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4月22日 道在低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4月22日(周日)(D记录)人物:G妈,G爸, G,D 地点:G家

十五、助人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在十里台张家扛活时,遇着一个打头的(工头),庄稼活平常,因为他会织布,东家为了冬天农闲时,利用他织布,才叫他当打头的。我们两个人送粪,我装车,他赶,车走后,远远的就听着他打骂牲口声,把嗓子都喊哑了。午饭后,我把粪车装好了,对他说:“我赶一趟试试好不?”他说:“好吧!这牲口可把我气死了!”我赶走后不大工夫就回来了。他说:“你还会赶车啊!那好了,你赶吧!”
  到了秋天,和人换工割地,人家来了一个打头的,两个伙计,当然由我们打头的领工。吃罢晌饭(午饭),外来的打头的对伙计们说:“下半天加点劲,把这个家伙压过去!”我把这话暗地里告诉了我们打头的,他一听很着急。我说:“不要紧,等一会儿下地,分高梁垄时,当然是你领头,你挨着我,外来的人再往下排,他们若是快要越过你时,你就丢下两垄给我割,他们追不上时,你再拾起来,到了垄头,还一点也看不出来。”结果,我们打头的,到底没被他们压过去。可是后边的人又下蛋(落后)了,落下去好远。我又帮他们割了几垄,赶到地头时,大家一齐到,那才有意思呢!有人说我:“你太傻了,为什么不把打头的压下去,显一显自己呢?”我说:“他是我们打头的,他要是丢了人,我们也不光彩。

G姐:在西方,你需要表现的,否则就被压下去了,出不了头。再说,应该由老善人来做打头的,这样更合理。
G妈:善人的心在道上的,他想到的是助人,他不是我们的那些想法。
D:G妈讲得好,因为善人的心在道上,他想的不是世间的那些。这一段我以前也仔细读过,本来想按照以前的想法发言,但对照自己的身心,现在读来又有新的体悟。我看到善人讲:‘大家一齐到,那才有意思呢!’对比我自己的心态,就没有这种“大家一齐到,那才有意思呢”的想法。总是想彰显自己高明,比别人要强。别人比我好,我就会想他哪里哪里还不如我呢。起嫉妒心。以前在觉得自己还挺淡泊的,不会去争强好胜。现在发现那些都是我不在意的东西,我真正在意的东西,还是争得厉害,人心就是这样的。所以老善人这种精神特别是我要学习的。

G姐:老善人的能力很强,如果他能力不强,那靠什么来助人呢?
G妈:每个人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就像那个扫厕所的齐子山,他尽他的努力,他说自己是所长,是厕所所长。省长开始还不悦,后来不也敬佩他吗?这是道在低处。


十七、受辱度志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家里穷,年景又不好,借我姑姑家的东西(衣物),当在锦县城里。冬至月(十一月)家里赎出一部分归还了。等我满工回家,听说还有没赎的当,我姑父派人来,催着要得很急。我心想,既是至亲,一定会原谅,又是临年靠近,路上又有胡子(土匪)不好走,想缓到来年春天再赎,便和我大哥一同到我姑父家求缓期。哪知道我姑父一听说求缓期,就来气了,用手指着我们说:“你们老王家没一个好东西,真是一筐木头,砍不出一个楔子来!”损(讥骂)了我半夜,我连一声也不敢响,鸡一叫就从白枣树沟村我姑父家起身,赶到十里台张东家家借到钱,连夜进城,把当赎出来,送还给他。我心里想,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为什么穷富差得这么远?叫人损得这样难堪?他在乡里很有名望,我怎么没有呢?我才决定来年到他家去扛活,看他到底是怎么成的名?也让他看看我,将来能不能成材?

G妈:度志和成道关系很重要。他受到别人羞辱了,既不回避,也不恨他,反而去他家做活,去看个究竟,看人家是怎么成的。很有志气。
G姐:是啊,如果是我,我不会想和他再相处,看到他都要躲开,不在背后骂他就算好了,哪里还会送上门去,天天在人家面前扛活,有可能人家还继续羞辱?
D:嗯,如果是我,我会在心里找平衡,挑他的毛病。给自己一个安慰。忍辱,老善人这才是真正的忍辱。
G姐:他都没有“忍”的概念。我们平常忍住了,一旦有机会,人家倒霉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幸灾乐祸,若是犯在自己手上了,肯定要说上几句。
D:嗯,表面上忍住了,其实已经恨上了。还不觉察呢。

。。。由老善人的这段故事,也读出了一个求道人应该有的心态。。。

感恩王老善人!
感恩读书会的大家!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滑铁卢《王凤仪言行录》读书会已经开办,每周日上午10:00-12:00。不分宗教。诚邀各位愿意学习善人道的同修们参加!
    想参加者请发邮件:xiangrong365@gmail.com


    更多实修日记请看:

    Page Link: http://www.wangfengyiduxing.com/

    《王凤仪言行录》电子书:

    Page Link:
    • 第一次读书会记录 。。。他看到人生就这样生、老、病、死,一次一次地轮回,到底求个什么呢?他把物质上的享受已经给否决了。但是根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3月11日读书体会记录(D记录):

      身世

      G姐:老善人讲自己是个愚人,是谦卑的说法吗?还是怎么的?
      G妈妈:老善人是说他自己没有多高的修养,他在真实地展现自己,意思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来参与。
      G姐:他也是平平常常的人,并没有得到特别的启迪开化,就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也不是出生在知识份子家庭或者什么宗教家庭的。王善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照着他的样子去学,也就能做到。
      D:他说自己是一个愚人,这句话我真讲不出来,如果我是为了表示谦卑的话,讲出来就有假惺惺的味道。因为自己骨子里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人。怎么样甘心情愿把自己放得那么低呢,说明思想上还是有很大差距。

