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为了不伤害孩子的学习能动性,

我采取了纯放养的办法。至今,效果还可以接受吧(当然,我标准不高)。
相对应的,我妹用的是“卷”。把她儿子的别说“学习积极性”就是“学习能动性”给毁的差不多,六七年前把我外甥给扔到这儿。孩子是念完了大学。但过程很痛苦。整个一个在给家长在念书。而且,念完了书,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另一例,我学工程的孩子有一国内来的而且是妈妈过来陪读的小留。第一学期没上完,人已经不见了。在一年级我孩子coop时,只能在social media上偶尔能看见那孩子发跟学习学校没关系的帖子。估计是被推的太狠了而厌学。
还是这个专业,第一学期上完,从入学的一百人变成九十五人。这星期刚开始上二年级的课,名单上的学生人数又少了十个人,变成八十五了。
在不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或能动性的前提下,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进一步培养和发掘孩子的能力,走得更远。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家园 / 望子成龙 / 年复一年都有一种topic,牛蛙普通蛙,激进和放养。 +3

    好多年前,我老大8岁钢琴4级,在本地小镇钢琴比赛,看到7级比赛的参赛者也是个中国娃,看上去比我娃还矮,他赢了对手高中生。我去问他妈,说刚满8岁。每天练琴1个半小时。姐姐也是。后来认识他妈后看着他学习也一路开挂进了滑铁卢。我说你娃真聪明,她说,你一句聪明,就抹杀了他日夜的各种努力啊。


    我们是中国人,总听说中国人种种推。我在一个八万人口的小镇,老大小学一直就白人同学,近年本地才开始多来华人和印巴人中东人。我下面说的这些都是白人。老二同学一个女娃艾拉学习一直碾压所有的同学。爸爸律师妈妈教授,当时小学低年级的小屁孩,生日party一次是每个孩子一起写一本书,另一年是做化学实验。送我娃的生日礼物是一本科学书和鱼类图谱。我老公老板和小老板一起经营小的土木公司,一起圣诞吃饭的时候小老板说,从小一起床就拿起笔在桌子边等大人出题目。他爸说教育的诀窍就是keep them busy。三个孩子,两个大女儿一个教授一个律师,小儿子继承父业父子都是滑铁卢工程师。还有老大gifted和ib的同学们,个个都是沉浸爱学习的。有钱的朋友送儿子读upper Canada,说烦死了,老师老追着说今天布置了啥作业要怎么follow up。跟中国读书那样。


    老大基本没经验没怎么推她运气好一直都能读比较好的program。老二赶上本地取消gifted,她爹就给她开了个basement institute学数学。本来是挑战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坚持,他坚持下来了,因为陪孩子就不需要洗碗,四年了。老二很讨厌,老想放弃,我就问一句,你看看你的同学们,如果突发奇想,现在开始像你这样努力,你觉得他们有机会赶上你的数学水平么?她骄傲地摇摇头。你看以前一直碾压你的艾拉,为什么会这么牛。你回想你还是个傻玩的小娃娃,她的父母让她干什么?从来不浪费时间,每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你花了四年跟爸爸学数学,你明显有优势,你随时可以停,也可以继续保持你的优势。她说她会不会失去童年,你说呢,你和朋友去玩从不阻止你,所有的party都不会错过,你和朋友逛街,看电影,到处吃喝,一样有别的孩子玩的,打球。娃九年级,会二元一次方程sin cos,好多学生毕业也不会。忽然一个九年级同学要学她学数学,赶不上了。


    说了那么多,总结就是,有的父母自己的经历,知道教育是从小抓紧的,用中国的话就是起跑线就别落后。这不是华人独有的。大多数人看读书有出息,就会希望自己孩子以后好好读书。但怎么个好好读书没有细想。聪明的洋人是想好了,有这个意识的从小就不放松对孩子,明明中小学义务教育,偏要花钱读私校给老师撵孩子。阶层固化也许说的重了,不过。。。


