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做一回好人,贴上链接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人到中年 / 年轮:


    早上起来,听了链接里的这张唱片。是梅纽因1966年录制的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在EMI的Angel label 下发行,制作精美,几年前我从一位老“白人”发骚友手里接过来。1966年,是文化大革命第一年,我才五岁。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物是人非,但是完美无瑕的唱片仍然可以传递经过大师的心与手演绎的不朽旋律,令人难以分辨虚无与真实哪一个更真。

    • 文革是68年开始。 这种半个多世界的胶片,唱针常常会滑错"年轮" 吧?
      • 应该不会。唱针都是现在生产的,要经常换。只是感慨半个世纪以前生产的东西,美轮美奂不输于今天的同类产品(CD,SACD),除了你的那些瑞士豪表之外,还真想不出来还有哪些。
        • 当年被震撼的是一场 DJ 的比赛,一个人操纵2台黑胶片机。 他可以准确地将唱针,放到他需要的节拍和曲子上。 让人震惊。
          • 八十年的中叶,黑胶片唱机才开始走进祖国的家庭,而90年代初,中国已经开始普及CD 片了。短短的几年,唱机就被淘汰了。 真是太快了
          • CD出来之前,
            唯一的选曲功能是“手动”。业余玩家唱机的唱针/唱臂是自动的,按一个键自动放到第一个track上。不少一把年纪的发烧友都讲究手动,在唱机转动一会儿,速度均匀后,在拈起唱针放到转动的唱盘上。如果是常听的唱片,应该是可以放到准确的track上,DJ是职业的,每天这么干,就更不用说了。
            • 人家仅是截取某一个曲段,并用很夸张的手法,为另外一部唱机换唱片。我的意思是,比现在拿鼠标的DJ 难度要高许多。
              • 唱片上的纹路是很清楚的,每首曲子之间的间距也是很容易辨别的(比曲子内的纹路要宽),所以选准曲子不难。DJ的手艺是不光准,还要快,而且要搓。所以他们用的唱机都是DJ 专用,经“糟”(蹋)。
                • 可不是。。抖音
      • 官方说法是66年,所以有”十年动乱“一词。你说的可能是武斗从1968年开始。 +4
        • 哦。。我脑子里总是记得68年
          • 也不算错,文攻武卫的口号是67年中下出来的。大规模的武斗好象的确是68年才开始。
        • 武斗是67年开始的,最著名的武斗是武汉事件,67年7月20日
          • 最准确的日期是1966年12月30日,上海两个对立的造反组织发生了号称全国第一次大规模武斗的流血冲突。
            • 那些事件是在“文攻武卫”的口号之前,如你所说,也许是武斗的开始,但是大规模的武斗是江青在7月底喊出口号之后。
    • 年轮~ 关于父亲
      小时候家里有部唱机,有个小提手上面带着针,轻轻地放在唱片上,就会有音乐流淌出来。

      父亲喜欢音乐,家里有好多唱片,塑料或者黑㬵。父亲还自己做音箱,用核桃木和橡木拼花,再拿小木刀刻个熊猫贴在可以掀开的顶盖上面。我的童年就是在时而交响时而民族的音乐陪伴中度过。

