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以前可以不管,

但是多伦多现在和国内类似,华人的孩子基本都在补。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教育的“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是说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选择呢。当然,可能有的孩子天赋异禀,不补习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或者多数人只是感觉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但事实上,根据正态分布,绝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在中等区间,所以不补也得补了。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一晃几年过去了,谈谈和孩子一起学数学的感受 +4
    我不是推爸,孩子也不是牛蛙,我只是希望孩子能快乐健康成长。当然这不代表放羊。这边小学数学比较薄弱,我又对数学一直还有些兴趣,所以大概从老大1年级开始,就找来优等生数学新加坡数学等来教他做。说实话一开始挺烦的,自己也缺乏耐心,忍不住了还发过火。不过后来总算坚持下来了,平均2,3天在一起做几道题,先讲讲例题的思路,然后就做几道题。积少成多,效果挺好的,孩子数学在班上不错,自己也对数学科学更有兴趣。另外我觉得这也是个父子交流的机会,所以打算坚持下去。如果有家长有类似的打算,不放也尝试尝试。
    • 赞。
    • 不行,这个能做到的前提是,家长的数学还没有还给体育老师,否则高大上形象会在孩子面前坍塌,特别是初高中后,也就是四则运算学完后。:)
      • 如果家长基础不是太差,和孩子一起思考,坚持个6,7年问题不大。再说也不是奥数辅导,就是稍微拓宽一点,比如新加坡数学上的题目,大部分不难的。
        • 我记得新加坡数学只到六年级,是这样吗?
          • 不好意思我也不在行,搜了下有8年级的。我孩子才4年纪
            • 据说六年级以后数学强的就直接上AOPS了。
              • 网课?
                • 网课褒贬不一,有些奥数竞赛班也用这个,也有买书自己教的。
      • 辅导高中以前应该没问题,高中的有些还行,有些就忘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个问题是英语术语很多不认识,我就经常记不住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4
        • 高中我估计也不行了,不过希望他那个时候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父母就可以少操心了。最起码不怕数学
          • 高中难题更多吧。我还在想要不要有空看看高中数学和微积分,将来好辅导她,像现在一样,还是高中直接扔到补习班。
            • 走一步算一步吧,我现在培养的注重点就是培养动脑筋的习惯,和认真思考的习惯。高中孩子啥样子了,现在也想不出来。
            • 高中扔进program 就不用管了。
              • 我怎么看高中的都在补习班?
        • 理工科出身的,如果自己教孩子,内容上复习一下就好,但术语是个大问题。
        • 神了,这两个词我也老记不住,毎次讲到这儿一磕巴娃就帮我把话接圆,然后一脸嫌气地看着我…
      • 小学不行,但是九十年级辅导不成问题,11,12年级英语又跟不上了。
      • 哇,大家都好厉害,看来只有我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了。除了加减乘除,现在好像什么都不记得了。 +1
        • 找个课本看看,还是能回忆起来的。而且现在教材都是重代数轻几何,头疼的平面几何辅助线问题也可以不用看了。
          • 想当年俺平面几何贼好,可是现在全都忘记了。只知道它是关于平面的,不是立体的。惨啊。
            • 我翻完安省十年级内容后,信心满满地找来当年的高考数学题,发现是天书😓
              • 呵呵,正好应了你的名字,前半句知足,后半句知不足。
              • 你看了加拿大10年级的内容,做国内以前的高考题,当然是天书了。国内以前的题目比国内现在的还难。
                • 真的吗?现在想想,都不知道当初怎么考上的大学?难道健忘了,其实就没上过大学?细思极恐啊。
                  • 我那时候初中还分代数、几何。对数是初三的代数课内容,现在都挪到高中了。课本总的来说是简单了,不算奥数。
                    • 额的天啊,还有这些说道啊,都忘了,感觉可能我初中都没毕业呢。
    • 这里数学的思维模式和我们以前国内教的完全不一样,没法交流。不过中国现在也从以前的苏式教育慢慢转为美式,现在的中小学课本已经和美加的课本非常接近了。 +1
      • 题目要有些趣味,孩子还要能理解。还有就是我不教他新的知识,比如老师没讲除法,我们也不做除法。只是利用他已经会的知识,解决一些要动动脑筋的题目。比如鸡兔同笼,这种问题只用到加法和简单乘法。
      • 北美不同年级多次重复的模式,对接受能力强的孩子来说,很boring +2
        • 所谓的螺旋式教育,不过现在国内也这样了。。。
          • 其实螺旋式教育真的不容易。感觉对基础要求很严。而且是渐进的加深。对老师的要求也不低。加国老师的数学水平还是不行。
            • 很容易让老师学生都找到机会偷懒。 +1
        • 同意,超级boring。我看我女儿学的教材、五年级就是分数、小数、百分数、比例、测量。六年级还是这些,七年级也是这些,我想八年级肯定不会了吧,结果一看居然还是,差点晕倒。 +4
    • 每周督促孩子做一套滑铁卢的竞赛题,不会的先看答案,还搞不明白的家长给讲一讲。孩子在GP, 但不是班里数学最好的(top5?),就选高一个年级的竞赛题给孩子做。
      • 你好厉害的说,应该开个数学辅导班。
        • 令郎10年级考满分应该开班授徒。父母受过良好理科教育的中国孩子数学都可以自学高一年级的,GP班前三名的要学高两个年级的。可以提前5个年级的算大牛。 +2
          • 哈哈,和我观察到的情况基本一致。
          • 我娃有个同学自学(看khan学的)到11年级了,超3个年级。不太理解的是,竞赛他总是考不好,为啥?
            • 说不来,是不是不够扎实? +1