      让肚兜-------忆苦

      G姐:我们在教育孩子上太溺爱了,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是“我的”“我的”。这是天性还是后天教育呢?应该是天性吧。老善人不仅是让,还一辈子不戴肚兜,这个层次不得了。他是真心体会妈妈的心意。自然而然与生俱来的善意。
      G妈妈:这一段他妈妈只给他做,说明老善人是小孩子的时候很乖巧懂事。妈妈特别心疼他。
      G姐:妈妈看的是另外一个角度。妈妈当年很苦,家里重男轻女,女孩吃饭从来没有上过桌,动辄打骂,太苦了,妈妈小时候跳过河,投过井。。。
      G妈妈:那时日子过得没啥滋味。去工厂后好过一些,每月的钱寄一半回家。家里实在太苦了。就指着这点钱。
      G爸爸:那个年代生活很困难,上身都没得衣服穿,大雪天没有鞋子穿。老善人书中的故事很亲切很贴近。

      。。。虽然跑题了,不过感恩两位老人把我们带入老善人的历史生活背景中,一同去体会了一把,更加感受到老善人的不易,苦过来的人似乎对善人的书更有共鸣。。。

      放牛----聪明还是愚?

      G爸爸:我们当年是放水牛,打得很厉害的。
      G姐:从老善人对牛的体贴看出他是非常非常用心的人,所以人家讲他将来能成人,成材。虽然很平凡的事情,但很用心地去思考,去做。
      G妈妈:虽然他没有文化,但连牛都想得很周详,还把小牛抱上炕,本性很不错,也很聪明。
      D:老善人心地很柔软。他说自己是一个愚人,是他不会投机取巧,偷奸耍滑。
      G姐:他天性里面没有自作聪明的事。我们都是太自作聪明了。

      孝心

      G姐:这个吃饭的事情实在是太难得了。那个穿鞋的事情看上去好像是妈妈做得不对,妈妈只考虑到自己的面子,有没有被别人笑话,完全出自自己的感受,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孩子是出于那样的体贴的心。她不应该那样说。以现代人的观点,孝道都是要求孩子完全顺从,这怎么分别是不是愚忠愚孝?
      G妈妈:妈妈做得对。他不穿鞋去亲戚家,是令人笑话的。
      G姐:你这么说也对,但老善人这样克己,他的苦他的委屈到哪里去消受呢?
      G妈妈:孝道,百孝顺为先,顺都不顺,何谈孝?
      G姐:那这个放在现代合适吗?比如,父母在,不远游,那我们这些所有在外面的,都是不孝的啦?拿弟子规去衡量的话,几个人能做到?

      D:老善人不就是因为怕母亲伤心,才不离开家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考虑问题的立场点,我们不可能站在一个很高的立场来讲谁对谁错。如果孩子都有这个权利来评判妈妈对还是不对。那就很危险了。就像我,我也曾经因为观念的问题和妈妈有激烈的冲突。特别是在个人婚姻问题上。我认为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所以,即使令妈妈很痛苦,我都无动于衷,因为我固守自己的观点。可后来我才知道我错了。我那些固守的观念里面维护的其实全是自己的感受。实际上就是为了自己的感受,牺牲我妈妈的感受,让妈妈那么痛苦。

      老善人他一听立刻知道是自己错了,因为老善人的心在体贴他妈妈的心上面,不在自己的感受里面。如果放掉自己的感受,比如说,我们觉得他很苦,因为大冬天没有鞋子穿,多苦啊。就这样妈妈还责怪,所以会很委屈。假如没有这个脚难受,还会那么委屈吗?就不会那么委屈了。那我们再看,他妈妈说的有没有道理?当然是有道理的。那你看问题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老善人他考虑的就是他妈妈的心。令妈妈不高兴了,那就是错了。因为人没有做圆融,事情没有考虑周详,没有站在妈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就是错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心在那里。这就是孝顺。

      如果是我,我在外面吃的苦,为了这个家所付出的,总想要让妈妈知道,让妈妈来心疼我,关心我,哪怕这样会令妈妈难过,我也想从妈妈那里获得抚慰,一点点病痛也要做呻吟状。所以我不会装作吃饱了饭,我受了委屈也会无处消受。再看后面,他这么一个心地柔软的人,天天听兄嫂吵架,是什么感受?但他为了让母亲不伤心,他就不走了。他全心全意考虑他的妈妈,心里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感受了,所以他没有那种我们认为的“苦没有地方消受”的问题。

      G妈妈:对,从吃的,到身体上的,到精神上的,一层层地,几个方面的,都是这样的。


      学做活---思考人生
      G妈妈:善人也在思考人生应该如何的问题。他在对人生进行探索。
      G姐:善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区分,他对物质的要求很低。
      D:G妈妈说的好啊。G妈妈是什么时候开始思考的?
      G妈妈: 我的生活很被动,在家不想活。到工厂后,很自卑。有几个很好的人,劝自己:你不比别人差,你很聪明,也可以读书学习。他们教我很多。。。
      D:是啊,现在老人家也不用挂心儿女的事情了,有更好的机会来考虑人生的问题。看善人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他背后的心态是怎么样的?他看到人生就这样生、老、病、死,一次一次地轮回,到底求个什么呢?他把物质上的享受已经给否决了。但是根本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第二次聚会 。。通常我们都有思维的局限性,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及大局。自己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为我所用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六、爱物
        王善人说过:

        有一天,我上树林子里去,找镰刀把(柄),找了老半天,也没找着。四弟问我:“你做什么去了这半天?”我说:“我想找个镰刀把,到底没找着。”他立刻进树林子里,割来一棵小树交给我说:“这不有的是么?”我说:“你把一棵能成长大梁的树苗给毁了!这太可惜了!我是想找一棵不成材的露根的小树,带根割下来,不用费工修制,又不损坏树苗,那该有多好。”

        你们不要以为,荒山上一棵小树,算不了什么。人得知道,人有人道,物有物理。懂得人性,会用人,能享人的福;懂得物的性,能享物的福;懂得树的性,能享树的福。把物用对了有功,把人领成了有德。

