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 相约北美 / 移民留学 / 各位来加一、两年或以上的,有工作或没工作的,是否有你们自己真正的社交圈子?
    昨天开完公司年度总结大会回来就冒出这个问题,每次从公司的各种社交场合回来都觉得很不舒服,感觉自己象个局外人,我说的社交场合包括正式的晚宴、午餐的小餐馆、club、和几个同事在汽车里、在厨房取coffee或热午餐遇到同事等等。。。别人几里呱啦说的热闹,我最多不咸不淡插两句,有时还插的不是地方,或根本插不进,因为听的半懂不懂,怎么插???

    论坛里时不时看到有人说加拿大好,我不否认这里对比国内的优势,但没有了和别人真正的沟通、交流,谈何快乐,好,好在哪?我不知是否在别人眼中是个boring、没幽默感的人,但我敢肯定,我很难和他们有什么深入的交谈,原因很多,主要是文化背景,除非遇到个对中国文化特感兴趣的,可以和他/她大谈特谈,否则。。。in short, 我很难有自己真正的社交圈子,象国内那样,人家去哪玩、有什么活动都不会想到叫上一个“boring”的人一块去。退一步,和公司的中国同事,其实大家也各忙各的,君子之交淡如水。这种生活,可真不是我想要的。

    各位,你们的工作、生活又是怎样??
    • 各位,你们的工作、生活又是怎样?? 苦啊....哭啊...酷啊...
      • at first , i am a dumb person in the office. and then
        i try to talk to the canadian colleagues a little. and then i make some topics to talk with them,such as, news, chinese lifestyle ,cooking,etc. and then i can discuss with them for something and understand much more what they say. i also learn a lot of english from the local guys. it is a gradual term.btw, i have ciba.net in my computer that i can look up the word which i don't know while i am talking.i think learning language is a long term task ,as well as entering the local society .
    • 怎么没什么人回我的贴子,你们都没有我这种感觉 ???
      • 经验交流: 尽量接触周围的新移民, 如印巴的, 中东的, 还有黑人比较友好. 如果你周围都是土生土长的CABADA白人, 这时你和他们在一起就象安徽人和上海人一起在外滩..., anyway, 你要近量和他们接触, 一开始可能只说一两...
        是间长拉话就多拉. 我原来在公司特怕一个人, 他说话总是乌鲁乌鲁, 我听不懂, 后来知道他是葡萄牙人. 过一段时间就不怕了, 知道他再说什么了, 发现人还挺热情.
        • I don't think so. Most discrimination I felt before was from immigrants, such as Indians, Lao3 Hei1, seldom from white people.
          • 我不知道你如何看非律宾人, 在白人眼里, 你和非律宾人一样.
            • 那是你,不是我。
              • 哈哈哈
          • 多数本地人对人很有礼貌,无论是白人、黑人、亚洲人,但很难和他们深交。我觉得最好相处的就是第二代亚洲移民,包括香港人、印度人。特别是说中国话的,最容易进入他们的社交圈子。我和同样是大陆来的,反而不能深交。
    • "宝典秘籍"
      • 感谢你的回答。虽然我并不是一个boring的人。。。
        我在国内有许多朋友,每次聚会都可以山南海北地聊得酣畅淋漓,很怀念,但在同事眼中也许很boring,至少很quiet,虽然team里开会有关工作的stuff我可以说得很流畅,我自认我的语音很标准(自夸,见笑),别人也这么说过,但除开技术的东西,其它方面的交流实在很免强,我承认这是背景知识的极其欠缺,有次他们聊到什么什么的“biography”,我问是谁的biography,原来他们谈的是个TV program。。。部门除我、一个印度学生外全是白人,和这个印度小姑娘(她先coop,后签了一年contract)还有以前的coop学生我可以说得没什么局束,但和同事、经理则老怕说错、或不得体,有压力,结果脱口而出很少,大都在脑子里转了一圈,认为可以出口了,这才。。。 anyway,每次活动回来都挺frustrated,我也知道这绝非一朝一夕,其实很多建议我都知道,也在做,只是想看看大家的case是怎样的,我觉得真的很难,就算交流没问题了,也是极其肤浅、没深度的,所以公司里的诸多洋花洋草虽然炫目,从没召惹过(just kidding ^_^)
        • 恕我直言,biography channel 是个很著名的电视频道,如果你平时多看看电视,应该不会陌生。既然当初选择了来加拿大,就应该明白我们外来人的身份,如果想过得好,只有强迫自己适应这里的文化。
          不过话说过来,我觉得国内的教育水平并不差,我们现在差的只是一时的语言理解障碍,并不是素质一类的本质因素,所以一旦语言上障碍消除了,积极的了解周围的信息,活生生的生活哪里都一样,你在国内关心的问题,这里的人们一样会关心,不过还会有很多国内从未接触的问题,比如宠物之类的,那就需要我们多留意。刚开始几年的生活会比较痛苦,可是适应了之后会是比较舒服的,要知道,在哪里生活都会有遗憾和抱怨,这是正常的,重要的是要参与生活,从中得到思考和意义。
          • biography 是个电视节目还是个频道(哪个台)?我好象看过,但当时根本没想到他们说的是电视... 不过也多谢你的建议。
            • Rogers cable TV (Toronto Downtown)是31频道ARTSC. 你可以自己去www.canada.com上查查。
              • 应该是A&E的一个program吧,我的cable是最basic的,没有一天24小时的biography,这个节目看的也少。
        • 在工作环境里, 很难深交
          我的体会是大家工作除了有些人爱好工作外, 无非是生活的一个手段. 这里的人大部分下了班就回家, 或者回到自己的生活朋友的圈子, 而不再和班上的同事再混在一起, 单身有些例外.

