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Topic

  • 枫下拾英 / 心情随笔 / 中美友谊商店 +2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前几天看到有同学的“平困记忆“,提到Goodwill, 一下就想起J 同学。

    二十多年前,还在美国读书,偶遇J同学。他本是中央党校的,因为妻子出来留学,他陪读签证也出来了。怎么知道了Goodwill, 去了之后就非常喜欢,称之“中美友谊商店“,不时光顾。后来有机会在我就读的M大政治学系开始做了访问学者。

    后来移民加拿大到了温哥华,和J同学在内的不少旧友都失去了联系。移民有如风筝。

    有一天晚上,在温哥华繁忙的Kingsway上行驶,忽然发现边上开过的一辆车,司机开车的独特姿势很像J同学,马上和开车人说: 那好像是J呃。对方车辆也意识到我们,也转到边上一条小巷,果然是他和妻子。他们也到了温哥华。

    后来我们全家搬迁到多伦多。和J同学又一次风筝断线。

    过了一年我出差回温哥华,抽空见了一亲戚。她说:你认识J吗?我说,是啊,你怎么认识他的?- 她在温哥华中文电视台做主播,有采访节目,采访过J. 闲聊时她问起J的经历,J说到在M大做过政治学系的访问学者。亲戚就问他:那你认识我表嫂谁谁(我)吗? 他说: 太认识了。

    于是在一起喝了茶,很开心。但没人提起Goodwill的事。表妹是国内直接过来的,不理解其中的滋味,实话是,也看不起。

    再后来,风筝再次断线。

    祝君平安!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真好的经历回忆。
    • 移民有如风筝 ~~~
    • 马上和开车人说,哈哈。
    • 早期出国的人都有Goodwill的经历吧。我那时是经常去的。第一次去还有些心理障碍,带我去的人说了句话:二手的餐具是不是觉得不干净?那只是一家人用过。饭店里的餐具,那可是千百人用过的。
      • 我出国十几年了,现在还经常去呢。每次捐东西也顺便买些自己喜欢的。 +3
      • 刚来加拿大的时候,俺去超市专门往角落过期打折的货架上先去,发黄的蔬菜不论重量,论捆,广告上猪肉打折1.2刀一磅,赶快跑去买,多少年后经济稍微好些,有次买牛肉,拿错了,拿回来是猪排,才知道奶奶的,原来猪肉也有不臭的。
    • 谢谢楼上各位,大家都很理解。- 其实当时和表妹接着聊,开玩笑地提到他去Goodwill并起了这个好玩的名字,表妹极度惊讶,然后是鄙视的神情,觉得一个堂堂学者为何如此。我很后悔和她说这个。
      • Stereotype +1
      • 后来出来的国人都理解不了~~~他们出来的时候国内已经变化很多了~~~我最宝贵的经历是餐馆WAITRESS, 短暂的经历, 很怀念~~~ +1
      • No 后悔 necessary, I feel sorry for her 鄙视. +1
      • 学者才应该如此 +1
    • 寥寥几笔,颇有感触,很多风筝,现在能抓住的,肯抓住的,越来越少。Goodwill 好像关了吧?我也逛过,还有 value village. +1
    • 我朝以前闭关锁国,曾经国际贸易都要经过一年才二度的"广交会"。里面蛮好玩的倒是。
    • 还以为你说的北京建国门友谊商店 也是时代的印证 用外汇卷才能购物
      • 记得要有外国护照和外币才可以进去。
        • 外汇卷 也不用护照
          • 当时国内几个大城市还有一种商店叫做“华侨商店”, 买东西要用外汇卷,有钱也没有用,要有外汇卷。
            • 对 一个意思 免进口税的
      • 有护照才能进去,家属陪着都不让。当然认识里边人的除外。那时候涉外是很高级的工作。 +1
        • 和现在朝鲜一样。
        • 我记得是这样的。 我记得我们在外面等的时候有几个北京青年说 “中国人的地方不让中国人进”, 当时觉得他们说话很大胆
        • 不是吧 中国护照也可以 有免税额度就行
          • 你说的可能是后来了,早些年没有外国护照是不能进去的。 当时不是为了免税,当时是为了买外面买不到的东西,以前市场的物质供应很缺乏,我们基本上是去那里买食品。 以前买食品要粮票、肉票、油票、米票、面粉票。。。。去那里买什么票都不要了
      • 嗯就有同学倒卖外汇卷的
        • 从来不去,味道不好那个店
      • 嗯呐,出国前也去那里的。
    • 恍若隔世的感觉
    • Goodwill现在是不是倒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