      G爸爸:我们一般是对自己有用就好,只管自己的。老善人对荒山上的一颗小树都那么认真,真的很难做到的。
      G妈妈:善人从一件小事情让人理解人应该怎么做。知道要人尽其材,物尽其用。要想用好人,用好物,要懂他的性,了解他的性。
      G姐:可能某一件两件我们能做到比较用心。但其实我们和每个人相处都有相同的问题,对每一个人,对每个东西的使用,每时每刻都能做到懂,做到会用,这就很难了。要用智慧,要用心。
      通常我们都有思维的局限性,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及大局。自己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为我所用的。对比四弟的短视,善人是从大局来看的。
      懂人太难了。
      D:因为只是从自己的利益方便出发,不可能真正地懂人。

      。。。这个话题大家都很有体会,觉得特别贴近生活。怎么在生活中家庭中做到懂得周边人的性,比如现在的读书会有三个小孩,不时地来吵闹,很头疼的,那怎样安排妥当,怎么做到让大的孩子带着小的孩子一起玩。就需要懂这几个孩子的性,简单地呵斥,或者拿糖果诱惑,都不是好办法。这需要观察,用心。。。


      七、扛活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十九岁那年,给人家扛活(就是做长工)。初上工时,就留心考查东家的心理和活计的做法。看他的院子若是清洁,东西放得整整齐齐地,就知道东家好干净、整齐,以后做的时候,一举一动,都要求干净整齐。看他的园子(菜园)和田里,垄沟深,粪土肥,就知道东家做活切实,不论做什么,都不能草率。若看东家院落零乱,东西放得躺竖卧地,做活时要是求整齐,他准说你误工。若是看他粪堆不整,园子地里荒草很多,就知道东家做活慌张,以后做活就要求快,若是求切实,他准说你做得慢。俗语说:“做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这话一点也不错,必先摸透东家的心理,才能使他称心满意。

      G妈妈:做人要知人,不知东家意图,再累也不合心。知人才能享人的福。
      G姐:我们过去都是死读书,认为做活的标准都是一样的,当然是又快又好又整洁。善人不是这样一板一眼地死扣标准,而是根据别人的需要来做的。其实就像做客户的,客户的需要比你的标准更加重要。看事物也不能用一个标准,标准里面没有好和坏。每个人的要求,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G妈妈:为别人服务要理解别人的需求。
      D:家里每个人都是我们的东家。我们需要放下自己的想法去了解别人的需要,服务别人。我为家里人做的事情,有时候家人并不领情,是因为不够了解他们。
      G爸爸:(G爸爸谈话之前,G妈妈和G姐全在笑,她们说G爸爸就是典型的累死也无功的人。任劳任怨的G爸爸显然对此深有体会)老善人真是不简单啊。要会观察,留心。。。

      。。。王老善人的书要慢慢地读。今天我们只是读了两节。大家的讨论可以更加深入。建议今后每人对照读书会的体会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写一些读书日记。下一次读书会的时候可以和大家一同分享。共同进步!。。。

      Page Link: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第三次聚会:老善人没有读很多书,但是知道一点就做一点。点点滴滴从自己做起。领悟了,就要付诸于行动。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3月25日 周日上午10:00--11:40参加人员:G姐一家:G姐,G妈妈,G爸爸;D;
      G妈妈很激动地谈读言行录以来的体会和感受。
      读言行录时,点点滴滴结合自身,对心里有很大的震撼,心里觉得干净很多。从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很普通的思维方式来改变。比如买菜时,别人若是多给了钱,心里是暗自高兴的,这是贪心。通过读言行录,觉察到了这一点。
      看别人的问题没有那么生气了,就像言行录书中提到的那个妇人,总是被丈夫打,后来老善人教她脸上常带着微笑。结果是老公不但不打她了,还特别疼她。所以问题都出在自己身上,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自己以前总觉得家人都没有自己想得周到,他们的一些毛病,说过很多次,他们都没有意识到,没有关照到自己,其实还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在家里有点唯我独尊。其实耍脾气是不对的,儿孙有自己的意向是很正常的,并没有出格,不应该太干涉。应该各方面完备自己。度化自己是第一位的。
      就像老善人在讲道的时候,儿子来搅场。学道人都替老善人打抱不平。老善人却能从儿子在尽孝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对方着想。
      老善人没有读很多书,但是知道一点就做一点。点点滴滴从自己做起。领悟了,就要付诸于行动。
      G妈妈的感悟很深!在一旁的女儿G姐频频点头,平日里从妈妈的身上也看到了言行录带来的变化。G妈妈一位年过70的老人能有这样的领悟和变化。真正很难得。G妈妈的分享是我们每个人的财富。感恩!
      八、 刻苦耐劳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们朝阳县里团山子村高石匠的女人,非常肮脏,雇不到做活的。就是雇到,做不了几天也都不干了。只好出大工价雇人,我也是为了多挣几吊钱,答应给他做工。别人都劝我说不中(不可以),我说不管怎的,我也要做完,决不能像别人那样有始无终。
      上工时,到他家一看,实在太脏了!锅台灶下肮脏得不像个样子,一年到头,也不淘(洗刷)一次水缸,都有了味道。还有三个孩子,在屋里拉屎撒尿,遇到做活的(工人)回来吃饭,就拿东西盖上,等吃完饭,才唤狗吃,也不擦一擦,臭烘烘地熏人,苍蝇总是嗡嗡地。做的饭菜,不是酸了,就是臭了,简直咽不下去!我头三天,没吃过一顿饱饭。后来我就立志,吃饭的时候,不用眼睛看,不用鼻子去嗅,还自己说自己——我才做几个月活,若是娶了这样的女人,该怎样呢?我每天到园子里去,采些青菜充饥,还尽力做活。所以东家逢人便说:“我们家做活的,真是世上少有的人!”众人都佩服我有耐性,争着雇用我。
      G姐: 原先换过很多工作,总是觉得无法忍受一些东西。寻求一个改变。没有人能做到老善人这样。他做到了,所以别人都佩服他,都争着雇佣他。
      G妈妈:他也是出于要帮助别人的目的,雪中送炭,因为也没有其他人愿意去高石匠家。
      D:在遇到这种恶劣的情况下,老善人转变自己的思想,他的心就安下来了。就像我在家里,条件很好了,但人不知足,还嫌儿子吵,那我要这么想,如果我一辈子住在幼儿园里该怎么办?
        清光绪九年(1883年)王善人20岁
        九、找好处
      春天旱,入夏以来却闹起连阴天,老不放晴,地里长满了杂草,不好铲(锄草)。东家只好出大工价,多雇人工。我和几个人铲地,过路的人对我们说:“这地真愁死人啦!”有一个同伙的答言说:“哪儿的话呢?这才是卖工夫的养老儿子啊!”(有儿养老,生活无忧。草多工资高,生活也可无优,有如养老之子。)大家听了,都哈哈一笑,我听这话很有意思。我才知道凡事都有好处,正面找不着,从反面去找。能从反面找着好处,才能免去烦恼。从这以后,我每逢遇到苦恼的事,就向反面去找好处。不但自己没有烦恼,还用这种找好处的方法,劝好了很多人。
      G姐:不同的人生观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件事,看到的面不一样。有一个故事,推销员去卖鞋,看到那里没有人穿鞋。A说,完了,没有人穿鞋,怎么卖得出去。B说,没有人穿鞋,太好了。这么大的市场。老善人这样的,是一个很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D:是啊,虽然这个章节看过很多遍,但每一次细读都有收获。就像在家里,老公说自己不对的地方。那应该高兴。一是,他能说出来就不错了,如果人家对你没有信心,闷在心里,打个结在那里就更完蛋。二是,自己有错误,别人指出来正好是改正的机会。
      但有的时候,感觉压力太大了,什么问题都往自己身上堆。有委屈。这就象老善人讲的:草高工资高。烦恼多,你能扛得住,你这个人才有价值。这样想的话,就不要怕压力大,烦恼多。

