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先来一辆十万块的自行车,然后再爱上骑车。

文章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Tech 星球,作者|林京

彭达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对他而言,骑行不仅可以健身,还能欣赏沿途风景,尤其一个人骑行时,尽情享受风与自由。闲暇时间里,他还会和车友穿梭在北京胡同中,去寻找一家咖啡馆或者其他 " 宝藏 " 小店。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健身、竞技需求,这届年轻人正在以不同原因入 " 坑 " 骑行。自行车,也正在由原先的代步工具,变成一项时尚休闲运动,并成为年轻人新的 " 社交货币 "。

截至今年 4 月初,环法、环意、环西全球三大公路自行车赛事已经悉数进入中国市场,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用户涌入骑行圈。

新兴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放大骑行效应。在小红书上,以骑行为主题的笔记达到 257 万 + 篇,骑行爱好者把穿梭在城市间、在郊野和在山川湖泊的经历,以图文或视频形式记录在平台上。

万元公路车出现 " 一车难求 "、Brompton 小布成为折叠车 " 顶流 " ……在露营、飞盘等小众爱好降温之时,骑行持续升温。

投入无上限,骑行圈 " 卷完车子卷装备 "

去年 7 月,彭达成立了花 YOUNG 户外俱乐部,短短一年时间内,已经有 5000 余名成员。俱乐部成员因为健身、缓解压力和社交等不同需求加入。彭达说,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互联网大厂员工,也可以看到外科医生,覆盖各个行业。更多女性也在加入骑行队伍之中,目前在花 YOUNG 户外俱乐部,女性 " 骑士 " 占比超三成。

美骑网《2022 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称,车龄未满 1 年的骑友从 2021 年的 5.58% 增长至 11.33%,骑行 10 年以上的骑友也增长至 19.64%。

中高端的公路车和折叠车更适合户外运动,成为当下骑行热潮里的主力军。美骑网数据显示,公路车用户比重,从 2017 年仅次于山地用户比例,一路攀升至 2021 年的 74%,稳居榜首。

年轻人,一方面追求产品性能。铝合金车身公路自行车一般车身重量在 8~11 公斤,更轻量的碳纤维车身的公路自行车正成为新潮流,一般重量在 7-9 公斤,个别品牌的顶级 " 豪车 " 甚至可以达到 5~6 公斤。禧玛诺套件,也成为基础标配。

另一方面,年轻人开始追求产品颜值,以满足其社交打卡、塑造个人 IP 的心理需求。而且,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他们乐于 " 为爱好氪金 ",甚至第一辆自行车就是万元级以上的赛事专用自行车。

这都推动了国内中高端自行车市场的崛起。小红书调研数据显示,骑行超过 1 年以上的骑手们,在骑行上愿意花费 1 万元以上,而骑行 3 年的人有 60% 的花费已超过 5 万元。

美利达自行车代理商公六告诉 Tech 星球,新入门的骑手一般会在第一年以 2000 元左右价格买一款公路车测试,如果他们能感受到骑行的更多乐趣,转化为真正的骑行爱好者,第二年会进行设备升级,购买 2 万元左右的公路车。" 去年一个骑手在店里买了一款价格为 1698 元的车,今年他直接以 46800 价格买入一辆高端车。"

骑行热度,也让骑行圈更加内卷。在公六看来,南方城市的骑行爱好者更注重产品性价比,北方城市则容易出现一些攀比现象,甚至出现 "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 心理。

在北京,骑手一般会在周二或者周四去 " 刷长安街 ",复兴门的彩虹桥附近,则是他们中途休息场所。" 以前骑一辆 2 万左右的公路车路过复兴门,觉得‘倍儿有面子’,现在路过都‘不敢吱声’,因为那边休息的车友基本都是十几万装备 ",公六调侃道。

任何领域都有 " 发烧友 ",骑行当然也不例外。一位入 " 坑 " 不久的骑行爱好者对 Tech 星球表示,对于自行车爱好是 " 投入无上限 ",他很注重给车辆做保养,比如给链条上油、给轮胎充气或者更换精细的零件等,一次至少 300 元起步。

除车子本身需要不断迭代升级之外,骑行热也卷在骑行设备上。除头盔、眼镜、骑行眼镜、骑行服等必备装备之外,如果骑行者有进阶需求的话,还可以购买购买锁鞋、后尾灯、码表等装备。

