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重返德国 (转自《华夏文摘快递》,一些从欧洲移民到美加奥新的华人后悔了)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重返德国 

               ·吕 明·

  近几年来,在部分旅德中国学人中掀起了一阵移民风。也许是旅欧居留碰到了困难,也许是为绿卡,为更合适的工作和薪金,他们身揣着来之不易的移民入境签证离开了德国,踏上了美国、加拿大、或澳大利亚的辽阔国土。然而一年半载之后,相当一部分人又重新返回了德国。面对这一现象,“莱茵笔会”最近有幸邀请到了其中多位,在威斯巴登的毛里球斯广场开了一个小型的“草坪座谈会”,请他们谈谈各自的经历和感想。

                移民公司包办

  曼海姆王勇:替我们一家办移民加拿大的那家公司是一个老朋友介绍的,朋友两年前从法国移民加拿大魁北克省,他办成之后,就把我介绍进去,我一家共支付给移民公司大约一万二千马克,一包到底。好象比别人贵了一些,我以前丝毫不认为我朋友得了移民公司的回扣,可到了加拿大他说介绍我移民得了一千二百马克的回扣,他心里有点不安。我说算了,一马克都不用退还我。但颠过来想,移民公司抢市场拉生意无可厚非,但以其超高利润而谋取暴利,就可能造成你蒙我坑,而朋友间关系和公司信誉都有可能受损。另外,我们家移民本来就带有些盲目性,听别人说好就跟着认为好,冒冒失失地来到了魁北克。蒙特利尔是法语区,而德语和法语又不是同类语系,加上我英语本来就不好,我失去了信心,不到三个月就回德国了。

                 制造出生证

  慕尼黑刘红:我和丈夫是自愿上钩的,我们看到华文报纸上,五六家移民公司争相做出诱人的广告,就找了一家小移民公司,事先设想小公司小本钱一定小支出,自然会少收费,可我们也花费了五位数字才换来一纸移民签证。本来最先认为无非花上个三五千,这点钱也算不上什么,哪知交付头期款之后,移民公司就通知我们说少了这样件,少了那样件。比如我们这一代在中国哪来什么出生证什么的,不过移民公司会有律师为你办理和“制造”,我出生在贵阳,丈夫出生在成都,可后来我们得知,能干的移民公司为我们早已办妥,我降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丈夫则是在中日友好医院。我的一个北京来的朋友说,那年头儿根本还没建中日友好医院。仅仅办出生证一项,你没时间回国去办理,暂时拿不出来,又找不到门路去买张假的,人家要收几百马克你就得付几百。话又说回来,“种田靠天,做生意靠骗”,也就这么回事。

                  失悔得早

  德雷斯顿李勇:我老婆是国内英文系毕业的,我们有足够的语言能力自行办理就没有去找移民公司花冤枉钱,向波恩加拿大使馆移民处递交申请后,心情从来就没安静过,我执意要移,老婆动摇不定,而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坚决不移。近一年的时间,家中一涉及移民问题就发生争吵,弄得鸡犬不宁,加上填不完的表格,补不清的证件,去使馆面谈,再加上又要去法兰克福指定的医生那里体检,然后是卖汽车、丢家俱、退房子等等。尽管使馆移民处只收了一千多马克的费用,但加上什么这样费那样费也花了三、五千马克,而“精神消耗”则无法计算,最为不安的是在蒙特利尔和温哥华生活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几乎没有找到合适象样的工作,英文系毕业的老婆找不到工作,而我这个学德国语言文学的更是步履艰难,坐吃山空的厄运落到了头上,兜了这一圈下来,三、四万马克就全没了,幸亏我们失悔得早,赶快回德国,要不然再拖几年,存折上的数字可能要被减到个位。

                 一切从头

  波恩张华:也许我在德国这十年太平静、太顺利,我先拿了两年国家教委的钱,然后拿了五年教授的钱,学业结束前我就找到了工作,又拿了近三年的工资。我没有在校外打过一天工,也体验不出自费生的艰辛,但内心则向往具有冒险性的事业,我想与自己进行一次挑战——到北美洲去一试自己的能力,就急急忙忙办了移民,本想去美国,但美国太难办,只好退一步去加拿大。

  移民到了加拿大多伦多之后,我象是掉进了一个深渊,一年下来,几乎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也许是我学的专业较偏,若大一个加拿大竟无我的半个位置。有个朋友介绍我去中餐馆干,说千百个留学生就是这样开头的,我只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黑色幽默,我在德国十年都没干过中餐馆,现在作为新移民则要象一个自费生一样从打工开始做起,我精神上实在受不了!在加拿大折腾了一年,始终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只好放弃移民身份,重返德国。

                看好租赁行业

  哥廷根林万:我曾去美国,是因为我对德国的居留极不满意,几年前居留签证上每年都要额外盖上“不允许自主经营”的印章,我认为我是天生当雇主,不适合当雇员的材料,因为我个性好强,果断和敢拼打,加上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当班团干部,甚至在出国留学语言培训部,我这个德语文盲也被任命为班长,这更练就了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在德国这几年我深感压抑,后来以转学念博士的方式去了美国。在美国这三年的体会是,美国那边能干的人太多,好机会早已被人占据完了,每个人都随时有机会开公司当老板,但最关键的是钱从何而赚。我在美国与人合开了一个公司,也做了一点生意,虽然没赚什么钱,但经验极为宝贵。

