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然后意大利新冠高峰期,德国人又唱此歌给意大利人打气。真是连接"人类生命共同体"的 友谊歌.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人到中年 / 一点小小的感动。刚才去俄罗斯超市买格瓦斯,超市门口有一个男人在拉手风琴,曲子竟然是啊朋友再见,勾起小时候的回忆,心里一点小小的感动。我多买了一瓶格瓦斯出来送给他了。回家路上有两个疑问 +4
    1. 他应该是前南斯拉夫人,前苏联的人不会知道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吧?
    2. 即使他是前南斯拉夫人,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这部电影在他们本国当时很有名吗?我以为只是在中国出名呢
    • 我对唱红歌的评论也可以用到这里:这些人,与其说他们是怀念那个年代,不如说他们是怀念自己逝去的青春。 +1
      • 嗯,和记忆有关
    • 那个曲子是西班牙剧集Money Heist 里的插曲之一。
      • 好像是意大利的歌。或者说,意大利也有一版 +1
        • 嗯,我也刚搜了一下,原名是Bella ciao +1
        • 是的。剧集里是用意大利语唱的,所以很有可能如你所说源自意大利。举剧集为例子是想说这首歌比我们印象里更为popular。
          • 我以前看到过一个合集,里面有日语版土耳其语(?)等等
    • 这歌我也熟悉。查了一下,啊朋友再见 是电影 桥 的主题曲。意大利的 +1
      • 对。我说错电影了,应该是桥。因为男主角是瓦尔特那个演员,小时候的记忆模糊了
        • 电影是南斯拉夫的
          • 对。我知道
          • 德国上校画了桥的样子,问身边的勤务兵:你看这像什么! 勤务兵笑着说:像屁股! +1
            • 上校说:笨蛋,像圈套。
            • 嗯,这电影最有名的就是这个了,哈哈 +1
    • 他本来就是南斯拉夫人。你认错了。你以为去那的都是老毛子。你自己就不是。 +1
      • 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3
    • 据说这是民歌改编的。 +1
    • 这个电影还有那个电视剧“黑名单上的人‘,我和以前一个塞尔维亚的美女聊过,她说在原来南斯拉夫很有名,后来我们还就东欧帅哥畅谈了一个多小时😄😄 +1
      • 是吗?那个男主角在南斯拉夫是大明星吗?
        • 她都知道,应该算有名了。
      • 我的塞尔维亚同事说:瓦尔特最后几个镜头里的萨拉热窝有一幢二战后很多年才造起来的大楼
        • 哈哈,看来你和你同事探讨得更深入细致,我们主要谈帅哥了😊
    • 喝格瓦斯对我来说是回忆,还有蒜肠 +2
      • 是啊,喝格瓦斯也是小小的感动
      • 老莫餐厅 (ZT)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zt
        莫斯科餐厅,位于北京城西的展览馆东侧,五六十年代颇为红火过一阵子。民间称其为“老莫”———就像把苏联喊作老大哥一样,很亲昵。那时候的北京青年(高干子弟居多),把去“老莫”吃西餐视若充满荣耀感的活动,仿佛这不是一次饭局,而接近于礼仪式的朝拜。没去过“老莫”,就像外地人来北京没晋见天安门城楼,别提多遗憾了。“老莫”简直在给北京新兴的青年贵族进行精神上的授勋。
          “老莫”的西餐究竟有多好吃,说不清楚,但那时候北京的冬季蔬菜几乎让大白菜独占,主食也不乏棒子面、窝窝头之类粗粮。坐在落地玻璃的欧式穹顶建筑里,胸前围着漂白的餐巾,手持沉甸甸的镀银刀叉,慢条斯理地切割喷香的炸猪排或烤小牛肉,小口嚼着开胃的杜松子酒或伏特加,可真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王朔的《动物凶猛》确实写到过在莫斯科餐厅的生日聚会,当年的顽主们喝多了酒,出了门便把吃的炸猪排、奶油烤杂拌儿和黄油果酱面包全慷慨地吐在栅栏旁和草地上。醉后的惟一印象是:栅栏那边的动物园象房内,班达拉奈克夫人送的小象“米杜拉”正在几头高大的非洲公象身后摇着尾巴吃草呢……他另一篇小说(好像是《橡皮人》),似乎还写过在“老莫”冷饮厅吃冰淇淋和果盘,规矩是先吃而最后清点桌上的碟子结帐,顽主们边吃边乘服务员不注意将空碟子塞进胸挎的军用黄书包,或索性悄悄抛进窗外的池塘里……这些都是我读王朔小说模糊的记忆了。不知是否确实在生活中发生过?
