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转帖)用实例分析纽约时报的宣传机器本质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jU1Mzg1Ng==&mid=2247485011&idx=1&sn=25f4fa0ebab15d1ccfcb44d9e5156536&chksm=eb728fbcdc0506aa15fe10d95e762babfe6c3ec1ed1656516a8a5fa7662d37df32857475b4d7&sessionid=1590546083&scene=126&clicktime=1590546494&enterid=15905

纽约时报(aka,麦加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被许多蠢人视为新闻业的麦加。实际上,他们只是白左的洗脑宣传机器。这当然不是说,他们讲的每一句话,都必然是谎言。每一句话都是谎言,不会达到任何洗脑效果。

做为最高层次的洗脑机器,大部分的基本事实还是必须是靠得住的。洗脑主要靠两种手法:1,强调想要强调的,忽视想要忽视的,这很好理解,想让受众知道的事情,就轰炸式报道,不想让受众知道的事情,就不提;2,使用恰当的褒贬语气,控制受众的好恶情绪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地,下雪了,这个事实是不能造假的。下雪造成张三摔跤,同时下雪给李四带来了堆雪人的快乐。选择讲哪件事,讲张三摔跤,还是讲李四堆雪人,用什么样的语气讲,就是洗脑的功力了。

下面,我就用最紧跟时事的三个实例来展示一下纽约时报的宣传机器本质。

第一个实例:IS新娘Hoda Muthana。这个出生于美国的也门外交官的女儿(没有美国国籍),2014年自愿离开美国,加入IS,并先后嫁给3个恐怖分子,曾在推特上号召伊斯兰恐怖分子起来杀死美国人。IS被灭后,这个女恐怖分子又想回美国了。

纽约时报的标题是“IS战士们的两个美国妻子想要回家”,标题里的“回家”两个字,还不能够表明纽约时报的立场吗?回家哎,多么感天动地,多坏的人才会阻止人回家呢?如果标题还不够露骨,再看看题图,一个可怜的年轻的妇人,抱着一个似乎是在睡觉的婴儿,妇人的眼神充满了企盼。

仅仅是标题和题图,就已经足够表明,纽约时报是站在这个女人这边帮她说话的。

再看正文。

比如,她“had  become  convinced of the righteousness of the Islamic State”, 她被IS的“正义性/合法性”说服。这么讲,实在是太贴心了,完全免除了这个恐怖分子本人的责任。文章接着说她对自己加入IS感到“deeply sorry”。

纽约时报讲了一个故事:天真无知的女学生被恐怖分子洗脑,离家出走,加入IS,被强迫嫁给恐怖分子,在社交网络上煽动更多潜在的恐怖分子杀人,为恐怖分子叫好,怀孕要当母亲了,开始对自己加入IS产生了疑问。IS最后快被消灭的低潮期,她被迫带着孩子经常转移,生活艰难,甚至吃草为生,最后终于逃出魔窟。

现在,她很后悔,想回美国。

当然,纽约时报讲这个故事所使用的语气,几乎就是女恐怖分子的第一人称自述。换句话说,纽约时报“漫不经心”地站在了女恐怖分子的一边,试图影响公众的观点:给这个失足青年一次机会,让她回家吧。

这就是洗脑的最高境界。

纽约时报对IS恐怖分子都这么贴心,用知音体来影响公众。如果换成一个没加入过IS的守法纳税公民呢?岂不是要享受亲爹待遇了?

对不起,守法公民不仅不会得到这种恐怖分子独有的亲友团待遇,如果守法公民是白人,如果是白人川普支持者,连“无罪推定”的待遇都被剥夺,即便是16岁的孩子,如果是白人川普支持者,也只能享受纽约时报的“有罪推定”待遇:先定罪再说,弄个成千上万转发,把舆论搞起来。

第二个实例:那个16岁的天主教少年和他的同学们。被一群成年黑人种族主义者骂,被一个种族主义印第安长老在鼻子底下敲鼓哼哼唧唧挑衅,16岁的少年仅仅因为站在原地,对着挑衅的人微笑,就被打为邪恶的种族主义者。

