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沙龙 / 谈天说地 / “小老外”的异国生活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巴金写过一篇散文《鸟的天堂》,描述在一棵大榕树上憩息的小鸟们,过着自由美
    好的生活。孩子就该是自由的小鸟,无忧无虑地成长。而一名幼年离开祖国来到异
    国他乡的女孩,心灵却过早地蒙上的一层阴影。

    “小老外”的异国生活

    陈潇潇(加拿大)


    我的父亲1988年到加拿大留学,当时我5岁。第二年10月,我就告别了北京海军
    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告别了东单二条28号院的小伙伴,同妈妈一起到了加拿大
    西部的埃德蒙顿市,在那里一住就是六年。

    在班上一年没说过一句话

    我上的第一所小学是阿尔伯塔大学附近的加洛小学。当时我爸爸在阿尔伯塔大学读
    博士。

    记得到学校的第一天,校长领着我进了一间教室,教师正在给二十来个盘腿坐在地
    毯上的小朋友讲故事。当时我十分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在国内时,大家都
    是坐着小椅子,坐在地上被认为是不讲卫生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校长与老师交
    谈了几句我当时一点也听不懂的话,老师又对同学讲了几句我同样听不懂的话,同
    学们都朝着我笑,我左顾右盼不知所措。

    学英语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许多人都问我花了多少时间才掌握了英
    语,我唯一可以回答的是,我仍然在学。我觉得运用一种语言并不是昨天不会,今
    天就会的过程,而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因为不会讲英语,也不知道如何去
    试,当我一年级结束的时候,老师告诉我父亲,我整整一年在班上没说过一句话!
    而来加拿大之前我是一个很爱说话的女孩。

    老师的话没有夸张,那一年我心里空空的,没有人告诉我要学什么,要做什么作
    业,我所能记得的学校生活就是结识了几个朋友。当时,我确实有两个非常要好的
    朋友,一个是来自日本的小女孩,另一个是南斯拉夫来的小男孩Bogdan,我们三
    个都是班上的“小老外”。由于那些年南斯拉夫战火连绵,Bogdan不久之后就随
    着他的父母为了国家的利益回国了,在这一点上我真羡慕他。后来每当我从新闻上
    看到南斯拉夫战争的消息,总是在心里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平安。

    我们班上还有一个中国小男孩,他既懂中文也懂英文,本来是被指定做我的小翻译
    的,但他总是避开我,不和我一块玩。我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我们总共也没说
    过几句话,而且从来不在一起玩。我似乎觉得他有点恨我,但是出于什么原因,我
    现在也弄不明白。

    学习成绩不是A就是D

    来加拿大后,新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我经历的第一件事是万圣节或称鬼
    节。每个小孩都装扮成一个奇怪的角色,在学校的大厅里举行活动。第二件事就是
    圣诞节,当时每个人都在谈论圣诞老人。我的第一个反应是,谁是圣诞老人?他是
    怎么从烟囱下来给孩子们送礼物的?也有不少同学在争论是否真有圣诞老人。而我
    想,我们家没有烟囱,圣诞老人不会上我们家来,圣诞老人是想像的。

    到了三年级,我可以说一些英语了,但好多东西还是不能理解。这时候,我转到了
    一个新的学校,在那里,我是全校唯一的一个中国孩子。第一次成绩单下来时,简
    直给了我当头一棒:不及格。我爸爸为此感到十分忧虑,实际上,我在学校的三年
    里几乎没学什么东西,也从没做过作业,甚至不知道我需要学些什么。后来,我爸
    爸帮我找出了许多问题,我才真正开始了学习。因为我赶不上正常进度,当其他同
    学在班上上课时,有人给我单上课。经过努力,我勉强上了四年级。这时我的情形
    开始好转,因为我很喜欢我的老师,并且开始非常努力地学习,整个四年级,老师
    每一次表扬的同学中都有我。我也从此开始喜欢阅读,而在此之前,我只是看电视
    学一点口语。

