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最牛啃老族,靠不拿工资白干活找到工作,四十岁拿到第一个诺奖后才开始发达。中国父母怕是没这么傻的。这人貌似普通,拿了两个诺奖,干到65岁自己退休,回家做汗滴活到95. 早早结婚,生了仨娃。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10/18/9973080.html



◆我有钱,有船,还有两座诺贝尔奖。

2013 年 11 月 19 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自然》杂志都登了同一条讣告。

诺贝尔委员会官网也放上一张黑白照,以示悼念。

这个普通的日子里,因他去世,世界显得格外灰暗。

他叫弗雷德里克 · 桑格。

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却缔造了一段几乎不可能的传奇。

01

桑格,一开始不过是平平无奇的英国富二代。

1918 年出生。

父亲是当地知名医生,母亲是棉花制造商的千金,举家衣食无忧。



桑格不愁吃穿,家里也变着法地培养他的能力。

奈何夫妻俩都没时间,便花钱雇佣了一位家庭教师,专门陪儿子采集动植物标本,教他阅读生物学书籍。

桑格在少年时代来临前,便积累了丰富的生物科学知识。

然而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天才,桑格在人群中几乎毫不起眼。

就连考入剑桥,选专业时,也因水平受限抓耳挠腮。

物理不行,数学不擅长,那么只能选化学。这时恰逢生物化学兴起,桑格一下子找了兴趣落脚点。

剑桥大学高手如云,桑格就读期间,一次奖学金也没拿过,幸好家底殷实。

就算全款付学费,他也能一路读到博士。

他一直留在校园,纯粹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然而转眼间博士也读完了,他又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桑格思来想去,还是认为做实验更适合自己。

于是,他四处写信给各大高校,争取一些研究员职位。

老实巴交二十多年的桑格,头一回给自己留了个心眼。他在自荐信里显著声明:

我不缺钱,可以不拿工资。

送上门来的免费劳力,还是剑桥高材生,一时间桑格所向披靡,征服了不少教授。

最后他还是进了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实验室,回到了自己逐梦的原点。

小小研究员到二次诺贝尔奖得主,听起来不可思议。

且看桑格如何探囊取奖。

02

科学界讲究论资排辈,初出茅庐的桑格被安排在条件最差的实验室。

那是一间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和其他数位研究员共用,真正属于桑格的只有一张工作台。

而这张工作台被弃置在角落,紧挨着饲养小白鼠的笼子,气味令人作呕。

一份没薪水的工作,极度恶劣的办公环境,堂堂富二代屈居于此,桑格图什么?

这个问题很快有了答案。桑格找到了科研目标——给蛋白质测序。

80 年前,人类对于蛋白质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其成分复杂,对生命很重要,此外该领域一片空白。

桑格想进一步揭秘蛋白质,必须了解它的结构。

因为那时他几乎是自费做研究,只能买市面上最多、相对便宜的胰岛素,作为研究蛋白质的对象。

因而,胰岛素成为了往后十几年里,他在这间阴暗的实验室里,最熟悉又陌生的实验室伙伴。

测序这项工作,前无古人,他还得给自己搭桥。

发明测序专用试剂,后来被命名为 " 桑格试剂 "。

然而在桑格试剂的诞生过程中,桑格经历了重重阻隔。

他在发明试剂时,无意间影响到了其他人,导致整个实验室的生物制品都成了鲜红色。

桑格被愤怒的同事们投诉到了学校,一度被迫中止研究。尽管如此,他仍然找不到第二个地方,能比实验室更吸引他。

攻克了试剂难题后,他才开始真正测序。

而测序的难度相当于把数千片拼图打乱,再蒙着眼睛复原。

在常人眼里,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但桑格一遍遍拼接、测试、重来,再拼接、测试、重来。



