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就是这样,禅的清明就是直接提升人的意识的,当一个人的意识如此深刻而明晰,他自会时时照见当下的无常变动与无我真性,乃至时时感受这个世界正在运动变化的现象所带来的清新,犹如新生、犹如澡浴,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也就是一休这样的“灵性赤子”们在淡定寂止的同时,内在又仿佛总能涌生出无穷的热情与生命力的原因。也是他们灵感、智慧、慈悲、爱与幸福感生生不息的源泉。

  另一方面,一个这样的赤子,一个真正的悟者,一个真正因了悟而捐弃自我、泯然成道的人,不仅照见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更会因此而对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有着直接的体证。他会了知如果拨开“自我”的乌云,直示本真,一切万法本自就在“涅槃寂静”中。“自我”本来就是个虚无的假象,世界本来就是一体。这个世界的本质、这生命的本然,也本来就是清净而圆满的。因之他彻底承当,全无挂碍,坦坦荡荡,豁落而行。“素其位而行”——平常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一以贯之真性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休无论做着什么样的行为,只会给华叟大师这样的明白人以纯洁、真挚、赤子般的感受。因其无私、以其全然,而至情、至性,又至真、至纯。

  赤子,就是婴儿,新生的婴儿。老子曰:“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他说你身心合一,乃至与这唯一的自然大道合一,能不分离吗?你让内在专注和谐以致柔和,身心柔软得能像个婴儿吗?能像个赤子吗?

  像个赤子——说一千道一万,一个觉悟者都不仅有智慧、觉悟,最后都是要有柔软的爱与慈悲。这才是检验。

  有一次,一个平常脾气有些暴躁,喜欢打架的青年僧,前来大德寺访问一休和尚

  “一休师父,我从此以后,决定不再辩论打架了,虽受人吐唾喷涎,也只是拂拭而默然忍耐吧。”

  “嗨!那还是没做到位的呀!不要拂拭唾涎,任其风干就是了。”


  “唾面自干?开玩笑!那,谁能做到?”

  “没什么,这样做也没什么。你就当那些吐喷唾涎者,是蚊虫之类。它们天性就会停在粪土之上,或者贵人美人的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这样一想,虽受吐唾,并没有受辱,忍下去,一笑而过罢了。”

  “可是,如果他终于举起拳头打来时,怎幺办呀?”

  “还不是一样,且像寒山和尚那样,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没想到这急性子青年僧听了老大不高兴,感觉一休和尚就是在说大话,糊弄他。忽然,他猛地举起拳头,向着老一休的头就打了下去,一边打还一边讥笑:“和尚!怎幺样?如今倒要你也尝尝这挨打的滋味!”

  更没想到一休不但没有动怒,反而满脸慈容地问:“啊,老僧头硬如石,你的手,可不要受伤了呀。”

  望着一休老禅师真心关切的目光,望着他消瘦的面容、花白的髭须,青年僧被感染了,一时感动、抱愧、唏嘘,心里五味杂陈,再说不出话来。

  那么,像这样热诚而赤子般的一休,他的慈悲是出于他的智慧,还是他的智慧是出于他的慈悲?

  在佛法的觉悟者看来,真正的智慧来自自心的清明与空无之性。

  而当一个人在爱与慈悲中的时候,也一定没有私心——就是没有自我而呈现内在的空无。

  这充分说明了智慧与慈悲共生的一体两面性,它们共通而互相转化——
  真正的智慧必然会绽放出慈悲的花朵。
  真正的慈悲一定会酝酿出智慧的果实。

  没有慈悲的智慧是伪智慧,没有智慧的慈悲是假慈悲。
  这就是为什么佛陀那样的觉悟者被称作智悲两足尊,也就是智慧与慈悲同时具足而圆融。
  由此分析,如果说痛苦的根源是“自我”,那它反面的答案如今也昭然若揭——

  智慧的核心就是无我,慈悲的源泉就是无我。进而,爱的源泉就是无我,生命幸福的真正源泉是——无我。

  不是占有而恰恰是奉献。当一个人体会到喜乐与满足不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多少,恰恰相反,是给出多少的时候,他才找到了幸福的真谛,也才会进入快乐“永动自发”般的良性循环。