    在我的整个小学生活中,并没有多少朋友,许多同学甚至一些老师都对我带有歧视
    心理。在他们心目中,学校里好像不存在我这个人,甚至有一个女孩对我说:“从
    哪儿来的回哪儿去。”也有一些同学对我说粗鲁的话,有些我听得懂,有些听不
    懂,我只好不理他们。记得有一次吃午饭时,邻座的一个女孩当着我的面把我的桔
    子拿走了,值班的老师看见了,只是对她说:“如果你再让我看见你这么做,你将
    有麻烦。”我真纳闷,难道拿别人的东西第一次总是许可的吗?如果我像那个女孩
    一样,会有什么结果呢?

    我从没有自豪感,甚至没有充分的信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我今天还在克服的
    毛病。五年级的时候,由于搬家,我又转了一个学校,同学中的冷嘲热讽使我无法
    忍受,几乎每天回家都得哭,他们在背后对我说三道四:我的头发啦,我的肤色
    啦,我的发音不正啦,我的语法有错误啦……我的学习成绩又直线而下,不得已,
    只得央求妈妈把我转回上一所小学。

    从此以后,我几乎有一种自惧症,怕被人取笑,怕发音难听,怕行为异常,甚至干
    脆不说话,所以平时没有人注意我,我也不愿被人注意。挨到六年级,我已经习惯
    于这种沉默了。这时我有三个老师,一个教英语和数学,一个教自然和社会,再一
    个教法语和艺术。开头我想,教法语和艺术的是位女老师,可能对我会热情一些,
    但实际上她对我也是视而不见,就如一个人跟你说话,但脸却朝向别处一样。我拼
    命努力去上好她的课,但无济于事,最终还是不及格。教自然和社会的老师看起来
    挺可怕,他身材巨大,眼睛发灰,头发几乎搭到嘴唇上,讲话的声音阴森森的,让
    人想起希特勒。我与他很少交谈,而他每一次与我说话都取笑我。有一回,我们需
    要用彩色铅笔做课堂作业,而我把笔盒忘在了隔壁教室,我问他是否可以去隔壁拿
    一下铅笔,他的回答是:“看来班上没有一个人愿意借铅笔给你。”这话全班都听
    到了,有人对我投来同情的目光,也有人以嘲笑的眼神看我。更让我不解的是,不
    少老师故意装做听不懂我的话,每次在班上回答问题,都要另一个同学重复我的话
    给老师听。其实,由于我缺乏信心,怕被别人耻笑,因此每一次说话都争取做到语
    法无误,发音准确。要改变老师对我的成见是多么困难。我不得不承认,我在学校
    里很不快活,五六年级时,我在对我友好的老师的课上非常刻苦,而在我仇恨的老
    师的课上故意不及格。因此,我的成绩不是A就是D。

    许多年来,我只能在校外寻找快乐。从四五年级开始,我学弹钢琴;八岁参加了舞
    蹈班;暑假里又上了中文学校。在舞蹈班和中文学校里,我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
    这里的孩子都是中国孩子,没有人嘲笑我,大家友好相处。这使我获得了自信心,
    并成了那里的优秀生。当然,她们也不知道我在学校里的委屈和心酸。

    挨到了七年级,也就是初中一年级,我进了新学校Mackernan,在这里我看到了
    希望的曙光,我见到了不少对我友好的同学和朋友,但我还是很担心被人知道我曾
    是一个被冷落的小女孩。


    滚筒般颠簸的生活

    我们后来去了多伦多,因为爸爸在多伦多大学取得了计算机硕士学位,并在那里找
    到了工作。爸爸是在阿尔伯塔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因找不到工作又去学计算机
    的。1996年2月份,我又开始在多伦多上学了。哪里会想到,我们从此开始了滚筒
    般的颠簸的生活。