可惜的是,这桩“白人至上川粉少年欺负印第安长者”的超级媒体丑闻,闹得太大,少年的律师给纽约时报等发了律师函,纽约时报最初的“有罪报道”已经更新,最精彩的内容都已经改过。比如,纽约时报在原始报道中称这群少年为暴民。

好在,大家都记得这事。

第三个实例:黑人同性恋演员多汁的小小(Jucy Smallett)雇佣两个尼日利亚肌肉兄弟玩苦肉计,在寒冷的芝加哥街头,使用漂白液和绞索攻击他,并喊挺川口号。

这个对正常人来说,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的故事,却被主流媒体当作珍宝大肆传播。

毕竟是主流媒体的洗脑之王,纽约时报果然比哈肥臀(huffington)和八字肥(buzzfeed)这些鸡血左媒要高明得多。纽约时报确实提到了“警方称,......”,但是,整篇报道对这么离奇的情节,没有一丝一毫的质疑,反而列出了一大堆社会反应(包括卡马拉和布克两人说这是现代私刑的肉麻言论)。报道提到小小是同性恋,是人权组织的同盟,还提到他的父母都是民权活动家。

报道最后,又列出一堆仇恨犯罪的数据,提到60%的仇恨犯罪是基于肤色种族,16%的仇恨犯罪基于性取向。

能看出来春风化雨般的洗脑吗?

先说小小是黑人同性恋被人袭击了(警方说法),然后说小小是同性恋(事实),又说到社会各界的义愤填膺反应(事实),又列举仇恨犯罪的数据(事实)。

把未经证实的“仇恨犯罪”,和真实的事情,和人们对“仇恨犯罪”的反应,掺在一起说。看到最后,纽约时报的读者,都对这桩破事深信不疑。

这就是洗脑的最高境界。

再来一个实例,当然这个是纽约时报永远也不会报道的,所以不占用我的三个实例的定额。

某川普支持者在肯塔基州一家超市(Sam’s club)购物,被一个疯狂白左掏枪指着头威胁说要杀死他。

凭良心讲,除了川普以外,戴着支持任何一个美国总统的帽子,在超市购物,被人拔枪顶着头,都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仇恨犯罪。如果一个奥巴马支持者因此被人拿枪指头,你猜猜纽约时报会不会报道?

恭喜你,你猜对了。如果反过来,纽约时报会连篇累牍报道。

那么,纽约时报作为新闻界的麦加,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倾向呢?

原因很简单,纽约时报是民主党的政治宣传机器

现代民主党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族群政治(identity politics)。族群政治认为,阻碍美国和世界进步的最大阻力是右派白人,右派白人是压迫有色人种的邪恶势力,把右派白人给灭掉或者驯化成左派,世界就太平了。有色人种(主要是那两个高贵族群,不包括华人),都是受美国(右派白人)迫害的折翼的天使。

每个美国人的族群属性大过个体属性:右派白人永远有罪。

持有这样政治理念的白左新闻业,把推动社会进步(progressive)当作自己的最崇高使命,他们在报道新闻时,手中的笔会随意扭曲,尽最大可能为他们的崇高使命服务。

他们报道“新闻”时,时刻牢记强化族群政治给各族群分配的族群属性:白人(尤其是右派)是有罪的坏人;黑人是受害的天使;伊斯兰是热爱和平受基督教压迫的和平的宗教;华人可以随便欺负,也可以随时拿来当枪使攻击右派。

所以,16岁的少年,在他们眼里不是少年,甚至不是人,是魔鬼一般的右派白人。

所以,36岁的黑人同性恋,讲的故事无论多么荒谬绝伦,都不会被质疑,是需要拯救的天使。

所以,背叛美国的恐怖分子,被描述成一个误入歧途需要改过自新机会的失足青年。

当然,纽约时报这种洗脑机器,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也不是一无是处。首先,他们的“某时某地刮风下雨”这些基本事实,还是比较可信的。其次,看他们的报道,只要能看透洗脑的意图就可以了

看他们的“新闻”,有个很重要的窍门:要屏蔽故事中的人物肤色,把每个角色当成人看待,然后问问你自己,这样的故事情节是否符合人性?

比如,你是个16岁的少年,被成年人在鼻子底下敲鼓,会是什么反应?换成我,大概是一拳抡过去了,那么文中这个少年为什么这么好脾气呢?为什么这么好脾气还会被妖魔化呢?