京东数据显示,2022 年 "618" 期间,自行车零配件成交额同比增长 100%,骑行穿戴装备成交额同比增长 80%。多个品牌的码表、头盔成交额同比增长 300% 以上。

不过,在骑行爱好者赵茜看来,骑行 " 氪金 " 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一身装备可以穿很久,有的人则有好几套装备,锁鞋、头盔、墨镜、骑行服的颜色和风格都要搭配起来穿,更注重颜值和时尚感。圈内有句话 " 骑帅不骑快 ",代表着部分年轻人对骑行的的一种诠释。

以至于,现在小红书上流行 " 退出骑行群 " 的笔记,从博主分享的内容可以看到,一些骑行群 " 卷完车子、卷装备 ",违背了骑行初衷,他们希望减少不必要社交,有更多精力专注于骑行本身。

需求短期暴涨 " 一车难求 ",车商陷缺货烦恼

国内中高端自行车市场上,主要由捷安特、美利达两家品牌占据。捷安特母公司为中国台湾的巨大集团,财报显示,2022 年,巨大集团收入由 818 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184 亿元)增至 920.4 亿新台元(约合人民币 205.34 亿元)。

骑行需求暴涨,带动了国际骑行品牌的发展和国内其他新锐骑行品牌崛起。前者包括梅花、崔克、闪电等,他们是环法赛事上的常客,后者则包括瑞豹、坎普、喜德盛等新秀。

以瑞豹为例,其公司总经理王春青介绍,2022 年 1 月至 5 月,瑞豹的碳纤维运动自行车整车销量达到 5 万辆,比 2021 年同期翻了 1 倍多。

而以 RE 而意为代表的品牌,则将骑行与以自行车为主线,延伸到餐饮、 服装、杂货、鲜花绿植等领域的生活方式。

去年爆火的小布骑行车,便是把骑行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代表。小布是英国最大单车品牌 BROMPTON 粉丝对品牌的 " 爱称 ",在小红书上以 " 小布折叠车 " 为关键词搜索,多数博主并非分享骑行的专业体验,更多是骑着小布喝咖啡、街拍等日常内容。价格数万元的小布,宛如她们的一件 " 时尚单品 "。

一位小布代理商告诉 Tech 星球,目前购买小布需要提前两三个月预定,在她看来,小布的魅力在于,从座椅、车板、轮胎到折叠扣,各个零件可以进行重新组装,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将原车改装成一款专属自己的单车,是目前社交属性最强的单车,尤其在女性群体中备受欢迎。

不过,在骑行热潮之下,骑行品牌并非上演 " 造富神话 ",而是陷入缺货烦恼。这是因为,作为公路自行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变速器等套件主要是由日本的禧玛诺 Shimano、美国的速联 Sram、意大利坎帕杰罗 Campagnolo 三家企业生产。

全球疫情之下,部分工厂难以开工,需求短期暴涨,配件无法及时供应,造成大品牌的一些山地车、公路车 " 一车难求 ",甚至在去年,中高端自行车及其核心套件甚至被炒成 " 理财产品 "。

从 Tech 星球走访各大骑行店来看,缺货情况虽然有一定好转,但并未完全恢复。阜成门北大街上的一位美利达代理商表示,目前店内万元公路车根本没有货,门店会代理其他骑行品牌,作为用户的平替选择。

虽然很多品牌开始涌入骑行市场 " 掘金 ",但对它们而言,如何从工厂如期拿到套件,才是关键。

此外,公路自行车并非是暴利行业。多位代理商向 Tech 星球透露,公路自行车利润率在 15%-20% 左右。

而坎普、喜德盛则是 " 靠性价比走销量、抢市场 " 的发展路线,利润会更加承压。一位坎普代理商介绍,产品定价上会比捷安特便宜 30%,夏季高峰期一个月可以卖两三百台,其中万元单车销量最好。

近两年,随着国内骑行市场升温,包括皮娜(意大利单车品牌 Pinarello)、小布(英国单车品牌 BROMPTON)和崔克(美国品牌 Trek)等在内的国际骑行品牌开始加速在中国市场的线下销售网络布局。