    刚进新学校时,一切还算顺利,大部分老师对我都挺好。而这种平静的日子刚刚过
    了6个月,就在这一年的8月,我们全家又从多伦多搬到了美国。因为爸爸在美国找
    到了一份薪酬比在加拿大高很多的工作,便去了美国的俄勒岗州波特兰市。

    在美国波特兰,我感到最大的变化是气候,这里多雨,潮湿,不像埃德蒙顿和多伦
    多,很多树上都布满了一层厚厚的青苔,像穿了一件绿色的衣服。许多人不喜欢下
    雨,我却喜欢,我喜欢这里潮湿的空气、无边远际的鲜花和草地。在这个城市,我
    上8年级,也就是初二。学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做“五棵橡树”。由于学
    校临近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芯片厂家——因特尔工业园区,所以学生也来自世界各
    地,其中也有不少中国孩子。到校的第一天,一个台湾女孩带我熟悉校园环境,认
    识老师和同学。在这个学校我结交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们每天乘同一辆
    校车上学和回家,到年底时,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快乐女孩。不但朋友多了,体重也
    增加了,学习成绩也提高很大,进入了优秀生的行列。这一年我13岁,为了表示对
    我的奖励,妈妈送我回北京度暑假。到了北京,所有的人,包括我姥姥都说我太
    胖,而在学校里,人人都羡慕我身材苗条,真是莫名其妙。

    我从北京回来时,爸爸又换了工作,在明尼苏达州找到了新工作,于是我们全家又
    要搬家了,我只好与朋友们依依不舍地分别了。

    我的新学校是“伊根高中”,伊根是明尼阿波利斯的卫星城,位于市区南部,这是
    我上过的最难受的一所学校。首先明尼苏达的冬天是不曾到过的人难以想像的,当
    寒冷的北风袭来时,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50度,虽然上学有校车接送,但从家
    门到校车仅仅20秒钟内,我都有被冻僵在半路上的感觉。更为糟糕的是,学校每天
    早晨7点20分上课,下午一点钟放学,我每天六点就得起床,下午放学后再睡一觉
    到傍晚。中午吃饭的时间只有15分钟,走廊里拥挤不堪,同学间很冷漠。由于这里
    地处偏僻,外来人很少,倒是有不少黑人同学。而我因为是异种人,也几乎没有什
    么朋友。在家里,除了做作业和弹钢琴,我几乎没有别的任何娱乐。学校情况更
    糟,开学不久,就有一个12年级的学生因带枪上学被学校勒令停学。又过了不久,
    和我同年级的一个同学,在家里开枪自杀。校园枪击事件对我来说已经不是电视上
    的新闻,而是近在眼前。这期间,我简直度日如年,我渴求爸爸妈妈搬回加拿大。
    爸爸妈妈同意了。