      可惜父母搬家太频繁,很多东西就在一次次的搬迁中有意或无意地丢失了。而所有丟失中,那些不经意丢失了的年轮才是最最珍贵的财富,对父亲与我来说皆是如此。
      • 和我们家一样。
        • 🤝
      • 很动人的回忆。音乐的确是非常美好的东西。
      • 难怪你们都那么优秀。
        • 小时候跟着几个大孩子学过几天小提琴。那时候是文革后期,
          记得有一天有一哥们儿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张苏联人出的小夜曲黑胶,几个人鬼鬼祟祟地正在琢磨到哪里去听,忽然喀嚓一声,原来把唱片藏在衣服下边的人,糊里糊涂把肚皮顶到了自行车把上,唱片裂成了两半。当时大家又怕又悔的表情,历历在目。
          • 这么巧,我也学了1-2天,贪玩或者觉得小提琴到手了,就不起劲了,于是慢慢熄火。那个闯祸的人如何和唱片的主人交代的?
            • 开始时是借学校宣传队的琴拉,后来宣传队把琴收回,不再出借。于是去求父亲买琴。父亲当时落难,说我和你妈的这点儿工资要养你们三个大小子,还要贴补老人。我只能先管着你们吃饭了。一同学琴的人,后来有拉得很好的,但是没有人以此为业。
              • 当时你已经上大学了吧。我觉得作为业余票友比职业艺术家更惬意。
                • 上中学,好象是高中第一年还是第二年。
                  • 掐指一算,哈哈,我学琴还比你早几年呢。LOL
                    • 拜师拜师。我大概是74/75年左右学的。拉了一年。
                      • 岂敢岂敢,我才学了没几天。老兄你学了一年,都过了“杀鸡”的坎了吧。
                        • 杀了好久鸡,拉空弦拉得脖子要断掉了。记得那时候省城文工团的第一小提琴下放到我们那里,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背着琴去文化宫向他拜师。他不答应收我们做学生,但是听了我们拉琴,指点了一番。四十多年过去,我仍然记得他的名字,和那张胖胖的脸。他叫张豪夫。很音乐的名字。
                          • 狗了一下你师傅,厉害啊老哥,看来大师兄还得你来
                            • 不能枉称师傅。就是四十多年前见过个把小时,但是因为那时候一心学琴,所以对他印象特别深,到现在还记得他听我们拉琴时候的表情和神态。
                              • 姐,你说这位秦汉是不是那个谁?瞎姥爷呢,小本本翻开看看...
                                • 不知道,其实俺师傅更牛一些:)
                                  • 你师傅又是谁?~ :)
                                    • 今天完全没有状态,刚看懂,我的看法和你一样就是那个花贼,和秦汉讨论过魔都名菜八宝辣酱来着,换马甲很好玩吗
                            • 我在音乐方面没有什么造诣,但是遇过几个出色的人物。要谢谢你说起练琴,我也才在今天google了张豪夫。另外一个引领我喜欢德沃夏克的人,是高天。现在也是一个人物。当年我们一起轰轰烈烈地办了贝多芬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会。
                    • 骄傲的说,俺是小学
                      • 我也是小学,但我肯定比你早,因为你是90后,哈哈
                        • 刚想改,俺是小学前:)
                          • 来不及啦,师兄我先勉为其难啦 :)
            • 唱片好象是谁家老爹还是亲戚的,又是大孩子,所以后来的结局我们就不知道了。
      • 回到了童年。。。
      • 真好。丢不去的是这些暖暖的记忆
      • 贵在传承
      • 动荡迁徙,只有音乐长留心里
    • 你的黑胶疯朋友最近好像不来了。
      • 多半是在忙着赚大钱,宠公主。
        • 荡木我八卦问个问题 +2
          你真的有拜人为师?😬
          • 我昨天才说了,受教于你的三凤求凰,才想到了自己的青涩岁月。肉联里我的老师太多了,何止三人,三十人都不止。
            • 是不是荡木客气一下,人家就当真了,然后甩也甩不掉了?
              • 我也不知道。看来以后这个话不敢说。小小艾,对不起,上面的话收回。下辈子再拜你为师吧。
                • 下辈子? 。。。
                  听着一点诚意都没有。。。
                  • 不敢有诚意啊。以前人说祸从口出,现在说法改了,祸由“师”来。
                    • 家里有火盆没?烧起来跨过去就好了 +1
                      • 谢谢。不过老夜那天说了,深受我们死猪不怕开水烫之精神的鼓励,我们自然不能只对别人良药苦口,自己也要身体力行,才对得起兄弟们。
                        • 看情形,现在你的老师可不好当了,还是下辈子的好。。。。
    • 做一回好人,贴上链接