          在工作环境里, 我不喜欢和人深交, 谈谈泛泛话题, 目的是融络关系, 工作时协作更好. JUST CHITCHAT.

          如果真想交朋友, 工作以外的圈子里去找.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比如你喜欢ROWING, 可以参加一些自发组织的GROUP, 一起活动, 大家就认识了...

          另外, 中国人是"群居"型, 喜欢一家人在一起或者呼朋唤友, 有时候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比和老婆都长 :). 这里人喜欢"独居", 很少和父母兄弟姐妹在一起, 朋友的话, 由于大家流动性都很强, 也不会是经常在一起.

          真正的朋友可能只有2-3个.

          建议你上班时多多CHITCHAT, 严肃话题需要的时间长, 还要POLITICALLY CORRECT....
          下班时交一些"玩友", 丰富生活.

          仅供参考
    • 哪首老情歌,唱来听听
      • “今夜还吹着风,想起你好温柔,有你的日子分外的轻松;也不是无影踪,只是想你太浓。。。”不太记得歌词了
        • 握手,前两天刚听过,---,怎么会无时无刻把你梦,爱的路上有你我并不寂寞,你对我那么的好这次真的不同也许我应该好好把你拥有就像你一直为我守候 亲爱的人 亲密的爱人谢谢你这么长的时间陪着我亲爱的人 亲密的爱人我一生中最兴奋的时分
        • 亲爱的人~~~! 亲密的爱人~~~~~
    • 另外还想说一点, 对与这种差别不比多介意, 这是无法消除的, 自能近量缩小.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知道为什么孙悟空只配当猴王,不配当齐天大圣吗?
      • 你这话说的太难听, 好象你是天兵天将, dayafterday 就是一只猴...
      • 这话说得, 实在太难听.
        • 可俺咋没听懂哩?~~
      • 话虽然不好听,但真是大实话。
        象dayafterday现在这样, 听的半懂不懂,自然很难和别人交流;
        就算遇到个对中国文化特感兴趣的,可以和他/她大谈特谈,但是你能天天次次和他/她谈这些吗?
        等你的英语水平和他们闲谈应用自如的时候,并不等于你一定能进入他们的圈子。就算在国内也并不是所有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下班后也可以一起去玩一样,在这里你和背景不同的同事交朋友的机会更少。

        饺子的“宝典秘籍”可以让你提高你的英语水平,让你在社交场合舒服一点。但至于是否可以和同事交朋友,看你们的缘分了。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
        • 有一首歌, 叫"早晚有一天能等到你", 非常好听, 可如果棺材铺老板唱给你,那可是又好听, 又是大实话, 你爱听吗?
          • 我不介意。我确实早晚有一天会死的,也许就是明天。Who knows?
            • 看来你和别人不一样, BTW, 大过年, 别说坏话, 祝你天天海屁.
              故事的发生: 在台湾, 有个棺材铺老板, 生意很差, 他就一天到晚放这首歌, <<早晚有一天等到你>>, 这本是一首动听的情歌, 被他这么一弄, 从次没人听这首歌拉. 这是被人毁了的一首好歌,
            • 如果我是那老板我就唱: "等你等到我心痛........."
      • 也许某一天我的确可以当一当猴王(manager),管管那些一身毛茸绒、没进化好的洋猴,但确实作不了齐天大圣( director, vp, whatever。。。)
        • 我想rollor的意思和职位高低无关。猴王还是和猴子聚在一起的,齐天大圣是和这个仙那个帝一起的。你就算做到director, vp,也不一定可以进入他们的圈子,除非你成为他们的同类。
    • 你喜欢看电影吗?
      我和同事聊的最多的就是电影了。我们TEAM的人好象都爱看电影,我们经常互相借VIDEO,每周五下午快下班时,大聊特聊。