    1998年8月份,我和妈妈先回加拿大的温哥华。而爸爸仍留在明尼苏达,直到半年
    后在西雅图找到工作才搬到西雅图,那里离温哥华200公里,爸爸可以每个周末回
    家。在明尼苏达的一年,是我心情最阴暗的一年。回到温哥华,我才又重新“活”
    了过来。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尤其是经过了阴暗和消沉,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说了这么多,显得情绪太低沉了,但实际的情形确实如此。我相信许多与我有着类
    似经历的孩子,也会有类似的心情。时间长了,心灵的归属也成了问题。第一次回
    国时,觉得自己是外人,甚至连我姥姥都叫我“小老外”。但是在加拿大,我又不
    像一个加拿大人,到了美国,也不像一个美国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请不要这样吓国内将要带孩子来的朋友.不知是谁写的,更不知是谁转贴的.反正以我在自己以及所有朋友的孩子(大约五六个吧)的情况得来的感觉,全非文章所写,该不会是作者有意将本身的不足推给环境吧.也许是多伦多的状况根本改善了.
      我接触的这些孩子都在多伦多生活的很好,有作为婴儿来的,有学前来的,也有上了学才来的,最大的都上了国内的初中了才来.
      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在小学,在中学大多学习出众,心情也很好,当然也有不少小朋友(不过也确实有越大越按肤色分群的现象,这也是一份半官方的调查报告的结论.),老师绝无象文章中的明显不公,当然有个别的因语言问题在个别的时候不耐心. 而且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严些,大多也愿与老师多交流孩子的情况,老师比较高兴家长这样做,一般与家长的关系也很好.
      • Of course, it may be impossible for Toronto and other big citie. But this story is very possible in small towns (In U.S may be also in Canada) far away from cities.
        • 我已明说我的'调查'大多在多伦多.不过我在加里格瑞的朋友对他孩子的情况也是这么看的.而且多伦多东边的一个小镇上的唯一的一个中国孩子更是班上和学校的大熊猫,周全照顾.可文中也批评了多伦多,很不真实.
        • 这里讲的Edmonton好象怎么也算不进small town的行列里去,近80万人口呢。
    • 我一点也不相信。我朋友的孩子来这里后好高兴,英语学得很快。我本地有个朋友是老师,我也接触过他的一些朋友,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一般都很友好。
      朋友给我讲了个故事,这个于种族无关,但也能反映学校里生活。
      班上有个女孩得了癌症,需要化疗,头发都掉没了,于是总带这一个类似于穆斯林女人带的东西。但学校是不允许女孩带类似的头饰的。
      有一天,很多女孩都带上了这个头饰,她们说这是为了支持这个女孩,让这个女孩不感到自己不同。
    • 说实话,很难相信5岁就来加拿大的孩子有这样好的中文写作能力。
      • 猛然间发现有人看问题很准, 评论问题更是'一招制敌'. 说实话,我发不同意见主要是不想让国内的人(包括要来的要不来的,当然也包括来了的孩子的长辈们)对这里有这么严重的误解.
    • 不要吓唬人!! 我的小孩在这里上了一个半学期的学前班, 每天才2个半小时,刚开始虽不会一句英语,照样与老外小孩玩得很开心,现在回家说英语多于说中文, 一天不让他去学校都不肯, 总说这里的老师太好了....在国内可是每天哭着不肯去幼儿园.
      • 我忘记提了,我知道的孩子在这也都是不肯不去学校的,其中的确也有在国内不愿上学上幼儿园的.
    • 五岁的新移民如果学英语有困难,家长必须和老师谈谈,并且采取足够的帮助措施,让孩子尽快度过语言关。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发展。
