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海德格尔之夜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海德格尔之夜

萧瑟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一八八九——一九六六),早年在
弗莱堡大学研读神学和哲学,一九二三年任马堡大学哲学教授。一九二
八年,接替他的老师、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任弗莱堡大学哲学讲座教授。

海德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有独创性的、影响广泛的思想家。他
的最重要的著作是《存在与时间》(一九二六),由于此书,海德格尔
被视为现象学学派的发展者、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三十年代,海德格尔在担任弗莱堡大学校长期间,公开拥护希特勒。
战后受到审查,并一度被禁止在大学授课。一九五九年退休,隐居家乡
黑森林山间别墅,潜心著述,偶尔在朋友圈子内探讨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是伽达默尔的老师。

一九二三年,伽达默尔在马堡大学参加了海德格尔主持的“亚里士
多德伦理学”研究班。此后,他们终生保持着师生之谊。

海德格尔的思想,也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理论基础。

有一次,伽达默尔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一个定期在他家里举行的小
型哲学讨论会,主持人是他的私人朋友海德格尔教授。

我立即同意了。

那时,海德格尔的名字,已经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章。而他
本人,则在自己的名字后面退隐多年了。他的尽人皆知的“历史问题”,
使我在对这位大哲学家的景仰之余,更平添了几分好奇。在那之前,大
约是一九六三——一九六四年之间,出版了一本书,专门探讨海德格尔
与纳粹思想的关系。作者所提供的材料以及其所作的分析和结论,在欧
洲知识界、包括在年轻的文科大学生中间引起了讨论。我的意见,较多
地倾向于从当时特定的社会和历史因素中寻找根源,而较少地追究个人
道德责任。——这个题目至今还有人研究、不断有新书出版。

年愈古稀的海德格尔出现在伽达默尔家里的时候,仍然精力旺盛、
思路清晰。

除了我以外,被邀请的其他十几位年轻的参加者,或是正在撰写博
士论文的哲学系研究生,或是正在撰写教授论文的哲学博士。

这样的讨论会,实际上是海德格尔的辅导课。每一次,海德格尔先
对他已经看过的一篇博士论文或教授论文——它的作者就是在座的某一
位——进行评论,然后是所有参加者之间的自由讨论。每次的讨论会从
下午五点开始,到晚上八、九点结束。

海德格尔给我国下的最深的印象,不是他的渊博学识,或深奥思想,
而是他作为一个教授的个人风格。

他是一个极其严格的导师,不能容忍哲学研究上的任何无知、浅薄、
怠惰或谬误。他对此深恶痛绝、毫不留情,几乎到了令人生畏的地步。

我记得在一次讨论会上,海德格尔像一头咆哮的狮子,因为他对手
里挥舞着的一篇教授论文极不满意,认为它简直与哲学研究毫无共同之
处!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至少说了三个小时,几乎把那篇论文中的
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批驳得体无完肤。

所有坐在海德格尔周围的人:那些未来的博士和教授们,再加上我,
都噤若寒蝉。那是一种末日审判的景象:海德格尔仿佛用一双无形的手,
把那篇有罪的论文一页一页地撕得粉碎,我们既不敢正视伟大的哲学家,
也不敢旁顾惊恐不已的论文作者,只觉得那些亵渎过神明的纸片仿佛不
断地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

那时,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意念:“谢天谢地,幸亏我不是他!如
果我是他,又该怎么办?……”其他的,什么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听。
我相信,除了海德格尔和那位可怜的、想当教授的博士之外,这就是那
次讨论会上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这样的讨论会,大约每一、两个月举行一次,一共持续了一年多。

我必须承认,我在海德格尔主持的讨论会上所学到的东西,远没有
在伽达默尔的讨论课上所学到的多。那些关于极为专门、极其抽象的哲
学概念的探讨,经常使我头晕目眩,但是作为讨论会的一员,我置身于
一个世纪哲学泰斗的身边,不时地觉察到那些学兄们的思维方式的特点、
意识到他们的论文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等,还是油然而生一种不可名
状的充实和激动。

伽达默尔的住宅,坐落在俯视内卡河的圣灵山上--大约二千年之
前,古罗马的军团曾经在西面的山脚下驻扎过。我住的地方,与伽达默
尔的家隔河相望。薄暮时分,我从桥上走过,内卡河水缓缓流向远方,
夜色之中,我又从桥上走过,内卡河水在黑暗中潺潺低语。此时此刻,
那位爱菲斯的晦涩哲人的格言,总是在我的耳边回响:

