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幸福不缺角~訪庄如明.沈秋香 (一个吸毒者浪子回头和一个残肢女子在马来西亚开创残障人士福音事工的感人故事),導演吳乙峰将之拍成电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荊棘中的百合(沈秋香6X的夢想)

原文出自 http://www.kmmc.tw/uncategorized/%E8%8D%8A%E6%A3%98%E4%B8%AD%E7%9A%84%E7%99%BE%E5%90%88%E6%B2%88%E7%A7%8B%E9%A6%996x%E7%9A%84%E5%A4%A2%E6%83%B3/

出生在台灣雲林,三歲時感染小兒麻痺,雖然家境貧寒,父母依然遍尋名醫,但仍舊無法擺脫下肢終身痲痺的命運。因為肢體障礙,父母為了保護她,不讓她與外界接觸,她也活在父母所建立的小小世界裡。但聽到窗外傳來孩子們的嬉戲聲,也常牽動她要到外面去看一看的渴望。有一天她趁著爸媽不在家,偷偷推開了家門,四肢落地的往前爬去,來到孩子群中,她向那些孩子們展開笑容,當她看到小朋友愣住的霎那,她誤以為是因為她太「可愛」了,因為慈愛的媽媽總是對小秋香說;「妳是全世界最可愛的!」但接下來的景況讓她終身難忘:「看到我的小朋友們,全都安靜了下來,不久他們全都向我衝來…,口中發出我聽不懂的話,開始有人踩我的手、有人踩我的腳…..;我倉皇的趕緊爬回家,以後我再也不出去了!」在她的書中,她寫著:「曾經沒有光線的永遠,而今是黑暗的惶恐!」她才了解她和一般人「不一樣」!童年的生活中,不斷的上演被同儕欺負、唾棄的戲碼,天天面對外人歧視的眼光,這段過程成為她一生的傷痛。為了讓她能夠上學、學走路,送她到彰化二林「喜樂保育院」,十歲時才開始接受正規義務教育,並開始穿起肢架、撐起拐杖,脫離爬行的日子。但她常想:「我媽媽讓我來保育院,她把我放在保育院,我覺得她拋棄我、不要我了!」「喜樂保育院」,是瑪喜樂女士(Ms Joyce Mcmillan)四十多年前來到台灣所設立的,當時正值小兒麻痺大流行,她看到許多小兒痲痹的孩子,沒有人願意關愛他們,有的被關在黑暗的穀倉裡,有的沒有拐杖、輪椅,任其在野地汙泥中爬行,周遭的鄰居小孩害怕被傳染,不是遠離他們,便是欺負他們。甚至連父母會認為他們是被詛咒的小孩,有的被丟棄,有的成了乞丐,更別說是讓他們接受教育了。瑪女士當時藉由不斷的禱告,明白神要給她力量,要她愛這些彷彿被咒詛的孩子。於是她返回美國,變賣家財並四處奔波籌款,而於1965年8月在彰化二林成立了「小兒痲痺兒童保育院」,從此,台灣便成了她的家,這個保育院也成了上帝的家。四十年的歲月,她照顧的病童多達千人,沈秋香就是其中的一位。從「喜樂保育院」畢業後,她預備就業,卻始終碰不到一位願意接受她的僱主,她真的徹底懷疑自己生命的價值,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對世界、對別人有什麼用處﹖二十歲時,沈秋香到屏東基督教醫院去做了一次脊椎檢查,發現她的脊椎與肺部都出了問題,這一發現更加深了秋香想放棄生命的決定,她將這個念頭告訴在醫院遇見的挪威宣教士沈阿姨,沈阿姨對她說:「妳對!但妳忘了妳媽媽,妳母親天天這樣照顧妳,妳要這樣讓她服事妳到死嗎﹖」那一刻,她才想到那為她日日憂心、每天在病床旁為她按摩的母親,於是她做了生平第一次的禱告,她懇求神再給她一個新的生命,她願意為了母親再和生命搏一搏。這個賭注並沒有讓秋香後悔,手術非常順利。靜養期間,學姐送她杏林子劉俠的書,激勵了她,手術後她決定北上工作,並繼續在夜校進修。從這時起,秋香才真的開始了全新的獨立生活。

