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ZT) C/C++的光荣战役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转贴李维《Borland传奇》里面的一章,以飨同好。

在Borland购买下White Water的C++ Framework之后,便更命为OWL(Object Window Library),并且很快的推出了以OWL 1.0为核心的Borland C/C++ 3.1。由于OWL比当时的MFC 1.0封装的更为完整和好用,再加入Resource Workshop可视化能力,以及Borland C/C++ 3.1自己最强劲的编译器和整合发展环境,因此立刻的风靡了全世界,其受欢迎的程度更是远远的超过了它的前一版本Borland C/C++ 3.0。

由于Borland C/C++ 3.1的畅销,立刻让Borland在C/C++市场一举击溃了Microsoft C/C++,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是全球第一的C/C++产品,也把Borland推上了最高峰,成为全世界第三大的软件公司。

很快的,我所工作的开发小组也立刻的以Borland C/C++ 3.1来开发系统,Borland C/C++ 3.1也是我使用过Borland最稳定的C/C++版本之一。也由于那个时候一天到晚都使用C/C++工作,因此就有了一些小心得。稍后我整理了一些东西便投稿到刚出刊不久的RUN!PC,也许是运气不错,RUN!PC很快的也注销了我的文章。就是这篇文章注销之后,台湾的Borland注意到了我,开始和我连络,并且从此展开了和Borland的互动。而Borland C/C++ 3.1也是第一套Borland免费送我的软件,当然代价就是希望我多写一些Borland产品的文章。

接着Borland又计划推出Windows版的Borland Pascal,不过在Borland开发Borland Pascal For Windows 时,当时(现在也还是)最具盛名的Charles Petzold(我的第一本Windows 程序设计的书就是这位仁兄写的,相信许多人也是看他的书一路学来的)就说除了C/C++之外,Borland不可能做出能够在 Windows 下执行的Borland Pascal,不过很明显的,即使是Windows API的大师Charles也错了。Borland不但做出来了,而且Borland Pascal For Windows 还非常的畅销,当然Borland Pascal For Windows 也是后来Delphi的根基。

当时的Borland可说是不可一世,不但产品大卖,而且日进斗金。Borland在Scotts Valley豪华的总部也是在那个时候由Philippe Kahn大手笔的花了一亿多美金搭建的(想想10年前的60多亿台币可以盖什么样的房子?)。不过也许是Borland太成功了,因此也开始让Philippe Kahn渐渐的养成了好大喜功,目中无人的态度,也种下了Borland开始走向衰退的因子。

不过在Borland最强盛的时期,当然也就是Microsoft最想痛宰Borland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著名的事件和一个著名的虚拟人物。话说由于当时Microsoft的开发工具一直打不过Borland的产品,因此在Microsoft的开发工具刊物上便出现了一个作者不断的以文章嘲笑Borland,这个作者的笔名是Buck Forland。后来由于这位作者的文章内容以及他的笔名引起了当时Borland的不满以及大量Borland使用者的强烈抗议,因此稍后这位作者就突然的消失不见了。因此有许多人就推测这个作者应该是Microsoft的工程师,由于一直无法打败Borland的产品,脑羞成怒,因此才会以这个笔名来发泄。如果各位看倌到现在还摸不着头为什么这个笔名会引起轩然大波,那么请你试着把Buck Foland这两个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一对调就知道为什么了。现在各位是否会心一笑了?

在Borland C/C++ 3.1大获成功之后,Borland却开始松懈了下去,并且开始走下坡。当然这有许多的原因,我所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数项 :