你不可能两次涉足同一条河流,流向你的永远是不同的水。
(古希腊伊奥尼亚学派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公
元前五四零——四七零],出生于小亚细亚爱菲斯城的贵族家庭,
由于思想的独特和深刻,他被称为“晦涩哲人”。所引格言,出
自他的仅存于世的著作残篇《论自然》。)

海德格尔的风格,与伽达默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伽达默尔具有绅士风度。他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温文尔雅、彬彬
有礼,是一个极有教养的现代学者。

海德格尔则像粗鲁的农民,——一个天赋超人、然而极其自负的农
民。

伽达默尔是学生的“启明星”。他知道自己应当什么时候出现、什
么时候隐退。

海德格尔是传统的旧式德国教授。他在学生面前,更像一位普鲁士
的将军。

我并不怀疑海德格尔的意图。他从黑森林的山间别墅驱车而来,并
不是为了惩罚某一个他的学生的学生。对于他在学术上的严厉乃至苛求,
我并无异议。但是我不敢苟同他的方式,不欣赏他给年轻人所施加的心
理压力。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出自干他对科学的热爱,那么,别人难道
就没有同样的、应当得到尊重的权利吗?

那一次的经历,也使我在心里对自己默默立下誓言:如果我今后成
为教授,将绝不是海德格尔式的。

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一位是老师、一位是学生,性格迥然而异,
彼此却保持了终生的友谊。这是一段佳话,也是一件饶有意味的事情。
它再次证实了我已经说过的想法:

知识是可以学到的,做人的风格则与生俱来。

正如培根(Francis Bacon,一五六一——一六二六)所说:

风格就是人本身。

然而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或者说,不是全知全能的,海德格尔和
伽达默尔也都不例外。

如果海德格尔见到一篇见解独到、论证周密的论文,他在评论时并
不吝啬赞许的言辞。

伽达默尔也有过使我失望的时候。

我每次和他谈及古代的中国哲学,他总是不以为然。他认为,哲学
系的研究领域应当限于欧洲哲学,语言前提是拉丁文和古希腊文。中国
哲学之类不属于哲学系,它们被分别归于研究欧洲以外各地区文化的学
科,如汉学、日本学,等等。总之,东亚地区的哲学,从未进入过他的
研究视野。虽然他有不少的日本学生和日本同行。

既然如此,伽达默尔为什么选择了一个并非主修欧洲哲学的学生参
加海德格尔主持的哲学讨论会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许多年以后,我回到海德堡担任汉学教授,又有机会经常与伽达默
尔见面了。

如果在座的客人之中有不认识我的人,伽达默尔总是这样介绍我:
“这是我过去的‘中国学生’。”