  这其中蕴含更令人深思的另一层启发是——完全地依赖“占有”模式,将愈陷愈深并永不会最终满足。因为“自我”是有限的,必然意欲填满,而它想在世界的无限中去寻求完全的占有,就注定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是永不可及而终将倒在途中的。

  可奉献呢,则是舍弃自我,渐渐地,直接跳入无限,跳入大爱与至福的海洋。

对于赤子一休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越是这般了解就越会感叹,也许我们被灌输洗脑、屏蔽得太久了,从不知道生命可以有如此向度的道路。自己那些灵性的种子被尘封在“知识”金玉其外的壁垒中,等待成为那“废墟”的随葬品。在如今单一的西式教育观念与思维模式影响下,我们曾绞尽脑汁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却因此而被自己整得很惨。以至于,是做一个“快乐的猪”还是做一个“痛苦的哲学家”,竟然成了困扰一些人的两难。殊不知,那走入的本就是一个两头受堵的死胡同。时节因缘一到,“快乐的猪”会被生活之针、苦痛之刺扎得鲜血淋漓、哀嚎踉跄,而“痛苦的哲学家”呢——现在就在撞墙!

  也许换一下古代东方的视角,换一下传统东方式的生活,你会感觉仿佛来到世上本就是来历练的,历练到你无论怎样都随遇而安,随遇而家,努力精进又轻轻松松地活着,赤子之心一样的纯阳无求。这与自强不息、积极进取不冲突,反而是事情最好的两面,最阳光的心态,最恰好的“度”,是一种东方式的恬淡人生、智慧人生。

  态度决定一切,在这样一条朝向完全认识自己、打开自己,从而彻底解放自己、安放自己的道路上,“快乐的猪”的意识,等于还没有开始起步,而“痛苦的哲学家”亦在中途。经过种种内心的体验与观照,人是要发展出真正的智慧——那不是来自头脑、知识、理性的“逻辑性思维”,而是伟大的东方式的“直觉性思维”——“心性的智慧”。最终,每一个人只有以心性的直觉,才能亲身体验、认证终极真理,从而归根复命,返璞归真,再度出生,成为一个无挂无碍,一尘不染又对周遭世界、对生命的每一个际遇、每一份礼物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理解、充满热爱、充满神圣感的赤子。这也就是禅的作用,东方式智慧的作用。这样的智慧与聪明、智商、知识、文化水平、阶级、层次……无关。

  就是这样,除了傻瓜,只有孩子与智者是轻松自在、很容易就愉悦满足的。孩子是意识还未成长的“快乐小猪”,真正的智者则是老熟的“孩童”——一个因“意识的深湛明晰”与“无我”,因意识的圆满、生命的圆熟而重生的“赤子”。

  “意识的明晰与无我空性”——明空意识。如是,深入这个探寻,这个“明空”的探寻,以复活一休那样的赤子之心,本来就是每一个人生生世世生命之旅的终极宿命,也是藏在这本书下篇里面神秘的精神性线索。

  就想象一棵树的单纯吧,它经历风雨,却无所辨别,自由自在地生长。任周遭的世界自生自显,自然运转……风声它听到了,鸟儿的鸣叫它听到了,身边很多的变化它都感觉到了,但是它是什么样呢。想想它的单纯,就想想一棵树的单纯,想想它的自在,想想它的状态……想想我们应该怎么活。

  如上,所谓开悟,只不过是要恢复成一朵花的优雅,一棵树的单纯,一只狗狗的自在……是要找到一种一个人往那儿一呆就很怡然的幸福。像清风一样没有挂碍,像流水一样一无所执,随形就势,柔弱无争,却浸润一切,融合万化……

  正是——

  赤子由来最简单,
  大道熙熙本无难。
  奈何众生多绮虑,
  不登真心大宝船。

  最后,同样一个思考的小问题留待解析,这一章我们知道了一个人因为意识的明晰,就可以洞见“无我”这个真相。因为“无我”,可以达成“赤子之心”。那对于“无我”,一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有没有来自他的独白或者灵性经验?

  “嗨,就到这里,休息,休息一下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