      比如写文章的这个孩子,自己跟另一个中国孩子玩不到一块,反而觉得是那个孩子恨他,这说明他的心理已经有了一定的障碍。
      • 同意您关于文中孩子自身有缺陷的说法.只不过另一方面多数孩子没这个问题,我的朋友们的孩子们来时大得已经上初中了,时间长的也就一年就合群了, 语言问题对于孩子们远没那么严重,这一点不要用成年人本身的经验去推测:孩子的长处在此.
    • 很罕见的例子! 值得庆幸的是, 作者还是长大了.........
      一般来讲, 小孩子学英语学到能上课听懂, 能和小朋友交流的程度, 只要六个月或更少. 如果没有讲中文的小孩在周围, 更快!
      • 严重同意标题及内容.同时也与您一样真心庆幸作者没有因此而心态失衡而....
    • 哎哎哎,可能大家都忽略了一点,这个故事是发生在14年之前了.14年之前估计这儿连香港人也不象现在这么多,更不用说有现在的华人气候..记得不久前看过一篇文章讲述13个香港孤儿40年前分别被13个不同的英国家庭领养的故事,
      她们所经历的遭遇一点不亚于这个女孩子的.
      • Not true
        • then tell me the truth please.
          • Inferiority complex comes from the stress in life, she's a freaking 5 year old, what kind of stress could she possibly be experiencing? Just an odd ball and the whole damn story's made up
            My 6 year old first-cousin can't speak a coherent sentence in english and she was incredibly happy in school,
            • 5岁的孩子已经有很强的自尊意识,正因为还是孩子,才更应该给予帮助,鼓励与尊重,而不是一味的冷落,孤立和打击.如果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别说是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可能会变得性格扭曲.
              • 我觉得我在中国受的教育,个人一直没有得到鼓励与尊重,性格受到极大扭曲,直到现在还愤愤不平。
                • 所以说个人成长的环境很重要,老师和家长是教育的关键,试想,一个孩子不但得不到老师的认可与鼓励,反而倍受歧视与嘲笑,那么其他孩子会接纳她吗?相信大家都有当年把老师当上帝,把老师的话当圣旨的童年记忆吧?"我们老师说......."
                  • 请不要假设个远非事实的恐怖景象映托这个特殊故事吓人了. 以我的了解,这里的学校和幼儿园的情况都不是您假设的情况,不足为据.
                    • I disagree with you!
                      I admit you tell the partial truth, but why do you think the terrible story is false? 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How many cities did you live in Canada? How many times did you experience layoffs in Canada by youself? If your anwser is NEGTIVE, please don't comment on the story such a way. I lived here more than 6 years, and I know many people who live North America more than 10 years. I tell you that the story is exactly true, and it is not scare anyone.