同时,数据显示,2022 年天猫国际骑行类商品数量增长了 700% 多,天猫国际还与多个海外骑行商家达成新品牌、新品引入的合作计划。

从事自行车行业的这五年里,赵茜能明显感受到国际品牌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尤其是,一些 Z 世代骑行爱好者预算很高,也倾向于购买最高端的车型和设备,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捷安特等中高端骑行品牌的销量,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

年轻人小众爱好破圈,骑行热还能火多久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为 1940.7 亿元,2022 年预计突破 2000 亿元。作为年轻人一门小众爱好,疫情期间的 " 骑行热潮 ",是会催生千亿市场热潮,还是昙花一现?

不同于露营、飞盘,中国素有 " 自行车王国 " 之称,自行车曾经是居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显示身份财富的 " 家当 " 之一。如今,健身、休闲、社交等需求下,骑行只是再度回到人们主流生活之中。

美利达代理商公六告诉 Tech 星球,去年门店年销量约为 900 辆单车,据他估算,100-200 人可以转为真正的骑行爱好者。今年门店的销售,很大一部分是由前述骑行爱好者升级设备贡献,另外一部分则是新入门的骑手。

或许骑行热潮不如去年那么高涨,但作为泛健康需求的产品,公六长期看好骑行市场。他认为,跑步、骑行和游泳被称为世界三大有氧运动,骑行有其独特优势,门槛较低,一辆车,会骑车即可,且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皮娜 Pinarello 北京旗舰店主理人则认为,国内骑行热潮能够持续,是因为骑行文化开始形成。一是,骑行承载着城市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催生整个产业链繁荣;二是,年轻人不再拘泥于城市探索骑行,而是多种骑行方式相互结合,例如旅行骑行,去感受不同城市的民俗文化;三是,人们愿意在骑行上花费更多心思,比如当下流行的自驾 "4+2" 模式(自驾到达目的地后,再正式开始骑行),将骑行融入生活之中。

骑行热潮,也在于自行车可以被赋予多重身份——通勤工具、健身运动、社交方式,甚至是时尚单品,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在骑行爱好者赵茜看来,骑行的魅力在于,让自己从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逃离出来,她喜欢跟车友一起去山里骑行," 骑行穿梭在山水之间,当风吹过脸颊,那一刻,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烟消云散了,你会完全关注于当下。"

而且,抖音、B 站、小红书等平台也帮助骑行不断破圈。去年 8 月,小红书发起 " 骑行友好计划 ",联合当地咖啡店、自行车店、花店等带有生活方式调性的店铺,为骑友提供自行车停放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骑行爱好者在沿途探店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对店铺进行了 " 种草 "。

线下生活的丰富,也进一步反哺至线上平台。作为年轻人消费娱乐的风向标,如今以骑行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骑行路线、骑行装备、骑行穿搭、骑行减肥、骑行 vlog 等不同类型的内容。

就短期时间来看,自行车背后的多重属性,会让这门小众爱好持续升温,一位自行车代理商透露," 今年来咨询公路车的人依然很多。"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沙龙 / 体育健身 / 大家给我减肥建议吧。。。不要锻炼,不要节食。。。其他都可以。。。吃辣椒可以吗
    • 不节食可以,但是一定要控制吃什么。把碳水化合物从食物中去掉,蔬菜,水果,肉随便吃饱,也可以轻松减10磅 +3
      • 碳水和糖两个 +2
        • 碳水是新名词。生物上就是单糖多糖。
      • 想减肥就不能吃水果 +3
      • +8
        起码对我。
      • 这就叫节食 +15
        • 我认为饿肚子不吃饭的才叫节食,不饿肚子的叫控制饮食😂😂怎么这么多加1的啊? +1
          • 不吃饭叫绝食😄 +9
            • 少吃饭叫节食,不少吃,吃不同的食物,应该叫调整饮食结构😂
    • 每天吃你现在吃的 1/5。 +1
      • 快乐也会减少1/5
    • 切胃。 +1
      • 现在切胃多少钱了?
        • 能换半个苹果不?
          • 自己要是能控制,就不用切胃了嘛。
        • 切胃就不用节食,吃一点就饱了。
    • 非常简单,完全不吃: 甜品,cheese, 油炸。少吃:碳水,晚上7点后不吃东西。年龄大,减肥太快不好,显老。 +1
    • 宵夜先取消,早点上床做功课。 +2
    • 吃辣椒不管用,刺激食欲,even worse。可以考虑抽烟,吸大麻 +1
    • 不要锻炼,不要节食,mission impossible +1
    • 不锻炼,不节食,其它都减不了肥。
    • 吃药,首富马斯克的减肥法。
      • 看马斯克的肚子,这药好不了。 +6
    • 每天吃肥肉有减肥效果, no kidding +2
      • 我觉得不正确。大块脂肪变成甘油三酯不需要要想其他非脂肪转化脂肪的过程。所以身体肯定走捷径把即得的甘油三酯存留,然后堆放在细胞里。 +4
    • 先来一辆十万块的自行车,然后再爱上骑车。
      文章来源:钛媒体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 | Tech 星球,作者|林京