这就是伽达默尔之为伽达默尔。

一九九五年,伽达默尔在海德堡度过他的九十五岁生日。海德堡
大学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向伟大的哲学老人致敬。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心灵感悟 / 海德格尔::(在世界之夜的历史阶段)人把生命的本质本身交付给技术去制造和处理,心灵被逻辑化。人没有思考“存在”,只思考“在者”、对象,“思”的诗意被遮蔽,人并没有真的存在,所以技术的白昼就是世界的黑夜。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海德格尔哲学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批判
    万兰芬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年),被西方思想家公认为是由现代跨向后现代的桥梁。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名词或概念,总是给人以虚玄空灵之感,但海氏的存在论哲学却实在是根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的,充满了现实的人文关怀精神。他在其存在论哲学经典名著《形而上学导论》中开宗明义:哲学,“这种无用的东西,却恰恰拥有真正的威力。这种不承认在日常生活中有直接反响的东西,却能与民族历史的本真历程发生内在的共振谐响。它甚至可能是这种共振谐响的先声。”(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版,第 10页。)任何高妙的哲学,虽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影响,似乎与现实特别是常人无关,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运和历史走向。
    早在1927年发表其存在哲学的奠基之作《存在与时间》时,海德格尔就有一种浓郁的危机意识,认为西方特别是欧洲的精神世界在没落,精神的力量在消散、衰竭。他认为,当时的欧洲(特别是德国)处在俄国和美国的夹击之中,这两个国家在形而上学上是相同的,都有着对“精神”的曲解或剥夺。“结果不再能保持那一精神世界的伟大、宽广和原始性”,“那个时代开始丧失其强大的生命力”,(注: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版,第46页。 )出现了精神萎靡和精神力量的溃散。他从他老师——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处借鉴了“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对西方哲学史进行了通盘的批判,暴露出大量的问题,从而宣告了传统哲学的终结。
    一、传统形而上学是有罪的
    上个世纪末,尼采有感于基督教神学对人的禁锢宣布“上帝死了”;半个世纪后,后现代主义甚至宣布“人也已死了”。这是对当今人的生存状态的揭示,也就是说,当今人的生存状态是一种非人的状态。不仅千百年来女性过着遭男性奴役的奴隶性生活,是非人的生活,而且男性的权力地位过分飘升,或称男性中心地位的过份飘升,也超出了人道,丧失了本性,也是一种非人的生活。从人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来看,人也被异化成了非人。他不仅凌驾于自然之上,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而且凌驾于上帝(神灵)之上,世界就是以他为中心,其它的一切都是他役使的工具或奴婢。人的主体性日益膨胀,不仅出现了尼采这样的哲学狂人,而且也出现了宣称“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托起整个地球”的科学狂人,甚至出现了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想以日尔曼民族来改良人类。这种人的主体性日益膨胀,当然是建立在对人的自信,对科学技术的自信基础之上,但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主客体的严重对立。正如海氏所言:“世界越是广泛有效地被人征服,被人摆布,对象越是表现出客观性,其中的主观意志就越强烈。”(注: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186页。)人认为自己只要把握了科学理性,就能战胜一切,君临一切,达到自由幸福之境地。但时至今日,人们发现,主体性的恶性膨胀,不仅带来了“二战”这样的给人类以毁灭的后果,科学理性也远未能充分认识世界,更不能透彻地认识人本身,特别是人的价值论问题。而且,当今一些超人的力量正在危及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左右着人类的命运,如生态环境的恶劣、核爆炸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表明人不能控制自身)、地震(人也不能完全控制自然这个客观世界)。也就是说,人并不是万物的灵长,更不是万物的主宰。人,应当回到其自身的存在状态,应当回到正常的“人道”。在天地神人四者的关联中,人应当老老实实地做人。
    那么,造成这种非人道局面的祸根在何处呢?海氏认为,是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形而上学哲学,而不是科学本身。科学只是人类手中的一种工具,只是讲究抽象概念和严格范畴的逻辑思维方式的形而上学的结果。因此,他要改造这种传统哲学,因为这种哲学的根本错误在于“遗忘了人自身的存在”,误把“存在者当成了存在”(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第117页。)。 他要把人们的目光从存在者(物)拉回到人的存在上来。
    二、庸俗辩证法也是有罪的
    海氏认为,导致当下人的主体性膨胀的非人性状况,不仅形而上学有罪,庸俗辩证法也是有罪的。因为人们简单地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看成是相对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这种方法论致命的弱点在于,把事物的构成因素人为地、简单地划分为对立的正反两方面,而且双方都可以对事物的发展有贡献,因为离开了任何一方,矛盾便无法构成。它被运用到具体的社会历史领域时,其隐含的负作用颇大。到底谁对谁错,谁对历史有功,谁对历史有过,往往就由有权力的话语者来评判,而有权力的话语者的评判标准则是以实现自己或自己集团的欲望的一系列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当权力意志无遮拦、无束缚地膨胀时,权力神话和权力崇拜便由此产生,而其哲学根源便是庸俗辩证法。