    学校里各种政治正确你可以参考,但是,啥都随孩子兴趣?我在中学的时候我没有见识。我现在也见识不多来来去去身边人的各行各业,比我更没见识的小屁孩,随她兴趣能跑哪里?这世界有啥都不知道呢。


    于是,你知道一个人怎么成为焦虑妈的了。因为老以为自己是伟人,有责任给娃引诱方向。焦虑的资格也不会长,有期限的,很快,就轮不到你焦虑了。起飞后不回头。

    • 帖子有分段就容易读了。我一眼看过去发现提到滑.铁卢的地方都是正面描述,可见楼主智商情商双高,女儿们也肯定都是聪明漂亮将来会大有出息。
      • 哭笑不得啊,Waterloo 是华人梦想吧,怎么可能黑。我老二也可能去。
    • 推娃太累了。 +4
    • 牛蛙和普娃, +5
      激进和放养,两极之间有很大的空间,父母可以自由发挥。 我家6岁妞,她属于自鸡,最早是拿着书架上哥哥旧练习册来问我都是什么意思,慢慢的她就上道了,开始做自己的练习册,最近挺喜欢做除法。我喜欢看国家地理杂志,她也一起看,有时和我轮流朗读。我们两晚上窝在沙发里一起做几道数学题,再一起看看杂志,我觉得我肯定不是激进派,但肯定也不是放养不管。
      • 你家这样的是可爱型娃。是不是女孩一般也更喜欢学习一些?
        • 我家妹妹确实比哥哥爱学习,总是读读写写画画。 +1
          • 👍!
    • 还是父母意识和方法。有见过父母文盲孩子牛娃的,也见过父母高级知识分子孩子养废的。 +3
      • 怎么说呢, +3
        身边统计学肯定有不少特例,但大数据肯定还是符合正态分布的,自我觉醒和自我驱动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大多数孩子小时候还是受家庭和父母的影响。爹妈天天下班就打麻将躺床上刷短视频的家庭,很难培养出有自我驱动力的孩子。我认识的朋友里,父母高知的孩子大多比较努力,以前不少初中毕业就辍学混社会的同学后代,很多真是一言难尽,听说还有当小混混回到中学门口收保护费的,颇有他爹当年风范。
    • 说起推娃,一把辛酸泪。人生关键时刻,家长还是管一下,虽然不一定很好,不管可能更糟。有时可能就是做了该做的,耐心等待孩子成熟吧。 +2
    • 赞,爹真不错,坚持四年辅导女儿 +3
      • 不用收拾厨房是关键,陪娃只是保证她玩耍之余有花店时间学习。都是自学,现在的数学书全部都是讲解,然后有习题。
    • 看到8万人的小镇,我就觉的夸张的过头了,给国内人看的文章? +4
      • 估计是大学城,否则哪来的那么多教授。不知道哪个大学城只有8万人? +1
      • 加拿大的小镇只有千把人的比比皆是 +2
        • 八万人不算小镇了,是大镇,整个地区的枢纽。 +2
          • bingo
      • Sudbury,Peterborough都是八万来人,不小了
    • 子女的成功和父母是否成功关系很大,和self initiative 关系更大 +7

      一个成功的父母往往给予的经验和榜样才是关键,而不是推,我一朋友自己英文都不行使劲推孩子,水平可以教钢琴赚钱,但高中毕业就不读了还因为恋爱出了各种精神问题,另外一家也是一样情况对孩子各种推,结果孩子高中就搬出去和姥姥住拒绝住自己家