      彭达是一名骑行爱好者。对他而言,骑行不仅可以健身,还能欣赏沿途风景,尤其一个人骑行时,尽情享受风与自由。闲暇时间里,他还会和车友穿梭在北京胡同中,去寻找一家咖啡馆或者其他 " 宝藏 " 小店。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健身、竞技需求,这届年轻人正在以不同原因入 " 坑 " 骑行。自行车,也正在由原先的代步工具,变成一项时尚休闲运动,并成为年轻人新的 " 社交货币 "。

      截至今年 4 月初,环法、环意、环西全球三大公路自行车赛事已经悉数进入中国市场,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用户涌入骑行圈。

      新兴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放大骑行效应。在小红书上,以骑行为主题的笔记达到 257 万 + 篇,骑行爱好者把穿梭在城市间、在郊野和在山川湖泊的经历,以图文或视频形式记录在平台上。

      万元公路车出现 " 一车难求 "、Brompton 小布成为折叠车 " 顶流 " ……在露营、飞盘等小众爱好降温之时,骑行持续升温。

      投入无上限,骑行圈 " 卷完车子卷装备 "

      去年 7 月,彭达成立了花 YOUNG 户外俱乐部,短短一年时间内,已经有 5000 余名成员。俱乐部成员因为健身、缓解压力和社交等不同需求加入。彭达说,在这里,你既可以看到互联网大厂员工,也可以看到外科医生,覆盖各个行业。更多女性也在加入骑行队伍之中,目前在花 YOUNG 户外俱乐部,女性 " 骑士 " 占比超三成。

      美骑网《2022 年中国自行车行业调查报告》称,车龄未满 1 年的骑友从 2021 年的 5.58% 增长至 11.33%,骑行 10 年以上的骑友也增长至 19.64%。

      中高端的公路车和折叠车更适合户外运动,成为当下骑行热潮里的主力军。美骑网数据显示,公路车用户比重,从 2017 年仅次于山地用户比例,一路攀升至 2021 年的 74%,稳居榜首。

      年轻人,一方面追求产品性能。铝合金车身公路自行车一般车身重量在 8~11 公斤,更轻量的碳纤维车身的公路自行车正成为新潮流,一般重量在 7-9 公斤,个别品牌的顶级 " 豪车 " 甚至可以达到 5~6 公斤。禧玛诺套件,也成为基础标配。

      另一方面,年轻人开始追求产品颜值,以满足其社交打卡、塑造个人 IP 的心理需求。而且,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他们乐于 " 为爱好氪金 ",甚至第一辆自行车就是万元级以上的赛事专用自行车。

      这都推动了国内中高端自行车市场的崛起。小红书调研数据显示,骑行超过 1 年以上的骑手们,在骑行上愿意花费 1 万元以上,而骑行 3 年的人有 60% 的花费已超过 5 万元。

      美利达自行车代理商公六告诉 Tech 星球,新入门的骑手一般会在第一年以 2000 元左右价格买一款公路车测试,如果他们能感受到骑行的更多乐趣,转化为真正的骑行爱好者,第二年会进行设备升级,购买 2 万元左右的公路车。" 去年一个骑手在店里买了一款价格为 1698 元的车,今年他直接以 46800 价格买入一辆高端车。"

      骑行热度,也让骑行圈更加内卷。在公六看来,南方城市的骑行爱好者更注重产品性价比,北方城市则容易出现一些攀比现象,甚至出现 " 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 心理。