                      The case happened 13 years ago, and the discrimination still existed against the new immigrants serioursly at that time, although limiting discrimination Act already announced in the early 80'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w immigrants get better right now, especially in some big cities, but you will find there is still discrimination in many companies when you experice layoff.
                      • 这里对成年人来讲,当然比不上国内的安稳,但对于孩子来讲当然不是天堂, 但也不象此文讲的那样是炼狱.对于孩子,这里的生活就算从精神方面来讲也比国内好.请不要用若干年前的事来说现在.
                        目前来的新移民又有几个带着孩子去小地方的?中国新移民扎堆的地方正象您进的,各国移民当然也不少.更不用说您也认为当前情况比几年前好了.我已反复说了,我不同意此文主要是认为此文讲的是若干年前的个别事例,若不向国内要带孩子来的朋友和已经来的小朋友的长辈们讲清楚,不是吓唬人是什么?
                        • 你时而认定这是个"远非事实的恐怖景象",时而又说这是"若干年前的事".看问题不要太主观吧.这本来就是讲的十多年前的事,并且随着故事的发展,文中也相应多次明确说明了时间.写出来的故事不一定都是虚构的,你没听过"真实的故事"?
                          • 这个故事非常可能就是真实的.过去了的,不愉快的故事就不能讲了?那么日本侵华战争的故事也不能讲了?细菌实验,慰安妇,大屠杀......可事实上,人们读了这些老故事,也没见大家吓得不敢去日本,日本人走到面前也不会吓得瑟瑟发抖哇.
                            • 您在机场给要上飞机的大讲特讲飞机失事的情况吗?还再加上一两个特别人员的感受?即使讲是否也该说明失事的概率很小这一事实吧.我反对在这贴此文只因它对国内不了解这里目前的实际情况的人来讲太有误导性的刺激作用了.
                              • ((((唉,替古人担忧哇.)))))
                          • 文章讲的不是十几年前的'故'事?我所说的远非事实是指远非当前的实际情况.国内有机会出来看过的人还是太少了,大讲特讲多年前的不良情况,再不讲清当前的最普遍情况,能不误导吗?
                        • 种族歧视目前虽有大幅改善,但是还远没有消失,也许你个人有幸没有碰到,但我就亲见了好几次.这篇故事能给人带来警示,我看没什么不好.
                          • 此文对已在这里的人没啥坏作用,反正大家都心知肚明是咋回事:若干年前的一特例.然而不讲当前的最大可能及最普遍情况,反而用十几年前的情况来讲小概率不良情况,对国内要带孩子的人以及已经来了的孩子的长辈们会有什么感受?
                            • ok, take care and good luck in canada.
                              • and the US.
      • 那您也知道这文章不合时宜了?这会儿向大家说14年前的情况,在这儿的不知道不好说啥,国内的人不被误导才是怪事呢.还不如讲加英法第一代在加拿大的恐怖经历呢,那还少误导些人.
        • 读故事都是要读背景的,时间,地点,人物一个都不能少,这个故事自成一体,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太一般的故事就不可能促使别人产生写出来的激情了.
          • 唉!您定是在加生活安定,来这日读故事,体会'激情'.现实是许多人刚来加,对这不很了解,更多的人在等着来加,在这贴个有特殊性的,对这些人是很恐怖的,您想过吗?别给它喝彩了.
    • 坚决打击国际恐怖主义!
      • 这文章是对即将带孩子出国的人的精神摧残,名符其实的'国际恐怖'行为.
    • 1。从5岁起坚持中文网灌水,耽误了英文;2。‘虎父无犬子’,可她家没有遗传到位;3。子不教,父之过;4。这篇文章很难懂。
    • 娇气、自大、认为自己天生就应该被重视,否则就不公平;想霸道却没有勇气、只好暗地里咬牙切齿之流也。为正视听,建议投票:同意上文为1, 反对为2,我投-------2
    • 这有什么不可能吗?小孩子如果性格敏感内向,自尊心太强,班里的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老师爱心不是很丰盛,最重要的一点,语言不通,文化冲击,完全是这样啊!
      大家都看过电影《恐龙》。小恐龙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当然会有自卑心理,直到他发现一群恐龙,才找到归宿感。其实每个人和别人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弗洛伊德的大弟子阿德勒才会提出自卑情节的心理理论。就拿我自己来说,整个公司就我一个中国人,真的有时会感到非常孤独,决不是沟通问题,而是文化和认同的问题。你不是那个小孩,怎么知道她不会有那样的感觉呢?
      • 儿童的心态是开放式的,完全乐观的,这是他们学习和上进的原动力,反之就是幼年老成.与绝大多数不相符的情况正常吗?不从自身找问题,反而...更不正常.再说了,我主要是不同意目前贴这文章来吓人,它严重不符当前情况!!出入太大了.
      • 赞同金字塔,就是吗,决不是沟通问题,而是文化和认同的问题。。金字塔的亲身体会最能说明问题。不说小孩了,大人也一样啊,是不是?呵呵
    • 我想这是一篇真实的故事,地点和事件都很清晰。我的分析是:孩子需要一个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如果总是这样随父母跑来跑去,确实影响孩子的发展。在北美的孩子是否都这样有着不稳定的生活哪?
      但是我觉得这篇文章提醒了我们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要因为父母的思想和行为而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成长,就是说有孩子的新移民,你们将来不要因为工作地点的原因而频繁地换地点,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到了一个新环境后都有一段适应的过程,有的孩子适应快,有的就慢,甚至有的根本就适应不了,以至于产生文章所写的后果,结果是大人好了,孩子就彻底完了,或心灵上已经被完全地破坏了,产生了心理障碍。。真是可怜的孩子。
      • 我怎么觉得你的思想都特别有意思。你的快乐老家在哪儿?不在地球上吧。我感觉你不是刚来加拿大,而是刚来这个星球不久。:D
        • 请教,何以见得?
        • 是不是扯得有些远了?
          • 我觉得不远。他的推理常常很有意思。就这件事来说:
            1、我想这是一篇真实的故事,地点和事件都很清晰
            我们从小学写作文,地点和事件就是6要素之2. 一篇不太蹩脚的故事都有这两点。我不想评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至少根本不能以有地点和事件作为判断故事真假的标准。