比如,你是个种族分子,你会在凌晨两点寒冷的芝加哥街头,拎着漂白液和绳子,去打一个黑人吗?还大喊“This is MAGA country”?

比如,一个墨西哥女人,自愿加入IS,嫁给三个恐怖分子,号召杀死墨西哥人,战败后又要回墨西哥,你觉得纽约时报会假惺惺地呼吁墨西哥敞开胸怀接她回去吗?

有色人种之间的烂事,纽约时报才没兴趣呢,没有可以被用来攻击美国(尤其是美国右派)的利用价值的故事,纽约时报几乎从来不会搭理。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清这些宣传机器的反美和反自由本质。

为什么美国也有这么多的”抗日神剧“?

纽约时报的匿名大字报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茶话 / 社会政治 / (转帖)用实例分析纽约时报的宣传机器本质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NjU1Mzg1Ng==&mid=2247485011&idx=1&sn=25f4fa0ebab15d1ccfcb44d9e5156536&chksm=eb728fbcdc0506aa15fe10d95e762babfe6c3ec1ed1656516a8a5fa7662d37df32857475b4d7&sessionid=1590546083&scene=126&clicktime=1590546494&enterid=15905

    纽约时报(aka,麦加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被许多蠢人视为新闻业的麦加。实际上,他们只是白左的洗脑宣传机器。这当然不是说,他们讲的每一句话,都必然是谎言。每一句话都是谎言,不会达到任何洗脑效果。

    做为最高层次的洗脑机器,大部分的基本事实还是必须是靠得住的。洗脑主要靠两种手法:1,强调想要强调的,忽视想要忽视的,这很好理解,想让受众知道的事情,就轰炸式报道,不想让受众知道的事情,就不提;2,使用恰当的褒贬语气,控制受众的好恶情绪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地,下雪了,这个事实是不能造假的。下雪造成张三摔跤,同时下雪给李四带来了堆雪人的快乐。选择讲哪件事,讲张三摔跤,还是讲李四堆雪人,用什么样的语气讲,就是洗脑的功力了。

    下面,我就用最紧跟时事的三个实例来展示一下纽约时报的宣传机器本质。

    第一个实例:IS新娘Hoda Muthana。这个出生于美国的也门外交官的女儿(没有美国国籍),2014年自愿离开美国,加入IS,并先后嫁给3个恐怖分子,曾在推特上号召伊斯兰恐怖分子起来杀死美国人。IS被灭后,这个女恐怖分子又想回美国了。

    纽约时报的标题是“IS战士们的两个美国妻子想要回家”,标题里的“回家”两个字,还不能够表明纽约时报的立场吗?回家哎,多么感天动地,多坏的人才会阻止人回家呢?如果标题还不够露骨,再看看题图,一个可怜的年轻的妇人,抱着一个似乎是在睡觉的婴儿,妇人的眼神充满了企盼。

    仅仅是标题和题图,就已经足够表明,纽约时报是站在这个女人这边帮她说话的。

    再看正文。

    比如,她“had  become  convinced of the righteousness of the Islamic State”, 她被IS的“正义性/合法性”说服。这么讲,实在是太贴心了,完全免除了这个恐怖分子本人的责任。文章接着说她对自己加入IS感到“deeply sorry”。

    纽约时报讲了一个故事:天真无知的女学生被恐怖分子洗脑,离家出走,加入IS,被强迫嫁给恐怖分子,在社交网络上煽动更多潜在的恐怖分子杀人,为恐怖分子叫好,怀孕要当母亲了,开始对自己加入IS产生了疑问。IS最后快被消灭的低潮期,她被迫带着孩子经常转移,生活艰难,甚至吃草为生,最后终于逃出魔窟。

    现在,她很后悔,想回美国。

    当然,纽约时报讲这个故事所使用的语气,几乎就是女恐怖分子的第一人称自述。换句话说,纽约时报“漫不经心”地站在了女恐怖分子的一边,试图影响公众的观点:给这个失足青年一次机会,让她回家吧。

    这就是洗脑的最高境界。

    纽约时报对IS恐怖分子都这么贴心,用知音体来影响公众。如果换成一个没加入过IS的守法纳税公民呢?岂不是要享受亲爹待遇了?

