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往事回顾(5)上山下乡(1)毕业分配

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视频进入我的演播室,谢谢大家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xU8nXOXI8k&list=PLxKITj2JzdUGEiuGpIFuOVElRvgkj5joC&index=122

​​​​​​​
今天又回到我的往事回顾系列,这次我想说说我当年上山下乡的经历,这个话题挺多的,一点一点来,今天就先从毕业分配说起。

我是69届初中毕业生,比我们早几届的毕业生基本上都是连窝端一个不留全部下乡了。

由于,前面的毕业生到乡下吃了不少苦,对大多数人来说,下乡都很恐怖,后来的学生都千方百计拖着不走。我记得当年我们这些还没有毕业的学生由老师带着到上一届毕业生的家里去动员他们下乡,有不少赖着不走的学生,他们装病说不能去,我们就整夜整夜的呆在人家家里,也是赖着不走,看谁赖得过谁。他们就跟我们说,别看你们现在动员我们走,你们到时也得走,不要以为表现积极一些就可以留下了。

所以上面宣传的什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之类的说辞在民间其实已经非常不得人心了。

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到我们这一届毕业分配时开始有名额留在城里,第一批25%的学生都是根红苗正的红五类子女,他们去的单位都是好单位,什么国营大企业之类的,

第二批25%放宽了一点,出身差一点的,比如职员,医生,教师,甚至是小业主什么的子女,也都留下来了。当然,接收的单位要差一些,大部分都分配在,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说法是第三产业,像什么菜店,理发店,小卖部之类的中小集体单位。也有分配在大一些的工厂,就是稍微远一些,上下班来回的不是太方便。

剩下的50%,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都是后娘养的,什么黑五类,走资派,资本家的子女统统下乡,嗨,命不好啊。但是,就在这一批人里,还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山西插队,另一个是黑龙江兵团,我选了兵团,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在接下来的内容,我会讲讲我讲讲我了解到的情况,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亲身经历的情况。

1970/5/17这一天是一个天青气朗,微风和煦的好日子,本来这样的天气应该给人们带来好心情,可是这一天是我们这一批年青人奔赴黑龙江北大荒的日子。

在这之前,我父亲已被放出来了,我母亲还关在监狱里。

在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我母亲被关在监狱里,倒不是因为她犯了什么罪,判了什么刑,而是她们单位有这个方便条件,监狱就是她们单位的一个下属单位。或者,也可能是她的“问题”比较严重,还有就是我自己猜想,她工作的性质涉及机密的东西太多,所以在特殊时期,把她关起来,比较放心。

她关在一个单间里,而我父亲当时是和好几个“牛鬼蛇神”一起关在一个房间里,是单位大楼后面的一排平房里的一间房,其它房间估计也是关他们这些人的。房间里没有桌椅板凳,他们都坐在地上,由于周末食堂休息了,不做饭了,由家属来人送饭,如果家里没人,我估计就得饿着了,或者大家分享一下。

所以,我每周可以见父亲一面。当时,我们家里没有大人,就我们几个孩子,我姐姐也下乡了,所以,主要由我,做饭给父亲送去。真是像当年样板戏《红灯记》里唱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然,把穷人改成黑帮就更符合实际了。

说到黑帮,再多说一句,文革时期的黑帮,跟普通的黑帮概念不同,普通的黑帮英语叫gang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社会,黑手党,还有一些到处惹是生非打架斗殴的小混混,扰乱社会,独霸一方,而文革的黑帮专指批到斗臭的走资派,当权派。

我后来就想,你把过去曾经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的同事加战友都打成了黑帮分子,那你本人不就成了黑帮头目了嘛。

更让我想不通的是,现在,又一个你当年也是黑帮的狗崽子,深受其害,为什么至今还要拼命搞这这一套害人害己,天理难容的瞎折腾,并想尽办法把这个国家拉回到那个恐怖的时代呢?

再接着上面的说,因为这种特殊的对待,见我母亲就困难多了,我们到母亲单位询问了几次,终于批准给我们一次探视的机会。那一天,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骑着自行车来到了30多里的外的本市一处监狱,是我人生第一次,也是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次,走进监狱。监狱跟影视作品拍摄的差不多,四面高墙,墙上有电网,和岗楼,上面都有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着。

我母亲关在一个单间,房间里就一张床,没有其他陈设了。床是那种我过去曾经说过的(见幼儿园,小学,或者踢足球那一集里)非常简易的,在两个铺凳上放三块铺板搭起来的。铺板不是很平,特别是像我这样躺着不老实,总爱动,翻来覆去的烙烧饼,结果,铺板的缝隙就会越来越大,睡在上面的感觉,可想而知。

我们母子见面的场景,就不再详细说了,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走的那一天,我们乘坐的是一个专列,也就是说,这一列火车都是奔赴祖国边疆的年轻孩子。当时大多数家里都来人为我们送行,火车站里车内车外哭声一片,震天动地。

当时我姐姐已经下放到农村了,所以,只有父亲带着我的弟妹来为我送行,由于,当时人太多,父亲他们挤不上前,弟妹矮在后面也看不到我,父亲就带着他们走到隔着两道铁道线的另一个站台上远远的看着我,

直到列车缓缓的开动了,像其他送行的人群一样,他们还站在那里,直到我们看不见了,也不知道人群是什么时候散去的。

长话短说,今天就先啰嗦到这里吧,下面讲today's words.

today's words: in/out of touch
联系:ask someone to put you in touch with other suppliers"
请人帮你跟供应商取得联系。

我经常讲的引申含义:了解/不了解(取得联系就了解了,否则,就不了解)把两个含义联系起来,容易理解in touch,否则out of touch,这也是一种记忆的办法。

例句:He's not really in touch with what young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I didn't see any news all the time I was on holiday, so I'm completely out of touch.