■Philippe Kahn和当时Borland C/C++的产品经理闹翻了。这位Borland C/C++的产品经理的名字是Eugene Wang,他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中国人。他一手把Borland C/C++ 带到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并且在Borland C/C++ 3.1成功之后有了更伟大的想法,那就是 Eugene Wang 想在下一个Borland C/C++版本中完整的以OWL封装所有的Windows API,因为OWL 1.0虽然比MFC 1.0来得优秀,但是OWL的隐忧就是OWL尚未完整的封装所有Windows的API。此外Eugene还计划以OWL为核心,开发一个类似今日Borland C/C++ Builder的以可视化组件为开发方式的开发工具。请各位想一想,如果在当时Borland能够开发出这种C/C++开发工具,那么将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产品,稍后Microsoft的Visual C/C++ 1.0只是能够在整合发展环境中自动产生MFC的程序代码就立刻的轰动了C/C++市场,造成了大量程序员转入Microsoft的阵营。即使是目前的Borland C/C++ Builder使用的Framework仍然是以Object Pascal以核心的组件Framework,而不是纯粹的C/C++程序代码。如果当时 Eugene Wang 能够做出他心中的下一版Borland C/C++,那么我想到现在Borland C/C++可能还是市场中第一的C/C++开发工具。不过很不幸的是,Eugene Wang 稍后和Philippe Kahn发生了争执,Eugene Wang 一气之下离开了Borland。而Philippe Kahn则认为Borland C/C++的地位已不可动摇,因此也没有想立刻的做下一版的Borland C/C++。这样一拖竟然浪费将近2年的时间。

Microsoft Visual C/C++ 1.0在Borland C/C++ 3.1 2年之后推出,并且立刻获得市场好评。不但在编译器方面能够和Borland C/C++ 3.1相抗衡,在整合发展环境方面更大幅领先了Borland C/C++ 3.1,还能够自动产生MFC的程序代码,再也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直到此时Philippe Kahn才从梦中惊醒而急于开发下一代的Borland C/C++ 4.0,但是为时已晚,C/C++的开发工具市场从此就开始逐渐的被Microsoft蚕食了。

Eugene Wang在离开Borland之后,立刻的被Symantec所网罗,稍后Eugene Wang也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为Symantec开发出了著名的Symantec C/C++。Symantec C/C++在当时被所有的技术刊物评比为拥有最棒的整合发展环境和最有创意的C/C++开发工具,从此可见Eugene Wang的功力。不过Symantec C/C++稍后也不敌Microsoft Visual C/C++,这个故事的原因在稍后四大C/C++编译器之争的段落中再详细的说明。

我最后听说Eugene Wang跑去做生意了,并且在前几年写了一本教导科技人员如何面试的书籍。我,一直很痛心Borland失去了这么一位优秀的人材,我常想如果当初Eugene Wang没有离开Borland,那么历史就可能不是现在的这样了,Sign!!!

■Philippe Kahn大手笔的花了一亿多美金买下了Ashton-Tate公司和dBase。在当时许多人都批评Philippe Kahn做了不值得的事情,因为Ashton-Tate不值这么多钱。但是由于当时Borland多的是钱,因此Philippe Kahn也不多意。不过这并不是Borland走向逐渐走向衰败的主因,而是在Borland买下了dBase之后,并没有立刻积极的发展dBase For Windows,反而把dBase丢在一旁。这个原因便是当时Borland的另外一个和数据库有关的产品Paradox卖得也很好,因此Philippe Kahn并不急着打算开发dBase For Windows。不过Philippe Kahn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当时在市场大量人口的dBase程序员需要一个好的Window版dBase,但是Philippe Kahn购买了dBase却不提供Windows 版的解决方案。因此当稍后Microsoft以极小的代价买下Fox这家公司,并且在数年之后推出FoxPro For Window,吸引了大量原先的dBase程序员以及Paradox的程序员之后,Philippe Kahn才警觉事情不对而充充忙忙的开发dBase For Windows。但是当dBase For Windows 推出之后,Microsoft早已推出了两个FoxPro For Windows 的版本,而占据了大部份的市场,dBase For Windows其势已不可为了。

■Microsoft开始向Borland挖角。由于Microsoft在许多的开发工具战役中一直被Borland打得灰头土脸。更何况Borland C/C++ 3.1几乎抢占了大部份的市场,因此Microsoft开始准备好好的对付Borland。但是由于其时Borland在编译器的技术领域领先了Microsoft数年之久,Microsoft无法在短时间之内赶上Borland,因此Microsoft决定使用最有效的方法立刻追上Borland技术,那就是直接挖角。因此稍后Microsoft的Visual C/C++小组有60%的成员是从Borland挖来的,这个举动不但立刻的让Borland流失了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也在数年之后造成了Borland控告Microsoft的导火线。不知道各位看到这里有什么感觉,或是没有感觉。不过我总是觉得Microsoft使用了不好的手段来竞争,并不是光明正大的击败Borland,而是使用了不公平的竞争手段。