    三、什么才是人的本真存在?
    如上所述,海德格尔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哲学基础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那么真正的人道在哪里?人到底是如何存在的呢?这是现代形而上学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现代哲学的核心问题。
    “存在”,在传统形而上学哲学中被解释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即物质”,亦即“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但海氏认为,对“存在”的揭示压根就不能作如上描述,即“存在”不能定义为“存在是什么”。如果定义为“存在是什么”,那么必然会把“存在”当成某物,亦即把“存在”当成了“存在者”。因为“……是……”正是传统形而上学对表象世界进行说明的“根据律”,无非是给存在者给出判断,提供根据,作出这一判断的是人这一主体。那么,世界便人为地划分出认识的主体——“人”和被认识的客体——“对象世界”。主体与客体由此分立。对世界的认识就成了一种“A是B”、“B是C”和“C是D”……的不断的判断传递活动。正是这一根据律,使科学自觉地投入到了一个永不疲倦的追问“为什么”的运动中。科学越发展,说明人的思维越来越被这种“根据律”强有力地统治着。科学,本是人手中的工具,可现在人越来越被这种不断追问“……是……”的工具所控制,被强迫进入非自然的存在,逐渐丧失本性,人被异化着。
    这并不是说海氏反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而是认为科学只关心事实、数据、操作和应用,遗忘了崇高的哲学思考与伦理目标,无益于对人的价值规范的探讨,失去了对人类生活的总体把握,取消了对精神的探索,断绝了与心灵的联系。科学成了一种“被砍掉脑袋的科学”。
    海氏认为,传统形而上学总是专注于存在的根据,如B、C、D ……,而遗忘了“是”这个词, 以为这是不言自明的, 而这“是”(系词to be)恰恰就是指存在者的“存在”,而不是指“being”(实在之物)。“通过从不定式到动名词的转变,不定式原有的空泛被限死,存在成了严格的对象,存在本身也蜕变成存在者”(注: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40页。)。
    那么存在到底是什么?存在不是他物,而是它自身的显现,而不能靠他物来说明。那么如何表述“存在”呢?为此问题,无数充满睿智的哲人绞尽了脑汁。尼采认为,它是一团迷雾,无法解释;老子认为大道无言,还是不说为妙。海德格尔虽然同样意识到了对它命名的艰难,他还是从他老师胡塞尔处取来了现象学还原这一认识论利器,试图作出较为准确的描述,认为存在是括去(放在括号里悬置)了存在者之后的那个剩余物(现象本身),它是作为什么也不是的自身显现着。
    这里有必要对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法作一简单说明。譬如我们从不同方面观察一个正方体,可以看到几个侧面,可看到的都不是整个正方体,只有当各个不同的侧面在我们心目中显现时,才能合成一个完整形象。在意识中如此显现的直观对象即本质,“显现即现象”(此处的“现象”不是指事物的表象,而是指现出本象)。实际上就是认为,要把握世界的本质存在,我们不能从与之联系的外在的客观实在来解释它,因为从外在的客观实在来解释它,是永远也达不到本质的。我们应该把这些外在的客观实在悬置(epoche)起来,加上括号,存而不论,而靠我们的经验、感觉、回忆、判断等意识去把握其“如其所是”的含义,直观其抽象本质(注: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8页。)。
    要回答“存在者是如何被括去,而显现为什么也不是的存在”这一问题,只有找到一种独特的存在者——人。因为人是唯一有理性的动物。人既然能够遗忘或遮蔽自身的存在,就能够回到自身显示自身的存在,而其它存在者没有理性,就无所谓“遮蔽”与“显现”。海氏把这种存在者称之为“此在”(人)。这里的“此”即“自身”,“此在”即自身存在的显现者。
    譬如:在日常生活中,人总是作为工人、学者、政治家或商人等角色出现,因为它总是与他所从事的某种职业关联着:做工,研究学问,从政,经商……这种关联可以存在着多种可能性。这些角色是作为“存在者”的此在出现,而不是作为“存在的此在”(即此在自身)出现。此在要展示它自身的存在,就是要作为什么也不是的自身出现,即要退出这一切关联。此在的存在,就是退出了这一切外在关联的存在(生存)。
    在我们的日常世界里,即传统形而上学所指的表象世界里,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就是因这些关联着的事物而被人自己所赋予的,即人把自身理解为某种可能性。海德格尔认为,不管一个人的个性如何,他究竟成为什么人,都不过是他自己行为的结果,“人从事了什么,人就是什么”。人们追求做一个优秀的工人、有名望的大学者,强权的政治家、暴富的大商贾,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才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生存。这种日常的人们的生存所展开的世界,海氏称之为“有意义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展开一个个不同的内在世界(如工人生活世界、学者生活世界、政治家生活世界……)。这是一个充满了欢乐与悲伤的“沉沦”世界(此沉沦无贬义,指沦落为与他人即其他存在者共在,沦失于常人中,丧失了自身的本性存在),是一个追求声色货利而人失去了自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是一种“非本真”(非本源之意)的此在,因而这些存在所展开的世界都是“非本真”的世界。