            2、在北美的孩子是否都这样有着不稳定的生活哪?
            看了这一个故事就想到“都”有着不稳定的生活。都不知道是不是只看过这一个故事。就算是在rolia,也天天有人说自己的小孩这样那样,稍微过一下脑袋,都知道故事里小孩随父母跑来跑去的经历不是很常见的。

            这些都是基本常识问题。你如果注意他/她以前的贴子,会发现他/她这样看问题并不是一次两次。使我感觉他/她不象是个普通人,说不准真是才登陆地球不久的呢。否则......
            我还是愿意把他/她/它想成一个有“快乐老家”的外星来客。:D
            • 解释一下好多了.不过我不太愿意在网上看到针锋相对的场面,所以才有这么一问.*V*
        • 无论你如何评价我,我都会感觉到你的生活体验还是不够丰富,算了,还是不说了。很高兴和你讨论问题
      • 即使在国内,家长带着孩子'转战'的也不少吧,我的同学就有很多,学习成绩与此没有关系,反之,这些孩子眼界宽,见识广,待人接物更有分寸.
        • 说的很对,有道理。呵呵
      • 同感. 我儿子12岁,是他班里唯一的一个CHINESE, 看到比他高半个头的洋人孩子,心理很恐惧. 他们还欺负他, 骂他是CHINESE . 凭着聪明和幽默,他逐渐被同学所接受.但他现在害怕搬家, 害怕再换学校.
        • 在哪里?为什么不及时与老师谈谈?另:是孩子刚来时的一面之词吧,再者,Chinese是骂人的吗?以我的了解, 如果孩子在校有象您讲的明显问题,老师也会主动约家长谈的.
          • I don't think so. I guess that you didn't understand such case because your kid stays such school where majority are immigrants(coming from many countries).
            • 带着孩子的新移民又有几个去小地方的?中国新移民扎堆的地方,各国移民当然也不少,同时您也认为当前情况比几年前好了.孩子们目前的情况绝非文中那样.不说当前新移民最可能的情况,反而讲小可能的,当然是吓唬人.
              • I say 'SORRY' to you if I offended you.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I just want to tell people the story isn't false regarding its description and my experience, and doesn't matter what time it happens. We are all adults, the story can mislead us

                I recalled a thing which happened about 5 years ago. At that time, I lived in Hamilton which is the fifth big city in Canada(not really correct), and I studied in the Mcmaster university. Near the university, there is a good primary school which ranks top 2 in the Hamilton. I knew a couple who had a 8 years old boy, moved into our building as our neighbour. One day, the couple knocked our door after they lived here for only two weeks. You guess what happened to them? The kid's teacher wrote a note to them, told them that their kid stole his classmate's $2 money, and let them returned to the kid. He needed me to explain that their kid didn't steal any money because their English was not good enough(they are both doctors in china). At that time, I first heard the boy was unhappy at school, and a few white boys always bullied him because his ugly English. I went to school with them, directly found principal(his teacher already gone), and told him what happened. He asked us many questions and promised us he would investigate this thing. The following day, the boy wouldn't want to go to school, and told his parents that it was hard for him to tolerant other people's look. One day late, principal let us go to school again. He and the teacher both were at the office. I almost forgot original words, and only remembered that they told us a white boy lost $2 money, other white boys doubted that YangYang(boy's name) stole it because a kid ever saw YangYang touched another person's stationery box. We asked them that the kid should apology for this illegal doubt, but they refused. After this, everything was to recover, but YangYang changed a lot. At last, they moved to another city.

                I only want to say Canada is not Hell, but it is not Heaven. Everyone maybe have different experience and point, and each kid maybe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We can express different opinions here. These negative point maybe give some people some suggestions.

                I have two kids. One was born in China, shy and doesn't like school life. Another one would like to make many friends, and hopes to go to daycare everyday.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Not at all, 您没必要太客气.我确实始终没有感到不自在或不受尊重.我乐意在这里与大家交换看法,也不在意被人驳斥,话不说不明,理不辩不清吗.希望常听您的指教,因看样子,您是有经验的先行者.
            • CHINESE 就是骂人的话,骂人的话还有CHINK,CHINESE CHICHEN。
          • 我曾经在VANCOUVER 华人居多的地方生活过8个月,没一点文化冲击,儿子应该是快乐的,整天说汉语。为了找个英语环境我们搬家到了中部城市。在学校哪个班都有“坏”孩子,老师也拿他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