      和其他同事,见什么聊什么就好了,快休假时聊度假,想买车时聊汽车,想出去吃饭时聊饭店。有个女同事还把她和前夫离婚的事跟我聊,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还有,同事的活动多参加,比如有人退休一起吃个饭之类的。有个朋友对我说,他从不参加同事的活动,花钱,还听不懂别人说话。如果这样的话,他在公司能不孤独吗?英文不够好,就随便说好了,犯错误就犯吧,反正英文不是我们的母语,他们也能理解。
    • 你的一席话我看出来,你的心境比较窄,心胸不开阔,或者是你本人很高傲,有些高高在上的味道。为什么?为什么?大家都是平常人,不要把任何人看成高高的,也不能把任何人看成低低的,
      如果这样的话,你还会有真正的社会圈子吗?不会有的。为什么你只能和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谈到一块去?为什么不能和你兴趣不同的人坐到一起侃侃?也许是你的性格所至,也许你成长的环境导致你今天的状态。试试改变一下自己吧,合群是最重要的,对你,对社会,都有益处。
      • 分析的挺深刻,但不敢苟同。你的哪只火眼金睛看出我心境窄或宽?
        在国内我有很容恰的圈子,也喜欢交朋友。。。这纯粹是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共同话题少,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我说的对中国文化感兴趣,指的是双方一开始如有共同话题,接近就容易多了。我提到和那些年轻的coop学生我谈得很多,只是在上司、同事面前有压力,但心说话不得体。。。仅此而已,你竟然分析到了我的性格、成长环境,佩服,佩服!

        其实我提到的是新移民的普遍现像,说了二、三十年汉语,来这一两年就有和本地人的“社交圈子”?在你的英语还没有接近、达到你的母语的水平,
        你能有真正的社交圈子?也许你的性格、成长环境特殊,已经有了这样的圈子,不敢妄加猜测。
        • 也许我理解错了?
      • 这位111111大哥在谈什么呀?实际上他就是在设法融入主流社会时遇到阻力,这非常正常啊,我也一样啊。
    • 看了这许多回贴,除了东北饺子的比较实际些,其它的给我感觉不但和我没有同感,而且很多人似乎在主流社会很得心应手,
      原来还想,移民无论新老象我这样的应占大多数吧,有些人英语更说得磕磕巴巴,现在看来同胞们混得都不错啊。but the reality is like that ? I really doubt it.
      • 你没有看到都是在叫今天去这滑雪,明天聚会FB,有几个有和白人朋友一起去的,我觉得咱们已经在中国生活了那么多年,你的经历兴趣决定了你的交友方式,
        和当地生活的人想要交流,你得付出很多努力,得去了解他们的文化,生活习惯,不光是语言上的障碍。其实交朋友不就是自己舒服吗?如果需要这么累的去讨好朋友,你也会觉得很没意思的(当然工作上的接触是必须的)。
        我看到的来了10几年的人大多数还是和中国人自己交流,因为还是在一起比较舒服。其实你也不用想那么多了,能交流就交流,不能就算了。
        我感觉除非非常KIND的白人,会有耐心和你交流,其他人恐怕也会觉得非常的累。
      • 你既然有这个感觉,早说出来呀!这里的多数贴子都是都是昨天下午的,你应该早有这个感觉了吧。早点说不爱看别人的贴子,别人就犯不着为你多打那么多字了。不过,我怎么觉得饺子今天的贴子的主题好像别人也讲过了。
      • 我认识一个人,十几岁就来了,在这边从高中读起,现在是高中老师。还有妻子是白人,但他告诉我他没有白人朋友的。有一点必须承认,东西方的文化,习惯差异太大了。不光是一个语言问题了。
      • 讲个故事吧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交流是个大话题, 即使我们都讲中文, 也未必交流就没有问题. 你没看大家的帖子有了些误解了吗?

        我有个同事住我楼上, 每次见到我LG总是点头微笑, 我LG也打招呼. 这样过了半年. 有天我实在不想做饭, 决定跑到他们家蹭饭. LG和我来到他的APARTMENT. 他太太在厨房里忙乎. LG发现他儿子很好玩(4岁), 两个人就滚到一块去了, 一起在地毯上打滚.....后来我们在饭桌上瞎聊了一晚, 没什么固定主题, 大家都很开心.