            • 自学光看就不算会,一定要大量练习跟上。练习中不会的题,错题能很好地反映出对概念的理解,错题尤其要反复做。 +1
              • 谢谢!这个解释靠谱。
          • 提前学那么多干啥啊?
            • 养成学习习惯,上课可以挑挑老师的错,省得boring, 初中毕业可以考个中意的高中。 +1
    • 赞一个!
      我在孩子上高中之前没辅导过.孩子数学放羊. 没超前,也没搞竞赛.今年断断续续陪孩子做一些竞赛题,孩子不爱刷题.我负责从 Aof P 上挑题,少而精. 竞赛成绩不能和牛娃比. 只和自己比.今年只上honour roll , 和 school medal. 但我觉得还有上升空间. 因为怕孩子做题烦而且也不想以数学为专业,我们就慢慢做题在孩子心情好又比较闲,愿意做题时才做.不push.
      • 你们的都是牛蛙,我们孩子就是华人里面中等水平,我觉得他可能也会往工程科学方向发展,只要到时候数学不是短板即可。在我看来,数学是否拔尖和天分有很大关系,而是否良好,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并不神秘。 +2
        • 培养是应该的.我们家早期把孩子数学忽略了. 孩子现在对其他东西更感兴趣. 也许是因为在其他方面“浪费”的时间更多,所以才发展出来的兴趣吧.
          • 只要孩子别整天沉迷于电视游戏,做任何有意义活动都很好。我们孩子对工程科学比较感兴趣,再加上我对数学也一直有些兴趣,所以就抽空学点。在我看来,这和学钢琴,游泳什么的没啥区别。
            • 赞同您说的. 我现在觉得介入孩子的数学训练介入晚了,孩子逆反,如果早一点介入就好了.
              • 无所谓的,我觉得学点什么都好,我就是不会木匠活,如果会的话,不学数学跟着我一起做木匠也很好啊,或者和我下棋也不错。最主要的就是锻炼认真做事的品质
      • 这么搞搞,AMC10就直接上Honor Roll?牛
        • 还没考呢. 我说的是滑铁卢的竞赛.
          • 滑铁卢的Honor Roll也很厉害!我娃几乎每次考滑铁卢都"滑铁卢"了😢
            • 我觉得应该发展孩子喜欢的,但实际上我小孩这段时间做题,哎,是我的主意. 所以不敢使劲推,只能由着孩子,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愿意做时才断断续续做做题. 青春期的孩子惹不起啊.
              • 如果ta有同学也搞竞赛,比着来会比较好。我娃现在和同学群聊,偶尔也聊这些得瑟得瑟
                • 看好你家孩子,我家的现在个性太强了,大人影响力有限啊.
        • Honor Roll要求平均分80以上吧。
          • Individual Awards Every student scoring in the top 25% of all competitors receives a Certificate of Distinction. Each School Champion receives a Contest Medal,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CEMC Executive.
            The names of some top-scoring Canadian School Official contestants appear in zone, provincial and Canadian honour rolls (for regions with at least 30 participating students). The names of some top-scoring Canadian School Unofficial contestants are listed separately.
            The names of some top-scoring International School Official contestants appear in International honour rolls.
            Each of the top five Canadian School Official contestants receives a Plaque and a prize of $300 for the Canadian Intermediate Mathematics Contest and $500 for the Canadian Senior Mathematics Contest.
      • 请问你怎么从 A Of P 上挑题,是带星号的吗?
        • 能解释下什么是 a of p 吗?谢谢.
          • Art of Problem Solving
            • thanks a lot.
        • 最好全做. 我家孩子不愿意,就挑了孩子比较弱的做
    • 赞一个!请问你在哪里找的题?谢谢。
      • https://www.cemc.uwaterloo.ca/contests/past_contests.html
        • 谢谢!这个最低是5,6年级啊!请问2,3年级是从哪里找的题呢?
          • https://kangaroo.math.ca/index.php?kn_mod=samples&year=2018
            • 非常感谢。收藏了。
        • https://cariboutests.com/test/practice_test_login.php +1
          • 虽然我已用不着了,还是赞一个,好心好报。真心希望华人的孩子们都有出息!
      • 我就是用优等生数学或者新加坡数学,一阵子用这个一阵子用那个。最近用优等生数学,挑着简单的做,我躺床上念题,孩子坐在那里做。也算练习他中文听力。
        • 听起来很享受。
          • 所以我真不算是推,就是看他闲的时候,如果我也正好闲着,就做两道题。算是虐待一下儿子。儿子要不装听不见要不晃悠3分钟才过来,
    • 9年级之前从未管过孩子的学习。汗一个。难怪老婆说别人家的父母都管孩子学习,我原来还不相信。 +1
      • 九年级之后你还管得了?😁
        • 确实管不了。
      • 9年级前老婆管,9年级后换人,看看自己家,抬头看看楼上亲们,大抵如此 :)
      • 以前可以不管, +3
        但是多伦多现在和国内类似,华人的孩子基本都在补。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教育的“剧场效应”。