      在北京,骑手一般会在周二或者周四去 " 刷长安街 ",复兴门的彩虹桥附近,则是他们中途休息场所。" 以前骑一辆 2 万左右的公路车路过复兴门,觉得‘倍儿有面子’,现在路过都‘不敢吱声’,因为那边休息的车友基本都是十几万装备 ",公六调侃道。

      任何领域都有 " 发烧友 ",骑行当然也不例外。一位入 " 坑 " 不久的骑行爱好者对 Tech 星球表示,对于自行车爱好是 " 投入无上限 ",他很注重给车辆做保养,比如给链条上油、给轮胎充气或者更换精细的零件等,一次至少 300 元起步。

      除车子本身需要不断迭代升级之外,骑行热也卷在骑行设备上。除头盔、眼镜、骑行眼镜、骑行服等必备装备之外,如果骑行者有进阶需求的话,还可以购买购买锁鞋、后尾灯、码表等装备。

      京东数据显示,2022 年 "618" 期间,自行车零配件成交额同比增长 100%,骑行穿戴装备成交额同比增长 80%。多个品牌的码表、头盔成交额同比增长 300% 以上。

      不过,在骑行爱好者赵茜看来,骑行 " 氪金 " 程度因人而异,有的人一身装备可以穿很久,有的人则有好几套装备,锁鞋、头盔、墨镜、骑行服的颜色和风格都要搭配起来穿,更注重颜值和时尚感。圈内有句话 " 骑帅不骑快 ",代表着部分年轻人对骑行的的一种诠释。

      以至于,现在小红书上流行 " 退出骑行群 " 的笔记,从博主分享的内容可以看到,一些骑行群 " 卷完车子、卷装备 ",违背了骑行初衷,他们希望减少不必要社交,有更多精力专注于骑行本身。

      需求短期暴涨 " 一车难求 ",车商陷缺货烦恼

      国内中高端自行车市场上,主要由捷安特、美利达两家品牌占据。捷安特母公司为中国台湾的巨大集团,财报显示,2022 年,巨大集团收入由 818 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 184 亿元)增至 920.4 亿新台元(约合人民币 205.34 亿元)。

      骑行需求暴涨,带动了国际骑行品牌的发展和国内其他新锐骑行品牌崛起。前者包括梅花、崔克、闪电等,他们是环法赛事上的常客,后者则包括瑞豹、坎普、喜德盛等新秀。

      以瑞豹为例,其公司总经理王春青介绍,2022 年 1 月至 5 月,瑞豹的碳纤维运动自行车整车销量达到 5 万辆,比 2021 年同期翻了 1 倍多。

      而以 RE 而意为代表的品牌,则将骑行与以自行车为主线,延伸到餐饮、 服装、杂货、鲜花绿植等领域的生活方式。

      去年爆火的小布骑行车,便是把骑行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代表。小布是英国最大单车品牌 BROMPTON 粉丝对品牌的 " 爱称 ",在小红书上以 " 小布折叠车 " 为关键词搜索,多数博主并非分享骑行的专业体验,更多是骑着小布喝咖啡、街拍等日常内容。价格数万元的小布,宛如她们的一件 " 时尚单品 "。

      一位小布代理商告诉 Tech 星球,目前购买小布需要提前两三个月预定,在她看来,小布的魅力在于,从座椅、车板、轮胎到折叠扣,各个零件可以进行重新组装,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将原车改装成一款专属自己的单车,是目前社交属性最强的单车,尤其在女性群体中备受欢迎。

      不过,在骑行热潮之下,骑行品牌并非上演 " 造富神话 ",而是陷入缺货烦恼。这是因为,作为公路自行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变速器等套件主要是由日本的禧玛诺 Shimano、美国的速联 Sram、意大利坎帕杰罗 Campagnolo 三家企业生产。

      全球疫情之下,部分工厂难以开工,需求短期暴涨,配件无法及时供应,造成大品牌的一些山地车、公路车 " 一车难求 ",甚至在去年,中高端自行车及其核心套件甚至被炒成 " 理财产品 "。

