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黄泥螺--《美食地图》之十六--作者:古清生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美食地图》之十六


黄泥螺
古清生


我在定义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时候,就直接使用了“黄泥螺经济带”来表述,对照的有“辣椒经济带”,“手抓经济带”和“煲汤经济带”等等,吃什么与经济有什么相关吗?大约是有的,以及文化圈也是如此,大的方面用长江南北一分,江南以南的南中国为水稻文化圈,江北以北的北中国为小麦文化圈,两个大圈里面集合了许多小圈圈。事实上正是如此,人类的文明进程即以饮食方式来划分,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代:1、生食时代,表现为茹毛饮血,是人类的野蛮时期;2、半生半熟时代,以烧烤为特征,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过渡期;3、熟食时代,熟食占据饮食的主体,且以热食为主旋律,部落群族间仅保存少量的生食方式,该时人类全面走向文明社会。
我对黄泥螺产生强烈的印象不是很长,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旬一次去苏州签名售书,那次签名售书,苏州是很热闹的,但我在苏州的媒体面前则遭受了极端的冷遇,我现在都记得苏州记者一脸的愚蠢的模样,十分近似于北瓜。所以,车前子请客的时候,我吃了许多的黄泥螺和喝了许多绍兴花雕酒,人在失落的时候喝花雕,是十分相适应的,这一点我认为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推广。黄泥螺实际上是生食,它是以酒基调料为主体的调料腌制的,该螺壳薄、透明,轻吸即可出肉,肉质嫩柔和鲜美,仿佛天生与花雕搭配。我当时就感叹,我以前去杭州、苏州、无锡与上海,怎么就没有吃黄泥螺呢?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读了鲁迅先生的《孔已己》以后,对回香豆的印象太深刻之故罢,一见花雕、加饭就想着回香豆,却未想起黄泥螺,难道鲁迅先生是一个素食主义者?
人在世间,往往有所寄托,包括一些远大抱负。像我小时候,就有过远大理想:长大了一定要抱着瓶子喝一瓶茅台酒。黄泥螺却是意外的出现的,且是在一座对我极端冷落的城市初始品尝的,它当然给了我莫大的快乐,因此,我在当时的日记里面写道:此生愿与黄泥螺做朋友,而不与苏州人做朋友。黄泥螺它是有一种超然俗世的恬静的,它的味道的主体是甜酸与柔绵组合的,有淡淡的加饭酒的味道飘逸,它对浓重的市井小气和粗暴实施温柔的解构。它甚至有一点点和滞涩,便也是对久着丝绸而滑动得很的苏州文化的反动。
诚然,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旅人,总是特别的在意一个心仪已久的城市给他的体验的,这样的体验将决定他一生对该城市执着的立场与原则。所以后来,我就对新加坡媒体的人说,你们选择苏州就是掉进了一个小井市文化陷阱。也许,是新加坡也有苏州城那么一点小甜酸罢,但两相合作,却有阴阴相克的味道。有时候我想,确乎是大历史小苏州,如果不是有黄泥螺镇守一方以超然之雅致稀释一下苏州城浓得滴油的细俗,那苏州还不知道会给我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在黄泥螺的领引下,让我们穿越寒山寺的钟声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