1951 年,他才摸清了胰岛素是由两个长肽链构成,A 链是酸性,B 链是碱性。

又过了 4 年,1955 年,桑格终于解析出牛胰岛素的精确结构。

世人首次穿过蛋白质是大分子的简单定义,看到了它复杂万象的内在。

为了这层浅浅的跨越,桑格耗费了 12 年时间。

屈居于这间多人共用的地下室实验室,一直在自费进行试验。

1958 年,桑格将诺贝尔化学奖收入囊中,这是他应得的荣耀。

03

已经拿到了一次诺贝尔奖,这该是桑格的人生巅峰了吧,可他却不这么想。

" 因为你一旦获得了一次诺奖的认可,舒心的工作设备、投契的合作伙伴便会纷至沓来,再难的研究工作似乎也变得不那么艰巨了。"

确实,桑格拿了诺贝尔奖之后,学校终于请他搬出地下实验室,安排了最新的顶楼实验室,且供他专人使用。

此前名不见传的他,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又荣升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教授,还被授予新成立的蛋白质化学部门主管头衔。

原本桑格是科学界最底层的研究员,一夜之间,他成了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全英国的生物化学精英都受他领导。



不过这群人已经不研究蛋白质了,他们正在对 DNA 发起科学的冲击。

学术会议上,一群人七嘴八舌地高谈阔论,桑格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

耐心聆听各位同仁的见解,他的内心也在苦苦探寻新的研究方向。

有一天,桑格忽然想通,在蛋白质测序时,也涉及到了 DNA 测序。但那时他无暇顾及,现在何不继续测序 DNA 呢。

一找到了研究方向,桑格第一时间把各项行政工作都推掉。

他又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跟热爱的事业打交道。

像桑格这种级别的学术大咖,其实不用亲力亲为做实验,多招收几个学生助理,帮他验证想法即可。

但桑格很反对这种做法,比起把任务分配给别人,他喜欢自己摆弄。

然而测序 DNA,远比测序蛋白质更复杂、更漫长。

他在研究笔记上写得最多的结论便是:" 这个方案就是浪费时间吗,得从头再来 "。

终于 1977 年,桑格为测序 DNA 也搭好了一座桥,他发明出远远领先时代的高效测序方法,后被称为 " 桑格法 "。

这种方法事半功倍,让 DNA 测序容量有了质的飞跃。

当时科学家们所能测序的核苷酸数量最多只有 80 个,而摆在桑格面前的是 21713 个核苷酸序列分析,他全都摸清了。

所以,桑格采用的这种测序方法,为后来的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奠定了实验方法。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 这个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可能是通向科学终极目标的大门——通过搞清人体内每个基因的化学成分,书写生命的天书。"

如果说基因是生命的天书,而桑格无疑是破解天书的揭秘者。

1980 年,桑格再一次接到来自瑞典的通知,他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当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一年,他才 62 岁。两次改变世界,两次推开科学界新方向的大门。

可他自认为不过是一个热爱实验室的老头。

04

很多人认为,这样居功至伟的科学家,一定是天才。

然而桑格最反对这样的揣测。

" 即使能够回忆起实验室里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也都是一些很小的进步。"

他所有成就,都是日积月累的试错和千万次的重头再来,才艰辛取得的。

桑格在科研这条路,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寂寞。

尤其是他还是一位富二代,抵御的世俗之乐更比常人要多。

他有一艘船,但是很少驾驶出海,只是隔三差五坐在上面思考,任它静静地漂在浅滩。

他也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为了调剂实验室生活,特地招来一位爱唱歌的助理,还有一位幽默感十足的助理。

桑格大半辈子时间都关在实验室里,给蛋白质、DNA 测序。

连写论文发表的时间都没有,也因此在学术界只留下为数不多的理论篇章。

这也侧面证明,他搞科研纯粹出于热爱,钱财、名利则根本不能打动他。

能让桑格停止实验的,只有他自己。

这个古怪的科学巨人,在 1983 年的某一天,终止了手头工作,大步走出了实验室,向众人宣布退休。

桑格 65 岁了,这个意料之中的决定突然到来,还是令人大吃一惊。

剑桥大学为了纪念他的学术成就,成立了桑格中心,后来这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基因组研究机构之一。