    对不起,守法公民不仅不会得到这种恐怖分子独有的亲友团待遇,如果守法公民是白人,如果是白人川普支持者,连“无罪推定”的待遇都被剥夺,即便是16岁的孩子,如果是白人川普支持者,也只能享受纽约时报的“有罪推定”待遇:先定罪再说,弄个成千上万转发,把舆论搞起来。

    第二个实例:那个16岁的天主教少年和他的同学们。被一群成年黑人种族主义者骂,被一个种族主义印第安长老在鼻子底下敲鼓哼哼唧唧挑衅,16岁的少年仅仅因为站在原地,对着挑衅的人微笑,就被打为邪恶的种族主义者。

    可惜的是,这桩“白人至上川粉少年欺负印第安长者”的超级媒体丑闻,闹得太大,少年的律师给纽约时报等发了律师函,纽约时报最初的“有罪报道”已经更新,最精彩的内容都已经改过。比如,纽约时报在原始报道中称这群少年为暴民。

    好在,大家都记得这事。

    第三个实例:黑人同性恋演员多汁的小小(Jucy Smallett)雇佣两个尼日利亚肌肉兄弟玩苦肉计,在寒冷的芝加哥街头,使用漂白液和绞索攻击他,并喊挺川口号。

    这个对正常人来说,从一开始就漏洞百出的故事,却被主流媒体当作珍宝大肆传播。

    毕竟是主流媒体的洗脑之王,纽约时报果然比哈肥臀(huffington)和八字肥(buzzfeed)这些鸡血左媒要高明得多。纽约时报确实提到了“警方称,......”,但是,整篇报道对这么离奇的情节,没有一丝一毫的质疑,反而列出了一大堆社会反应(包括卡马拉和布克两人说这是现代私刑的肉麻言论)。报道提到小小是同性恋,是人权组织的同盟,还提到他的父母都是民权活动家。

    报道最后,又列出一堆仇恨犯罪的数据,提到60%的仇恨犯罪是基于肤色种族,16%的仇恨犯罪基于性取向。

    能看出来春风化雨般的洗脑吗?

    先说小小是黑人同性恋被人袭击了(警方说法),然后说小小是同性恋(事实),又说到社会各界的义愤填膺反应(事实),又列举仇恨犯罪的数据(事实)。

    把未经证实的“仇恨犯罪”,和真实的事情,和人们对“仇恨犯罪”的反应,掺在一起说。看到最后,纽约时报的读者,都对这桩破事深信不疑。

    这就是洗脑的最高境界。

    再来一个实例,当然这个是纽约时报永远也不会报道的,所以不占用我的三个实例的定额。

    某川普支持者在肯塔基州一家超市(Sam’s club)购物,被一个疯狂白左掏枪指着头威胁说要杀死他。

    凭良心讲,除了川普以外,戴着支持任何一个美国总统的帽子,在超市购物,被人拔枪顶着头,都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仇恨犯罪。如果一个奥巴马支持者因此被人拿枪指头,你猜猜纽约时报会不会报道?

    恭喜你,你猜对了。如果反过来,纽约时报会连篇累牍报道。

    那么,纽约时报作为新闻界的麦加,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倾向呢?

    原因很简单,纽约时报是民主党的政治宣传机器

    现代民主党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族群政治(identity politics)。族群政治认为,阻碍美国和世界进步的最大阻力是右派白人,右派白人是压迫有色人种的邪恶势力,把右派白人给灭掉或者驯化成左派,世界就太平了。有色人种(主要是那两个高贵族群,不包括华人),都是受美国(右派白人)迫害的折翼的天使。

    每个美国人的族群属性大过个体属性:右派白人永远有罪。

    持有这样政治理念的白左新闻业,把推动社会进步(progressive)当作自己的最崇高使命,他们在报道新闻时,手中的笔会随意扭曲,尽最大可能为他们的崇高使命服务。

    他们报道“新闻”时,时刻牢记强化族群政治给各族群分配的族群属性:白人(尤其是右派)是有罪的坏人;黑人是受害的天使;伊斯兰是热爱和平受基督教压迫的和平的宗教;华人可以随便欺负,也可以随时拿来当枪使攻击右派。

