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拾英 / 心情随笔 / 上海、北京尖峰感受 from http://www.sina.com.cn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2001年04月09日 19:10 《数字时代》

      几年前,上海人则认为,所有从上海以外来的人全是“乡下人”。

      新上海vs.新北京:2000年上海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

      这是一个城市从发展中阶段走向发达阶段的过程。


      2015年,上海将比北京提前3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城市。

      但北京完全有可能先于上海实现现代化。

      出租车里看都市

      在上海坐出租车是件让人很放心的事情,上海的出租车司机绝不会给你绕远路、兜圈子。上车以后告诉他们你要去的地方,司机会一步不远、一步不近地准确停在目的地,然后利落地打票、收钱、找零。他们对距离的准确判断有时令人惊讶。

      去上海出差的朋友回到北京说,那次出差是第一次在上海的浦东机场降落,不知道机场离宾馆到底有多远。上了出租车问司机,师傅说大概50公里吧。车到宾馆门口,结账时朋友看了一眼计价器上的里程表:49.8公里!

      相比之下,北京的出租车司机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这一点让很多上海人感到有些困惑。他们不明后,为什么关于北京出租司机的故事这么多?为什么他们每个人都那么能侃?为什么每个人都能讲起国家大事、国际形势来如数家珍。一位久居上海的本地人说:“在上海,出租车司机就是个职业,他们的群体意识没有北京那么强,但就职的压力却比北京司机更大。”上海人有着比北京人更强的商业敏感和市场意识,在这种意识的影响下,作为城市窗口的出租车行业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游戏规则,北京的出租车司机可能想的更多的是怎么能在一个活儿上多挣点钱,而上海的司机更想一天里怎样能够多拉快跑。他们会比乘客更想快点到达目的地,会帮着乘客规划最短、最不堵车的线路。

      上海人务实,北京人务虚

      北京人对上海人一直有一种不言而喻的偏见。北京人对一个有好感的上海人的最高评价就是:“你不像个上海人。”在大多数北京人眼里,上海人小气、排外、虚荣,他们觉得从上海以外来的人全是“乡下人”。这最后这一点最让北京人难以忍受。在上海创业8年的北京人洪军说:“刚来上海时特别不适应,商场里的售货员一听你讲的是普通话,看人的眼光都变成了从上向下的那种。咱也是从首都来的,怎么一到了这儿就变成乡下人了?”

      与上海人接触多了,北京人会对上海人表现出一种尊敬。与喜欢聚在一起神侃吹牛的北京人比起来,上海人更加务实。

      上海人小气、爱算计,但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和上海人做生意心里更踏实。和上海人讨价还价很伤神也很费力,不像北京人那么豪爽大方,“都是哥们,你看着办,就这么着吧!”锱珠必较的上海人会一分一分的跟你算计。但生意谈完了,开始履行合同时,北京人的做事风范就没有上海人那么认真负责。上海证券之星的副总裁杜民说:“在上海招聘员工,他们对工资、福利、加班这些细节问得非常细。相较之下,北京人更关心公司的前景与发展。上海的员工进公司前跟你特别较真,进了公司后干活也特别踏实。”

      关心公司前景的北京人,跳槽的机率却远高于上海人。北京人在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时往往是跳跃前进的,从一个公司跳到另外一个公司收入、职位都越跳越高。上海人更谨慎,更愿在一个公司里从底层做起,一步一步地向上爬。被北京公司派到上海创办分公司的一位年轻律师,几周之前刚刚跳槽到一家英国公司做中国法律顾问。在新公司里与他年龄、年历都相似的上海同事却大多还在做法律助理。

      上海vs.北京谁更国际化?

      上海人务实,上海的城市也同样务实。“少说多做”是这个城市的座右铭。7月在上海举行的亚洲经合组织会议(APEC),据说上海市投入了200亿人民币来进行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海人说:“我们是把钱铺在了大街上。”

      看看上海的基础设施,不少北京人会觉得汗颜。在上海采访时,记者指着远处楼群之间一排整齐高架的房子问司机:“那是什么?”司机师傅很是得意地说:“轻轨。”当北京的媒体还在发动专家们讨论,到底什么是轻轨铁路时,上海的轻轨铁路早就悄悄地通了车。交通“一卡通”也是前一段时间北京媒体热炒的话题,媒体的描述让不少北京人为之心动:坐地铁、打出租,上公交车,一卡通到底。在上海与本地的一位朋友一起乘地铁,只见他在入口处掏出钱包在机器上很潇洒地挥了一下,便进入了车站。朋友说,这就是上海的交通“一卡通”。而地铁里一卡通的广告词也正是“潇洒一挥”,回想起在北京地铁时,每次还要将那张薄薄的纸票递给检票口检票员的情形,真觉得自己是才从乡下来。

      上海的街头总让你忽然有一种置身国外大都市的感觉。一位在上海工作了一年的北京人说:“每天早晨上班高峰时的地铁里,很像是在日本的东京。

      在上海的几天中,每天钱包里都会变出一堆一元的硬币。起初觉得有些奇怪,后来发现,在上海如果没有硬币会非常不方便。买地铁票要用,在自动售货机里买饮料也要用硬币。用处多了,流通量也就自然大了起来。地铁里还专门设置了兑换硬币的机器,这种在美国的机场、宾馆随处可见的设备,在北京还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月前,北京一家媒体曾专门对北京人的硬币使用情况做了一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人眼里硬币并不太招人喜欢,北京人觉得它太重,没地方放,也没什么地方能用。

      上海vs.北京谁先现代化?