虽然该中心以桑格命名,可桑格因为怕麻烦,在剑桥没有任何头衔,直到退休还只是博士身份。

退休后,他照样喜欢无官一身轻,因此拒绝了英国女王授予的爵士勋章。

理由也很孩子气," 我不喜欢以后别人都叫我‘老爷’。"

21 世纪,基因越来越成为研究主流,人类基因组计划也正式成立,不少人说桑格是 " 基因学之父 "。

可他却自嘲:" 我只是个一辈子在实验室里瞎胡混的家伙。"

在桑格家里,不摆没有任何奖章和奖杯,他像普通人打理花园,柴米油盐,过得简单而知足。

直到 2013 年 11 月 19 日,这个快乐而古怪的科学巨匠,在梦中安然离世。

身后是他曾为之付出半生的生物化学王国。

05

桑格的故事,给我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出身富庶之家的公子哥,有千万条路可以选择,让他过上轻松的一生。

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只要他想,堕落又快活再容易不过。

然而他知道,钱财能买来的快乐,终究有一天会厌倦。

如果追求热爱之事,换来无尽激情和成就,则能不断绵延人生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桑格在科学成就上能得两座诺贝尔奖,在做人境界上更是难以望其项背。

也许眼界真的决定成就,至少桑格是很好的例证。

来源:一日一度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最牛啃老族,靠不拿工资白干活找到工作,四十岁拿到第一个诺奖后才开始发达。中国父母怕是没这么傻的。这人貌似普通,拿了两个诺奖,干到65岁自己退休,回家做汗滴活到95. 早早结婚,生了仨娃。 +2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0/10/18/9973080.html



    ◆我有钱,有船,还有两座诺贝尔奖。

    2013 年 11 月 19 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自然》杂志都登了同一条讣告。

    诺贝尔委员会官网也放上一张黑白照,以示悼念。

    这个普通的日子里,因他去世,世界显得格外灰暗。

    他叫弗雷德里克 · 桑格。

    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却缔造了一段几乎不可能的传奇。

    01

    桑格,一开始不过是平平无奇的英国富二代。

    1918 年出生。

    父亲是当地知名医生,母亲是棉花制造商的千金,举家衣食无忧。



    桑格不愁吃穿,家里也变着法地培养他的能力。

    奈何夫妻俩都没时间,便花钱雇佣了一位家庭教师,专门陪儿子采集动植物标本,教他阅读生物学书籍。

    桑格在少年时代来临前,便积累了丰富的生物科学知识。

    然而他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天才,桑格在人群中几乎毫不起眼。

    就连考入剑桥,选专业时,也因水平受限抓耳挠腮。

    物理不行,数学不擅长,那么只能选化学。这时恰逢生物化学兴起,桑格一下子找了兴趣落脚点。

    剑桥大学高手如云,桑格就读期间,一次奖学金也没拿过,幸好家底殷实。

    就算全款付学费,他也能一路读到博士。

    他一直留在校园,纯粹因为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然而转眼间博士也读完了,他又站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桑格思来想去,还是认为做实验更适合自己。

    于是,他四处写信给各大高校,争取一些研究员职位。

    老实巴交二十多年的桑格,头一回给自己留了个心眼。他在自荐信里显著声明:

    我不缺钱,可以不拿工资。

    送上门来的免费劳力,还是剑桥高材生,一时间桑格所向披靡,征服了不少教授。

    最后他还是进了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实验室,回到了自己逐梦的原点。

    小小研究员到二次诺贝尔奖得主,听起来不可思议。

    且看桑格如何探囊取奖。

    02

    科学界讲究论资排辈,初出茅庐的桑格被安排在条件最差的实验室。

    那是一间暗无天日的地下室,和其他数位研究员共用,真正属于桑格的只有一张工作台。

    而这张工作台被弃置在角落,紧挨着饲养小白鼠的笼子,气味令人作呕。

    一份没薪水的工作,极度恶劣的办公环境,堂堂富二代屈居于此,桑格图什么?

