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EGG转载的好象新浪的出国通途,我再转一篇,<再谈多伦多的最新情况>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天涯路 原作 
今天是星期一, 我在加拿大的第三个感恩节.

看到论坛里"移民纸"的贸易很是火热,感触颇多. 改革开放二十年了, 有些人的商业头脑已经相当灵活了. 可惜出来后不仅自己受苦, 而且又要给中国人丢脸了. 试想有资格的移民都在此难以生存, 这些混进来的人又何以为生呢. 想来想去, 这里面很多人肯定是在国内做了不耻之事, 到加拿大来避祸的. 如果是个正常人, 出国移民也不一定走这一条路.

其实这大洋两岸不仅有这地理的鸿沟, 而且各自对对方的理解和认知的偏差. 对大多数移民来将, 这里的情况和你们主观臆断的完全不一样.

人是要生存的. 要吃住行, 你靠什么生存? 对绝大多数移民来讲, 这里起初的生活是极为艰难的, 用"洋插队"来形容毫不为过. 试问那位大虾在国内不舍得做公共汽车, 到大街上去捡东西, 不在大街上买饮料喝- 因为贵, 不舍的开空调, 乃至不开灯-因为电费, 不再喝啤酒, 不抽烟, 不买新衣服..... 这些事情发生在90%的新移民身上, 而且要持续3-5年或更长. 别以为你自己会是例外. 我在这里说, 多伦多的朋友在那里点头, 国内的朋友在这里摇头 - 你们不信. 这, 就是我说的鸿沟.

这里的就业情况是"可怕'的. 我敢毫不犹豫的说, 90%的新移民, 半年只内绝无可能找到工作. 就在刚过去的十天, 北电裁员2万人, 加航裁1万.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万人是什么概念, 加拿大总人口才3000万. 按照人口比例, 就等于在国内有1200万就业人口一夜间失业! 况且你并不可能和这些拿着失业保险的找工作的人竞争. 有人不信, 自己在HP, IBM, M$ 干了十年, 也曾在北美, 星洲培训过10周, 还去过欧洲. 没用! 在这的人都在北美受过培训. 英语都比你好. 而且你在国内的经历也由于象买卖”移民纸”那样的同胞的不断努力而变得不可信.

有的朋友想上学, 初衷是好的. 但我提示朋友们一点: 学, 以至用. 非为学位而学. MBA文凭和成功管理企业是两回事.如果你已经老大不小, 没有什么时间为你务虚浪费的了. 人生须务实. 记得当年红红火火的"企业管理"专业吗? 还不是烟消灰灭! 自己方向不明, 把握不住, 最终是潮流的牺牲品. 在北美, 高薪是给能干事业的人, 不是给能上学的人. “上学”是很多同胞在此谋生的手段, 是为了身份, 生存不得已而为之. 即使你毕业出来, 也是个没有”工作经验”的Junior. 从头做起.

有很有人认为移民上学免费, 或有贷款云云. 我不想多说, 一句话 -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记住, 连”落地” 都要你 900 CAD$ 的加拿大人不傻. 占小便宜吃大亏, 亘古真理. 在北美负债生活, 有你好日子. 你的信用记录跟你一生. 除非你破产.

再者, 你要是能上个U of Toronto之类的也就罢了, 向McMaster之流鄙人实在不敢苟同! 初了Pascal, 汇遍和满嘴东北话 (一班70%是大陆移民), 也学不了太多. 系主任和教授都是一口听不懂的东欧和上海移民英语. McMaster 在加拿大前十名. Hamilton 这个城市就更别提了, 一座核反应堆加一座钢厂 – 废都. 拍 ”大萧条”时期的电影都不用特意找场景.

我说这翻话的主要意思是, 凡事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 多了解情况, 多动动自己的脑子!

建议现在能不来的- 别来; 不得不来的, 落一下地- 回去. 新移民法很快就会通过, 届时5年住满2年就能保住身份, 伺机而动, 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实在不得不来的,至少带足3万加圆, 才能在大多市扛一段时间. 而且来了就马上找杂工干, 别耽误时间. 这门科早晚得补, 晚上不如早上.免得自己走到坐吃山空, 山穷水尽, 打到回府的境地.

我不想打消朋友们的出国念头. 我相信, 移民加拿大和留学很多别的国家的道理是近似的. 生活的美酒总是给赏赐最强者的, 经过不断的耕耘和努力, 历经苦难, 很多人还是能够过上稳定的生活的.我只是想当朋友们需要面对”未知”的苦难和艰难时, 以过来人的身份提供少许”已知”的提示, 人生的酸甜苦辣方程只有自己来解.

此文也是我早年受惠于本论坛的一点点回报.
(转贴注明作者, 请勿更改原文)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