      G妈妈不知怎么,触动了一段往事,谈起了她的心结。尽管读老善人的书使G妈妈的心态平静很多,但谈起心结,还是未能释怀。。。
      其实正如G妈妈前面提到的,遇到问题,能够自己往自己身上找原因,那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向别人要求,是求不到的,最终的结果往往是痛苦和伤害。
      每个人都抱着自己的本分尽道,不去要求别人。你不去求它,它可能就来了,你去求,求不到的,永远也求不到。
      我们还谈起了做为女人在家中的作用。比如,媳妇道,性如水。水还有个功用,就是能冲刷掉污垢。做媳妇的,要领全家人的不是。谁有不痛快了,委屈了,都是自己的问题,别人倒垃圾,也统统倒在这水里面。这水,要能消化得了。要能流转得了。
      。。。申明一点:读书会是往自身找问题,谈自我改变的交流会,永远指向自己,是每个人需要牢记的。。。
      。。。建议每个人找别人的好处二十条,下周交流,期待下周继续。。。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4月1日 学习老善人找好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4月1日 周日上午10:00--12:00

      每人先找自己曾经有心结的,郁闷过的,或想起来就觉得没有好处的人,找他/她的好处五条。

      G姐:

      曾经接触一个白人物业管理者,发生冲突,遭到强硬对待。觉得对方肯定有歧视的。心里的愤怒无法宣泄。
      后来觉得人家也是在工作的立场上做事。
      他在工作中也是认真负责的,他在做他认为自己对的事情。
      而且这个人也不记前恨的。这件事过去之后,再接触就好像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样。

      还有过去的一个老板,管理过细,给自己压力很大,令自己很痛苦。但是对我的帮助最大。


      D: 有那么一个人,总是笑话我,贬低我,还笑话我的男友。想起她来,觉得没有一点好处。记忆中全是她的毛病。就从她入手。
      找好处
      1,她说话恶狠狠地,比如说,要玩死谁谁谁,叫某某不得安生。她虽然嘴上说话难听一点,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地伤害过谁。说这样的话,出自于她的自卑和内心的恐惧。由此教会我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认识到有些人表面上恶狠狠地,其实内心还是柔软的。
      2,她考研复习的时候说自己数学能考90分,结果及格都没有及格。从这点我看到了,聪明人多虚浮,聪明总是被聪明误。这一点对我很有益处。
      3,从她身上看到了,对别人轻视,其实是最容易招人恨的,那些刻薄的话,完全是损人不利己。
      2,其实她还是蛮单纯的,不好的都在表面上;
      3,她并不钻牛角尖,转身比较快。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放下自己的架子。
      4,她是个很聪明的人,打牌算得很精。我学会打牌还是她教的。社会上的一些事情也是她教我的。她很会玩。从她的角度看我,我这个人确实是又呆又闷的。
      6,虽然我的自尊总是受到她的打击,但没有被打垮,反而更加自信了。这是从反面助我。
      7,虽然出身比较穷困,但为人蛮爽快的,也讲信用。
      8,很麻利,也很坚韧。很象路边的草,很顽强。

      在和G姐分享她的一些经历的过程中,可谓江湖险恶,当年的这位同学,还是相当单纯的。这人还和我特别有缘分。大学同寝室,工作同寝室,连考研也在一起。而她对我的好处,给我教育意义,真是比别人都多。

      G爸爸充分缅怀了他的一位老领导,对他的一生帮助很大。
      当时工厂里的师傅都会打人,我这个师傅从来不打人,很有耐心,尊重我们。我们几个都很一直怀念感激这位师傅。

