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加拿大鲑鱼自然保护区参观记 (zhuan)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  新华网温哥华9月4日专电(记者胡光耀)
  9月4日,晴,温哥华

  鲑鱼是世界上珍贵的鱼种,这种鱼也叫鳟鱼,而在中国东北叫大
麻哈鱼。这类鱼在谈水中出生,到海洋中生活,几年后又回到出生的
地方产卵,产卵后立即死亡。它们的生命循环奇妙特独。目前,世界
上的许多鲑鱼种类已经濒临灭绝。为此,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建
立了不少保鲑鱼自然保护区。温哥华市北面的卡比拉诺鲑鱼自然保护
区就是一例。这里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看和了解鲑鱼的产卵过程
,并对人们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再教育。

  在每年七月到十月这段时间里,长大后的鲑鱼成群接队地从大海
返回河流里产卵。它们在溪流中逆水而上。遇到有落差的地方,会象
鲤鱼跳龙门一样往上飞跃,因此,这段时间,有大批游客会到鲑鱼自
然保护区内观看鲑鱼跳龙门的壮观景象。

  温哥华市北面群山起伏,山中有一条名叫卡比拉诺的河流,河水
流入太平洋。因此,每年夏末开始就有太平洋的鲑鱼进入这条河流产
卵。为保护鲑鱼的生存环境,当地政府在这条溪流中建起了一个三纹
鱼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一个介绍三纹鱼生活和特征的展览馆,馆
中有图片和文字介绍,也有一些模型。更有意思的是,馆中有一条用
玻璃隔着的管道内,人们可以看到三纹鱼在逆水拾阶飞跃。管道连接
到一些可供鲑鱼产卵的水池。鲑鱼在河流往上回游的时候,往往会遇
到河水落差较大的石阶,一些力量比较小的三纹鱼遇到这样的障碍就
难以逾越。而在这条管道溪流中,每个台阶高约50公分,而且水流也
不急,因此一般的鲑鱼都能跳跃上去。

  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已经有2万尾三纹鱼进入这
条溪流产卵,每年大约有25,000条三纹鱼要来此地繁殖她们的后代
。三纹鱼到溪流中产卵也有大小年,但大小年数目的差距在5,000条
左右。三纹鱼产卵是十分悲壮的。她们在往上游的时候,全身开始充
血,因而身体不断变红。不仅如此,她们的身体还开始变形,头部开
始弯曲,原先看不到的牙齿,也变的像鲨鱼的牙齿一样,细密而锋利
。原先性情温和,但在产卵时却开始变得凶悍,具有攻击性。鲑鱼产
卵后,就完成使命,死在产卵的地方,也就是它们自己的诞生地。然
后它们的后代又沿着前辈的足迹,游向海洋,长大后再游回到自己出
生的地方产卵。鲑鱼就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鲑鱼为什么要远离自己的出生地到海洋里去生活?对于这个问题
,科学家普遍认为,鲑鱼出海生活主要是因为清澈的北温带的河流中
没有足够的食物,而且河流中也没有足够的地方可容纳它们。看来他
们出海也是生活所迫。鲑鱼到了海洋也成群地生活,并到遥远的北部
海洋去觅食。然后,它们在海里生活数年之后,如何又从几千里之外
的地方找自己原来出生的河流呢?对此专家们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但
目前有一种理论认为,鲑鱼有内在的磁场地图和精确识别白日长短的
天赋。此外,鲑鱼还能嗅觉出自己小时候曾经生活过的河流中的谈水
的特殊味道。鲑鱼在回游到自己出生的河流口时,常常高高地跃出水
面,或在水面急速游动,科学家至今也没有弄明白鲑鱼的这一特殊现
象。自然保护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说,也许是因为它们找到自己的
归缩而兴奋不已。

  鲑鱼忠于自己的故乡,落叶归根。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当它们出
生的溪流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完全不能适应它们繁殖后代的情况下
,它们也会被迫选择其他溪流。1980年加拿大圣海伦活山爆发,图特
河因此到处是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河水的质量也发生了变化,于是
生于这条河的鲑鱼选择了另一条河流去繁殖后代。

  鲑鱼生活在北温带的一些三角洲,这些地方雨水充沛,与海洋连
接的川流一般落差都比较大,一下雨河水涨得很快。鲑鱼对水质,特
别是水的温度要求很高。它们一般在5·6至25摄氏度的水中生活。而
对它们来说,最理想的水温是12·8摄氏度。因此,它们对生态环境有
很高的要求。

  科学家已对鲑鱼作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太平洋的鲑鱼的演化进程
已有千万年的历史。它们与冰川的活动密切相关,它们常常因为大海
的下沉而“妻离子散”,而在海平面上升时又重新团聚,它们在每日
每月每年都在变化的河流中繁衍。然而,今天人类的活动给鲑鱼的繁
衍生息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过量的捕捞,过量的砍伐森林,在河流上
修建大坝,全球气温变暖等等都已对鲑鱼的生存环境构成很大的威胁


  从自然保护区得到的一份材料说,太平洋有七种鲑鱼,但一些品
种已濒临灭绝,急需人类的救护。希望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保护鲑鱼
生存环境的活动,让将来的河流中有越来越多的鲑鱼产卵。只有这样
,将来我们的饭桌上才还有可能看到鲑鱼的佳肴。(完)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