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PART 7 中西园林艺术的交流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PART 7 中西园林艺术的交流

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的传教士在介绍中国园林艺术方面起了先锋作用。

法国人张诚对畅春园建筑物的记述,使欧洲人看到了在中国自然式园林建筑中对于悠然安逸的追求。而法国画家王致诚神父的介绍,则使欧洲人更为详细准确地了解到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这位曾参与绘制圆明园四十景图的法国画家,在1743年给住在巴黎的朋友达索的信里,详细描述了圆明园。在他看来,圆明园简直就是一座真正的人间天堂,“再没有比这些山野之中、山岩之上、只有蛇行斗折的荒芜小径可通的亭阁更像神仙宫阙的了”。他认为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原则是“人们所要表现的是天然朴野的农村,而不是一所按照对称和比例的规则严谨地安排过的宫殿”,园林是“由自然天成”;无论是蜿蜒曲折的道路,还是变化无穷的池岸,都不同于欧洲的那种“处处喜欢统一和对称”的造园风格。王致诚认为,像中国园林这样以景为基本单位,园林不是简单的自然的一角,而是经过典型化处理的自然的艺术风格,比欧洲花园更富有诗情画意,更有深度。当王致诚的这封信汇编在1747年出版的《传教士书简》里以后,轰动了整个欧洲。不少王公贵族千方百计搜集有关中国园林的资料。

就是在这种多方宣传、介绍中国园林艺术的风气引导下,法国人开始在他们的花园建造中采用某些中国园林的艺术手法。1670年,在距凡尔赛宫主楼1.5公里处,出现了最早的仿中国式建筑“蓝白瓷宫”,其外观仿南京琉璃塔风格,内部陈设中式家具,取名“中国茶厅”。达古亥公爵花园由原来的古典主义形式,改成了具有中国味的、有叠石假山的花园。1772年,巴黎郊区的商蒂府邸在大草地的东边扩建,形成广阔的水域,还有假山岩洞和画廊。1774年路易十五下令将凡尔赛花园里经过修剪的树统统砍光,因为中国式的对自然情趣的追求,也影响了法国人对园林植树原则的认识。

中国园林艺术真正发生实际影响还是在英国。由于英国文化有着强烈的爱好大自然的传统,所以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国园林艺术。早在1685年,坦柏尔伯爵便在他的《论伊壁鸠鲁的花园,或论造园艺术》一文中,称赞“中国的花园如同大自然的一个单元”,它布局的均衡性是隐而不显。英国最早的现实主义散文家艾迪生也赞美中国园林表现大自然的创造力,“总是把他们所使用的艺术隐藏起来。”

在西方园林史上,18世纪也有自然风景园林发展起来。但英国自然风景园林意在模拟自然,最好的风景园林通常旨在表现一个理想化的“自然”式样。而中国自然山水园不仅要“外师造化”,还须“中得心源”,亦即以自然山水作为创作的楷模,但并非刻板地照搬照抄自然山水,而是要经过艺术加工使自然景观升华。中国造园思想中的自然审美心理表现为人与自然的融合,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换句话说,英国的风景园与中国的山水园虽然同为自然式园林,但前者是写实的,后者为写意的,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到了18世纪中叶,中国园林艺术对英国人的影响就更大、更具体了。这种影响的深刻化,首先应归功于当时的著名学者钱伯斯。作为一名建筑师,钱伯斯对中国园林和建筑的理解比过去的商人和传教士深刻得多。他主张“明智地调和艺术与自然,取双方的长处,这才是一种比较完美的花园”。而中国园林“虽然处处师法自然,但并不摒弃人为”,它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所以钱伯斯认为“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他还谈到了中国园林的性情、中国园林所运用的对比手法、中国园林造成的悬念和意境,以及园林中的建筑物等等。1757~1763年间,钱伯斯在为王太后主持邱园设计和建造时,就在园中运用了一些中国园林的手法,辟湖叠山,构筑岩洞,还造了一座十层八角的地道的中国砖塔和一座阁子,这两幢建筑物比以前欧洲任何一幢中国式建筑都更接近真正的中国式样。钱伯斯的著作和邱园设计,对当时的英国人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一时间,仿效中国园林池、泉、桥、洞、假山、幽林等自然式布局风格的新高潮在英国各地兴起。恰如德国美学家赫什菲尔德在《造园学》一书中说的:“近来没有别的花园像中国花园或者被称为中国式的花园那样受到重视的了。它不仅成了爱慕的对象,而且成了摹仿的对象。”

受中国园林的影响,当时欧洲人不仅推崇中国园林的建筑,中国式的小建筑物已在欧洲花园中相当流行,而且也改变了原有园林水域设置的方法,水体被处理成自然式的形状和泊岸。在植物配置方面,也摒弃了原有的行列式种植和几何式的整枝法,而是任树木自然生长,注意品种多样,讲究四时有景,自然配植园林花木。

--------完--------
2011.8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