      例子中父母是律师教授,孩子对自己期望值就高,有动力父母才推的动,,你自己不行使劲推只会适得其反。

    • 人之初性本懒,还是只有我家娃懒? +1
      • 和兴趣性格有关,我女儿为了做好一件事可以不厌其烦的修改,我儿子就是敷衍了事
        • 站这儿,我女儿也是精益求精,我儿子就是敷衍对付:)
      • 性相近习相远,据我观察懒与勤快是天生的。懒人不是对什么都懒,做他喜欢做的还真有毅力。 +1
        • Selective 懒。
    • 白人娃推体育,一样是家长各种找教练参加俱乐部每周各种课外训练吃小灶参加各种比赛联赛,没见过哪个孩子不练光靠天赋就能取得成绩的。这和华人娃推数理化,家长各种找课外班刷题参加竞赛是一样的。 +5
      • 那是你看到推体育,白人推数理化一样。 +1
    • 牛不牛,要等到孩子 30 以后再说吧,30 之前啥都没成熟呢,牛啥呵 +7
    • 30以后家庭和睦 夫妻恩爱 父/母慈子孝 才是真正的牛蛙 人生赢家。。。在家比别人多刷了几道题 上了好大学 是个好开始 离牛还差很远 +2
      • 热门专业多大ES, +4
        麦马HS, 滑大CS/SE, 皇后的商,哪个都不是多刷几道题能录的,除了成绩都要看综合。以AIF为例,多做题可能有助于学难课和竞赛,但这也只涵盖了AIF上的2分,其他如领导力,个人特长,编程经验,工作经验等,义工,面试视频等都不是刷题能够cover的。如果学校看其他这几项,就时间分配来讲也不可能刷太多题。在加拿大孩子们是做题远远不够,不存在刷题的问题。其他录取只看高中分数的学校或专业多刷题更是没用,招生也不会知道孩子多做了很多题。说多刷几道题就上好大学基本是误导。
    • 赞一下自己措辞的厉害。 +1
      我用前所未有的两个字来对应放羊,激进。aggressively 描述aggressive行为。因为这种话题肯定有得砸。
      父母对娃的影响,我们小时候,父母有文化就差不多注定娃赢起跑线。现在父母都是大学生,卷努力卷智商,出头不容易。放羊,如果父母自己牛人,还真不用推,气氛自然让娃自推。普通父母不牛,也许放羊是根本没有意识到。我的感觉是,家长站村口大石头上,看远方,告诉孩子,前面有啥,娃决定要不要去。牛,龙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解读。不同帖子不同位置标准也许不自觉也不同了?各自安好就行,牛羊都在同一地球同一天空。
    • 推娃还得像老匹学习,要做足功课,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当家长的最起码得知道有哪些路可走,人家这里的成功共专业人士,比照自己小时候的走过来的路,再走一遍,大差不差,咱们这些移民就差多了。焦虑大多来源于无知。 +1
      • 其实自大也来源于无知,
        孩子们大多知道山外有山和自己的分量。往往是家长,看到别的山高通常就用那孩子多刷了几道题而已来解释。真正做题多的是进不去热门项目的,进热门素质要的是什么事情都一把搞定,不能在一个项目上来回磨蹭。如果花那么多时间做题,别的真是啥也别干了。
    • 为了不伤害孩子的学习能动性, +2
      我采取了纯放养的办法。至今,效果还可以接受吧(当然,我标准不高)。
      相对应的,我妹用的是“卷”。把她儿子的别说“学习积极性”就是“学习能动性”给毁的差不多,六七年前把我外甥给扔到这儿。孩子是念完了大学。但过程很痛苦。整个一个在给家长在念书。而且,念完了书,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另一例,我学工程的孩子有一国内来的而且是妈妈过来陪读的小留。第一学期没上完,人已经不见了。在一年级我孩子coop时,只能在social media上偶尔能看见那孩子发跟学习学校没关系的帖子。估计是被推的太狠了而厌学。
      还是这个专业,第一学期上完,从入学的一百人变成九十五人。这星期刚开始上二年级的课,名单上的学生人数又少了十个人,变成八十五了。
      在不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或能动性的前提下,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进一步培养和发掘孩子的能力,走得更远。
      • 大学的高淘汰率是常态,特别是工程这类学科。培养学习能力很重要,大学可没有机会两遍三遍的来回细嚼慢咽了
        • 先兴趣,再能力。
    • 放羊就放羊吧,不必激进。激进的够了,也可以放缓脚步。每个人每个娃有自己的人生,只要自己不耽误就行。但没必要觉得推的就不好,或者说推了副作用大。推一推的觉得自己抓住了时光和机遇,也允许他们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