      从 Tech 星球走访各大骑行店来看,缺货情况虽然有一定好转,但并未完全恢复。阜成门北大街上的一位美利达代理商表示,目前店内万元公路车根本没有货,门店会代理其他骑行品牌,作为用户的平替选择。

      虽然很多品牌开始涌入骑行市场 " 掘金 ",但对它们而言,如何从工厂如期拿到套件,才是关键。

      此外,公路自行车并非是暴利行业。多位代理商向 Tech 星球透露,公路自行车利润率在 15%-20% 左右。

      而坎普、喜德盛则是 " 靠性价比走销量、抢市场 " 的发展路线,利润会更加承压。一位坎普代理商介绍,产品定价上会比捷安特便宜 30%,夏季高峰期一个月可以卖两三百台,其中万元单车销量最好。

      近两年,随着国内骑行市场升温,包括皮娜(意大利单车品牌 Pinarello)、小布(英国单车品牌 BROMPTON)和崔克(美国品牌 Trek)等在内的国际骑行品牌开始加速在中国市场的线下销售网络布局。

      同时,数据显示,2022 年天猫国际骑行类商品数量增长了 700% 多,天猫国际还与多个海外骑行商家达成新品牌、新品引入的合作计划。

      从事自行车行业的这五年里,赵茜能明显感受到国际品牌加快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尤其是,一些 Z 世代骑行爱好者预算很高,也倾向于购买最高端的车型和设备,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捷安特等中高端骑行品牌的销量,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

      年轻人小众爱好破圈,骑行热还能火多久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 年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为 1940.7 亿元,2022 年预计突破 2000 亿元。作为年轻人一门小众爱好,疫情期间的 " 骑行热潮 ",是会催生千亿市场热潮,还是昙花一现?

      不同于露营、飞盘,中国素有 " 自行车王国 " 之称,自行车曾经是居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和显示身份财富的 " 家当 " 之一。如今,健身、休闲、社交等需求下,骑行只是再度回到人们主流生活之中。

      美利达代理商公六告诉 Tech 星球,去年门店年销量约为 900 辆单车,据他估算,100-200 人可以转为真正的骑行爱好者。今年门店的销售,很大一部分是由前述骑行爱好者升级设备贡献,另外一部分则是新入门的骑手。

      或许骑行热潮不如去年那么高涨,但作为泛健康需求的产品,公六长期看好骑行市场。他认为,跑步、骑行和游泳被称为世界三大有氧运动,骑行有其独特优势,门槛较低,一辆车,会骑车即可,且不受地理位置限制。

      皮娜 Pinarello 北京旗舰店主理人则认为,国内骑行热潮能够持续,是因为骑行文化开始形成。一是,骑行承载着城市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催生整个产业链繁荣;二是,年轻人不再拘泥于城市探索骑行,而是多种骑行方式相互结合,例如旅行骑行,去感受不同城市的民俗文化;三是,人们愿意在骑行上花费更多心思,比如当下流行的自驾 "4+2" 模式(自驾到达目的地后,再正式开始骑行),将骑行融入生活之中。

      骑行热潮,也在于自行车可以被赋予多重身份——通勤工具、健身运动、社交方式,甚至是时尚单品,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在骑行爱好者赵茜看来,骑行的魅力在于,让自己从繁忙的工作与生活中逃离出来,她喜欢跟车友一起去山里骑行," 骑行穿梭在山水之间,当风吹过脸颊,那一刻,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烟消云散了,你会完全关注于当下。"

      而且,抖音、B 站、小红书等平台也帮助骑行不断破圈。去年 8 月,小红书发起 " 骑行友好计划 ",联合当地咖啡店、自行车店、花店等带有生活方式调性的店铺,为骑友提供自行车停放服务。在这个过程中,骑行爱好者在沿途探店过程中,也一定程度上对店铺进行了 " 种草 "。

      线下生活的丰富,也进一步反哺至线上平台。作为年轻人消费娱乐的风向标,如今以骑行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骑行路线、骑行装备、骑行穿搭、骑行减肥、骑行 vlog 等不同类型的内容。

      就短期时间来看,自行车背后的多重属性,会让这门小众爱好持续升温,一位自行车代理商透露," 今年来咨询公路车的人依然很多。"