    那么,什么是人(此在)的本真存在呢?人总是要死的(即此在的终结,不是指非活)。死亡是唯一不可选择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可能性。面对死亡领会死亡而展开的生存世界,便是一个无(意义)的世界。“无”并非没有,“无”也存在着,而且是一种本真的存在。鲁迅在《故乡》中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此处指没有)”;又在《野草》里讲:“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我们平常认为,没有希望,就是绝望,只有两种选择,而鲁迅认为,这世界既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而是一片“虚妄”,即什么也没有的空无存在。在这里,鲁迅的“虚妄”即存在论意义上的“无”。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与无(意义)的世界。有的世界与无的世界是相互关联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便是“无中生有”,就是说有(意义)的世界是从无(意义)的世界中生发出来的,无(意义)的世界是有(意义)世界的存在前提。此种有无之关系,几千年前我国的老子也有大致相同的论述:“然埴而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注: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有”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来源于无。没有了“无”,也就无所谓“有”了。
    那么,此在所展开的世界是如何由一个无的世界转向一个有的世界的呢?海德格尔认为,人面对“死亡”这种最本已的可能性会产生两种情绪:一种是“畏”;一种是“怕”。“畏”是觉悟到了死亡,忧神于这种本真的存在,由此而产生“死的意志”(如佛家的“寂灭意志”),把死亡作为自身的可能性来承担,并先行到死亡中去(走向死亡,并非实现死亡),由此而展开一个无的世界即本真的世界。用海氏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此在总是能够在其最本己的可能性中走向自己,总是在这种让自己走向自己中把可能性作为可能性保持着,也即生存着”(注: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第325页。)。 另一种情绪则是“怕”。“怕”是指背离死亡,逃避死亡(即怕死),由此而产生“求生的意志”。在这种“求生意志的驱动下,他忧烦于他周围关联着他的事物(如名、利、货、色等),觉得只有这些才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由此而产生于一个有意义的非本真的世界。由于人的意志的专断性,使他与自然(自然之物)发生关系时,能重构自然,“在事物打扰他的地方,就改变事物”,他在制造世界时他自身也被带入确定与安置。因此,这有意义的世界,是一个意指性结构,也就是说,他觉得这些事物是有意义的,但这意义不是由那些关联着此在的存在者赋予的,而是由此在自我选择、自我赋予的。对这一选择的决断就是精神。在本文引言中所谈到的欧洲人的精神萎靡之“精神”,就是指的这一对存在意义选择的决断精神。由于传统形而上学对人们思维的制约,人们把这一选择权和决断权不自觉地交给了外在的他物(如科学),形成了主体的死亡。
    因此,海德格尔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描述是“此在在世中”(即此在在世界中存在)。而世界既有本真的世界,又有非本真的世界,如一张纸的两面,所以,此在的存在(即人的生命存在)是贯穿于本真存在与非本真存在的一个整体存在。就是说,在非本真存在中,此在也关切着本真存在(向死亡的存在),虽然这种关切受到压制。而在本真存在中,此在也同样关切着非本真的存在(向世界的存在)。海氏把人的这种整体存在称之为“忧”(Wovor)。
    为何称之为“忧”呢?此在到底忧什么呢?忧“人生几何”?从根本上说,“忧”不忧别的,就忧“死亡”,忧人生的本真价值与意义。海氏称之为“忧神”。而沉沦在世的“众人”,则是对关联着的外在的实在之物的焦虑与渴望,如声、名、货、利……是为“忧烦”。这一点与叔本华和康德对人生的理解是一致的。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总体基调是痛苦的,只有靠美感的刺激与暂时的麻木来使人心获得平衡与和谐。而康德则干脆认为人生是由痛苦的经线和纬线编织成的地毯,只有不死的精神与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人们追求的至善的人生境界。海氏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辨析出了忧的本真的与非本真的来源及其时间性的存在状态。
    既然人的生存的整体状况是忧,那么何以解忧呢?忧烦是指在有意义的沉沦世界里展开存在,那么沉沦在世可以解忧,声色犬马与功名货利都是众人的人生价值与意义,也是他们心灵的归宿。而忧神是指忧“死”,忧走向死亡的本真存在。如何解此根本之忧呢?曹操有诗云:“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常人醉心于功名利禄可以解忧,而曹操有着盖世功名亦无以解忧,已可见其对生死进退与人生境界领会之深刻。但他也没有找到解忧之法,以酒醉心只不过是其无奈之言罢了(注:黄裕生:《时间与永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对此根本的解忧之法,海德格尔同样没有找到答案。我们知道,海氏在30和40年代经历了一次思想的裂变。他曾与中国台湾学者肖师毅试译过《道德经》,经日本铃木大拙介绍涉猎过禅宗学说,企图借东方智慧之光,跳出西方传统逻辑思维的套路,另辟新“道”,但没有找到答案。他后来又皈依神学,所获得的依然是一片困惑。他虽然没有找到追回本真的解忧之道,但他的思想探索却成了颠覆、解构传统的先锋。
    而且,海德格尔对传统思维中辩证逻辑中所蕴含的弊端似乎极少觉察与反思,相反,他在论述无的世界与有的世界之间的相互生成关系时恰恰运用的是辩证逻辑。可见要跳出旧有的思维逻辑的羁绊去寻找一条新的思路不是仅凭思想的勇气所能做到的,要彻底清除人类思维本身所带来的盲点仍需睿智之士的继续探索。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扭尔哼大的你是?
      • 猪头老大,你读的这么快?这是一般人都不喜欢,喜欢读起来也慢的 哲学。嘿嘿
        • 嘿嘿, 主席开心呀
          •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比起无尽的时空和千载的江山,有点觉得现实生活里暂时的成败只好比大海浪花一小朵。
    • 海德格尔之夜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海德格尔之夜

