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白天关在家里,有时候23度都不行还要再低一点,它出去放水都飞快地跑回来。eskimo犬,听名字就知道夏天不容易。一下雪就兴奋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家用电器 / 名医:冷一点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各位22度肉友愿意接受这个观点吗?
    (加西网综合)随着冬季的开始,相信好多人把家里的暖气温度调到很高!根据《每日邮报》的报道,迈克尔·莫斯利博士则表示,寒冷对人的大脑、睡眠和腰围都有好处....(网络)迈克尔·莫斯利博士是世界知名的医生,
    • 不愿意。对我来说,室内舒适度第一。想冷去外面 +3
      • 没有大鹅,出个门要捯饬半天
      • 对自己都这么狠,一旦掌权可想而知。
      • 楼上会是野猪吗?居然也从门缝里溜进来,不过还是搞不懂他怎么能回帖的,高级会士的特权又增加了吗?
        • 不知道野猪是谁?
          • 苏州人士,野猪换ID后的第1件事就是将我拉黑
      • 一大早没事干有瞎又琢磨了一下,解除拉黑后回帖再行拉黑,但回复后应该有几个小时挨打的暴露期,老大给看一下是不是有啥BUG
        •  对自己都这么狠,一旦掌权可想而知。 -livantai(大雲); 12-10 13:31 

           +1
        •  楼上会是野猪吗?居然也从门缝里溜进来,不过还是搞不懂他怎么能回帖的,高级会士的特权又增加了吗? -xiaozuiba(老牌铲屎官); 12-10 13:42 

          •  不知道野猪是谁? -hyg(泠泠七弦上); 12-10 14:01 

        • 如果回帖后过4个小时才能拉黑。而且好像解除回帖后好像是7天还是多久才能再次拉黑
          • 如果高级会士都不能越规,那就是版主的尾巴露出来了
            • 已请高级会士朋友测试过,拉黑后就看不到俺发的主贴可跟贴的内容了,我说老大,你聘的这些版主连生活话题都不顾颜面地追进来咬,会不会太丢你的份了?
    • 宁可少活几年 也不愿意家里18度
      • 18度就冻死了
        • 冻死倒也不至于 以前南方冬天家里哪有18度。难受是真难受
          • 19度都活不了😊,我感觉室温跟年龄有关系。70岁还18度我觉得是玩命
            • 70岁还有50岁的火力,90岁还会远吗?然而对于你来讲,首先要活到70岁
    • 冬天家里24 +1
      • 果然是老猫,俺老父90以后冬天家里需要27
    •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大人老人也一样。
      • 老人火力差,非常怕冷。
        • 常洗冷水澡,防感冒。
          • 80多岁老人洗冷水澡?佩服!
            • 得凿开冰窟窿,冬泳😄
    • 那点好处补偿不了时时刻刻的舒适带来的惬意。 +1
    • 愿意
      • 冷点的室温能让人感觉到更加清新的空气,温度一高感觉就浑浊了。这个感受22度肉友是不会有的 +1
    • 冬天19夏天23. 冷了就穿棉袄。家里有个长毛狗,20+就吐舌头喘
      • 夏天23?这还过夏天吗?
        • 人可以去室外
          • 你家狗狗夏天是怎么过的?真可怜
            • 白天关在家里,有时候23度都不行还要再低一点,它出去放水都飞快地跑回来。eskimo犬,听名字就知道夏天不容易。一下雪就兴奋