    • 禅坐,坚持下去定会让你骨肉匀称, 风采飘逸。。。谢谢
    • 上网搜“哥本哈根减肥法”,只改变饮食结构,我自己和朋友亲测减肥效果显著,但一停会反弹
    • 现在的新成语“管住嘴迈开腿”,你两样都不干,只能周期性去抽脂了 +1
    • 缩胃手术,抽脂手术、过度悲伤
      • 主动牙疼
        • 怎么做到主动牙疼的?
          • 我是提供一个思路。我去年补牙之后,牙疼加敏感,的确影响胃口
    • 完全吃肉,肯定减肥。或者压力,挫折太大,压根没有胃口,体重大减。
    • 先说到底肥不肥。中国人体型大都不错,太瘦的话也不好。
    • 搭车问一下减肥如何做到只减腰腹其他地方不减。有这样的好事吗? +1
      • 有,当然是腹式呼吸了,哈哈,谢谢
        • 真的假的?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6
          • 哈哈,修行人不打诳语,试试每天起床后到后院做20个腹式呼吸,坚持一个月然后来汇报战果如何?谢谢
            • 在床上做不行吗?还要挑地点 🤭 20个应该很容易做到,我去试试。谢谢!
      • 每天做平板?
        • 有做啊,不过我做不了几个。现在在做仰卧起坐。
      • 不科学,做不到。除非手术 +1
        • 残忍地掐灭了我仅存的一点希望。🤭
          • 你的体型足够好,要求表那么高了。
            • 夏天来了,很多的烧烤和雪糕在等着我,我要先做好准备。
              • 夏天温度高,消耗大,胖不到哪儿去
      • 请个私人健身教练应该可以😃 +8
        • 男的女的?🤭
          男的太危险,女的太boring🙈😂 还是自己努力吧
          • 赶个时髦,请一个LGBTQ 教练😄
            • 吐死我得了🤮🙈
        • 家门口的健身房的私教和教集体课的就没看到几个身材好的,我经常很纳闷她们自己都那么胖,怎么体现健身的优越性?
          • 健别人的身,长自己的肉?我在健身房跳Zumba 的教练也很多胖子😄
            • 不会是一个地方吧?😂 +2
              • 我觉得这是普遍现象🤣
      • 这不就是我
        做的 tummy tuck 嘛。
        • 你牛!我没那个勇气。
    • 吃泻药可以 +1
    • 养成习惯,每次只吃6分饱。这样即精简,遇到好吃的,绝对10分饱也没问题。我年轻时就养成这个习惯,基本上没胖过。从不节食,也不多运动。
      • 这习惯好。不容易养成。我小时候吃饭都要抢,所以快。因为快就容易吃多。现在要改不容易
        • 30年前第一次在美国吃自助餐,6元多1人,个个吃得像白乌驹一样
          • 以前物价好平,现在一个三明治都买不到了
      • 这位美女做饭一般,但是这个影片这招可学,

        她把做好的杂米饭分成100克一份,保鲜膜包好,一顿一份,一天2顿(早餐不吃米),可以控制大米食量5/6分饱


        :

      • 咋俩差不多,不过我不是刻意的,从小胃口小,吃饭用同宿舍的话说是吃猫食,体重基本上变化不大,不过这些年肉吃的比年轻时多好多,青菜水果反而吃的少了
      • 我习惯吃12分饱,不吃撑就不舒服。
    • 那只能增肥了
    • 净身出户 +2
    • 屏蔽美食相关的信息,比如小红书推送的那些餐馆美食啥的,多关注时尚类的信息。
    • 得个相思病 +1
      • 切,一醉解千愁,吃饱喝足睡觉才行
    • 辣椒也要钱,你想想就好,效果一样得
    • 坐牢
    • 工作忙到忘记吃饭(也想不起来饿),也没时间锻炼,忙完了孩子要睡觉了,来不及吃了,只能睡觉,睡过去就忘了饿,忙两周能瘦一些。 +1

      还有个方法是把主食换成凉拌海带,你喜欢吃辣的可以拿辣的扮,冰激凌水果都换成冷冻蓝莓,饿的时候吃一碗,比冰激凌好吃。
      再有个方法是夏天每天除了早饭,午饭和晚饭用半个西瓜代替,别的不吃,也能瘦。
      这三种方法亲测有效。
      • 我一忙就过劳肥,闲了才能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