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江南秋韵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当溽热的暑气收敛它的张狂,慢慢显出强驽之末的时候;在阵雨初歇,听到秋风微弱的第一声叹息之后,终于,最令我心动不已的季节姗然而至。在这样透着微凉的空气中深深的呼吸,迎面而来的秋的气息也是沁人心扉的了。天是特别蓝,云是特别淡,风是特别爽,人是特别轻快……

在江南,秋总是从容的来,而踯躅不去的退。气候的宜人、瓜果的丰美、景物那种略带忧伤的沉着和凄美,都是我对这一季情有独钟的理由,更甚至也可以没有理由,只是纯粹的怦然心动和喜欢。

初秋,是一番随风潜入夜的感觉。在我的印象里,它完全是和一些五彩果实结伴着悄悄到来的,比如日复一日在市场门前经过,有些篮子里渐渐的有了莲蓬的时候,脑子里总是那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景象。其实,新鲜的莲子除了一股子清香外,真真的淡而无味,莲心还透着微苦,但,将其从青青的莲蓬里一粒粒剥出的过程,就是一种散漫、无赖的体验。还有白的百合、紫的葡萄、红的石榴,这样的姹紫嫣红,争先恐后的宣告着静静游荡的初秋的脚迹;而夜,总是在织娘的低吟和其他秋虫的呢喃声中显得愈加静谧和沉默。

就随着这种似秋非秋的光阴的消磨,仲秋的月亮在无声的转动中一天天的长大、丰润起来。起初,空气里偶尔飘过几缕暗香,好象有,但仔细的去嗅,又无处把捉;中秋的气氛便在这桂花的柔香浮动中浓烈起来了。在江南的许多小城里,一般都种着各种各样的桂花树,街道两旁、社区的前庭后院、大小园林甚至在校园里,金桂、银桂、丹桂,随处可见。记得中学时,教室窗外就有一棵极有年头的桂树,很少见的高耸,每每听着老师的授课,由着那甜丝丝的花香很不讲理的钻入鼻孔,直透进心里去,脸上竟也会无端的露出一些神秘的笑容----其实并不知道在笑什么,只是一种很质朴和随意的快乐心情吧。至于上课时因分神去看校工收取那些小小花朵而被先生点了名,也总不见有什么悔改的意思。

小时候,在无味的吃了一夏的西瓜后,总是迫不及待的逼问外婆:啥辰光有栗子?啥辰光有糖藕?啥辰光有红菱角?啥辰光有大闸蟹?啥辰光有桂花糖芋头……而这一切令我引颈盼望的美食总是在中秋月圆的前后蜂拥而至。于是,年少时对秋的思念也就在那些时日得以极大限度地满足和慰籍,毕竟吃也是可以让人心旷神怡的。

中秋月圆时分一过,才慢慢进入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深秋场景,风已不象天气刚刚转凉时那么微弱,而是疾多于徐了。梧桐、杨柳的叶子在完成了各自的使命后,纷纷扬扬的坠落,着地为安。在这一片肃杀、清冷的气氛中,偏偏的,老天还留了最后一道风景。

深秋的红叶,就自不必说了。在本城西郊数十公里处有一座以红枫远近闻名的天平山,山下还有范仲淹“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的牌匾和范公祠。因为长成气候的枫树林必定是倚山而生,远离了城市,不能让人很随意的赏到,故红叶虽好,也只能在休息的日子偷闲去匆匆一瞥。

而银杏就不同了,主要街道的两旁几乎种的全是这种树,每天上班下班,或许都已经快让人忘了它们的存在。那一片片如小扇状的叶子,被渐紧的西北风阵阵掠过,却并不掉下,而是由青泛黄,几乎在几天之内,街景就已全然不同,象某个大手笔的画师饱蘸浓浓的秋意在街道两旁信手一抹,那叶子的黄,甚至比绿的时候更加亮泽,充满生机;在这样的意境之下,猛然间,窄窄的小巷里再飞出一段弹词丝弦,伴一河咿哑浆声……

江南秋韵,就这么从容的被演绎着,缓缓而去!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