Philippe Kahn在这段时间不但让Borland C/C++被Microsoft Visual C/C++反败为胜,也痛失了几乎所有dBase的市场,更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流失了大量的优秀人员。在这些重要的原因之下,Borland已经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下坡了。

我最后一次看到Philippe Kahn时是在1994年未于亚特兰大(Atlanta)参加国际Conference时,还和他打了一声招呼。后来Philippe Kahn离开了Borland,另外创立了StarFish这家公司,稍后StarFish也被Motorola并购。虽然Borland由于Philippe Kahn一些错误的决策而逐渐的从巅峰开始下降,但是Philippe Kahn也不愧为一个人物。因为Philippe Kahn能够和Bill Gates一直周旋数年之久,而同一时期的许多公司,例如Lotus都一一的被Microsoft所击败,因此Philippe Kahn还有一套的。此外Philippe Kahn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工程师特性的Borland CEO,Philippe Kahn仍然重视技术产品和技术人员。但是Borland随后的CEO几乎都是Marketing,Finance或是Sales出身的人,这真让我怀念以往以产品和技术为优先的CEO了。

看完了上面这段今人伤心的历史之后,再让我们看看当Borland在受到Microsoft Visual C/C++的强大冲击之后,如果思索反击之道。在这段期间也出现了令我敬佩的第一个Borland技术工程师,Carl Quinn。

Carl Quinn在Microsoft Visual C/C++ 1.0推出之后,立刻奉命开发一个能够和MFC相抗衡的全新OWL,而Carl Quinn也是数年后JBuilder的JBCL Framework的灵魂开发人物。Carl Quinn不但负责开发OWL,也为Borland在组件Framework的技术领域立下了重要的贡献。由于Carl Quinn的投入,因此开启了OWL大战MFC,Borland C/C++缠斗Visual C/C++数年精彩好戏的序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工作学习 / IT杂谈 / (ZT) C/C++的光荣战役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转贴李维《Borland传奇》里面的一章,以飨同好。

    在Borland购买下White Water的C++ Framework之后,便更命为OWL(Object Window Library),并且很快的推出了以OWL 1.0为核心的Borland C/C++ 3.1。由于OWL比当时的MFC 1.0封装的更为完整和好用,再加入Resource Workshop可视化能力,以及Borland C/C++ 3.1自己最强劲的编译器和整合发展环境,因此立刻的风靡了全世界,其受欢迎的程度更是远远的超过了它的前一版本Borland C/C++ 3.0。

    由于Borland C/C++ 3.1的畅销,立刻让Borland在C/C++市场一举击溃了Microsoft C/C++,市场占有率超过了50%,是全球第一的C/C++产品,也把Borland推上了最高峰,成为全世界第三大的软件公司。

    很快的,我所工作的开发小组也立刻的以Borland C/C++ 3.1来开发系统,Borland C/C++ 3.1也是我使用过Borland最稳定的C/C++版本之一。也由于那个时候一天到晚都使用C/C++工作,因此就有了一些小心得。稍后我整理了一些东西便投稿到刚出刊不久的RUN!PC,也许是运气不错,RUN!PC很快的也注销了我的文章。就是这篇文章注销之后,台湾的Borland注意到了我,开始和我连络,并且从此展开了和Borland的互动。而Borland C/C++ 3.1也是第一套Borland免费送我的软件,当然代价就是希望我多写一些Borland产品的文章。

    接着Borland又计划推出Windows版的Borland Pascal,不过在Borland开发Borland Pascal For Windows 时,当时(现在也还是)最具盛名的Charles Petzold(我的第一本Windows 程序设计的书就是这位仁兄写的,相信许多人也是看他的书一路学来的)就说除了C/C++之外,Borland不可能做出能够在 Windows 下执行的Borland Pascal,不过很明显的,即使是Windows API的大师Charles也错了。Borland不但做出来了,而且Borland Pascal For Windows 还非常的畅销,当然Borland Pascal For Windows 也是后来Delphi的根基。

