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东北盘子大不精致。东北家常饭桌,差不多这样吧,太不讲究了,这个东北播主还一个劲地吹:太好吃了。

菜也许味道不错,可是这大盘子乱78遭一放,盘子里稀里呼噜一坨,没了食欲。


: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美食天地 / 说到北方南方菜,记的家里炒菜都是一碟一碟的,每碟量也不是很多,菜多是切的细细的,样式多。可后来上丈母娘家去吃饭夏着了,都是大块大盘的没几样,还有那个水饺多的惊人,还加刺鼻的生蒜。这吃的上面,北南方还真像两个不同国家的人。
    • 那你这个丈母娘家或者不是正宗的北方人,或者为你这个南方人调整了。要是北方人,今天要是吃水饺,那就不炒菜了。:-) +1
      我们同学年三十去丈母娘家。未来丈母娘说今晚吃水饺。等水饺上来,他不动筷子,还等炒菜呢。
      • 是的包水饺了就啥都没有了,那不是填肚子吗。我也是脑子老想着是不是还有炒菜要上。
        • 不可能! 尤其是请客的时候,照样至少两凉两热。 +1
          • 你肯定是富裕人家出来的
          • 很少听说用饺子请客。除非把对方不当客人,当家里人。 +3
          • 咱家招待客人可以有四个凉菜,拍黄瓜,松花蛋,花生米,腌糖蒜。
            • 这里面花生米、松花蛋是有可能和饺子一起吃的。糖蒜一般是涮羊肉的时候吃。 +1
      • 那也得整两盘凉菜啊。
        • 北京一般是没有的。要是有,也就是肉皮冻、芥末墩了。 +1
          • 拍个黄瓜也是那个意思啊,干吃饺子咋回事。
            • 北京人传统上很少吃饺子的时候拍黄瓜。原因很简单,吃饺子一般是冬天吃,冬天没有黄瓜(现在肯定有了,但是过去不应季)。 +4
      • 我家饺子只能当个早餐或点心,当不了主食 +3
        • 这是南方人的吃法。再比如包子也一样。北方人当顿饭(都不是当主食,而是完整的一顿饭),南方人(江浙一带),那就是点心了。 +1
          • 是的,这辈子在自己家里只记得吃过唯一一次饺子,还是买来的饺子皮。我们小孩只吃四五个。
            • 买的饺子皮没法吃 +2
              • 同意!
      • 在大连待过几年,发现大连人基本不喝汤,吃饭上个西红柿鸡蛋汤算讲究的一餐了。我炖了排骨汤或猪蹄汤,本地同学都说没见过。而且大连排骨就是排骨,不分大小,我说大排骨和小排骨,她们听不懂。中国真是地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文化,人情世故,各地都不一样。 +1
        • 真能埋汰北方人。北方的飞龙汤你见都没见过,别说喝了。狍子肉做的丸子汤,你更是闻所未闻。一个破排骨值得说来说去的,北方的杀猪菜,连汤带肉加血肠,酸菜,南方的猪肉与之相比哪有啥猪肉香味。
          • 原来猪也有区别 +5
            • 猪是不是有区别我不知道啊,哈哈。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出产不同,所以饮食区别很大。比如大连,水果很多,苹果和樱桃都很有名,海鲜又多又便宜,比之浙江舟山宁波那些盛产海鲜的地方,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讲到海鲜的烹调水平,我觉得还是浙江广东更胜一筹。 +1
              • 小时候也是,记忆里吃的鱼虾不比肉少
            • 当然有区别,中国最好的猪是安徽的黑猪和海南的五脚猪,东北好像没啥有名的猪。至于血肠,看重庆人拍的小视频里评价的是没啥味道。狍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吃不得
        • 以前比较不能接受的是北方把黄瓜放汤里烧
          • 还有这么吃的?
            • 黄瓜鸡蛋汤,现在也能吃了😀
              • 西红柿🍅不好了吧?
                • 是呀,再加个凉拌黄瓜多好
                  • 大赞
          • 我现在仍旧经常这么做,黄瓜切片,葱花油爆锅,加水烧开,放疙瘩头,然后打两个鸡蛋花,最后香油淋上,香菜末加上,连喝三碗
          • 两个痣的评语,粗糙。 +1
          • 黄瓜片紫菜鸡蛋汤、或者黄瓜片汆丸子汤大概是北京最常见的几种汤之一了
      • 北方人才不是这样呢。我们过年的时候,年夜饭最丰盛了,平时吃不到的那天都有。一般年夜饭大概晚上五六点吃。饺子(不是水饺)算是一种过12点的仪式。晚上全家一起包,包很多很多,多余的冻上。12点一过煮一些,第二天早上再煎一下。 +3
        • 除了饺子还是饺子😂 +3
        • 对啊,北方过年包饺子就是年底收尾嘛,图个吉利 +1
        • 從小除夕晚餐豐富但是沒有餃子,餃子是12點放完鞭炮後吃,吃完給父母跪拜新年,領紅包,初一早上吃年糕
    • 南方人太小气,抠搜的一点点的食物,都不敢伸筷子吃。北方人大气,管饱。 +3
      • 原来一直以为冰姐是上海人😀 +1
        • 最不喜欢的就是上海人。
          当年实习路过上海,住同济大学旅馆,看门老头居然半夜闯进房间要罚款,原因是我们把空床的被子也压在自己的被子上了,一个人几毛钱的罚款,真是小气到家了。正月十五啊,上海冻死人,当时上海的自来水都没法喝,亏得我带了个水果罐头,几个同学轮着喝。
          • 就因为一个看门老头,把上海人胖揍一顿? +2
            • 印象深刻。再加上上海人喜欢歧视外地人,就印象不好了。
          • 以前住旅馆是按床位收费的,你用了别人床上的被子,那肯定是要算钱的。 +1
            • 如果是俺们那嘎达,这样的事肯定说,没事, 太冷了,把闲着的被子都压上吧。 +1
        • 有那么土的上海人吗? +2
    • 北方人告诉你,饺子不是招待客人用的,只能是自己家里人吃。 +1
      • 是的。如果在餐馆请客,饺子可以作为最后的主食,在家里绝对不会出现。
      • 这么想问题:包饺子要花许多时间,才是一个主食,要炒菜加包饺子,招待客人,要有team才行!
    • 鲁菜招待客人,婚丧嫁娶,精髓就是十个菜十个碗,饺子从来不上桌,饺子是过年时的特殊食物 +1
      • 我们那里是八碟八碗。比你们少四个。
        • 大席要十个十个,家庭来客人小规模6个下酒菜,再加4个或者6个碗,烧鸡,合肉,炸鱼,猪蹄榜,四喜丸子等
    • 小时候家里请客没包过饺子。 +1
      • 北方人排着大队报道了。
      • 难道你也是北方人?
        • 正宗中原人。
    • 饺子即是主食也是菜,包饺子还再弄俩凉菜的,一点定是准女婿准儿媳来了。 +1
      • 对头
      • 准女婿第一次来家,我还真准备了饺子,因为听说他爱吃茴香馅的饺子。
        • 多伦多Spadina上的饺子馆里茴香馅的饺子很好吃,每回都是必点的
        • 👍 印象里只有北京人爱吃茴香馅。
        • 后来成了女婿吗?
          • 在准备婚礼。
        • 我也喜欢茴香馅儿的饺子包子,可惜家里其他人坚决不吃,从来没包过。据说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呢。
        • 茴香馅的确好吃
    • 韩国人(貌似日本人也)日常一餐也是一碟一碟的,哪怕一桌子各种泡菜各种拌海草,也要七碟八碗的摆好。也许中原北方原来也这样讲究,经历了数百年乱世饥馑战争,这些都省略了,这与食物充不充分关系不大,与情致有关,韩日历史上都是食物不足国。 +1
      • 啥省略了? 难道我北方没盘子没碗了? +1
        • 东北盘子大不精致。东北家常饭桌,差不多这样吧,太不讲究了,这个东北播主还一个劲地吹:太好吃了。