          总之我在北京,骑车路过莫斯科餐厅半圆穹形的深咖啡色门廊,会有各种各样的联想。我是长安街的外乡人,“老莫”对于我如同另一种在高处门扉虚掩的生活,或另一种生活的密码。一个过客对路畔饱经沧桑的老字号烫金门匾只能留下深深的一瞥———但这一瞥常常也可能穿透时空了。“老莫”容易唤醒尘封的五十年代的感觉,雕花门柱下进出的大多是穿列宁装或布拉吉的男女食客。他们现在都在哪里?甬道旁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可能正播送俄语版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踏上莫斯科餐厅的大理石台阶有跨越国界的恍惚。哦,遥远的地方,遥远的人与事。据近几年从俄罗斯“串联”回来的熟人介绍,在莫斯科市区也有一家以东北菜和齐鲁风味为主的北京饭店,当地人极垂涎里面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和红星牌二锅头。莫斯科与北京的关系,是国际关系,是卢布与人民币的关系。在北京的金山上,吃俄罗斯大菜(俗话说叫“开洋荤”),云里雾里,不知自己是主人还是客人。
          “老莫”紧靠北京动物园,酒足饭饱后买一张门票去看看动物亲戚,更会增添胜者为王的感觉。或者逛逛尖塔顶端悬挂红星标记的苏式风格的展览馆,里面经常有中西各式家俱展览,热闹非凡。
          我刚从南方来北京谋生时,进过一次“老莫”。当时赚了一笔稿费,但鼓足勇气请一位结识不久的女孩。席间我喝了好多黑啤酒,抽了半盒“中南海”,红光满面,说了好多话。对面的女孩一直面带微笑,用小汤匙搅拌煮沸后端上来的奶茶,只是听,只是听。女孩体贴我稿费菲薄,只按会议标准点了四菜一汤———哪几道小菜我怎么也追忆不起来,只记得浇番茄酱的俄罗斯红菜汤很温暖。好多年过去,甚至那女孩的模样也在脑海中淡化了。只记得她辫子上扎着橙红的蝴蝶结,笑吟吟的,只是听,只是听……
          莫斯科餐厅,我还能说出更多的什么吗?我和“老莫”还有什么更多的关系吗?仅此而已。这些年“老莫”的霸主地位被逐渐剥夺,北京市面上更流行的是潮汕粤菜、美式快餐和法国大菜。很少听人言必称“老莫”了。甚至“老莫”也在临街的铺面上增设了平民化的快餐兼冷饮厅。
          但有时候,我还是觉得时空恍惚,挺想念“老莫”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这个俄罗斯超市在哪儿?想去逛逛,19年去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旅游,到现在还在怀念。
      • yummy market。GTA有2个店,很多俄罗斯进口食品
        • 那里香肠不错
        • 每个星期三上午新出炉的黑麦面包可以试试
          • 好,下次周三去买格瓦斯
    • 二战时意大利游击队抵抗德国法西斯的民歌。(意抗德?有点别扭哈)
      • 然后意大利新冠高峰期,德国人又唱此歌给意大利人打气。真是连接"人类生命共同体"的 友谊歌.
    • 年纪大了都这样,动不动就感动😂😂😂 +1
    • 这个曲子虽然是电影插曲,其实是借用当地流传已久的民歌曲调 +1
    • 那是一首意大利歌曲,歌曲流行背景略带工人左派色彩。
      • 嗯,革命者的英雄情结
    • 用这个曲调改编的青春再见(华晨宇等演唱),也好听,歌词很唯美
      • 那时的花花真是,完全认不出啊,现在彻头彻尾地蜕变。
        • 青春终究会散场,他也一样
    • 可能是南斯拉夫的,找不到庙门,这个最接近了。唉。
      • 嗯,东欧和前苏联的人都会去那个店,可能他压根儿没想到他会感动一个中国人
        • 是啊
    • 我以前的同事有几个前南斯拉夫的人,他们都怀念当时铁托的统治。
      • 那多半是因为后来小国寡民,战乱频仍的状态。
        • 南斯拉夫人自己打下的江山,受苏共影响不大。
          • 上世纪晚期南斯拉夫解体后的波斯尼亚战争或者波黑战争。
            • 论搅屎棍的破坏力....
      • 铁托的时代,南斯拉夫人生活不错,政治稳定,民族和谐,政治相对开明。小日子过的不错
        • 北朝鲜的小日子也不错,脱南者不少
    • 我就想问问那儿卖的格瓦斯是含酒精的还是不含酒精的呢?
      • 好像没有酒精,或者含量很少
        • 我想买含酒精的格瓦斯,在俄罗斯喝过,口感特别好。
          • 没有。我买的是加拿大产的,下次我去找找俄罗斯进口的看看
    • 原意大利歌名Bella ciao直译并非是“啊朋友,再见”而是“你好啊,美人儿!”的意思......俺公司曾经也有个女同事是前南斯拉夫来的,第一眼看上去像极了俄罗斯人,只是个头没多数俄国人高大....
      • 菜都凉了,你怎么才来......呵呵。Ciao = hi, bye, 所以也是"再见,宝贝儿"的意思..
        • 呵呵,俺每天都是这样独自做落下的肉联功课,打扫一下白天的战场.....
    • 你没有去问: 大地在颤抖,仿佛空气在燃烧。
      • 不会说斯拉夫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