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 枫下拾英 / 心情随笔 / 中国文化与西方主流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电影《刮痧》有感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注:题目开大了,权作抛砖引玉之引吧。

    《刮痧》的故事似曾相识,主人公带着对美国文化(或者美国生活)的向往、从敬,只身在美国打拼多年,终于
    赢得一席之地,妻儿老小,一家团聚。谁知一场意外(儿子身上由爷爷刮痧后留下的淤痕被医生、儿童权利局认
    为是长期虐待的印证,法院判父母无权监护,强制将小孩送交福利院看养),几乎妻离子散,最后由于他的美国
    老板主动了解了中国文化(现身到北京体会刮痧,了解其原理),儿童福利院的女领导动了恻隐之心,一起说服
    了法官撤销诉讼,故事才有巾无险地、感人地、大团圆地结束了。

    细节的合理性占且不谈,但整个故事及其人物所具有的强烈的符号意义,却使人不能不想到现实社会中有关亚裔
    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在西方主流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1、文化的优劣性--文化真的有优劣吗?

    先说电影里的符号:
    符号1:许大同(男主人公的名字本身就非常有所指:“世界大同”〕
    他在故事一开始的领奖仪式上由衷地表达了对美国
    (西方)生活/价值观的热爱,博得了白人同事的满堂喝彩--我,许大同,中国人,千辛万苦,从中国的北京到美国的街头再到这里,就是你们美国“我梦想,我努力,我成功”思想的living proof。“I love you",影片省略了you的所指,但显然地,“你,你们”是“美国”“西方”。这种宣言,似乎更象美国军人的 讲话,但又确实是我们许多人的感激的心声,虽然可能没那么直白。

    符号2:老父亲。不懂英文的、也算是知识分子的老父亲在台下,尽管不知所云,但也由衷地欣慰--多年坎坷,一事无成,老来
    终于见到儿子有所成就,也满心欢喜,尽管儿子满心的自豪都基于自己被另一种社会接纳的喜悦上。

    符号3:妻子,Jenny, 她以令人钦佩的自律,7*24地为黄皮肤的儿子塑造一个完全西方化的家庭环境,以至5岁的小
    男孩,只会英文,不会用筷子,她以为只有这样才是保证儿子将来能被社会认可、受人尊重的办法。

    符号意义:这里,很明显地影射了一个现象--在美国/西方生活的中国人,-- 即使不是全部,也是或多或少地, -- 竭力地矫正自己/下一代的思想 、行为方式,以迎合/符合主流的认同,甚至有些恨不得eliminate中国的印迹(电影用了筷子、中文作例)。而同时,没有任何人,甚至中国人自己,来向整个社会宣扬、介绍中国传统
    。许多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如中药、中医、“面子”却只能蜷缩在中国城、唐人街、说着西文的中国人心底。 "nobody understands it. no scientific proof." --连黑人法官也不能明白即使有着类似的不被认可 的痛苦经历。

    问题提出: 这就不能不使我们猜测这现象后面的原因:为什么我们,作为个人,这么急着洗脱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印迹,而又 那么 急着 染上黄发白肤的样子? 难道我们遵循另一种社会的规则就必须忘却我们自己 /我们的孩子仍是中国人的事实吗?难道我们的传统文化真 的只能存在于地球的某一特定的区域内而不能随着我们的迁徙让整个世界了解和尊重吗? 难道,真的连我们自己,都默认了西方社会的文化、道德、价值观就是这世界上的标准而必须摈弃自己的吗? 而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

    (to be continued)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早就听说这部电影,这次回国可以看了。
    • 本民族的弱小决定了这一切。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上海出身的人, 不论原籍如何,一概只说上海话。
      (闸北区个别街道有一点例外)。是因为上海是中国的高
      发达地区。苏北后裔少有会讲原籍话的。许多人一生中
      也未回过老家。翻开上海人的户籍本,大都数在祖籍
      一栏都写着‘上海’。事实上, 上海和多论多一样,是
      个移民城市, 绝大多数人的的祖籍应该是外地的才对。
      ----人们不要下一代留下老家落后的痕迹。

      出身在外地上海家庭的人的绝大都数会说上海话。南京
      梅山钢铁厂由上海人在三线年代组建, 至今他们的后代
      仍说上海话。九十年代的回沪知青子女鲜有不会说上海
      话的(已在外30年)。外地上海人没有不常回上海探亲的。
      翻开外地上海人的户籍本, 少有不在祖籍一栏填‘上海’
      的。----人们不要下一代丢掉老家往日的荣誉。

      我本人在上海,迅速的学会了上海话。否则, 买菜都
      比别人贵。

      我认识多伦多一对访问学者夫妇, 他们有一约十岁的
      孩子。 因申请移民遇到障碍可能要回国。他们的儿子
      因此扬言“我反正打死也不回中国去”。他们在加拿大
      的两年短暂生活过得并不富有。 吃穿用的水准可想而知。
      是什么使他们的小孩觉得回国比死还难受呢?是面子。
      我想起了这样一个说法‘宁要上海一张床, 不要外地一间房’。

      我们这些有高等教育背景的中国人没有不希望下一代
      能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 我们跟上一代移民在这一点上
      有区别。这在愿望上是好的。实际大概效果不佳。你是
      没法控制下一代的思想的。有一天中国不发达,他就有
      一天觉得身为中国人是一种耻辱。上次在滑雪场, 看到
      我们一起的,<<多大学生学者联宜会>>组织的滑雪大队队友:
      一十几岁的中国女孩,穿着一件胸前黑呼呼的明黄色
      滑雪衫, 和一条翠绿的脏裤子,正急吼吼地用英语和
      她的同样是衣裳不整, 满口黄牙的爸爸说着什么。爸爸
      则用普通话回答着她。虽然对于这女孩,提高外部形象
      比拒绝使用中文更能迅速的挽回面子,不幸的是, 她
      选择了不说中文。还认识一些唐人街女孩,第一代加拿大
      生, 父母都是普通话。她们却都说‘不会中文’。他们
      在家怎么对话呢。上面脏女孩的父亲还能听懂英文。唐人
      街小姐的父母会多好的英文呢?

      我工作的部门有一个西班牙后裔, 一个魁北克后裔。都会
      原籍家乡话。我未来的儿子,我会壹佰份的努力使他能
      自豪的对外人声称‘我会普通话’。我能做到吗?我
      怀疑。

      不相识的老外, 一般会先问我们是不是日本人, 并不是
      他觉得我们象,只是这样问保险, 同时他想表示他对
      你的礼貌。

      因为各种说不太清的微妙太多,人们发明了‘文化’
      这个词。 面对‘文化’, 单个人能做的是不多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上面脏女孩",赫赫,有趣. 中文真奇妙
        • 昨天喝了点茶,3点就醒了.你老人家几点睡的?
      • 激昂,我已经不打算再参与严肃话题的讨论了,又累,又怕招人骂,又淘抡不出啥名堂,干脆低级趣味一点,自甘堕落,吃吃喝喝玩玩,xxxx,zzzz, 一代大虾就此... 希望你能理解.
        • 祝贺祝贺. 看你能坚持多久.
          • 是指坚持不讨论严肃问题,还是指坚持低级趣味?
            • 两个都指. 凡是自己决定不再讨论严肃问题而要"坚持低级趣味"的, 都可以归到想"仙化"的那一类去. 祝早日成仙!
        • 别价,劳役结合,劳役结合。再说你要是退了,大家就不好找新靶子了。
      • Good point
      • Ji-Ang, I want to test your Shanghainese proficiency level, but I have no Chinese softwares...
      • great post!
    • How can we see it in Toro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