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科普一下吧ZT:大学的涵义及大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一、大学的涵义及大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在欧洲中世纪大学创办前,高等教育存在了数千年。古代埃及、印度、中国等都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古希腊、罗马、拜占廷及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较完善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制。虽然许多教育史家把上述地方的高等学府也称之为大学,但严格地说,它们不是真正意义的大学。“大学”是拉丁文“universitas”一词的译名,专指12世纪末在西欧出现的一种高等教育机构,这种机构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征,如组成了系(faculty)和学院(college),开设了规定的课程,实施正式的考试,雇佣了稳定的教学人员,颁发被认可的毕业文凭或学位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大学起源于12世纪。 在大学出现之前,西方的高等教育仅残存于教会机构如修道院和大教堂之中。当时最早在智力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教士是乡区的修道士,他们开办了重要的学校和图书馆,如529年由天主教本笃会建于意大利卡西诺山(Cassino)的隐修院。有学问的修道士在八、九世纪加洛林(Carolingian)王朝的文艺复兴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的首创精神更多地由更世俗的城市化的牧师所发扬光大。与居于修道院内的修道士不同,世俗的牧师担任了管理外部世界的职责,并深入到复兴的城市生活之中。随着他们人数的增加,教堂特别是大教堂所辖的学校也增加了。单个的教师和讲师开始在这些城市学校中出现,社会形成了广泛尊重知识的风气,来自各地的学生们聚集在设有大教堂的城市听他们讲课,在巴黎、博洛尼亚和牛津等地,学生人数数以百计。随着人数的扩张,产生了建立某种形式的组织的需要。为了保障权利、利益和提供法律保护,师生们遂仿照手艺人行会的方式,组成教师或学生行会。拉丁文“大学”一词的原意是行会,起初并没有学术或教育的涵义,当然不是手艺人的行会,而是学者或学生的行会。因此,“一个大学不是一块土地、一群建筑甚至不是一个章 程,而是老师和学生的社团和协会。大学在开办时没有真正的地产,这一事实使得大学极富流动性,早期的大学因此能够以停办或迁址到其他城市作为交涉手段,而使地方当局做出某些让步。” 早期大学的出现反映了新形势的要求。首先是欧洲新的环境的刺激。12世纪时,由于十字军东征后与穆斯林和拜占廷帝国的联系,提高了欧洲的文化和智力水平。随着“新亚里士多德”和其他人的重新发现,随着新翻译的古代著作被吸收,随着罗马法研究的复兴,真正的知识激增发生了。同时。西欧的经济开始发展,城市生活再一次变得充满活力。随着城市和贸易的复兴,行会和联合组织发展成为主要的社会组织形式。此外,中世纪后期逐渐错综复杂的社会需要大量受过训练的管理者、律师、文书、医生和牧师,他们需要在某处获得高深的训练,于是沙特尔、奥尔良、兰斯、拉昂、约克和索尔兹伯里这些地方的主教学校成为最早试图满足这些需要的教育机构。然而,与巴黎主教学校巨大的声誉相比,这些学校很快逊色了。在巴黎,像威廉(WilliamofChampeaux)和阿伯拉尔(PierreAbelard)这样的著名教师,吸引了大批热心的学生,迈出了创办大学的第一步。 在12、13和14世纪,universitas一词运用很广,常常用于表示一些合作性的团体,如手艺人行会、自治团体以及教师或学生行会。只是在14世纪以后,universitas才与大学有了特定的联系;以后这个词用于不太正式的文件中,表明大学在总体上是复杂的,而不仅仅是一个行会组织。然而,最通常表示中世纪比较正规的大学的正式术语是“studiumgenerale”。“studium”的涵义是指一个中心,该中心是由一些有组织的学习团体构成的;“generale”的涵义不是指已经了解的事物的通常性或普遍性,而是指这个中心从超越本地区范围的一个广大的地理区域内招收学生的权限。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到,仅仅能满足一个城镇或一个有限区域需要的中心被看作是“studiumpaticulare”或“特别学校”。除有时作为人文学科的教学场所外,“studiumgenerale”需要设立法律(教会法、民法或二者兼而有之)、神学或医学中的至少一科。为了保证课程中所有学科的连续性,这个中心要保持一定数量的能够胜任教学的优秀教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