第一句说他跟年轻人格格不入了,对他们的喜怒哀乐不太理解了。我们生活对现在年轻人生活的年代,很多事情搞不明白,第二句说我在度假期间不看新闻,对外界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该对我们周围环境有些了解,要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同时,我也强调一下,我们也不要忘记过去,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书法就写这八个字: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好,又该跟大家说再见了。
为了支持我的爱好,请大家点赞,留言,
订阅,和转发我的视频节目。
感谢大家的关注,鼓励,分享,和支持。
祝福大家生活愉快,下期再见。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人生足迹 / 往事回顾(5)上山下乡(1)毕业分配 +8
    • 谢谢分享!必须支持一下,我是68届的,当了7年知青,上一张当年我的知青照,拍摄于69年春。 +5


      :

      • 肉脸上还真有不少古来稀
      • 太珍贵了!小伙子青春年华,毁了整整一代人。当然,我们也收获了很多。 +1
        • 其实我现在这个ID就是当年做知青时所在大队的名字“上浪”,我曾经好几年没有来这里,但随时都还能够记得住。 +1
      • 青春照很帅~ +2
        • 7年知青生活受苦不少, +1
          但我还算是比较幸运的,广东中山是比较开放的地方,那个年代我还可以玩摄影,弹结它,收听香港电台,算是苦中寻乐吧。


          :

          • 7年真是漫长,那会下乡多久也没个标准啊。另外,黑白片的灰度还挺不错的。我以前也自己冲洗过不少黑白照片,我那会没品味,总爱大反差,用4号高反差相纸 :))
            • 那会下乡多久确实是没个标准,开头说是一辈子的,所以在广东很多人拼了命外逃 +1
          • 我是中途离开的,家里怕打仗,也是因为太远, +1

            把我从黑龙江调到姐姐在河北插队的农村,结果插队比在兵团苦多了,老话说,吃二茬苦,受二茬罪。

            没有走,一直留在黑龙江的老同学们,足足呆了八九年,最后统一回城的。

            • 插队肯定是辛苦,生活上所有东西都靠自己,但是插队是非常自由,农民从来不管知青的私人生活。
              • 各地农村差别很大,我们那地不是最穷也是非常接近,一个工分几分钱,我刚去时
                一天挣4分,全劳力一天8分,周围几个邻县还有更穷的。后来发现石油了,好一点。真没想到居然想把首都迁到这里。
                • 我可能就在你的邻县啊。我们生产队是倒挂的,每挣十分工,到年底决算完了就欠生产队三分钱。挣的公分越多,欠的越多。

                  由于是山区,可耕种的土地很少,每年自产口粮每人只能分到不到100斤。剩下的每人分500斤地瓜(顶100斤口粮)。农村最低口粮标准是每人每年260斤,毛粮!上述两部分加一起还不够260斤的部分要花钱向国家购买。这是年复一年入不敷出的根源。

                  260斤毛粮磨成米面只有200斤,根本不够吃。每年从开春开始就普遍断粮了,靠吃野菜度日。500斤地瓜放在地窖里,开春大部分都烂了,喂猪猪都不吃。

      • 这张照片有意思,如果手扶门框上面是领袖的画像,那照片很容易被人上纲上线:居然手摁着领袖的脸!说不准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哦.... +1
        • 你很细心,确实是领袖像,茅屋太矮在门前无法直立,斜着身子不小心把脸捂住了
          • 拍照时正值文革高潮时期,幸亏没公开给多人看见吧?否则真不好说惹出啥事呢....那些草棚房俺也见过咋搭的:墙是用竹子立好了框架,然后用稻草合泥糊起来的,棚顶是用稻草或茅草夹在竹片中一排排如叠瓦那样搭上去,然后用绳子扎在顶梁/架上... +1
            • 你说得很对,当时茅房都是这样搭的,不过我的茅房用甘蔗叶代替稻草,算是对知青的优待 +1
              • 呵呵,俺也曾经是个准知青,还没轮到呢文革就结束了,结果赶上的是高考....但俺对知青并不陌生,因为邻居和大院里还有同学的哥姐们当知青的不少,俺自己也下过乡参加各种劳动、去农村与农民"三同”过,还全班轮守农场过集体生活... +1
      • 我也跟风支持一下,也当了7年知青,太穷,没有留下过任何照片。我下过两次乡。第一次是在上中学的时候作为57战士的家属下乡。三年后我们家回城了。那年我正好中学毕业。刚回城三个月,又作为知青独自去了另外的地方下乡。 +2

        我当时就很不理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个我赞成啊。周围的同龄人绝大部分都去了。看来是必要的。但是我已经接受完再教育了,为什么还要去?有必要,再,再教育吗?