      萧瑟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一八八九——一九六六),早年在
      弗莱堡大学研读神学和哲学,一九二三年任马堡大学哲学教授。一九二
      八年,接替他的老师、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任弗莱堡大学哲学讲座教授。

      海德格尔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有独创性的、影响广泛的思想家。他
      的最重要的著作是《存在与时间》(一九二六),由于此书,海德格尔
      被视为现象学学派的发展者、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三十年代,海德格尔在担任弗莱堡大学校长期间,公开拥护希特勒。
      战后受到审查,并一度被禁止在大学授课。一九五九年退休,隐居家乡
      黑森林山间别墅,潜心著述,偶尔在朋友圈子内探讨哲学问题。

      海德格尔是伽达默尔的老师。

      一九二三年,伽达默尔在马堡大学参加了海德格尔主持的“亚里士
      多德伦理学”研究班。此后,他们终生保持着师生之谊。

      海德格尔的思想,也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理论基础。

      有一次,伽达默尔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一个定期在他家里举行的小
      型哲学讨论会,主持人是他的私人朋友海德格尔教授。

      我立即同意了。

      那时,海德格尔的名字,已经成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章。而他
      本人,则在自己的名字后面退隐多年了。他的尽人皆知的“历史问题”,
      使我在对这位大哲学家的景仰之余,更平添了几分好奇。在那之前,大
      约是一九六三——一九六四年之间,出版了一本书,专门探讨海德格尔
      与纳粹思想的关系。作者所提供的材料以及其所作的分析和结论,在欧
      洲知识界、包括在年轻的文科大学生中间引起了讨论。我的意见,较多
      地倾向于从当时特定的社会和历史因素中寻找根源,而较少地追究个人
      道德责任。——这个题目至今还有人研究、不断有新书出版。

      年愈古稀的海德格尔出现在伽达默尔家里的时候,仍然精力旺盛、
      思路清晰。

      除了我以外,被邀请的其他十几位年轻的参加者,或是正在撰写博
      士论文的哲学系研究生,或是正在撰写教授论文的哲学博士。

      这样的讨论会,实际上是海德格尔的辅导课。每一次,海德格尔先
      对他已经看过的一篇博士论文或教授论文——它的作者就是在座的某一
      位——进行评论,然后是所有参加者之间的自由讨论。每次的讨论会从
      下午五点开始,到晚上八、九点结束。

      海德格尔给我国下的最深的印象,不是他的渊博学识,或深奥思想,
      而是他作为一个教授的个人风格。

      他是一个极其严格的导师,不能容忍哲学研究上的任何无知、浅薄、
      怠惰或谬误。他对此深恶痛绝、毫不留情,几乎到了令人生畏的地步。

      我记得在一次讨论会上,海德格尔像一头咆哮的狮子,因为他对手
      里挥舞着的一篇教授论文极不满意,认为它简直与哲学研究毫无共同之
      处!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至少说了三个小时,几乎把那篇论文中的
      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批驳得体无完肤。

      所有坐在海德格尔周围的人:那些未来的博士和教授们,再加上我,
      都噤若寒蝉。那是一种末日审判的景象:海德格尔仿佛用一双无形的手,
      把那篇有罪的论文一页一页地撕得粉碎,我们既不敢正视伟大的哲学家,
      也不敢旁顾惊恐不已的论文作者,只觉得那些亵渎过神明的纸片仿佛不
      断地落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头上……

      那时,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意念:“谢天谢地,幸亏我不是他!如
      果我是他,又该怎么办?……”其他的,什么也没有想,什么也没有听。
      我相信,除了海德格尔和那位可怜的、想当教授的博士之外,这就是那
      次讨论会上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这样的讨论会,大约每一、两个月举行一次,一共持续了一年多。

      我必须承认,我在海德格尔主持的讨论会上所学到的东西,远没有
      在伽达默尔的讨论课上所学到的多。那些关于极为专门、极其抽象的哲
      学概念的探讨,经常使我头晕目眩,但是作为讨论会的一员,我置身于
      一个世纪哲学泰斗的身边,不时地觉察到那些学兄们的思维方式的特点、
      意识到他们的论文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等等,还是油然而生一种不可名
      状的充实和激动。