    当时的Borland可说是不可一世,不但产品大卖,而且日进斗金。Borland在Scotts Valley豪华的总部也是在那个时候由Philippe Kahn大手笔的花了一亿多美金搭建的(想想10年前的60多亿台币可以盖什么样的房子?)。不过也许是Borland太成功了,因此也开始让Philippe Kahn渐渐的养成了好大喜功,目中无人的态度,也种下了Borland开始走向衰退的因子。

    不过在Borland最强盛的时期,当然也就是Microsoft最想痛宰Borland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著名的事件和一个著名的虚拟人物。话说由于当时Microsoft的开发工具一直打不过Borland的产品,因此在Microsoft的开发工具刊物上便出现了一个作者不断的以文章嘲笑Borland,这个作者的笔名是Buck Forland。后来由于这位作者的文章内容以及他的笔名引起了当时Borland的不满以及大量Borland使用者的强烈抗议,因此稍后这位作者就突然的消失不见了。因此有许多人就推测这个作者应该是Microsoft的工程师,由于一直无法打败Borland的产品,脑羞成怒,因此才会以这个笔名来发泄。如果各位看倌到现在还摸不着头为什么这个笔名会引起轩然大波,那么请你试着把Buck Foland这两个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一对调就知道为什么了。现在各位是否会心一笑了?

    在Borland C/C++ 3.1大获成功之后,Borland却开始松懈了下去,并且开始走下坡。当然这有许多的原因,我所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数项 :

    ■Philippe Kahn和当时Borland C/C++的产品经理闹翻了。这位Borland C/C++的产品经理的名字是Eugene Wang,他是一位非常聪明的中国人。他一手把Borland C/C++ 带到了世界第一的地位,并且在Borland C/C++ 3.1成功之后有了更伟大的想法,那就是 Eugene Wang 想在下一个Borland C/C++版本中完整的以OWL封装所有的Windows API,因为OWL 1.0虽然比MFC 1.0来得优秀,但是OWL的隐忧就是OWL尚未完整的封装所有Windows的API。此外Eugene还计划以OWL为核心,开发一个类似今日Borland C/C++ Builder的以可视化组件为开发方式的开发工具。请各位想一想,如果在当时Borland能够开发出这种C/C++开发工具,那么将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产品,稍后Microsoft的Visual C/C++ 1.0只是能够在整合发展环境中自动产生MFC的程序代码就立刻的轰动了C/C++市场,造成了大量程序员转入Microsoft的阵营。即使是目前的Borland C/C++ Builder使用的Framework仍然是以Object Pascal以核心的组件Framework,而不是纯粹的C/C++程序代码。如果当时 Eugene Wang 能够做出他心中的下一版Borland C/C++,那么我想到现在Borland C/C++可能还是市场中第一的C/C++开发工具。不过很不幸的是,Eugene Wang 稍后和Philippe Kahn发生了争执,Eugene Wang 一气之下离开了Borland。而Philippe Kahn则认为Borland C/C++的地位已不可动摇,因此也没有想立刻的做下一版的Borland C/C++。这样一拖竟然浪费将近2年的时间。

    Microsoft Visual C/C++ 1.0在Borland C/C++ 3.1 2年之后推出,并且立刻获得市场好评。不但在编译器方面能够和Borland C/C++ 3.1相抗衡,在整合发展环境方面更大幅领先了Borland C/C++ 3.1,还能够自动产生MFC的程序代码,再也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直到此时Philippe Kahn才从梦中惊醒而急于开发下一代的Borland C/C++ 4.0,但是为时已晚,C/C++的开发工具市场从此就开始逐渐的被Microsoft蚕食了。

    Eugene Wang在离开Borland之后,立刻的被Symantec所网罗,稍后Eugene Wang也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为Symantec开发出了著名的Symantec C/C++。Symantec C/C++在当时被所有的技术刊物评比为拥有最棒的整合发展环境和最有创意的C/C++开发工具,从此可见Eugene Wang的功力。不过Symantec C/C++稍后也不敌Microsoft Visual C/C++,这个故事的原因在稍后四大C/C++编译器之争的段落中再详细的说明。

    我最后听说Eugene Wang跑去做生意了,并且在前几年写了一本教导科技人员如何面试的书籍。我,一直很痛心Borland失去了这么一位优秀的人材,我常想如果当初Eugene Wang没有离开Borland,那么历史就可能不是现在的这样了,Sign!!!