      。。。呵呵~~G爸爸是个懂得感恩的人。。。

      G妈妈从自身的思维模式出发,分析自己心结的产生。
      我从小挨打受气的人,到工厂以后,靠着自己的努力走到了前面。所以我虽然不愿伤害人,但有些地方会从心里面瞧不起一些人,有些冷眼看人。成家后,在家里大小事都是自己拿主意,所以我觉得都是我说了就算。养成了这个习惯。

      有一件事,我生病住院,大女婿晚上常常来顶爸爸的班。二女婿到后头才来,就要扶我起来走,我不肯起来,数落二女婿,觉得二女婿做秀,不如大女婿实在。现在回忆起来,我是对娃娃们太苛求了。

      G妈妈的心结在特别疼爱的小女儿身上。当年的辛苦环境的背景下,生气的原因等等。G姐觉得父母和子女是两代人,沟通会有问题。妈妈心思太重,拿别人的问题惩罚自己对身体不利,劝说G妈妈事情已经过去,不要在放在心上。但G妈妈显然不能释怀。G妈妈很想把问题解释清楚。

      我们期望G妈妈把这些放下,但有的时候不是简单说想放下就能放下的。每个人执着都不一样。我们觉得能放下的东西,别人未必能放下。对于G妈妈来讲,既然已经一直在反观自省的这条路上了,那更要相信靠自己去打开这个心结。只有自己才能真正解放自己。

      我们所执着的就是当时的那个感受,其实当时的那种感受已经过去了。这个心结看上去很牢,其实是自己抓住不放。总觉得,我那时那么苦,他/她却怎么怎么样对我。其实就是放不下自己的那个早已经过去了的感受。所谓的心结,真正地打开,还是靠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轨迹,期望别人改变似乎不可能。其实我们都是落在在自己的思维惯性里面,就像盲眼的人一样,按照自己的惯性去瞎开车,怎么会不碰车呢?越是是相亲相爱相近的家人之间,摩擦分歧矛盾越是此起彼伏。

      那我们在反观自己的时候,就要做一个睁眼的人,就要让别人的道,人家痛苦,难受,不开心了。你要让别人安心,舒心,开心。你如果老是在那里执着于自己的感受,生活是不幸福的,没有幸福可言。

      每个人都不容易,内心深处都有需要理解,需要抚慰的地方。尽管已经是白发苍苍,饱经风霜。这一路走过来,岁月带给他们的,只是更加的不容易。我们都知道孩子要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爱才能健康成长。对于老年人也是一样,他们曾经所受到的种种不理解和伤害。若是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消化转化,那又靠谁来抚平消解?人心都是一样的。换个角度看问题,就明白了。我们能够给孩子的爱,也能同样地给我们的父母。我们对着孩子的温柔笑脸也同样可以对着我们的父母。很多心结,只是看上去难解而已,真正解开了,什么也不是。

      。。。G妈妈从上周到现在,心结仍未打开,大家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单纯从找好处来看,似乎不能解开心结。只能暂时放下,通过言行录的不断熏陶,慢慢地改变,总有一天,会发现,这些回忆已经不再困扰自己了。。。期待。。。

      (快到尾声时)D老公回来,也做了交流:在基督教里面,你可以选择光明,也可以选择黑暗。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和太太小孩生气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你的态度。我们很多的时候被撒旦牵走了。但是,你可以选择光明的。


      。。。此次读书会主持人未能掌控好进度。大家沉浸在往昔回忆中,谈话很热烈,话题很发散。
      体会:在找好处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专注,要集中在对对方好处的发掘。特别是从以前未能理解,未能体会的角度去认识别人的好处。才能真正起到转换角度,改变思维模式的目的。

      《言行录》还未能读一章节。。。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4月17日 读十三 学会俭字,十四 感化内东家。 ----心得:讲道不讲理,讲理气死你。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4月15日(周日)(D记录)人物:G妈,G爸, G,D地点:D家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王善人22岁
        十三、学会“俭”字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自己常想,我人又矮又笨,全仗给人扛活,才有学活的机会。再看人家怎样待人处事,都有些什么好处,我是天天学,天天知足,越做越起劲。
        我常看见,做活的找活,东伙(雇主和工人)在讲工价时,互相争论,有的因为差钱无几,竟讲不妥。我就暗自立志——我今生一定当个不讲价的做活的,不论到谁家做活,从来不讲工价,东家给多少算多少,可是做起活来,还特别卖力气,绝不为了工价小就马虎。这么一来,头一年的工价,似乎少些,第二年就增高了许多,东家也没亏待过我。我自己还常想,象我这样一个又矮又瘦的人,东家肯给这些钱,可真不少!
        张东家是读书人,每逢看我们做活,就给我们讲故事,伙计们都不爱听,我倒听得津津有昧。有一次听他讲“吴保安弃家赎友”和“羊角哀舍命全交”,我心里就暗自说,看我的!(决心要效法古人的行为。)
      我在张家还学会了一个“俭”字,春天出外扛活,我妈给我做两双鞋,我仔细(小心)穿,省下一双,卖两吊钱,再加上七十吊工钱,一年七十二吊钱进家,我连一文钱也不花。所以我常说:“人若用良心做三年活,不胡花乱用,准有积蓄。”


      G姐:世上的人看起来很精,很能算计,一厘钱都要刮到手上,其实都没有什么好结果。最终你也留不住。老善人做活的时候,都在学习,向别人学习。他就像赚了两份工钱一样,所以不会去计较工价的多少。他看上去傻傻的,但老天不会负人的。

      G妈:老善人做任何事情都不斤斤计较,始终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如果人用诚心做事情的,天是知道的。他后来也没有少得实惠。天会来还你的。
      这次女儿申请自己来加拿大的时候是暑假,那个时候机票价钱很高,但女儿考虑到家乡天气太热了,我会受不了,坚持要让我那个时候过来。过来之后才知道有退税这件事,我们做老人的,给孩子减轻了负担,心里就舒心多了。这就是天来还你啊。
      D:是啊,G姐一心尽孝道,老天会补偿她。