    我这次回德国来,是想在德国独立搞一个公司,专做中、德两方的设备租赁方面的生意,中国不少大中型国营企业急于技术改进,不想花大钱也要搞先进设备进口,租赁这一行业在中美之间已近饱和,而在中德方面则很少有人做。我这次回德国,就不打算再走了。

                  一场恶梦

  威斯巴登赵东:我一家移民澳大利亚可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九三年大使馆教育处催我还钱,我算了一下,我和老婆两人一共得还四万多马克,当时慌慌张张为了躲债,以技术移民方式来到了墨尔本。后来我们发现这是一场恶梦,我们俩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主要研究对象是化学纤维,而澳大利亚的羊毛、棉花这么丰富,哪需要研究开发多少化纤。我们只能找一些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做做,没有一天不思念德国,我们很困惑,真不知是学错了专业还是选错了移民国,最后认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们终于舍去了澳大利亚的长期居留,杀他个回马枪,返回了我们曾工作过的威斯巴登。

                  太空人

  汉堡黄林:在德国,学医的和学文科的命运都差不多,毕业等于失业。为了摆脱这种捉弄人的厄运安排,一拿到医学博士的证书,我们全家就移民来到了加拿大,可我的运气仍然不佳,好在我老婆在国内是卫校毕业的,她倒是很快找到了护士工作,现在我回德国来寻找和等待机会,老婆则在多伦多安居乐业,幸好没孩子也就没牵挂,我们每年轮流在多伦多和法兰克福之间飞来飞去,“太空人”的家庭成份也落到了我们头上,每年挣来的钱也交一部分给加航和汉莎。加拿大那边的居留我没有放弃,哪边找到医生工作,就在哪边定居,人得往宽处想,那么多港台同胞,不也是“太空人”吗?

                  越比越气

  斯图佳特陈秀:当初我老公办移民去加拿大时我心里就不是很愿意,但本着“树挪死,人挪活”的古训,我想去开开眼界也好,说不定能碰上个什么好机会啦就可能发了。到了加拿大才发现我们的幻想是那么的幼稚,那儿的生活水准和德国差不多,但同类型房租就比德国要贵,虽然蔬菜水果及食品比德国便宜,但全家人又能吃多少?加拿大的平均工资收入要比德国低。我在温哥华一家港人开的服装厂做车衣工,每天十个小时,每周干五天,一个月下来仅挣七百五十马克,连房租都不够!我在德国的中餐馆刷盘子都比这多挣一倍,更不用说我当跑堂收入了,仅小费一项收入也超过在加拿大当车衣女工的工资。记得在加拿大领工资那天,我数完钱无意地对香港出纳小姐抱怨说挣得太少,哪知她把脸一黑,阴阳怪气反问我在中国当教书匠时每月又挣了几毫,我当时积压一个月的怒火一下被点燃,用才学的几句半吊子广东话吼到:丢麻害!不干了!老子们自有温食去处!

  我在加拿大整天就拿德国来比,比来比去,越比越气,此地除了“空气清新,枫叶鲜艳”之外并无我的立足之处,此时我乃灾区饥民,哪有心思去欣赏枫叶,于是我就这样回来了,孩子我也带回来了。至于老公,他自尊心强,打肿脸也要充胖子,就让他充好了,他自愿每年坐满一百八十天的“移民监”,我才不希罕什么绿卡呀入籍成公民呀什么的,我不想去坐满三年“移民监”,我在斯图加特或汉堡,无论是干中餐馆还是德国厂家,每月净收入是二千五百至三千五百马克,这是我自己评价自己的收入标准。否则我宁可回国去拿我的讲师工资。

                 先走走看看

  杜塞尔多夫杨杰:其实我们从中国大陆出来的留学生,除了高干子弟有靠山有光明前途之外,谁都有精神压力和苦闷,再说谁不向往自由民主,公平竞争与财富,谁不想在发达国家有稳定的居留和发展机会。我来德国较晚,想有一个好的居留等级,还需要不停地工作几年才能转换。我向往北美,并经常有移民的念头和倾向。

    为了充分做好移民前的准备,近两年来一到休假我就往美国加拿大跑,除了度假观光,也见了几位有交情的前旅德学人,他们认为北美挺好,一点都不想回欧洲。对此我认为,新移民对新生活新工作环境的适应与不适可能是因人而异的,并涉及学历、专业、年龄、机遇或运气多方面的问题,移了的,要面对现实,应付和战胜各种困难,还没有移的,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做出更加周详细致的规划。

    我亲眼目睹了在底特律或匹兹堡的前旅德学人,他们大都有意识的在德国移民后裔较集中的社区找房子居住,当地有德文报纸和德国人开的各类商店,与邻居交往和周末上教堂完全使用德语,如果不是上班讲英语,感觉和在德国差不多。

    在加拿大两次旅游中,我去过一次温哥华,觉得这座美丽的城市与巴伐利亚南部和奥地利西部很相似,她们的共同点是郊外有挺拔的雪山,大片的原始森林,碧蓝深遂的天空与湖泊相连,陪我的老同学还没来过欧洲,他自豪地说,任何人只要在温哥华住下一次,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地方了。我说可能以后移民来北美,现在还暂时舍不得辞去那份工作和将要到手的长期居留,我还是回到了德国。

□ 寄自德国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