    ■Philippe Kahn大手笔的花了一亿多美金买下了Ashton-Tate公司和dBase。在当时许多人都批评Philippe Kahn做了不值得的事情,因为Ashton-Tate不值这么多钱。但是由于当时Borland多的是钱,因此Philippe Kahn也不多意。不过这并不是Borland走向逐渐走向衰败的主因,而是在Borland买下了dBase之后,并没有立刻积极的发展dBase For Windows,反而把dBase丢在一旁。这个原因便是当时Borland的另外一个和数据库有关的产品Paradox卖得也很好,因此Philippe Kahn并不急着打算开发dBase For Windows。不过Philippe Kahn忘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当时在市场大量人口的dBase程序员需要一个好的Window版dBase,但是Philippe Kahn购买了dBase却不提供Windows 版的解决方案。因此当稍后Microsoft以极小的代价买下Fox这家公司,并且在数年之后推出FoxPro For Window,吸引了大量原先的dBase程序员以及Paradox的程序员之后,Philippe Kahn才警觉事情不对而充充忙忙的开发dBase For Windows。但是当dBase For Windows 推出之后,Microsoft早已推出了两个FoxPro For Windows 的版本,而占据了大部份的市场,dBase For Windows其势已不可为了。

    ■Microsoft开始向Borland挖角。由于Microsoft在许多的开发工具战役中一直被Borland打得灰头土脸。更何况Borland C/C++ 3.1几乎抢占了大部份的市场,因此Microsoft开始准备好好的对付Borland。但是由于其时Borland在编译器的技术领域领先了Microsoft数年之久,Microsoft无法在短时间之内赶上Borland,因此Microsoft决定使用最有效的方法立刻追上Borland技术,那就是直接挖角。因此稍后Microsoft的Visual C/C++小组有60%的成员是从Borland挖来的,这个举动不但立刻的让Borland流失了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也在数年之后造成了Borland控告Microsoft的导火线。不知道各位看到这里有什么感觉,或是没有感觉。不过我总是觉得Microsoft使用了不好的手段来竞争,并不是光明正大的击败Borland,而是使用了不公平的竞争手段。

    Philippe Kahn在这段时间不但让Borland C/C++被Microsoft Visual C/C++反败为胜,也痛失了几乎所有dBase的市场,更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和流失了大量的优秀人员。在这些重要的原因之下,Borland已经不可避免的开始走下坡了。

    我最后一次看到Philippe Kahn时是在1994年未于亚特兰大(Atlanta)参加国际Conference时,还和他打了一声招呼。后来Philippe Kahn离开了Borland,另外创立了StarFish这家公司,稍后StarFish也被Motorola并购。虽然Borland由于Philippe Kahn一些错误的决策而逐渐的从巅峰开始下降,但是Philippe Kahn也不愧为一个人物。因为Philippe Kahn能够和Bill Gates一直周旋数年之久,而同一时期的许多公司,例如Lotus都一一的被Microsoft所击败,因此Philippe Kahn还有一套的。此外Philippe Kahn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工程师特性的Borland CEO,Philippe Kahn仍然重视技术产品和技术人员。但是Borland随后的CEO几乎都是Marketing,Finance或是Sales出身的人,这真让我怀念以往以产品和技术为优先的CEO了。

    看完了上面这段今人伤心的历史之后,再让我们看看当Borland在受到Microsoft Visual C/C++的强大冲击之后,如果思索反击之道。在这段期间也出现了令我敬佩的第一个Borland技术工程师,Carl Quinn。

    Carl Quinn在Microsoft Visual C/C++ 1.0推出之后,立刻奉命开发一个能够和MFC相抗衡的全新OWL,而Carl Quinn也是数年后JBuilder的JBCL Framework的灵魂开发人物。Carl Quinn不但负责开发OWL,也为Borland在组件Framework的技术领域立下了重要的贡献。由于Carl Quinn的投入,因此开启了OWL大战MFC,Borland C/C++缠斗Visual C/C++数年精彩好戏的序幕。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Good!
    • 长学问。//Sign? Sigh? 只有台湾英文才能和川英一拼啊。
    • LOSER 就是LOSER, 既然当时Borland多的是钱,为什么不在技术人才朵花些钱?
    • 这段评书我怎么没听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