      中国两年最重要都市的竞争还体现在绿茵场上。北京国安与上海申花是一对甲A赛场上的老对手,据说在北京国安队里有一种说法,打申花队之前是不用教练员做赛前动员的。北京的球迷到现在会对几年前国安队9:1大胜申花队的比赛记忆犹新,同样是北京人的导演冯小刚还特意把这段光辉的历史写到了自己的电影台词中。

      3月18日,北京国安终于在自己的主场惨败在老对手申花队的脚下。据说当天散场后,仍有上千的北京球迷不愿离去,不是因为裁判不公,只是因为心里不服。“最近上海人的心气特别高,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蒸蒸日上城市中的一员。上海人都相信用不了十年的时间,上海一定能在城市发展水平上赶上香港。”在上海工作的北京人如是说。2000年上海人均GDP已经超过了4000美元,这样的消息让上海人感到自豪。参加两会的上海人大代表惠永正说:“按照国际普遍经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后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发展中阶段走向发达阶段的过程,是从富裕的小康走向中等发达水平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为中国的现代化列出了一份详细的时间表,报告显示,上海将比北京提前3年成为中国第一个实现现代化的城市。按照新的城市现代化标准,上海将于2015年实现城市现代化,而北京则是2018年。

      今年的两会中,城市现代化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北京的一家媒体专门就此话题采访了北京市市长刘淇,他说:“衡量现代化有三个要素,即发动现代化的动力,如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比重;现代化的质量,如全员劳动生产率创造的财富;社会公平原则。目前,上海在前两方面比北京略有优势。但现代化进程整体上是个流动的时间表,北京完全有可能先于上海实现现代化。”

      北京、上海共同聚焦高科技

      带动城市的经济增长,两个城市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都聚焦在了高科技产业身上。在高科技的竞争中,两个城市各施法宝,北京是中关村,上海则是张江高科技园区。两个城市的“十五计划”中对着意强调了这两个高科技园的作用。

      北京的十五规划中指出:“以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五大行业。对其中的基因工程、生物芯片、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纳米技术等关键前沿技术,力求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形成产业规模。”

      上海同样提出了自己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目标,上海要“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建设工业新高地。要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上海微电子产业带,大力发展以通信产品、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和智能化产品,努力在软件设计、芯片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确立国内领先地位。到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超过13%。”

      新的经济形态中,作为中国两个最重要的城市,北京和上海都希望自己能在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一场冲击着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人的革命。当人们更多地依靠网络来传递信息时,北京和上海同样正参与着全球的高科技竞争。从这个意思上来说,谁将成为中国的高科技之都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新北京、新上海将以怎样的方式去各自打造与世界竞争的利剑。(撰文=李二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谁说上海的出租车司机不绕路?? 多了去了。
    • 作为一个上海人,看了难免心中自豪,但事物都有两面性,上海也不是十全十美。诚然,现在上海的硬件环境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但软环境不是靠几千几百万可以解决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 号召全体上海人向BeiBei LD/LG看齐!
        • 号召全体苏州人向Yellow看齐! :)
          • 嘻嘻,不要看来看去了,脖子也要歪了,,btw,你是谁阿,。。:)
            • Beibei, give her some colors to see see! otherwise she'll forget who you are
            • 我是beibei啊!我们还没见过面:)
          • yellow, 你是正宗的苏州人吗?
            • YES! WHAT'S UP??
              • Nothing special. How is going on with your job?
                • just normal, nothing much, need time to get used to everything
          • 号召全体新移民向Rolia看齐!!!
        • beibei我在聚会是遇到了,是个好孩子。推出=〉他老公应该也不坏。就象文章里说的北京人对上海人的最高评价:你不象个上海人。 当然我认为beibei很象个上海人,因为我也是啊。:-)
          • 天!变成好孩子了。
            • 是在说你孩子吧?哈哈!
      • Agree.现在的上海真的是很好的。从浦东看,虽然张江园区为了宣传提的有点太高,但是陆家嘴地区和金桥地区的确已经发展了起来,
        居住小区的环境从绿化,清洁还是楼宇管理都提高很快,别墅区当然是太高的消费,但是加拿大普通的一house不也要25万加币吗?
        现在上海的公路修得很好,出租车司机大多数是敬业的。在浦西的交通如果搭地铁,还是很方便的,但是地面上还是太堵。
        我不想多评论北京,毕竟我没有在那里久住过,但是应该说,一个城市是有自己的气质的,北京有很多优点,古老的文化酝酿了一群人。但是现在很多北京人来到上海,发现这里是个普通人居住的更好的地方,更有次序,生活方便,工作机会多。北京,毕竟太多的特权人物,太多的官。两年前,我一同学从瑞典回来几个月到上海公干(她爱立信老槽来的),她家在北京,大学前两年在上海,她的评论是上海比五年前更绿了,更干净了,店里的东西更多了(也不贵)路上的车好像也更多了:)但是还好,堵就等呗。但是北京,她笑笑说,车也多很多了,立交也建了不少,可是车怎么都扎堆儿开呢?不会抢车道的,就一直堵着吧。也是一个侧面。
        上海就是有一个缺点不可能有所改善,也许有些人认为是个优点,人太多了。这局限了上海只有象东京,新加坡什么的学习,上海市中心现在多了很多绿化,代价是把人都迁到莘庄,浦东等外围去了。交通再不发展怎么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