    这个问题很快有了答案。桑格找到了科研目标——给蛋白质测序。

    80 年前,人类对于蛋白质的了解,仅限于知道其成分复杂,对生命很重要,此外该领域一片空白。

    桑格想进一步揭秘蛋白质,必须了解它的结构。

    因为那时他几乎是自费做研究,只能买市面上最多、相对便宜的胰岛素,作为研究蛋白质的对象。

    因而,胰岛素成为了往后十几年里,他在这间阴暗的实验室里,最熟悉又陌生的实验室伙伴。

    测序这项工作,前无古人,他还得给自己搭桥。

    发明测序专用试剂,后来被命名为 " 桑格试剂 "。

    然而在桑格试剂的诞生过程中,桑格经历了重重阻隔。

    他在发明试剂时,无意间影响到了其他人,导致整个实验室的生物制品都成了鲜红色。

    桑格被愤怒的同事们投诉到了学校,一度被迫中止研究。尽管如此,他仍然找不到第二个地方,能比实验室更吸引他。

    攻克了试剂难题后,他才开始真正测序。

    而测序的难度相当于把数千片拼图打乱,再蒙着眼睛复原。

    在常人眼里,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工作。但桑格一遍遍拼接、测试、重来,再拼接、测试、重来。



    1951 年,他才摸清了胰岛素是由两个长肽链构成,A 链是酸性,B 链是碱性。

    又过了 4 年,1955 年,桑格终于解析出牛胰岛素的精确结构。

    世人首次穿过蛋白质是大分子的简单定义,看到了它复杂万象的内在。

    为了这层浅浅的跨越,桑格耗费了 12 年时间。

    屈居于这间多人共用的地下室实验室,一直在自费进行试验。

    1958 年,桑格将诺贝尔化学奖收入囊中,这是他应得的荣耀。

    03

    已经拿到了一次诺贝尔奖,这该是桑格的人生巅峰了吧,可他却不这么想。

    " 因为你一旦获得了一次诺奖的认可,舒心的工作设备、投契的合作伙伴便会纷至沓来,再难的研究工作似乎也变得不那么艰巨了。"

    确实,桑格拿了诺贝尔奖之后,学校终于请他搬出地下实验室,安排了最新的顶楼实验室,且供他专人使用。

    此前名不见传的他,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又荣升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教授,还被授予新成立的蛋白质化学部门主管头衔。

    原本桑格是科学界最底层的研究员,一夜之间,他成了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全英国的生物化学精英都受他领导。



    不过这群人已经不研究蛋白质了,他们正在对 DNA 发起科学的冲击。

    学术会议上,一群人七嘴八舌地高谈阔论,桑格总是安静地坐在角落。

    耐心聆听各位同仁的见解,他的内心也在苦苦探寻新的研究方向。

    有一天,桑格忽然想通,在蛋白质测序时,也涉及到了 DNA 测序。但那时他无暇顾及,现在何不继续测序 DNA 呢。

    一找到了研究方向,桑格第一时间把各项行政工作都推掉。

    他又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里,跟热爱的事业打交道。

    像桑格这种级别的学术大咖,其实不用亲力亲为做实验,多招收几个学生助理,帮他验证想法即可。

    但桑格很反对这种做法,比起把任务分配给别人,他喜欢自己摆弄。

    然而测序 DNA,远比测序蛋白质更复杂、更漫长。

    他在研究笔记上写得最多的结论便是:" 这个方案就是浪费时间吗,得从头再来 "。

    终于 1977 年,桑格为测序 DNA 也搭好了一座桥,他发明出远远领先时代的高效测序方法,后被称为 " 桑格法 "。

    这种方法事半功倍,让 DNA 测序容量有了质的飞跃。

    当时科学家们所能测序的核苷酸数量最多只有 80 个,而摆在桑格面前的是 21713 个核苷酸序列分析,他全都摸清了。

    所以,桑格采用的这种测序方法,为后来的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奠定了实验方法。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评论:" 这个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可能是通向科学终极目标的大门——通过搞清人体内每个基因的化学成分,书写生命的天书。"