      • 谢谢链接。是他。唱片录得很好,听起来非常地bright,一点沉闷的味道都没有。而且包装很精美,封套是硬纸板的,一点儿没有损坏,唱片和封套之间那层牛皮纸的inner sleeve 里面还有一层塑料夹层。
        • 如今的数码时代,拥有高品质,好品相的黑胶片,合乎个人喜好的hifi系统。无论是3,2好友,还是独自聆听,都是一种满足
    • 你一提唱片,俺就想念自己所拥有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部唱机——那部老“山水”的附机,出国前才送给了亲戚,在盒带和CD烂大街的时代也淘了一些唱片,记得有老莫、老贝、最爱的debussy以及国乐《黄河》之类的...
      • 我也有过1台木壳子的老式的唱机,还有不少样板戏的唱片,好像是中华唱片厂出的。
      • 八十年代的时候,我最想要的就是一套山水落地音响,因为那时候人们都热衷于先锋,Sony,乐声之类的牌子,山水和建伍这样的品牌有他们自己的格调。
        • 建伍的高端就先不提,山水的老器材,哪怕是现在也都不错的嘞
        • 呵呵,听古典的用唱机黑胶不用CD机更不听mp3,就像读古书读经典看纸质书不看电子书一样,到底是心理上有梗放不下,还是装,还真说不清呢......
          • 一半一半。所以我跟朋友说听音乐一半是mental,一半是设备和material。
            • 嗯,设备和material理性上对听觉应该影响不大,但对心境有影响,就像曾坐长途火车时夜里在隆隆的轮声里读过的纸质书,比如说某本传记,多年后仍记得当时的一些片段和情景,而后来在高铁安静环境下读电子版就没那种感觉....
              • 听了一下午久违的民乐突然想家了。这就是音乐的魅力
                • 俺也有收藏不少民乐曲子,多年前曾经沉迷于古筝古琴曲...欣赏中国古曲与听西洋古典并行不悖,连自己都有点奇怪,因为貌似有不少人迷洋鄙中或反之,要说挑食,俺可能只挑乐器,而对古今中外只认旋律不管其它...
                  • 年轻的时候崇洋听的都是洋歌洋曲。现在会常常找民乐轻音乐听。心境跟着年龄走。
    • 肉联难得见到分享音乐的帖了,顶荡木兄
      唱机插不上话,不过你提到文革,让我想起了电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还有“红色小提琴”,都是描写那个荒诞年代人们对音乐和美好的追求。最近看的电影“芳华”里,电影一开头是文革期间火热的部队文工团的画面,里竟然出现一位大提琴手在练习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很难想象那个时代军队大院会允许这样的乐曲出现...
      • 那“ 莫扎特永远想念毛主席!” 狠经典啊,呵呵,另外,这个纪录片“From Mao To Mozart”也算不错的回忆:
        • 哈哈哈,那句话实在是经典,也让人哭笑不得啊😁你说的这部纪录片我也看过,当年跟大师学琴的小朋友现在也成了大师
      • 谢谢鼓励。巴尔扎克与小裁缝好象没有看过,
        红色小提琴手边收藏有。那个灰暗的年月里,好的音乐很稀有,常常几个人连人带收音机蒙起来,偷听莫斯科和平与进步广播电台的节目,因为它偶尔会放古典音乐。我爸自己也偷听敌台,所以发现了骂几句,也没有怎么样。有的同学家比较规矩,发现了就暴打一顿。
        • 嗯,现在好的音乐唾手可得,人们却不那么珍惜了
          • 俺在国内整理旧物时翻出过老妈年轻时亲笔抄写的本本歌词歌谱....回想自己曾经从收录机里录过的那一大堆的盒带(还用剩不少空白带),吭哧吭哧刻录的叠叠CD.....
            • 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