        晚上回到家里, LG还特别兴奋, 说, 哇, 我不知道J(我同事)这么NICE, 而且很FRIENDLY. 我说, 本来他就是个很不错的人啊, 不是他给你饭吃你就说他好了吧. LG忙说, 不是不是. 每次见他, 他总是点点头, 从来不想START A CONVERSATION, 我以为他不愿搭理我, 几次我提起谈话的话头, 他也不往下接...他的表情给我的印象是: I DON'T WANT TO TALK TO YOU!

        我想了想说我们中国人讲究喜怒不形于色, 并不是我们不友好, 不想和人交流. LG想了想说, 嗯, 我接触过的日本人, 韩国人也是这样. 看来我是误解了.

        后来我和同事说起这事, 他大叫委屈, 他说我没有不想和他交流啊, 我只是觉得自己英语还不很流利, 我担心别人不愿意和我讲话!

        ......

        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没有被鼓励去交流. 至少我小时候来客人时, 爸爸说, 叫叔叔, 叫完就赶快消失...而西方教育孩子, 一个4-5岁小孩也会当大人一样介绍给别人, 握握手, 对方也把他当大人...

        所以这些造成了我们在交流方面, 尤其是和陌生人或者不太熟的人交流比较困难. 知道这点, 也想有所改变, 就从自己做起吧. 主动些, 不要光指望别人来开这个头.

        2月12日那天, 我问所有认识不认识的人这个问题:
        DO YOU KNOW TODAY IS CHINESE NEW YEAR?

        猜猜大家的反应?

        都是"REALLY? WOW! HAPPY NEW YEAR! WHAT YEAR IS IT?" 人人都知道我们的十二属相, 尽管不一定能背的全, 每个谈话都很愉快, 无论认识还是不认识, 一天我都很开心, 一扫大清早因为不能回家过年的郁闷...

        再则, 别强迫自己. 今天就不想理人, 就不理了, 只有你对人和事真正有兴趣, 你才能主动去和人交流.

        我看在ROLIA上如何有效地交流, 倒是可以讨论讨论...:)

        (另外提个建议, 别把大家的帖子作比较. 回贴都是自己的看法, 应该用感激的心理去看待, 所有贴子加一起, 才能是好贴...)

        *_*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你遇到的问题是非常正常的,就是本地人和我们双方都想交往下去,也有困难,我的例子: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我有个本地白人朋友加同事,平时还算谈得来,有一次星期六晚上,她打电话给我,邀请我和妻子一起去听音乐,说她还有朋友一起去,正好介绍大家认识,到了那里,他们已经替我们买好了票,在入口处等我们,那天晚上去的不止她的几个朋友,还有她的哥嫂。

      就这样,我们两个中国人夹在一群白人中一起入场,进去了才发现,整个音乐会找不到别的中国人,全是白人,有些人还好奇地向我们张望,觉得怎么中国人也来了?那天的音乐会是北美民族音乐会,都是些稀奇古怪的乐器,说老实话,我实在不能欣赏,但他们个个都很兴奋,每当间隙,就非常热烈地讨论,我们根本插不上话,我的同事显然意识到我们的冷落感,尽量同我们说话,她问我们音乐会好吗?我只能说好,接着就没话了,只能说些上海怎样啊等等,大家都是七搭八搭地没话找话,实在是非常难受,音乐会结束后,他们又说要一起去have a drink,但我说累了,就回家了。我不想到了酒巴,坐在一群白人中,又没话说,搞成他们管他们说,我同自己太太聊天地尴尬局面,或者又是没话找话,这对大家都是折磨。

      别看我们同他们住在同一个城市,但我总觉得我同他们之间有堵墙,我甚至让太太做了中国菜,邀请他们来吃,但我也能感觉出来,他们并不太喜欢中国菜,真让我失望。(声明:我太太的菜做的很好吃,至少我是这样觉得的)

      也许是我来的时间太短(才一年),不太了解他们的事情,同他们之间没有共同话题吧,也许我应该同他们去酒巴,经过几次尴尬,话题会慢慢多起来的,anyway,我会继续努力。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不要惶惑x大多数在西人公司工作的中国人都跟你的情形一样。吃中饭时都是 中国人聚在一块儿吃。社交场合也是他们聚一块儿聊。我认识的那些CBC和我那些从台湾香港来了几十 年的教授们也一样。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不过他们都 很有经验,在社交场合主动礼貌地与白人同事CHIT CHAT一下,早早就告辞走了。我的经验是,特别是在正式社交场合,那些平时
      工作上还能跟我聊几句的白人同事这时都好象有意避免跟我聊天,不管我怎么主动
      去攀谈。

