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如何评价62年中印边境冲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如何评价62年中印边境冲突?

谈到印度人, 中国人会表现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嘲笑讥讽印度人的例子比比皆是。之所以有这样一种心态,与中国政府和媒体对62年
中印冲突的宣传有着很大关系。我们的教科书和宣传机构连篇累牍地描述印度如何侵占,我国如何忍让;印度如何得寸进尺,我国如何忍无可
忍;印军如何望风而窜,我军如何英勇善战;印度如何令闻风丧胆,我国如何宽宏大量;我国如何爱好和平,印度如何背信弃义,等等。在这
种铺天盖地而又掩盖真相的宣传下,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被训练并具备了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式的民族热情。一谈到印度,一谈到中印冲突,那种
沾沾自喜趾高气扬的感觉如同巴甫洛夫实验狗的唾液一样,绵绵不断地分泌出来。
现在该是重新认识历史的时候了。

事实是怎样呢?
很多人都喜欢称中印边境一战为“战争”。需要指出的是, 这场冲突无论从强度,还是时间上来衡量,都远远称不上是战争。首先,从参战人数来
看,中国军队仅为万人左右,印方大致一样;从强度上看,没有空军参战,几乎没有重武器的投入,完全是靠的步兵及轻武器的突袭;从时间
上看,交战期为一个月,实际交火为15天。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这次冲突的规模要比朝鲜战争小得多,甚至连后来的对越作战都赶不上。
那么,为什么要夸大这次冲突的规模呢? 不言而喻,是宣传的需要。将这次小规模的冲突与之前的朝鲜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日战争相提并论
,无疑会激发起不明真相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为我党我国政府所利用,以显示我党的英明。

中国人无不津津乐道于中国军队在冲突期间的巨大胜利:围歼多少多少印军,缴获多少多少武器,击毙某个某个将军,兵临新德里城下,印度
政府惊慌失措准备迁都,等等,来证明中国是完胜者。但是他们忘了,如果能以在一两次战斗中围歼敌人的数目来衡量胜败,那苏德战争就没
必要打四年了,因为德军在头三个月就消灭了一百万苏联红军;如果能以敌方迁都来验证胜败的话,那中国就没有必要宣扬抗战的胜利了,因
为日本人曾经打得中国两次迁都。lenovo2007, 大虾等人在为中国军队初期的胜利欢呼雀跃之时,是否想到了为汪精卫叫屈呢? 因为在日本的
痛扁之下,一年内中国失去了半壁河山,被消灭了数十万的军队,按照你们的理论,日本皇军是大大的胜利者,汪精卫与你们不谋而合,汪精
卫被当作汉奸的代表,你们准备当他的左膀右臂?所以说,不要拿自以为是的胜利来为自己脸上贴金,那样只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战争的结果要看到最后。
中国在初期的胜利之后,无条件地后撤到战前位置,将藏南地区重新交还到印度手里。这是一种什么的行为?是暗中投降! 好说不好听吧?但是事实的确如此,只有投降才会
这样做到象中国政府那样,尽管嘴上没有说。当然,说中国政府暗中投降,估计很多人接受不了。我们不是打胜了吗?怎么会投降?但事实是,如果再打下去,
中国就会成为公开的失败者,那样的话,只好公开投降了,颜面尽失。按中国政府62年的做法,至少可以在全国和全世界人民面前保持最后一块遮羞布。

不服气我的说法吗?那么,让我们简单地回顾一下冲突过程:
中印边界自卫反击作战从1962年10月20日开始,至11月21日基本结束,作战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作战 从10月20日至28日, 之后,中国于10月24日发表声明,提出和平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三项建议。“印方拒绝接受”。于
是,中国军队于11月16日至21日期间,进行了第二阶段作战。最终于11月22日主动全线停火并后撤。
看出点门道了吗?没错,中国军队实际上是进行了两次“礼拜”进攻。所谓10月24日的和平建议,不过是缓兵之计。但无论怎样缓兵,礼拜攻势
的命运还是逃不脱的。请记住,虽然我们在朝鲜战场上也是礼拜攻势,但中印冲突中的礼拜攻势远不能同朝鲜战场比。因为在朝鲜战场上的作
战部队有几十万人,而中印冲突中只不过几个团的兵力,还没有重武器。就是说,62年中印战场上的供应仅为朝鲜战场的几十分之一(当然是
为西藏的特殊地理位置所限制)。人人都知道,现代战争是打的是后勤,以62年中国的后勤供应,你能指望进行长期作战吗?这种带着偷袭意
义的一两次成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因为对方也许有麻痹轻敌因素在内。但一旦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了,支持战争的潜力差别就会体现出来。 以
印度的地理优势,几乎可以认为,如果中国军队再继续深入的话,定成为印军的瓮中之鳖。即使停留在传统习惯线上以逸待劳印军的进攻,恐
怕也是无能为力。 因此,唯一保持颜面的做法就是退回到战前态势,以外交上的主动换取军事上的被动。所以说,中国政府的所做所为更像色
厉内荏:在对手未加戒备时,砸了他两砖头,而当对手要正式开打时,又吓得连忙跪地求饶。但是对内却大肆宣扬那两砖头的战绩,恬不知耻
的宣传所谓的胜利,这不是典型的 无赖加阿Q吗?

(未完待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