      D:老善人心在道上,对吃喝都不在意,一年下来,一文钱也没有乱花。对比老善人,觉得自己心中想着好吃的好喝的,是心没有在道上。
      G妈:不奢侈保持正常的生活就好了。把自己弄成一个枯柴也不行啊。昨天去听教会的人讲:上帝赐给大家喜乐,每个人要活出自己的喜乐,要以喜乐的心态对待任何人和任何事情。
      D:G妈讲的很有道理!我觉得很启发。老善人他也是很喜乐的:“天天知足,越做越起劲”。这才是入道的心。

      G妈:太克己就过分了,想吃好吃的东西也正常的。
      D:那也不是故意克己,心在道上,已经很欢喜了。就会觉得吃喝没有太大的意思。
      G姐:那是精神追求,老善人是在一个更高的精神层面上。

      G姐:老善人这样的省钱,肯定家里是需要钱的,但他却立志绝不讲工价。
      D:是啊,我以前在家里很省,在公司里面工作,多干一点活,都会想着报酬。他俭,却不悭吝。
      G妈:那他为何赚了那些钱,也未看到他救济别人。
      D:老善人听到那两个故事:吴保安弃家赎友和羊角哀舍命全交,他决心要效法古人的行为。连命和家都可以舍。那肯定也可以舍钱的。
      G姐:老善人节俭,不是为了钱,否则必定会讲工价的。


      。。。在读书会上,不同的视线角度的碰撞,给学习带来了新的体会和深度,启发了大家的思路,对老善人的心在道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恩读书会大家的分享!。。。

        十四、感化内东家
        王善人说过:
        东家奶奶(雇主之妻,又称内东家)好骂人,骂她儿子能连骂三天。我想一个人总骂人,不是好事,可又不好劝她。
        四月二十八日(农历)庙会,照例该放工(休假),早晨还得种一气地。她打发小儿子去看我们种完了没有?她想要种些苞米。她儿子也没对我们说,看完了回去,也没向她说,我们又不知道她的心意,把犁解了。她就大骂起来,我听她骂儿子,才知道原委。我在伙房吃犒劳(打牙祭),大师傅(厨师)来盛一次菜,我问一次:“她还骂么?”大师傅说:“骂呢!”连问了三次。
        我吃完了饭,走到上房前面,大声地说:“别骂了!气死位老太太,我们可担不起。”我又招呼伙计们说:“走!给她种包米去!”她出来说:“今天放工,可别再做活!”我说:“不要紧,今天是我们的工。”她拦也没拦住我们。种完了,我们去逛庙,她又说:“今天晚了!明天再去吧!”我说:“这是我们的工,耽误点不要紧。”她觉得过意不去,故意说:“今天没钱给你们!”我说:“不用钱。”说着就走,老东家背着几吊钱赶来。我对伙友们说:“我们挑人家的礼,别叫人家挑我们的礼,晚上还得早点回去,做些零活。”一边说话,一边慢慢地走,怕累着老东家,等他赶上,把钱分给我们,又陪我们游逛了一天,晚上乐哈哈地回来。东家奶奶也乐了,以后她也不骂人了,反倒时常劝我不要生气。我说:“我哪有气,我是为了你们一家和乐。”由于这一桩事,我才明白,悟谁的道,谁就听你的话。
      有一天,少东家打他弟弟,他妈和妹妹都哭了。我就不让了,我说:“你是打你兄弟么?你简直是打你妈呢!你妈为此事痛哭,你能算孝么?”他一听,立刻就不打了。你看我这做活的,还管东家呢!这正是尽忠。一般人都是习而不察,才看不出窍妙!


      D:原先读书的时候,大家说,最好表演一下,找人演东家奶奶,小儿子,老善人,还有众伙计。把这一节当做电影看一遍,是很生动的。那要找人演东家奶奶也不容易,谁能骂人连骂三天?这么有本事?
      G妈在一旁笑,马上把问题往自己身上归:我有时候气我老伴,一气气上很长时间。想着他不懂你的心意。还是在生孩子那时,你说想吃柑子,不要鸡蛋。他偏偏给你买鸡蛋。自己吐得厉害,什么都不能吃,只是想吃柑子,结果一看是鸡蛋,就来气。他有想法,他觉得鸡蛋更营养,相同的价钱,柑子不合算。他就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他只知道来向你陪不是,劝你不要生气,以后一定会改,但你说十遍,他也不改。他不说还好,这么一说,我一听,心里气又上来了。
      D:上次读书会有人分析得很好,他说水性人,好黏着不放,生气爱生回头气,就是总想着这件事,越想越气。老太太骂人是火性,能连着骂三天,还有水性。就是想着想着又来气的那种。土性人厚道踏实,他怎么也转不过弯来,水性人就容易被土性人克到。被克到了就会烦人。人家还没有做什么不对的事情,但你一看就烦了。因为您知道他不会改,自己心里的结没法打开。一直在黏着呢。那您说该怎么办?是期望对方转过来,还是您自己转过来。我们再回到书中看看老善人怎么办,东家奶奶后来怎么样。那就请G姐扮演一下老善人看看?