莊如明 生於馬來西亞黑社會的家庭,父親經營賭場,娶了好幾個太太,莊如明是第三任太太所生。少年時染上海洛英毒癮,愈陷愈深;16歲染上毒癮,到後來出來混,販毒、吸毒,上癮。就一直吸,剛開始第一年還可以偽裝,第二年就不行了,樣子都出來了,第三年更不用講,走投無路,偷、搶、騙就是為了一點點的毒品;開始家人、朋友一直勸戒,仍無可救藥,只得送往以福音戒毒極有果效的台灣「晨曦會」。莊如明戒毒成功後就讀神學院,神學院畢業之後,進入台灣的伊甸工作,在伊甸創辦人杏林子身上,他再次看見上帝能力的彰顯,進而改變了他的一生的道路。在伊甸,他認識了沈秋香,莊如明說,他對「阿香」其實是一見鍾情,雖然過去豐富、複雜的社會歷練,讓他認識的女孩不知有多少,但阿香身上所散發的「純淨」且內涵剛強的力量,卻是他從未見過的。秋香也看到如明對生命的熱情,及對自己的關愛,兩人於1990年在台灣結婚,婚後返回馬來西亞,開始思索「自己能為別人做什麼」的另一生命層面,也決心不論遭遇什麼逆境,都要克服萬難和如明攜手共走人生的道路。於1999年創立「雙福身障機構」,開拓為伊甸馬來西亞的分部。兩人堅定的決心下,共築馬來西亞檳城的「伊甸」,為殘障、更生人提供環境。





關於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是一個由十三州和三個聯邦直轄區組成的聯邦體制國家,種族亦相當多元, 54.0%是馬來人,25.1%的華人,以及其他原住民及印度族…等。因主要執政者為馬來人,一直在就業和教育機會政策上,以馬來族裔為主,對於華裔和印度裔,無法平等相待,更遑論對於殘障華人的社會福利,身障人士只能一直躲在社會的角落,備受歧視……。

雙福 在「雙福」的草創初期,莊如明因為牧師的身份,常被派到泰北工作,在沒有任何金錢援助下,幾乎是沈秋香一人拖著不便的身子,四處拜訪,召集願意投身這樣福利機構的支持者,雙福與一般機構不同之處,他們鮮少靠外界的奉獻,全是自給自足的小型福利社會。一個機構的成立需要許多人的幫助,雖然草創初期都是沈秋香,一人面對所有的困境,然而,上帝總是能化困境為祝福,在秋香面臨懷孕及經濟困難的時候,有何媽媽的照顧及金錢援助;機構須要有能力的同工之時,有丹尼及聖桃和一群義工;更有菜市場的好心人士王老闆,熱心捐贈物資,提供生活物質上的支援…,這一切讓莊如明與沈秋香所開拓的「雙福」,能夠逐漸的穩定成長。機構成立二十年,不但為身障者提供幫助,還能照顧戒毒更生人,給予弱勢者提供一個避護所,更讓他們能夠學習一技之長:「給他魚吃,不如教他如何釣魚!」也因此在莊如明與沈秋香的努力之下,「雙福」有了手工藝中心、綠野電腦職訓中心、資源回收工廠等等,為身障者、更生人,提供一個工作環境與居住環境。因著沈秋香與莊如明投入身障者福利事業,夫妻兩的精神,也影響許多人投入這項志工行業,成為雙福機構核心同工,甚至將雙福的聚點,從馬來西亞檳城拓展出去。例如雙福柔佛分會的總幹事劉琦亮,原為星洲日報記者,因採訪他們,而深深受感動,放下筆墨投入社福,從志工變為同工,更因在照顧身障者時,所遇見的困難,而明白特殊教育的重要性,培養出她更大的細心與愛心,2005年進入檳城大學的特教班進修,學習更專業的身障教育,也於隔年成立了雙福柔佛分會後,帶著專業及更大的責任,負責身障的教育工作,成為傳承者。在雙福機構所舉辦的「千人宴」感恩餐會中,秋香感性地說:「我相信如果今天沒有像今天晚上你們的愛心,我還在地上爬!因為愛,讓我站起來!因為愛,讓我可以去讀書!因為愛,讓我可以開刀可以走路,讓我可以工作!所以今天我可以站在這邊,也讓我能夠在這邊跟我的殘障朋友,一起在這生命當中一起讚美上帝!」當她與其他殘障者在舞台上舞出由馬老師所編排的舞劇,她表達出她生命的樂章:「因為我們是世界的一份子,愛是促成快樂的勇氣,愛是愛心裡的陽光,讓生命浮起無限希望,因為我們是世界的一份子!」

沈秋香雖有身體的病痛,年幼時遭受欺負,長大後卻能為身障朋友服務,而且是遠在馬來西亞的身障朋友。莊如明雖有不堪的過去,但在上帝的帶領下,開拓了不一樣的腳蹤,不但為自己,也為身障的朋友們,開創嶄新的人生。他們傳承了瑪喜樂和劉俠的精神,不但是為自己,也為別人開創璀璨的天空。今天的莊如明已經到了斯里蘭卡、索馬利亞、查德…等國家,做國際孤兒的工作,幫助愛滋兒童等。在一片廣大荊棘叢林中,他們依然發出百合花馨香之氣,傳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


访问影片: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