      伽达默尔的住宅,坐落在俯视内卡河的圣灵山上--大约二千年之
      前,古罗马的军团曾经在西面的山脚下驻扎过。我住的地方,与伽达默
      尔的家隔河相望。薄暮时分,我从桥上走过,内卡河水缓缓流向远方,
      夜色之中,我又从桥上走过,内卡河水在黑暗中潺潺低语。此时此刻,
      那位爱菲斯的晦涩哲人的格言,总是在我的耳边回响:

      你不可能两次涉足同一条河流,流向你的永远是不同的水。
      (古希腊伊奥尼亚学派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约公
      元前五四零——四七零],出生于小亚细亚爱菲斯城的贵族家庭,
      由于思想的独特和深刻,他被称为“晦涩哲人”。所引格言,出
      自他的仅存于世的著作残篇《论自然》。)

      海德格尔的风格,与伽达默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伽达默尔具有绅士风度。他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温文尔雅、彬彬
      有礼,是一个极有教养的现代学者。

      海德格尔则像粗鲁的农民,——一个天赋超人、然而极其自负的农
      民。

      伽达默尔是学生的“启明星”。他知道自己应当什么时候出现、什
      么时候隐退。

      海德格尔是传统的旧式德国教授。他在学生面前,更像一位普鲁士
      的将军。

      我并不怀疑海德格尔的意图。他从黑森林的山间别墅驱车而来,并
      不是为了惩罚某一个他的学生的学生。对于他在学术上的严厉乃至苛求,
      我并无异议。但是我不敢苟同他的方式,不欣赏他给年轻人所施加的心
      理压力。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出自干他对科学的热爱,那么,别人难道
      就没有同样的、应当得到尊重的权利吗?

      那一次的经历,也使我在心里对自己默默立下誓言:如果我今后成
      为教授,将绝不是海德格尔式的。

      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一位是老师、一位是学生,性格迥然而异,
      彼此却保持了终生的友谊。这是一段佳话,也是一件饶有意味的事情。
      它再次证实了我已经说过的想法:

      知识是可以学到的,做人的风格则与生俱来。

      正如培根(Francis Bacon,一五六一——一六二六)所说:

      风格就是人本身。

      然而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或者说,不是全知全能的,海德格尔和
      伽达默尔也都不例外。

      如果海德格尔见到一篇见解独到、论证周密的论文,他在评论时并
      不吝啬赞许的言辞。

      伽达默尔也有过使我失望的时候。

      我每次和他谈及古代的中国哲学,他总是不以为然。他认为,哲学
      系的研究领域应当限于欧洲哲学,语言前提是拉丁文和古希腊文。中国
      哲学之类不属于哲学系,它们被分别归于研究欧洲以外各地区文化的学
      科,如汉学、日本学,等等。总之,东亚地区的哲学,从未进入过他的
      研究视野。虽然他有不少的日本学生和日本同行。

      既然如此,伽达默尔为什么选择了一个并非主修欧洲哲学的学生参
      加海德格尔主持的哲学讨论会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许多年以后,我回到海德堡担任汉学教授,又有机会经常与伽达默
      尔见面了。

      如果在座的客人之中有不认识我的人,伽达默尔总是这样介绍我:
      “这是我过去的‘中国学生’。”

      这就是伽达默尔之为伽达默尔。

      一九九五年,伽达默尔在海德堡度过他的九十五岁生日。海德堡
      大学为此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向伟大的哲学老人致敬。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海德格尔与纳粹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海德格尔与纳粹
      [美]理查德.沃林 周 宪译