    所以,16岁的少年,在他们眼里不是少年,甚至不是人,是魔鬼一般的右派白人。

    所以,36岁的黑人同性恋,讲的故事无论多么荒谬绝伦,都不会被质疑,是需要拯救的天使。

    所以,背叛美国的恐怖分子,被描述成一个误入歧途需要改过自新机会的失足青年。

    当然,纽约时报这种洗脑机器,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也不是一无是处。首先,他们的“某时某地刮风下雨”这些基本事实,还是比较可信的。其次,看他们的报道,只要能看透洗脑的意图就可以了

    看他们的“新闻”,有个很重要的窍门:要屏蔽故事中的人物肤色,把每个角色当成人看待,然后问问你自己,这样的故事情节是否符合人性?

    比如,你是个16岁的少年,被成年人在鼻子底下敲鼓,会是什么反应?换成我,大概是一拳抡过去了,那么文中这个少年为什么这么好脾气呢?为什么这么好脾气还会被妖魔化呢?

    比如,你是个种族分子,你会在凌晨两点寒冷的芝加哥街头,拎着漂白液和绳子,去打一个黑人吗?还大喊“This is MAGA country”?

    比如,一个墨西哥女人,自愿加入IS,嫁给三个恐怖分子,号召杀死墨西哥人,战败后又要回墨西哥,你觉得纽约时报会假惺惺地呼吁墨西哥敞开胸怀接她回去吗?

    有色人种之间的烂事,纽约时报才没兴趣呢,没有可以被用来攻击美国(尤其是美国右派)的利用价值的故事,纽约时报几乎从来不会搭理。

    希望更多的人能看清这些宣传机器的反美和反自由本质。

    为什么美国也有这么多的”抗日神剧“?

    纽约时报的匿名大字报

    • 纽约时报就不能有立场了?有立场就是洗脑了?洗脑是在没有新闻自由的国家才可能的,所有的媒体都是一个腔调,才可能达成洗脑。纽约时报这样说,别的报纸那样说,洗个啥脑 +9
      • 同意。洗脑只有在过去希特勒和现在习近平统治下才有可能 +3
      • 洗脑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最原始的是在封闭的环境里强行灌输,这就是你认识的洗脑。进化的版本是通过论述的内容和方式来引导你得出它希望你得出的结论。人的思维有惯性,有了结论就不太会轻易改变。在文明社会是最普遍的洗脑方式。
        • “人的思维有惯性,有了结论就不太会轻易改变。”——是说你自己抱着中共政治课教材东西不肯放吗? +4
        • “通过论述的内容和方式来引导你得出它希望你得出的结论”,这不叫洗脑,叫说服 +3
      • 无故把被暴徒骚扰的彬彬有礼的十六岁男孩污蔑成暴徒。这无疑是一种立场。嗯,后来纽约时报道歉,删帖,赔款了,当然,后面这些道歉之类是迫不得已,不代表他们的立场。我想你我都很清楚纽约时报的立场是什么。 +1
    • 中共那种喊口号洗脑,不如白左潜移默化洗脑持久 +1
    • 洗脑特性:1.被洗者受到压力而接受的,2.在封闭的单一信息环境下发生的,一般是邪教所为。例如“朝鲜战争是美国发起的” 这种谎言被洗脑者接受,是因他们被封闭了其它信息。又如,“爱党”洗脑是强迫的。 +6
    • 52M,多伦多星报卖了。星报也好,时报也罢,瞪眼说瞎话是这些左派媒体的通病。 +1
      Torstar Corp., the parent company of the Toronto Star and a host of other media properties across Canada, is being sold to NordStar Capital LP, a private firm owned by businessmen Paul Rivett and J…
      • 每个媒体都可以有自己的立场,最终也要对自己的立场承担后果。 +1
    • 海外华右,拥共小粉红,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如此这般重磅炸弹,如此奇妙的,平时双方撕得不可开交的两派人马,居然都会因为此文普大喜奔!
      • 海外华右普大喜奔:看看白左丑恶嘴脸。小粉红普大喜奔:看看美帝国主义丑恶嘴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