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一个上海白领的非常感受直面贫困考问良知(转)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一个上海白领的非常感受直面贫困考问良知



不想和任何人吵,我只想说说我的苦闷。

我的祖辈是农民,而且是佃农。父亲一辈子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历史使命。由此
我从小生活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也许是祖父辈的生活太艰辛,他们给予我很好
的生活。从小吃鸡蛋牛奶长大的我,几乎对祖辈的生活没有任何感性的认识。和很
多人一样,只是因为自己从小学业优秀,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同样也觉得自己有
很大能力,认为自己可以先实现自身价值,然后可以指点江山,可以济苍生。这是
我大学没毕业之前的想法。

读研究生时,开始关心一点时事,但基本是围绕如何实现自身价值这个中心的。我
关心财经,关心国家对研究生的就业政策,关心别人的成功之路。对那时的我,如
何会想到农民?除了看到农民时,有点鄙视他们素质低外,没有其他的感情。毕业
后,工作十分顺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有一种苦闷与日俱增。

苦闷的种子是在学生时代种下的。我有一个姨和一个伯伯还在老家。伯伯依然是农
民。平时都是他们到城里来,我的表妹和堂兄来和我玩的时候,只是羡慕我,我没
有想了解他们生活的欲望,因为他们的生活在我眼里是低级的,不值得花精力去研
究。值得研究的只是成功人士的生活经历。在读研究生的一个假期,姨妈生病,我
去看她,那是一个内地小城,不富裕,但也不是很穷的地方。但是我第一次去,第
一印象是觉得那儿和上海是两个世界。我和姨妈拉家常,事实是很有隔阂的。我对
于他们舍不得花钱很惊讶。我说她应该多买些补品,她说没必要,我不理解。姨妈
说:“我还算好的。还有劳保,看病不用花钱。我们单位里有个临时工,生了癌症
,没劳保,就在家等死。我们劝她去看病,她死都不肯。她说反正是要等死的,不
如省下医药费留给儿子。儿子以后没娘就可怜了。可无论如何要他去读书,不能像
她没文化,苦一辈子。”我听了很震惊。在这之前,我从没考虑过这个阶层的人是
怎么生活,从没考虑过比他们更苦的人怎么办。表妹也和我说她们班有个小男孩,
家里很苦,为吃肉被父亲打了一顿,后来得了绝症快死了,家里煮了一锅给他吃,
他不吃,说省给父母吃。

从姨妈家回来,我好像知道了一点生活的另一面。回来后和父亲说,父亲淡淡地说
这么苦的人在上海也有,只是你从不接触,从不注意而已。后来我就开始注意这些
人。从此我的生活就不踏实了。有一次我跟别人算最低生活费究竟能怎样打发一个
月的基本开支。有人开始嘲笑我:“你以为上海人都去超市买净菜呀?”然后我去
好几个菜场逛了一圈,发现即便是在菜场买菜,那点钱也不够。终于有人开导我说
:“下岗工人不会去买菜的,人家是趁收摊时去捡点菜边儿。”我再次去考察,发
现真是这么回事。我开始于心不安了。平时我上下班经常打的,后来我决定挤公共
汽车。

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有两个女工在说话。一个说:“我们厂算是好的,每个月
还发六块钱车贴。”另一个说:“是啊,现在还能发车贴真不容易,我们厂早停发
了。”我听了真的很难过。平时我坐空调车,觉得自己很艰苦奋斗了。可是现在有
的人心中六块钱的车贴竟是如此重要。

我经常和父亲讨论这些现象,父亲总是说:“这还是在上海啊,内地的、老区的农
民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惊诧于我的生活和这个国家大部分人的生活如此脱节。我的工作很好,也可以算
是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我的每一分钱都来自工资单,按说没有一分黑钱,都是自己
挣的,但我越来越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劳动的成果。

我玩得来的哥们儿都很优秀,薪水几乎都在八千以上。三四个哥们儿聚会一次花掉
上千元是稀松平常的事。一次聚会,点的菜多了,一盘蛋黄炒蟹没人吃,我坚持要
打包,哥们儿不能理解,但还是打了。第二天我跟他们说那盘菜拿出来吃呀。有个
家伙说忘记放在冰箱里了,坏了,扔了。我竟然很激动,跟他们说去菜场捡菜边的
人,跟他们说在乎六块钱的女工。他们不说话了。最后有个人说咱们挣的都是血汗
钱,每个月都交一两千的税,也算是对得起国家了。但我心中的负罪感还是没法消
除。

还有一次我的一个下属在公司里说现在请钟点工很合算。他请了一个钟点工每个星
期来一次,一次两小时,擦马桶,洗浴缸,抹窗户,拖地板。两小时一刻不停,才
付十块钱工钱。我说你小子太剥削人了吧。他说你才不知行情,我算给得多了,不
信你去钟点工介绍所,一两个小时十块钱,保证一大堆下岗女工跟着你跑。

我无话可说。这就是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很大一部分人的真实生活,那
么这个国家中大部分人是怎样生活的呢?他们的思想是怎么样的?他们难道不值得
被了解吗?作为这个国家中有知识的一部分人,难道没有义务去了解他们吗?那么
不了解一个国家的真实面目,光靠喊着民主就可以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吗?

我相信我周围的人都是些心地很好的人。为什么他们很少想到底层人的疾苦?不是
缺乏良知,而是缺乏感性认识,缺乏提醒,包括我自己。像我这样成长经历的人应
当不是很少,而我们从一进小学开始,就和这个社会的真实面目隔绝开来。难道没
有必要补一课吗?如果我只呆在漂亮的写字楼里,每天上下班打的,业余去蹦迪,
去茂名南路的CLUB找点刺激。去和平饭店搞搞聚会,在巴黎春天购物,那么我不会
感到什么苦闷的。我只会踌躇满志,自我感觉良好。以为我是这个国家的那一部分
精英。可是,我看到了,而且我相信更多的我没有看到。所以我没法心安理得地自
我陶醉。

网民应该是中国最有知识的一部分人,很多人以后都会独挡一面的。事实往往让人
哭笑不得。当我们有良知的时候,没有能力做些什么,等我们有能力开始为别人服
务的时候,良知已经开始消磨。如果我们对底层疾苦有切身体验的过程,是不是会
在做事时多为别人考虑?是不是可以延缓良知泯灭的时间?这是主观方面的收获。
客观上,也可以从实际出发,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实事。

■文/佚名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