看各位大义凛然的样子原来圣人都跑这扎堆儿来了!
        • 这就是名人和普通百姓的区别。既然是名人,不管多么身正影不斜,也得让别人说三道四。而普通百姓,不管自己多么劣迹斑斑,都可以对名人指指点点。
          • 对,为维护指点的权利,坚决不当名人。
        • "圣人都跑这扎堆儿来了" 嘿, 我说呢, 网上还真有识货的, ROLIA网友出去可得穿精神点儿.:::))))))
          foureyecatcat :你就不能屈尊跟人民群众们打成一遍,俗上一回?:P
    • I don't understand why sina want them and give them 800M. It's unfair trading. What sina get for return? If sina want, they can hire them, but why give cash and ask them become big share holder
    • 吴征事后说:“我研究的是新东西,没人研究过,到哪里找参考(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吴征的父亲是上海师范大学的员工,他请求上海师范大学的校长王邦佐教授推荐吴
      征给复旦大学,王邦佐就把吴征介绍给了复旦大学国政系的俞振梁教授。王邦佐曾
      是复旦大学国政系的系主任,王沪宁的恩师(俩人合著过很多书和文章),上海政
      治学界的泰斗,所以俞振梁教授就收了吴征做博士生,没有通过任何考试。

      复旦大学为了国家利益,收了一些对统一有价值的来自台湾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入
      学要求和在学表现的要求都很低。因为只是以政治为标准,所以打著能为中共提供
      “服务”的晃子混进来的骗子比实际提供服务的要多得多;这也引起了台湾同胞的
      反感,一些混不进台湾三流大学的人很容易地获得了大陆一流学府的学位(北大,
      清华北也是这样)。为了国家利益,这些大学有苦难言,这些人都是凭“特殊”条
      子进来的。
      所以复旦大学师生对吴征入学虽觉有辱复旦斯文,但异议不算多。
      最令师生气愤的是吴征几乎没有来上过课。所以吴征也意识到他的论文答辩会有困
      难,除了俞振梁教授以外,他不敢请任何国政系的教授做他的答辩委员会委员,而
      是请了北京林毅夫等与其“国际问题”课程无关的专家做答辩委员会委员,这在复
      旦大学也是先例。而这些他化钱请来的答辩委员会委员自然也就让他通过了论文答
      辩。答辩完后,他
      约了一组豪华车队来迎接他,异常张扬,这在复旦大学也是先例,令师生看透他的
      庸俗和对知识的践踏。晚上他又开party 庆祝,但国政系教授大都拒绝参加。
      当时的国政系隶属复旦大学法学院,(包括国政系,法律系,人口所,社会学系)。
      论文答辩通过后还需要法学院学术委员会13位委员的审核,(国政系的林尚力,
      邱柏生,曹佩霖,张爱珠,倪世雄,法律系李昌道,李政道的弟弟,董其忠,张乃
      根,人口所的彭希哲,社会学系的谢瑕龄,谢选峻的哥哥等。)国政系的林尚力,
      邱柏生,曹佩霖,张爱珠,倪世雄教授一致反对他通过了论文答辩,林尚力,邱柏
      生,曹佩霖,张爱珠等提出这不是“学术论文“,通篇没有引用、注释,与所学专
      业内容无关,倪世雄教授(现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提出”其中英文翻译错误百出,
      不具博士学位资格“,在国政系学术委员会委员一致反对下,其它系科的教授也自
      然反对授予吴征博士学位。这在法学院历史上是先例。
      吴征事后说:“我研究的是新东西,没人研究过,到哪里找参考!”他说出这样无
      知无赖的话,所以复旦也没人同情他,肯为他说情。
      吴征开过庆祝party却没拿到博士学位一时成为复旦笑柄。

      吴征通过关系请复旦大学新任校长王生洪吃饭,席间许诺他拿到博士学位后捐给复
      旦大学一套“网络管理课程的全套设备”,饭后王生洪校长表示:博士学位还是给
      他,现在盯著这个事件的人太多,凉一凉,缓一年再说。

      所以一年以后复旦还是给了他博士学位。但吴征事后说:一个学位拿得那么??弹32034索,
      我还捐个屁!


      可查询国政系教授:
      林尚力:65640461(H) 65642322 (O)
      邱柏生: 65420210 (H) 65642320 (O)
      曹佩霖:65645484( ask for Cao’s Home number)
      倪世雄:65642584 (H) 65296462 (O)

      樊永明:64792187(H)
      徐义华:65642598(O) 64336032(H)
      朱明权: 65642597(O) 65318563(H)
      蒋昌健: 65640188(O) 65296242(H)
      任晓: 65116175(H)
      王邦佐: 63050635 (H)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墙倒众人推,早先这些人干什么去了?
        • 墙倒?早着呢。国内这方面的贴子卡的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