      G姐:我在家里不出声的。他们俩多年的习惯在那里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

      D:是啊,其实老善人开始也是不出声的,他是等着机会。他只不过是一个长工,凭什么去劝。一上来就说,你应该如何如何,别人谁听你的。在家里讲道理,越劝火越大。
      原先我在家里看到父母争执,他们在那里明讲,我就在肚子里暗讲,怎么这样呢,怎么不能退一步呢。如何如何的。我觉得自己还挺有道理。后来读了老善人的书,有一天我终于明白,我即使在肚子里嘀咕,也是不对的。我有什么资格去评判父母呢?你看父母这样那样,你又做了什么呢? 再一看老善人做事情。他马上就去补这个漏了。他没有去说东家奶奶什么什么的,东家奶奶的火自然就熄了。她不但这次不骂人了,以后都不骂人了。这就是老善人德行的力量。能感化人。

      G姐:老善人这样真的是,越来越觉得他太高了。我们做不到。你看他后面招呼伙计们干活。人家也都能听从他的。
      G妈:看老善人的书中有一句话:讲道不讲理,讲理气死你。我总觉得他不对,不好。看来是不对。
      D:对啊,就是这个话!在家里就是讲情,讲道的地方。您懂家人的道,就能享家人的福。您被人气到了,是不懂他的道。
      刚刚说G爸郁闷的时候,在外面转一圈回来就好了。G爸,您是怎么想的?怎么消气的?
      G爸:这家里两口子过日子呀,有什么呀。就是要忍,要包容。。。

      。。。赞叹G爸,给我们上了和睦夫妻最重要的一课。。。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4月22日 道在低处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4月22日(周日)(D记录)人物:G妈,G爸, G,D 地点:G家

      十五、助人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在十里台张家扛活时,遇着一个打头的(工头),庄稼活平常,因为他会织布,东家为了冬天农闲时,利用他织布,才叫他当打头的。我们两个人送粪,我装车,他赶,车走后,远远的就听着他打骂牲口声,把嗓子都喊哑了。午饭后,我把粪车装好了,对他说:“我赶一趟试试好不?”他说:“好吧!这牲口可把我气死了!”我赶走后不大工夫就回来了。他说:“你还会赶车啊!那好了,你赶吧!”
        到了秋天,和人换工割地,人家来了一个打头的,两个伙计,当然由我们打头的领工。吃罢晌饭(午饭),外来的打头的对伙计们说:“下半天加点劲,把这个家伙压过去!”我把这话暗地里告诉了我们打头的,他一听很着急。我说:“不要紧,等一会儿下地,分高梁垄时,当然是你领头,你挨着我,外来的人再往下排,他们若是快要越过你时,你就丢下两垄给我割,他们追不上时,你再拾起来,到了垄头,还一点也看不出来。”结果,我们打头的,到底没被他们压过去。可是后边的人又下蛋(落后)了,落下去好远。我又帮他们割了几垄,赶到地头时,大家一齐到,那才有意思呢!有人说我:“你太傻了,为什么不把打头的压下去,显一显自己呢?”我说:“他是我们打头的,他要是丢了人,我们也不光彩。

      G姐:在西方,你需要表现的,否则就被压下去了,出不了头。再说,应该由老善人来做打头的,这样更合理。
      G妈:善人的心在道上的,他想到的是助人,他不是我们的那些想法。
      D:G妈讲得好,因为善人的心在道上,他想的不是世间的那些。这一段我以前也仔细读过,本来想按照以前的想法发言,但对照自己的身心,现在读来又有新的体悟。我看到善人讲:‘大家一齐到,那才有意思呢!’对比我自己的心态,就没有这种“大家一齐到,那才有意思呢”的想法。总是想彰显自己高明,比别人要强。别人比我好,我就会想他哪里哪里还不如我呢。起嫉妒心。以前在觉得自己还挺淡泊的,不会去争强好胜。现在发现那些都是我不在意的东西,我真正在意的东西,还是争得厉害,人心就是这样的。所以老善人这种精神特别是我要学习的。

      G姐:老善人的能力很强,如果他能力不强,那靠什么来助人呢?
      G妈:每个人尽自己的本分就是了。就像那个扫厕所的齐子山,他尽他的努力,他说自己是所长,是厕所所长。省长开始还不悦,后来不也敬佩他吗?这是道在低处。


      十七、受辱度志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家里穷,年景又不好,借我姑姑家的东西(衣物),当在锦县城里。冬至月(十一月)家里赎出一部分归还了。等我满工回家,听说还有没赎的当,我姑父派人来,催着要得很急。我心想,既是至亲,一定会原谅,又是临年靠近,路上又有胡子(土匪)不好走,想缓到来年春天再赎,便和我大哥一同到我姑父家求缓期。哪知道我姑父一听说求缓期,就来气了,用手指着我们说:“你们老王家没一个好东西,真是一筐木头,砍不出一个楔子来!”损(讥骂)了我半夜,我连一声也不敢响,鸡一叫就从白枣树沟村我姑父家起身,赶到十里台张东家家借到钱,连夜进城,把当赎出来,送还给他。我心里想,他是个人,我也是个人,为什么穷富差得这么远?叫人损得这样难堪?他在乡里很有名望,我怎么没有呢?我才决定来年到他家去扛活,看他到底是怎么成的名?也让他看看我,将来能不能成材?

      G妈:度志和成道关系很重要。他受到别人羞辱了,既不回避,也不恨他,反而去他家做活,去看个究竟,看人家是怎么成的。很有志气。
      G姐:是啊,如果是我,我不会想和他再相处,看到他都要躲开,不在背后骂他就算好了,哪里还会送上门去,天天在人家面前扛活,有可能人家还继续羞辱?
      D:嗯,如果是我,我会在心里找平衡,挑他的毛病。给自己一个安慰。忍辱,老善人这才是真正的忍辱。
      G姐:他都没有“忍”的概念。我们平常忍住了,一旦有机会,人家倒霉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幸灾乐祸,若是犯在自己手上了,肯定要说上几句。
      D:嗯,表面上忍住了,其实已经恨上了。还不觉察呢。