          菜也许味道不错,可是这大盘子乱78遭一放,盘子里稀里呼噜一坨,没了食欲。


          :

          • 那是以前的农村。你们南方的农村更提溜不起来。那大葱蘸大酱,农村人自己做的,特别香。黄米饭确实好吃,比糯米饭好吃多了。 +1
            那火炕冬天烧的贼拉热乎,晚上睡觉舒服。老了真想回去养老,黑龙江黑土地长出来的食物真香啊。
            • 一直觉得东北那儿的菜象猪食 +6
              • 这话说的😢
    • 感觉是越往南越讲究越好吃 +3
      • 水晶虾仁好恰
        • 😂更喜欢广东菜好妹到
    • 越往南盘子越小 +1
      • 盘子小花样多, 精致 +2
    • 是,我家有个姨父是上海人,特会做菜,聚会时掌勺。家里的长辈们笑话他一个鸡蛋炒好几个菜。直接后果就是因为谁都不好意思吃干净盘底儿,最后一桌子的剩菜。 +1
      • Stereotype了 豪爽的上海人不要太多😝
        • 就是说说自家发生的趣事,哪里有stereotype 了。饮食习惯而已,跟性格不沾边。我这位姨父人不错的。
    • 忘了是哪个作家,损上海人,说皮蛋也算个菜,一个皮蛋放碗里,滚过来滚过去,谁也不好意思下筷子。。不过这是穷的时候
      贾平娃的小说里也有描写陕西地主家,四个菜,一碟子咸菜,一碟子盐,一碟子辣椒,还有一碗鸡,但是木头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