      我认识的一个在DOWNTOWN一间大金融公司做程序员的大陆移民最想不通。她已来了18年
      ,英文几乎一点口音都没了。曾经非常努力想要融入白人社交圈。最早她那部门只有她一个中国人。后来来多了,这些人就天天在一起吃中饭。她对此
      感到不安,从来不参预进去,觉得一帮中国人呆一块这样更显得与主流社会不同。我问她
      那你跟谁一起吃午饭呢。她说“我自己一个人吃。”这可能也是许多新移民感到有的中国
      同事难打交道的原因巴。有时你甚至会感到他们莫名其妙地恨你。其实他们很愚蠢。
      就是没有这些新来的你也照样融入不了白人的圈子。其实白人可重视公司里的人际关系
      而且特爱一块儿HANG OUT,出去玩, 相互伦着THROW PARTIES。我们觉得“西方人际关系
      简单”,其实是我们压根儿就还没有入那道门哪。

      最不了解这点的是新移民。我们老移民来时都很HUMBLE。可新移民们不同了。在国内过了
      几年富裕日子,自我评价本身就不错了。更加上国内现在的全民性西化崇洋,宣传的西方
      人都象雷锋叔叔一样高尚,所以误以为西方人就是与自己平等的。这就好象非洲的孩子
      看了两倍雷锋电影,以为中国人都是雷锋叔叔了。没想到来了中国会遇到这么多的
      自私卑鄙的小人。我以前公司里来的一个新移民,非常积极主动,见人,特别是那些金发碧眼的洋MM们就伸出手去握手,自我介绍“HI,I‘M JACK。”可是过了一两个月,他就
      好象变了另一个人,一个西方人认为的“典型的中国人”(+亚洲人) - 面无表情,独来独往。

      不是中国人们不想“融入”白人社交圈,谁是傻瓜不希望融入主流社会?问题是我们永远也融不进去。这种现像对我们来讲会是永久性的。我们中国人早不是白人那样世界领先的种族,根本体会不到他们的那种种族优越感和那种与此有关的血缘BOND。可是印度人却和我们
      不一样。他们长期作白人的阿差,早就懂得了白人文化。知道自己应该怎样表现。他们是
      绝对不会象我们那样天真去一来就想跟白人拍肩打背,称兄道弟的。那样会使白人
      感到你排队夹塞儿不高兴。也不为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干脆与白人老死不相往来。心里很想
      被白人接受,可最懂得表现自己印度人的“自我意识”。知道这是白人喜欢的。我们可以多
      观察他们和那些CBC们与白人打交道的方式,一定会有所获。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感谢大家的经验分享。
      我其实就想看看各位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和主流社会打交道时的感受,没想到一开始有些人从我的思想根源抓起,什么没常看电视(就算看了,你也不可能参得进去他们的讨论,许多这里家喻户晓的东西也许你根本没听过,因为那是别人积累了几十年的),或说我高傲等等。其实中国人旅居国外社会圈子小、生活平淡早已是公认的。我承认融入这个过程很痛苦、让人很不舒服,每个人有不同的选择,也许我会继续尝试,也许会回避这种痛苦,让自己过的轻松些 who knows ... 这会是个永久的话题,cultural conflict,后来的还会碰到。

      Anyway, thanks to all
      • 很有同感
        和白人深交,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我现在在上Full-time的学,全班60个人就我一个中国人,另外唯一一个在这儿长大的华人也只说“I'm canadian.".她能和同学们打成一片,我就不能。语言流利程度是一个问题,因为别人要有耐心来听。语言当中所包含的,还有诸如表达方式(受母语和文化的影响),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等差异,造成的交流的真正障碍,也是最难消除的障碍。
        其实观察他们之间开始聊天,也需要没话找话,也总有一个人主动一点。所以我们如果想,也可以克服面子观点,主动一点。但找话题,自然要多花些工夫,做一些homework,比如新闻。卡耐基所讲的交流秘籍,也就是要寻找共同点或投其所好,因为我们与他们共同点本来要少一些,交流不畅也是难免的。
        我的观点是,觉得有必要,比如工作,学习,甚至练口语,不妨多下些工夫去了解和主动沟通。至于深交还得随缘,与交流无碍的同胞交心还得假以时日呢,与老外就更不用强求了。我曾经在国内的时候与一个外教,交往甚深,可惜已断了联系。现在怀念起来,她其实是一个很东方化的老美,然而这样的老外其实是很难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