        剧场效应是说一个剧场,大家都在看戏。每个人都有座位,大家都能看到演员的演出。忽然,有一个观众站起来看戏(可能是为了看的更清楚,也可能因为身高较矮),周围的人为了看到演出,也被迫站起来看戏。最后全场的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

        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的更清楚了,等到大家都站起来了,所有人看的效果和原来几乎相同。只是所有人都成了站着看戏,所有人都更累了。所有人比原来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了和原来一样的(甚至更差)观剧效果。更悲剧的是,虽然大家都更累了,但不会有任何人选择坐下来看戏。因为,谁选择坐下来,谁就啥也看不到。

        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选择呢。当然,可能有的孩子天赋异禀,不补习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或者多数人只是感觉自己的孩子天赋异禀)。但事实上,根据正态分布,绝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在中等区间,所以不补也得补了。
      • 我以前想法和你一样,还准备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行了。后来才知道安省的中小学老师比家长厉害,他们主要负责拿钱,教孩子还要靠家长。高中孩子上了TOPS,才知道什么叫老师。 +1
      • 女儿现在11年级了,也从来没管过,曾经想管过,但是以失败告终。
    • 赞,太有耐心了。 +1
    • 说些题外话, 为什么老外普遍认为东亚裔/华人的数学好?是东亚裔天生比别的族裔在数学方面厉害?! 还是家里的父母足够重视 给不停的下“补药”?为什么我们普遍认为 加拿大学校里教的数学“弱”? 是我们自己太厉害了? 至少在我们小的时候数学很“棒” ?
      闲着无聊, 抛出问题, 欢迎大家拍砖 :)
      • 觉得人种和教育氛围都有关系...
        怎么说呢,看今年IMO的排名,前十名里有6个国家都是黄种人为主的亚洲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国家队里也有很多亚裔。连什么教育优势都没有的小国越南都排在20名。从分布看黄种人数学优势最强,其次白种人。印巴裔也有上升趋势。

        中国的科举制度估计扼杀了不少数理天才。直到解放后,在苏联的影响下才真正开始引进数理教育。一个是家庭重视,一个可能有先天基因的帮助吧。
      • 一般认为数学是课程,琴棋书画球类是爱好。而我觉得数学其实和那些爱好很相似。大部分家长推琴棋书画球类也不是非要孩子出类拔萃得奖什么的,就是培养个专心做事的习惯,要不闲着也是闲着。数学就是大脑的体操,有空的时候动一动,没坏处。如果不学数学,学别的一样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