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江南怀旧游

妈妈对我说:活了大半辈子,凡人一个,没啥大成就。但是不知咋的,前半辈子住过的地方,都成了国家保护的旅游景点了。我乐了:你住过的地方,不也是我住过的地方吗?这次,我得好好怀旧旅游
一下,看看我的故居。


震泽标志性景点:慈云塔

先去我的出生地,苏州吴江震泽看看。那个小镇是我父亲的老家,我出生时候,父母分居在外地大干社会主义,就把我留在奶奶家里,我跟姑姑住在一起。姑姑的家, 以前是富家大院,解放后归公,
分隔成小单元,给普通市民住了。这次回去一看,隔墙都拆了,恢复了往日富家大院的风采,并且成为国家级的旅游景点:师俭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8%88%E4%BF%AD%E5%A0%82





老家震泽政府没有刻意去开发旅游业,游人不多。但是老式家具布置得很合理,每间房子都能进去看看,在凳子上,床上坐坐。打开每扇门,听到门轴吱呀的响声,推开二楼卧室的窗户,感受夏日穿堂
的凉风。那种感受,就是小时候的生活。只是伸头看看天井,再也找不到当年姑姑养在天井里的小乌龟了。。。





部分室内图片。

后来妈妈去了南浔小镇,我就跟着过去,在南浔住了3年。当时妈妈在南浔中学教书,老师们都住在一个叫红房子的大院里。前几年看朋友贴出江南游记,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这不是我小时候住
过的红房子吗?



红房子是刘氏梯号的简称,是刘墉三儿子刘悌青的家宅。刘墉是清代宰相,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说得就是他,是南浔的首富。解放后刘家的产业都归国家,红房子给了南浔中学的教师当宿舍了。我有
幸在红房子住了三年。

http://baike.baidu.com/view/4937964.htm



每个走廊,房间,楼梯,对我来说,都有童年的回忆。


这条小巷连通红房子的侧门。每天我走这条小巷回家。后来读到顾城诗歌:小巷又弯又长,我用把钥匙,敲着厚厚的墙。感觉就是在写这条小巷。



当年的后院庭院还在,那颗梧桐树,30多年过去了,好像也没长高。只是西南角的桂花树,已经找不到了。

徘徊在小镇的街道上,熟悉的青石板路面,还是保持原样,只是听不到了爆米花那‘嘭’的一声闷响,那股飘香的青烟,承载着多少孩子们童年的快乐。河水静静流淌着,再也看不到载着雪里蕻的小船
来往,也听不到船上小贩和岸上居民讨价还价的声音。虽然还是那条街道,但是失去了市民们最基本的生活情趣,小镇好像也失去了灵魂。


每天上学的路


在这条小河里,我学会了游泳



转眼走到了丝业会馆,那是我小学的校址。当年大堂是学校的礼堂,中间挂着毛主席的画像,没有大会的时候,是我们打乒乓球的地方。两边是教室。不知道从何时起,学校搬出了丝业会馆,现在已经
是高级旅馆了。

http://baike.baidu.com/view/473836.htm






小莲庄和嘉业堂藏书楼,是刘墉的孙子刘承干所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游南浔必去的地方。民国初期,军阀混战,不少国宝散落民间,南浔首富刘家就收购了大量的古书,嘉业堂成为近代规模最
大的私人藏书楼。然而日本入侵和国共内战,让这个藏书楼的古籍大量丢失。最有价值的元代明代书籍,到1949年已经不复存在。好在解放后一直保存良好,文革中也没有受到红卫兵的冲击。如
今对外开放,也让我这位一直对小莲庄和嘉业堂有敬仰之心的人,有机会进入参观游览。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0%8F%E8%8E%B2%E5%BA%84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8%89%E4%B8%9A%E5%A0%82%E8%97%8F%E4%B9%A6%E6%A5%BC


大门



藏书楼


御赐牌坊


刘墉家庙

随着父母搬家,我总共转了4个小学,其他的3个学校都拆建得没了踪影。中学也搬到郊外更大的地方,好在中学部分老校舍还一直保留,让我能怀旧一下。最让我感叹的是,当年我和同学种下的一人多
高水杉树,30来年过去后,如今已经长成大树了。





中学校门和礼堂。


初中时期种的水杉。


上学每天走的潮音桥

其实,能让我怀旧的街道和景点,留下来已经不多了,残存的一些标志性古建筑,被旁边的现代化高楼,压得喘不过气来。政府拆除老民居,建了不少假古董,也是泛善可陈。



新建的假古董

不过我也想,当我住在有空调,抽水马桶的现代化居所,凭什么让老街的居民继续他们祖辈的生活呢?难道只是为了满足我的怀旧的需要吗?有多少人还需要这些老建筑呢?中国的发展实在是太快
了,对物质生活不停的追求,是一个社会前进的动力,现代中国也不例外。


老家太湖边上的现代建筑-- 月亮湾酒店。 当地人戏称马桶圈

怀旧,无非是对自己过去熟悉生活的再次体验。我为发现儿时的足迹而欣喜,也为丢失的记忆而懊恼。不过,更多的感叹是:中国的确需要发展,在快步向前的时候,我们无可避免会丢失些传统。只是
希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关注这片土地的海外华人,能为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做些什么,别让我们的后辈对我们说,你什么都没给我留下。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