      。。。由老善人的这段故事,也读出了一个求道人应该有的心态。。。

      感恩王老善人!
      感恩读书会的大家!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4月29日 生命的这一刻,停下脚步,把自己当做一个死人。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十八、慈母逝世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妈五十一岁那年腊月,病得很重,我知道不能好了。她老可还很明白,临危前三天,身体疼痛哎呀哎呀地呼叫,我问我妈:“你老心里还惦念什么吗?”我妈说:“我就是惦念老四,因为他好耍钱(赌博),坏名在外,我死后恐怕没人给媳妇,要打一辈子光棍,我死也不了心。”我说:“这事在我,你老放心好了,有我,一定叫他成家人家,决不叫他打光棍。”我妈一听,即刻精神起来,对我讲起家族和亲友们的三世因果——谁家做过什么样的好事,得了什么样的善报;谁家做过什么样的坏事,遭了怎样的恶报,说得详详细细。一连讲了三天三夜,还嘱咐我,多做好事。她老算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真理,说得一明二白。最后她老说:“我有你这样的儿子,我很放心!”说罢,含笑去世。
      由这桩事我明白了,人若把心事了啦,准得善终。因此我常劝人当个“活死人”,准能得道。

      G姐:人若把心事了啦,准得善终。他妈妈痛得那个样子,结果含笑去世。我们平时的心事很多啊。有一句话是说,我们要把每天都当做最后一天。假如我现在这一天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肯定要去了结一些以前的旧事。该说的说,该还的还。就能把自己的心事了了。
      D:我还真想不出有啥好做的事。静静等待死亡吧。。。这种活死人的心态很好啊。生命的这一刻,停下脚步,把自己当做一个死人。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王善人24岁
        十九、弟兄分家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我妈去世后,我们弟兄四人分了家。我大哥(树椿)和三弟(树森),都早已成家,只有四弟(树永),还没有成家。我为了帮助四弟成家,了我妈的心事,我和四弟同居,不过房子和田地已经平分好了。四弟给人扛活,挣的钱,由我负责放出去生息。他的地由他自己耕种,春耕时我换他回来,耕他自己的地。夏天铲地,秋天收割也是一样,都是我去替他扛活,换他回来自己做。我又劝他把积蓄的钱买牲口,有利归他,损失归我。几年的工夫,四弟已经积了不少的钱。四弟还是年纪轻,不懂事,背地里还有怨言。亲友们都对我说:“你待你四兄弟这样好,他还不知足,何必再管他呢?和他分居算了。”我说:“我只知道他是我妈最心疼的儿子,别的事我都没放在心里。”


      记得以前读书会的时候也谈到老善人对他四弟的事情,大家都觉得难以做到。
      G妈妈在这件事上有亲身的体会。读到这一章节时,感慨万分。G妈妈有一个弟弟,她对这个弟弟一直很付出。直到现在还给钱周济。但弟弟不计恩情,反而理所应当地索要,令G妈妈很不高兴。侄儿尚知道好歹,令G妈妈又有少许宽慰。
      虽然G妈妈也明白这个道理,怨恨怒恼烦,对别人的纠结,最终伤害的只是自己。但就是心里转不过这个弯,觉得不平,憋屈。弟弟忘恩,就难受,侄儿记恩,就开心。心里的这些事情始终难以放下。
      老善人给大家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我只知道他是我妈最心疼的儿子,别的事我都没放在心里。”老善人他只一心为尽孝道,在道上考虑这件事该不该做,该做的就去做,做好。其他的都没有在心上,弟弟对自己是否有怨言,好像对他全然没有影响。这种精神是我们非常值得向老善人学习的。


        二十、立命
        我听王善人这样说过:
        什么是道?你做好事,就是好道,好事就来;你做坏事,就是坏道,坏事就到。完全是自做自受,有天理的。
        我给人扛活,每逢上工时,必先到两天;满工后,多做两天才回家。在锦县十里台老张家,一连做了四年,没缺过一天工,还起早睡晚,凡是应该做的活计,不用东家吩咐,自己看着该做的便做,应问的就问。别人做活都认为是给东家做,我把东家的家,看成是我的家,尽心竭力地去做。等我满工临走时,东家向我说:“你以后有为难道窄时,尽管来找我,我一定帮你的忙。”后来我周姑父因我没钱给他赎当,损(讥讽叱斥)我,我向张东家借的钱,才把借他家的当(衣物),赎回还给他。后来又成全我买地,家里有了田地,我才能把家放下,入宣讲堂讲善书。
      现在的人专讲挣钱,不肯出力,反倒受了穷。我不讲挣钱,专讲挣命。什么叫挣命呢?就是我们为人做事,使众人佩服了,命就准长,这就是挣到命(立住命)了。象我的张东家,若不佩服我,哪肯帮助我呢?

      上一节G妈妈提出一点,老善人会放利,还买牲口等,老善人很会经营啊。是啊,善人一方面很会经营,另一方面又很“傻”的样子。做工不讲价,对四弟不计较。他其实是在道上也算得很精啊。所以别人挣钱,善人挣命。别人都抢的东西,他不要。赞叹!



      会后聊到五行性,金性是分清的,算的很清楚,阴金人挑剔,刻薄,算计,好嫉妒,好恼人,看别人的不是,心里看不得别人得好处,得意,心里想他这样的人怎么配呢?恼人伤肺。阳金的是很义气,活泼,同样是分清的,但阳金会能找别人的好处,八面玲珑的,就像好客的女主人,能令满座皆欢,圆情周到。
      D:谈到金性,忽然想到昨天的读经班,我表扬只有某某同学背出来了。这时候某某同学的妈妈赶紧说了一句,大家都背出来了。我感到自己很挑剔苛刻。为何那么吝啬对孩子的赞美呢。
      G妈妈讲自己也是如此,总在心里权衡别人是否值得表扬,他够那个水准,才会夸他,否则就好像是故意奉承人似地。自己的肺是不好。
      D:我也有轻度的鼻炎。可能就是这个缘故。所以要多说别人的好话。你夸他,问问心里,是不是想从他那里拿好处。如果不是的话,那就尽管夸。看别人的闪光点。人家不好的人也能给你说好了。就像老善人一样,一定要找他二大妈的好处。和G妈妈共勉。


      。。。G妈妈的糖核桃很好吃。。。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