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许多类似的佛经故事不单单是让你感动一阵子,而是要用来参的,要不然,你可以从类似读这一类的杂志找来大把。参什么?“佛性”,也就是“本性”“本来面目”等等类似这样的名词。如何参?

就是要参那个不随外界事物变化的、永恒不变的、如如不动的那个东西,也就是在那个“不思善、不思恶”的时候,既非“幡动”、也非“风动”,那个永恒的、静止的、不动的、那个东西。

很多这样的佛经故事说到当事人看到什么什么花而大彻大悟,看到佛祖拈花一笑而彻悟,什么当头一棒而明心见性,都是指在那一霎那,“看到”了那佛性(本来面目),这个就是“参”。

另外,从觉悟本性开始,才算真正的修行,也就是要把那个如如不动的东西在生活中、红尘中常保不丢,这也就是所谓的“入世修行”。

一点个人见解,请指正!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