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中文学习—(02.01—02.07,2015)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这个星期课堂上主要是全面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有一个6岁的小学员真叫人感动,虽然有许多内容他以前都没学过,但整堂课都跟着老师认认真真在复习,还对老师说“我要是背不下来就读14遍,读完14遍就背下来了”。小小年纪,这种坚持和专注真是让我由衷地敬佩啊!可以想见他的妈妈在家里也是付出了许多心血的。

在复习的过程中,老师提问“鬓皤对眉绿”是什么意思。儿子居然忘记了,这个虽然儿子没在课堂上学过,但我在家给儿子补课的时候讲过的。后来儿子对我说因为不是老师讲的,所以他印象不深。哎,我懂了——老师的归老师,妈妈的归妈妈。我以后也不要费力气为他补以前没学过的课了(好在没学过的也不多)。 ^0^


自学部分:
周一PA Day,在家学了《孟子.梁惠王(上)》 第六节。照例每天抽7、8分钟时间诵读五遍。
前一个周女儿对孟子“仁政”的疑问我发邮件请教了老师,老师很认真地回复了,我要好好学习一下。征得老师的同意,把老师的回复贴在这里:


终于有一点时间可以写一写关于《孟子》的问题,拖了好久。XXX对孟子的评论和司马迁一样,其实历史上讨论的也不少,我所学浅薄,只能说说我个人的想法,可能未够精准或深刻,还请见谅。

孟子对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反复宣讲仁义,是不是太过迂阔,不切实际,这终要归于“仁”的定义。 在春秋战国这个特定的时代场景下,富国强兵、百姓乐业可算是一种“仁”,但若将聚焦的镜头拉长,一个时代拉阔成千年,彼时彼地之仁便要经受更严苛的考验。孟子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即便他并无“我的思想要在千百年后依然闪耀”的想法,依然将“千年”与“天下”作为“仁义”的坐标,而不计一时一地的成败。苏秦张仪可算是当时最有事功的谋臣,但在我们今天看来,历史地位又怎能与失败又失意之孟子相提并论?一时一地的政治贡献,如不能长久地益于天下人,那么在后世来说,自然不能以仁许之。

和我们今天感受到的光明照耀、泽被天下的儒家思想不同的是,孟子在生前并不能预见身后千百年后儒家学说的发扬光大,甚至在他有生之年,杨朱墨翟之学远远比儒学更为人所接受,儒学处在边缘化的地位。如若不是孟子的迂阔,不是他面对诸侯国间强龙恶虎的争夺依然坚持仁义治国的主张,将孔子的精神血脉传承下去,儒学自孔子之后也许从此式微,或需等待更久才能复兴。或者我可以说,与其说孟子周游列国是为了以仁义帮助诸国君达成富强,无若说他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诸国实践而使仁义之道绵延不息,万世不绝。迂阔的孟子当年没有奉上“富强”,而是通过千百年对国人价值观的正面激励,而不朽。若他所做的不外乎苏秦张仪之事,那么今天享有之名也不过苏秦张仪之流。而从历史经验看,既富且强的秦国,倏忽二世而亡,不正验证了孟子仁义治国的学说吗。

而孟子本身,其实具备相当的俗世智慧,若论为政,恐怕也不在普通重臣之下。若论洞察人心,更是炉火纯青。你们继续读《孟子》,就会看到他批评墨子(爱每一个人就像爱自己的亲人,这其实是做不到的,更何况以国人人性,更是扞格),批评许行(事必躬亲,尤其是从事农业劳动,在当时已经违反社会分工),等等。事实上,墨子死后,墨家众徒立刻作鸟兽散,墨子的影响力因为学派思想的巨大局限,也确实仅限于他生前。至于许行,如果我们不读《孟子》,还能知道曾经有过这么个人吗?孟子如真的得到某国国君重用,除仁义之道外,关乎事功的手段必然也懂得使用。但孰高孰低,孰轻孰重,他心里清楚,不会为事功而妥协,有仁义在先,才可以使用谋略;有仁义为纲,才可以调遣手段。这也是为什么他不会以“富国强兵”作为游说诸国的凭借,而看似不切实际地反复宣说仁义。

此外,儒家的传统是内圣外王。孟子的学说中二者兼备,而更偏向“内圣”。或者我可以说,孟子的迂阔,一部分在于他的内圣学说。杨国荣老师有两句话说得好,“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儒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更多地以价值观念为中介.” “从孔子的仁道到孟子的仁政,儒家的道德哲学进一步展开为政治哲学,后者在历史上形成了难以抹去的影响。" 换句话说,孟子的价值不在于他帮助达成某诸侯国的富强,而在于他提供的观念——”内圣“一面的观念,一直激励历代儒生的人格塑造(这些我们太熟悉了,“舍生取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外王“一面的观念,在孟子生前并没有发挥价值,而是在后世真正发扬光大。

不知我写的这些,是否能部分解答XXX的问题。或许她会开始明白用更复杂的体系和标准来衡量古人的行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