      • 就问大多地区还有比你更N*的吗?
    • 这种冷一点的感觉我打算夏天试试看。 +1
      • 夏天室内20度不会感到有多冷,可以穿汗衫,冬天就不行
    • 爱斯基摩人好像寿命都不长
      • 凡事都有界限和影响因素,北欧人的寿命都不短 +1
    • 不接受,冬天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过世的高发期。保暖,身上暖暖和和,舒舒服服的更有利于血液循环。塑料水管冬天都会变硬,更何况血管了。 +5
      • 还真是这样 一般冬天的血压会比夏天高一些 因为血管收缩
        • 我有一个远方亲戚,平时冬天都是有暖气的,集中供暖,偏偏就有一年,因为某种原因,暖气烧的不怎么足,大概就是17,8度吧,或许还更低一点,然后就在那年的冬天,她心脏病过世了,当然别人会说是巧合。 +4
          • 确实是巧合,我妈现在在农村也不用暖气,给安装了,也告诉她用,她不喜欢用,盖上棉被睡的也很暖和
            • 每个人的基因和适应能力不一样,关于冷暖这个问题,要以自己觉得舒服为标准。我那个亲戚是因为她已经适应了原来比较暖和的温度,然后变得冷了。她其实是觉得不舒服的,但也没做什么。
              • 对,适应了突然换肯定有影响
              • 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俺也无意哗众取宠将测试环境设置成22度
      • 热得喘不上气来与冷得不能喘气完全是2个境界,前年大温地区因创纪录高温热死了很多人,俺想心脏病发作的能占很多,至于爆冷引起心脏病,还未见报道
    • 才不,我们又不是狗熊
      • 熊瞎子可以有
    • 自己“抠”非得到处找借口圆了自己的。。。 +7
      • 中国的老人都比较抠,这种美德只有我们五十年代生人还能继承点皮毛
        • 我家父母39年,也不扣。我爸农村出身,我妈有钱人家出身,我爸比我妈还大方。
          • 那是有了显摆的机会和条件 +1
            你老父是老干部?
            • 不是,都是工程师。我家有个亲戚,解放后,上半个月山珍海味,下半个月酱油拌饭。
              • 农村的上大学不容易,我老父也是农村出来的
                • 所以他很感谢党
                  • 我老父不一样,他是解放前毕业的大学生
                    • 那更不容易
                      • 不会吧。解放前能上大学的都是富豪家庭
                        • 上的还是协和
                          • 肯定是农村的大地主。至少500亩地
                            • 你这个推论毫无根据呀
                              • 那应该多少亩?
                                • 没问过,但肯定在50亩以下
                        • 你们想多了. 例外有的是.
                          • 有的是的事情还能叫例外吗?
                            • 例外好多, 我就不说我家的例子, 大概是祥林嫂的男方版. 历史比你们想象的复杂多了, 每年每年都不一样. 各个地方都不一样.
                              • 既然好多,那应该叫普遍现象,不叫例外
                        • 农村土豪
    • 我小时候屋里温度接近零度,窗户都是透风的
      • 所以小时候人活过70岁都是长寿,现在条件好了,80几
        • 我奶奶活到94
    • 24-25度最好,
    • 英国的伟大医师,“通过饮食逆转了糖尿病”,现在给温度与大脑的关系的建议。门外民众误解之一就是医生一通百通,其实不同科室隔行如隔山。再说英国的伟大医师,在英国每日邮报提建议,这个与欧洲政治形势有关,他们要经历一个难过的冬天,你懂的 +1
      • 有道理. 治疗糖尿病还不用调整饮食?! 看来我也可以成一个伟大的医生.
    • 接受白天22,晚上20。
      • 下个煤气周期就要开始了,你还舍不得上门请贤吗?
        • 不是早开始了吗?暖冬,账单没有那么沉重,感恩。
          • 我这里是每月18号左右开始下一个周期
            • 18号把你怎么了?
              • 煤气账单周期不是从月底的日期起算
                • 我一眼看成你家设成18度:)
                  • 我家白天就是18度呀,另贴里的小蜜蜂奖状里有显示
                    • 看来我记忆力还不错.
    • 宁可热死不愿意冻死,最不喜欢去人家里冻的都都哆嗦的,我们回家就是短袖光脚。 +1
      • 俺是宁愿冷点也不愿意热死,当年小小嘴巴刚来多伦多时住得是APT,室温26度或更高,每次去看他们总不能脱成汗衫裤头,备受煎熬
        • 我既不想热,也不想冷,夏天我也会去室外跑步,哪怕热的汗流浃背,冬天也会室外hiking。是为了锻炼自己身体调节适应温度的能力。但是呆在家里的时候就要舒舒服服的。夏天24度,冬天22度,不管是热的坐不住还是冷的哆哆嗦嗦都影响生活质量。
          • 在我这热得坐不住的日子常见,冷得直哆嗦的日子没有
            • 你家没有空调吗?热了开空调啊,冷了开暖气啊。
              • 不是扣吗?25度以上才开空调
                • 那就没办法了,热的坐不住也无法战胜扣。这扣的程度还挺严重。如果扣可以让你感觉更舒服的话,那热点就热点吧。
      • 不知道我家多少度,我是要穿长袖薄毛衫的,小娃是肯定短袖光脚的,他火力旺。
        • 18度下我短袖+薄毛衫+棉毛裤即可
    • 总结一下:变温动物(英语:Poikilotherm),俗称冷体动物、冷血动物或凉血动物。变温动物是没有体内调温系统的动物。变温动物一般体温不稳定,它们要依靠外界来调节体温。
      • 变温动物更适应环境温度,人是常温动物,环境温度超边界会不舒服进而生病。昨天我给鱼缸换水,泵出去的水多了点,换前水温19C,注新水后眼看着水温下落15C以下。金鱼有点迟钝,今早赶紧察看,又活蹦乱游吃得欢了。人这么整非得感冒
        史上活得最久的锦鲤,是日本棋布县的花子,活在寺庙的池塘里,226岁。那个地纬度等于青岛,冬天也接近0度,夏天火热。变温的花子,户外裸体226岁高寿,人可比不了
        • 理论上不是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能抵抗一定范围内的温度变化?
          • 变温动物锦鲤,如果没有天敌包括人类的侵害,很轻松活过100岁,在温带地区,适应温度范围很宽。恒温动物对环境变化有应激反应,为了保持体温,环境过热就要出汗,环境过冷就要打哆嗦及肌肉运动生热,超过了极限,恒温动物会病会死
            • 你的例子属于特例,大部分变温动物生存能力都不如恒温动物,因而恒温动物更适应环境。
    • 接受,并且亲身体会。
      • 自己“抠”非得到处找借口圆了自己的。。。 -guanshui88(约定); 12-9 19:41 reply +5
    • 晚上睡觉喜欢稍微温度低一点。 +1
    • 再上盘硬菜:被父逼迫寒冬裸跑小孩 现惊艳四方
      大反转!11年前被父亲逼迫,寒冬裸跑的4岁小孩,
    • “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是俺长辈唠唠叨叨给的育儿经验,俺认为还是有道理,少吃点儿估计大家都没有异议,小孩老人肠胃功能差,吃多了容易积食。冷点儿,可以提高体温调节能力,调动身体的新陈代谢,感觉对身体有好处,慢慢调节,让身体慢慢适应。
      • 那是小儿,孩子小的时候都是比大人少穿一件衣服的,如果从婴儿时期就穿少一点,小孩的身体就会适应了。我们看到很多日本孩子,本地孩子都穿很少。但是成年人不适合,成年人的身体已经定型了,这时候再穿少了只会觉得难受,不利于健康,尤其老年人一定要保温。
        • 老年人就算了,一生积累的习惯不可能改了,年轻一点儿的可以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