    如果说基因是生命的天书,而桑格无疑是破解天书的揭秘者。

    1980 年,桑格再一次接到来自瑞典的通知,他和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当年诺贝尔化学奖。

    这一年,他才 62 岁。两次改变世界,两次推开科学界新方向的大门。

    可他自认为不过是一个热爱实验室的老头。

    04

    很多人认为,这样居功至伟的科学家,一定是天才。

    然而桑格最反对这样的揣测。

    " 即使能够回忆起实验室里发生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也都是一些很小的进步。"

    他所有成就,都是日积月累的试错和千万次的重头再来,才艰辛取得的。

    桑格在科研这条路,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寂寞。

    尤其是他还是一位富二代,抵御的世俗之乐更比常人要多。

    他有一艘船,但是很少驾驶出海,只是隔三差五坐在上面思考,任它静静地漂在浅滩。

    他也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为了调剂实验室生活,特地招来一位爱唱歌的助理,还有一位幽默感十足的助理。

    桑格大半辈子时间都关在实验室里,给蛋白质、DNA 测序。

    连写论文发表的时间都没有,也因此在学术界只留下为数不多的理论篇章。

    这也侧面证明,他搞科研纯粹出于热爱,钱财、名利则根本不能打动他。

    能让桑格停止实验的,只有他自己。

    这个古怪的科学巨人,在 1983 年的某一天,终止了手头工作,大步走出了实验室,向众人宣布退休。

    桑格 65 岁了,这个意料之中的决定突然到来,还是令人大吃一惊。

    剑桥大学为了纪念他的学术成就,成立了桑格中心,后来这里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基因组研究机构之一。

    虽然该中心以桑格命名,可桑格因为怕麻烦,在剑桥没有任何头衔,直到退休还只是博士身份。

    退休后,他照样喜欢无官一身轻,因此拒绝了英国女王授予的爵士勋章。

    理由也很孩子气," 我不喜欢以后别人都叫我‘老爷’。"

    21 世纪,基因越来越成为研究主流,人类基因组计划也正式成立,不少人说桑格是 " 基因学之父 "。

    可他却自嘲:" 我只是个一辈子在实验室里瞎胡混的家伙。"

    在桑格家里,不摆没有任何奖章和奖杯,他像普通人打理花园,柴米油盐,过得简单而知足。

    直到 2013 年 11 月 19 日,这个快乐而古怪的科学巨匠,在梦中安然离世。

    身后是他曾为之付出半生的生物化学王国。

    05

    桑格的故事,给我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出身富庶之家的公子哥,有千万条路可以选择,让他过上轻松的一生。

    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只要他想,堕落又快活再容易不过。

    然而他知道,钱财能买来的快乐,终究有一天会厌倦。

    如果追求热爱之事,换来无尽激情和成就,则能不断绵延人生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说,桑格在科学成就上能得两座诺贝尔奖,在做人境界上更是难以望其项背。

    也许眼界真的决定成就,至少桑格是很好的例证。

    来源:一日一度

    • 这就是喜欢。做喜欢自己的事,这个事换成职业就能变成事业。太高大上了。
      • 不拿工资自费搞研究,还是一个人搞。这种事可以自己在家建一个实验室 +1
      • 我就纳闷,真喜欢的话,为啥不干到75, 85? 干到95的也不稀罕。 +1
    • 这要在中国得被活活逼死 +2
      • 现在国内的富二代家长也不逼着了。 +1
        • 也是 富二代这样比花天酒地强多了 +1
        • 国内地富二代,就算进了名校,一般也不会读自然科学吧? 经济金融贸易什么的,回去继承家业,或留在国外帮着转钱。 +5
    • 中文这种快餐文,看看就好。桑格的父亲是医生,随英国传教士一起在中国行医,生病了才返回英国。中国人没有信仰,信的就是钱和地位,所以会觉得富二代怎么会这样 +2
      • 我曾经跟着孩子听过一个类似传记。体育明星,放弃前程,去中国传教,建医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