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 没问题,包在兄弟身上! ——地产投资中如何防忽悠、多挣钱
    “没问题,包在兄弟身上”。二十年前,听见这句话,俺会热泪盈眶。现在,听见这句话,俺会落荒而逃。 最近承蒙朋友看得起,参与了一些地产投资项目的调研,发现很多项目推荐人最爱说的就是“没问题,买房一定赚钱,包在兄弟身上!”。不可思议的是,一些朋友本来是个人精,可是一听到这话,马上就猪八戒见嫦娥——走不动路啦。 不妙啊!俺得说道说道。(讲座信息 http://blog.51.ca/u-229195/2013/07/07/%e7%ae%97%e6%97%a0%e9%81%97%e7%ad%96%e2%80%94%e2%80%94%e5%9c%b0%e4%ba%a7%e6%8a%95%e8%b5%84%e6%a1%88%e4%be%8b%e7%a0%94%e8%ae%a8/) 底线:10%的自有资金净回报率 道理很简单:如果达不到这个回报水平,就去买地产信托产品好了,风险低,抵押足,本金、回报双担保,何必费心费力冒风险当“房耗子”?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扣除各种费用后的净回报率,千万可别被人用各种“毛回报率”给忽悠了。如果严格点,计算回报率时,还要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 另外要注意的是:银行的贷款意向书和这个项目是否真的很赚钱没有必然联系。银行愿意贷款,只意味着在对应的融资结构下,该项目能够按时还本付息。银行由于有巨大的杠杆(资本金充足率的倒数,8-12倍),对资产回报率的要求和我们是不一样的。 卖得好:全面透视物业环境 既然是投资,总有一天会卖出去,才能落袋为安。物业环境对卖价高低有关键作用。从大到小,“物业环境”包括国家、城市、社区、物业自身等各个层次。 比如说,由于全球化,美国的一些城市的产业(如底特律的制造业,有些地方的旅游业)处于衰退过程中,实在是没有必要听到“美国”两个字就不顾一切地凑上去,没得让“本地佬”笑话我们这些“小聪明吃大亏”的华人。 又如,现在大多地区旧房翻修成风。但是如果社区环境一般,豪宅修得再大再漂亮,又会有多少买家愿意掏钱? 再如,购买商业地产,要特别注意分析租客的特点:政府部门或非营利机构这一类租户带来的税务优惠是否可持续?小生意租户里面,有多少是刚开张的?象连锁超市这种大租户,有没有关门的风险? 花得少:全过程成本控制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真正厉害的合同经理,不是那些玩弄专业名词的小鬼,而是善于把合同条款和业务细节融合在一起、理解整个业务过程的老手。 比如,翻修房子,融资成本、各种政府税费、交易成本,这几项经常会超过卖价的15%或买价的40%,实在是需要精打细算,且花大力气优化相关的融资、法务和税务方案。 另外,建筑成本也要和房产定位相匹配。独栋200万豪宅,每平方英尺造价$140?哄鬼呢? 防范“忽悠二人组”:掌握全面的信息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北美,专业会计师、审计师的签名有较高的可信度。再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在北美,专业会计师、审计师的签名经常被作为幌子,误导投资者。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洋会计”们的数字基本都是真实的,但并不是全部的信息。比如,由于融资结构、税务结构是CASE BY CASE的,卖方提供的会计报表只提供息税前收入;卖方“贼经纪”也不会好心提示房贷成本,反而会把“息税前收入”和“净利润”混为一谈,误导买方(投资者)。可买方要是忘了这一条,那就傻到家了! 还有,物业的灾害风险、大修成本等信息,也需要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来分析。 Lic #: M13000336, under FMP Mortgage Investments Inc. (FSCO reg. # 12373) (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对具体个案,欢迎来电垂询王富嘉6474000186或电邮wang_fu_jia@msn.com,或光临近期举办的理财讲座。讲座详细信息请参考下面的广告,或访问博客http://blog.51.ca/u-229195/ )
    • 请问王兄讲的10%净回报地产信托产品是什么?怎样购买?能否举例说明一下?RioCan 是不是一个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