        我的父亲是老牌的知识分子,带着瓶底一样厚的近视镜,地上绿油油的一片,根本分不清哪个是草,哪个是苗。所以段不可以让他下地种庄稼的。于是公社成立了一个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都是像他那样的57战士,去各个生产队宣传,其实就是读报纸,给广播站写宣传材料。于是乎,他不是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而是相反,在教育贫下中农。

        真正下乡接受再教育的是我(老大)和我妈。弟弟们还都太小。我妈要做所有的家务。一切力气活都是我的。我作为中学生,要像生产队队员一样参加生产劳动。三九寒冬,生产队长半夜三点钟来敲窗户,喊我起来去往山上挑粪。那年我14岁。早上六点钟结束,回家吃早饭,然后翻过一座大山去上学。

        那里没有电。点着豆粒大的煤油灯。在我的印象中,解放后,中华民族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当家做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为什么没有电?他们解放前不幸福的时候会更穷吗?更穷的生活是什么样呢?想象不出来啊。

        • 呵呵,很少听过两次下乡,不过你第二次才算是真正的下乡吧,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十年,但很多往事还历历在目,这段岁月,如同一把篆刻刀,刻了在心里永生难忘,今天我们从回忆中重温岁月,更要珍惜现在的晚年生活。
      • 我也是68届的,不过是初中生(其实就念了七年书)一直不愿意看知青上山下乡题材的电视剧。我们插队在一个生产队的13个人离世了四个,一个女同学和当年的队长……队长入狱,女同学远嫁后事发离婚后再无消息……。知青一一是滴着血和撕碎了青春写成的。 +1
    • 写的真好! +6
      听一位曾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大哥哥讲他们当年离开父母的时候还是14、5岁的孩子,北京站出发现场就跟送葬似的,哭声震天、凄惨无比。我们大院部队首长都把自己的儿女送去当兵以逃脱插队,习主席的父亲属于反党分子、子女当不了兵,埋下了烙印。那一代人特能吃苦,出了不少人才,也有人心灵扭曲成了熊才。改革开放后不少人出国洋插队,也有女知青嫁给了老农,一辈子留在了山沟沟。祖国真是多灾多难。请继续,,
      • 多谢鼓励,我们这些老人能说一说过去的经历,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 敬佩您平和的心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灾难就是灾难,没什么值得歌颂的。歌颂灾难的人不是既得利益者就是没有身临灾难,长江黄河不会倒流。希望您余生幸福~ +5
          • 谢谢您的祝福!谁要歌颂,就让他们自己亲自体验一下,哪怕只一年。 +4
            • 赞这个! +2
    • 我的天啊,这不都到了百十来岁了。
      • 是呀,觉得很遥远,但是,很多事情,就在眼前。
        • 阅历呀,值得回忆,谢谢分享 +1
          • 看了一下楼上的2位老人都是03/04年的老艾迪了,不会是一代移民吧?
            • 关键是第一代移民的定义。实际上我们就是第一代移民 +2
              • 我理解第一代移民是靠自己的能力走进加拿大的,而不是团聚移民.40多岁的非投资移民还真的不容易 +1
                • 我93年40岁只身到美国,96年移民到加拿大,当然,把老婆孩子也带来了。 +1
                  • 谢谢叔叔分享亲身体验。赞您没有被洗脑,在这个年纪对当下发生的事情,还保持清醒的认识! +3
                    • 多谢您的支持,鼓励!现在的年轻人思想比我们解放,眼界比我们开阔,老年人也应该向年轻人多学习。
                • 我们就是搭上当时出国留学最后一班列车来的加拿大,应该是妥妥的第一代移民,
                  • 不管是什么时候来的,我的概念,只要是不靠父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都应该算是第一代。
    • 向您致敬! +4
    • 致敬!谢谢分享 +4
    • 致敬!谢谢分享。最近读了几本长篇小说,有关于那个年代的描写,还有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真的是触目惊心 +3
      • 三年自然灾害,我们那里永远是大丰收,当地人的名言,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1
      • 今天老公还纠正我,那三年是人祸,不是天灾。还想历史上各朝各代国家成那个样子了都会官逼民反,不造反也要饿死,老毛是怎么做到善终的呢? +1
    • 再一次衷心感谢诸位的支持,鼓励!
    • wow,那时还没出生呢。我家也有亲戚去黑龙江的,爱辉县,,谢谢分享。。
      • 那地方在黑龙江边上,离我们这里远一点,我们在北大荒,乌苏里江边,离珍宝岛很近,很多机会可以过去看看,可惜错过了。
    • 与楼主同届有个知青的名字全国人民都知道:金训华。貌似俺还买过本小人书呢。他是上海知青,吴淞第二中学68届高中毕业生,也是去的黑龙江黑河市附近.....唉,岁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