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诺曼底登陆战役纪念园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参观诺曼底战役旧址是筹划已久的节目了,有人提出说往返近800公里,太远了不值得。我用爱国主义的口号来警示他们:没有革命先烈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美国的参战,就没有欧洲的今天!!

诺曼底地区遍布着几个纪念馆和纪念园,为的是当年就地安葬阵亡军人,没记错的话是战争结束后美国向法国要了40公倾土地来安葬这些英灵。顺便说一下,美国在二战结束后没有建立一寸土地的殖民地,倒是建立了许多军事基地,据说还是付费的同时还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

我们去的纪念园距英吉利海峡约几十公里,在约2平方公里广阔的丘陵地带,从纪念馆的整面墙的图示介绍来看象是空降部队的战场之一。据报有三支空降部队参战:美国第82和第101空降师,这二个师至今都是赫赫有名的,另一支是英国的空降旅。军事常识告诉我们伞兵的危险性很大,极易被地面火力击中,因而伤亡也惨重。

若大的纪念园由一座教堂和纪念馆一体的建筑以及墓地组成。参观的人连20个人都不到,而且都是讲英语的白人,想必有美国的亲人来瞻仰,华人队伍只有我们一支。修剪整齐而又密集的草地是从来未见过的,象绿色地毯一样铺在地了,与不远处排列如同部队方阵一样的汉白玉十字墓架成鲜明对照。

十字墓架上写的是什么看不见,因为只有刻字没有颜色,又不好走入墓地惊扰先烈,游客们都是在林荫道上默默地行走,观看。墓地的台阶墙上镌刻阵亡军人的名字,排列在第一位的是来自美国德州的轰炸机飞行员。远远望去,洁白的方阵犹如整装待发的士兵,这使人想起了兵马俑,相同的气势和威严。

纪念馆里的照片介绍了这里的情况,每年6月6日的纪念日都会有各种活动,参战国的退伍老兵,以及当地政府和各国正要代表都会出席。天上有飞机表演,地上有彩车游行,平日里安静的墓园一下子喧闹起来,这仿佛是告诉阵亡军人们,我们与你们同在。

美国的参战为的是铲除邪恶势力,可今天邪恶势力仍然笼罩着法国,遍地的全副武装的军人就是有力的说明。这一地区,就在我们参观的转天一名84岁的牧师被一恐怖分子以割喉方式杀害,震惊了世界,法国总统亲临视察,我们与恐怖事件擦身而过。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游山玩水 / 巴黎印象之一:美食和牛排 +2
    • 法国真正的美食之都不是巴黎,是里昂。
    • 法国菜都好吃 +2
      • 不好吃还贵。比意大利差远了 +4
    • 巴黎印象之二:红酒和女郎
    • 居然不上图 越南串那段没看懂
      • 报歉,图太多了,又不会上。肉串是先上来的,是让食客将肉抽下来后,与其他蔬菜卷在一起吃,我们哪里晓得,烤的这么香,抓起来就当肉串干下去了,闹了笑话。
        • 那不是一样么 都是剩下光杆
          • 所以出了笑话嘛,没的吃了只好再点一份牛肉吧。 +1
            • 不是 我没看懂 两种吃法有啥不同 为啥会闹笑话
              • 我们是光吃肉,剩下签子,应该是将肉取下来,与蔬菜卷起来一同吃,这是越南人的吃法。
                • 服务员看菜还未上齐,肉串就没了,可不出笑话了。
                  • 噢 那赖他们上菜慢 LOL
    • 蜗牛呢,鹅肝呢? 什么是放血呀?
      • 没见着;放血是指牲畜宰杀后,将其血排出体外。
        • 那加拿大的牛被杀了,血都流到哪了? 游记写的详细,棒!
          • 放血也“清真”肉的要求,加拿大牛都不放血。
    • 哪有不放血的
      不放血那血管里的血到哪里去了?被肉吸收了?呵呵。
      • 你还以为是开玩笑啊, 这里一般电击不放血的,都在毛细血管里,所以肉腥,用水泡好几遍水还是红色 +1
        • 94
        • 电击后也是要放血的
          不放血,血就都在血管里,肉一切割血就流出来了,没法切割了。
          • 准确地说,你也是对的,但是区别在于如果是屠杀主动脉放血,心脏依旧跳动,血管里的血流失比较多,但是电击后心脏不跳了,血液流出就不多了。机械屠杀给动物造成痛苦太大。
    • 加拿大的屠宰过程不放血?。。。不知道超市卖的猪红哪来的。
    • 旅游干嘛还要吃中餐啊?我去旅游尽量避免中餐,每个地方都有很多特色饭馆,要尽量试各种风味才对,法国有很多特色的,小街上的就不错还便宜,饭馆里的也很好,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家海鲜餐馆排了2个小时真是很值也不贵。 +3
      • 就是。有的时候胃感觉燥了,有点米饭就好。
    • 巴黎印象之三:艺术和建筑
      • 配图就更好了
        • 谢谢
    • 诺曼底登陆战役纪念园
    • 巴黎印象之四:塞纳河边的戴安娜纪念园
      • 同学,敬业点好不?照片可以没有,广场的名字酒店的名字google一下就出来了, LOL
        • 楼主就是不愿意敬业,练习练习中文,写篇游后感玩儿,哈哈哈!
          我只能自己怪自己,英语没学好,中文忘记的也差不多了,没图看了半天,也没明白这些建筑到底有多壮观
          • 批评的好,太贪玩儿了。刚G了一下,广场叫Place Vendome, 中文叫旺多姆广场。酒店叫Hotel Ritz, 丽兹酒店,地点:15 Place Vendôme, 75001 Paris, France。不知现在敬业一把是否还来的及?谢谢!
            • 呵呵,来的及,谢谢。主要是看这篇,两次提到“不知道名的“, 就想起以前有个经理,公差机会玩了下,回来给我们看照片的时候就时时只只吾吾地说:这个不记得是哪里了。
    • 巴黎的交通
      • 最后一句也是当初回家来深切的感受
        • 我的感受相反,欧洲道路狭窄很少看到交通事故,401和404 天天能看到撞车的。
          • 其实当时更确切的感觉是,喜欢欧洲的pace, 也喜欢北美的space. 空间大,并不表明事故少。在越南,极度地熙熙攘攘,从头到尾却没见到一件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