        过去几年中,有关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国家社会主义信念的论争异常激烈。在这些论争中,许多重要的事实逐渐显露山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赞成或反对"的党派指控的纷争之中,以上争论中一些至关重要的大都避而不谈。比如,海德格尔对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忠诚,是否和他在《存在与时间》以及其他著作中精心阐述的"生存哲学"有某种本质联系?假如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种联系的特性是什么?从其介入国家社会主义运动实践的失败中,海德格尔最终得出了--如果有的话--什么历史-哲学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结论在海德格尔对其1936年以后的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的重新评价方面,扮演什么角色?奥托·波格勒发现,"海德格尔坠入某种与国家社会主义的接近之中,这决非偶然,正是通过其思想明确的导向而体现出来的"。这一发现有力地提示,我们关于海德格尔哲学与其政治介入之间不可分割关系可能性的最初疑问,可以得到肯定的回答。不过,在结论部分中,波格勒又提出了一个更加宽泛甚至有点儿令人震惊的说法:海德格尔从未真的通过这种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接近"而博得名声;波格勒在这一上下文中使人倍感兴趣而又悬而未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海德格尔30年代早期的纳粹经历持续不断地对其思想产生某种显著的影响。以下事实似乎可以作为波格勒看法的辅助性佐证,即在海德格尔的后期著作中,他决不提及其早年曾拒绝公开效忠国家社会主义。然而,要想判定有关海德格尔论争的"哲学上的要害"更为重要,而新近披露的海德格尔传记资料却"不重要",这显然是不公正的。在这方面,新近面世的由维克多·法里阿斯(Victor Farias)和雨果·奥特(Hugo Ott )写的两本书(尽管以及因为不具有哲学上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做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这一贡献基本上是两人孜孜不倦地翻检挡案资料的结果,它进一步激发了人们重新评价海德格尔的整个哲学遗产。他们的发现公诸于世带来了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被海德格尔的门徒所淡化(遵循这位大师的掩饰策略)或否认的有关他政治介入许多事实,已经能够无可辩驳地加以确证。总而言之,这要归功于法里阿斯和奥特同时收集到的许多无可争辩的证据。在相当程度上海德格尔献身于纳粹运动,这已是有公开记录的事实。实际上,正像现在许多人意识到的那样,是证据问题并没有呈现出引起警醒的足够理由。当现代德国大学体系的全体一致(the Gleichschaltung,纳粹消灭政治反对派的委婉用语)实现时,这个体系的起源一直可以骄傲地追溯到哲学家维廉·冯·洪堡和其他德国唯心主义思想家,作为弗莱堡大学校长,海德格尔的职责几乎就是"比国王更加忠诚于保皇党)--这里的roi (国王)就是希特勒。或者,就像我们在1933年5月20日海德格尔给希特勒的一份私人电报中所读到的那样:"我诚挚地要求您推迟计划好的德国大学联盟执行委员会会议,直到该联盟的领导人实现了非常必要的全体一致。"在同年8月,海德格尔个人帮助重新起草了在州一级水平上与"领袖原则"的要求相一致弗莱堡大学分会草案。尔后,以前由大学理事会选举的校长,如今则作为大学的Fuhrer(领导人)而闻名遐迩,直接由州文化部长委任--这样一来,弗莱堡大学具有长久历史的自治传统也就寿终正寝了。许多院长也同样被称为他们令人尊敬的学科领导人,并由新的"校长-领导人"委任。

        海德格尔也是这种新体制政策的狂热鼓吹者。他在海德堡大学的一篇演讲中明确表示,现在的大学教授这代人是不能胜任的;所以,有必要在10年时间里以新一代人来取而代之,只有新一代人才能适应"民族觉醒"的各种要求和挑战。这种右翼-激进姿态正是决定海德格尔和卡尔·雅斯贝尔斯14年友谊命运的标志,当时雅斯贝尔斯正坐在观众席中聆听海德格尔的演讲。或者,像他在另一篇演讲中所声称的,弗莱堡大学应该"融入民族共同体),与国家结为一体"。在1933年10月上旬,海德格尔在三个不同场合,为希特勒关于德国退出国际联盟的全民公决问题,作了热情洋溢的公开呼吁。在这些演讲中,他这种意识形态上的狂热并没有在听众的想象中留下多少东西。他是这样开始演讲的:"国家社会主义变革正在导致我们德国人此在的根本改变。"在全民公决中投下"赞同"的一票,这足以表明海德格尔"本真性"的决心。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校长-领导人",海德格尔政治上"受责难"的不幸情况,已被法里阿斯和奥特用材料所证实。海德格尔在坚持新帝国的目标时,从不掩饰他的以下信念,即在做出有关任命和提升的决定中,"政治"标准是压倒一切的。诚如他在某个场合所说的:"就以后的人事任命而言,那些假定具有科学上和人格上的合适性的候选人,要强调的首要问题,乃是能够证明他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教育目标最重要的保证。"或者,就像1933年10月发给弗莱堡大学各院长的一份备忘录中,海德格尔以一种不加掩饰的直率阐述了他在纳粹体制下的"教育哲学":"从我接受校长职位第一天以来,(我履行校长一职的)明确原则和本真的(但愿逐渐可以实现)目标,始终是在这个国家社会主义国度的力量和要求基础上,实现学术教育的根本转变。……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在这个国家里,我们的民族命运才是压倒一切。"有关海德格尔的反犹太主义这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曾经被认为是这位哲学家的某种偏好,不是什么问题--最近又旧话重提(这是一个在奥特的整个研究中被忽略的问题)。这样的责难最初出现在托妮·卡西尔(Toni Cassirer)1950年出版的一本传记《和恩斯特·卡西尔一起生活的日子》,在这本书中,作者写到她曾听说早在1929年海德格尔就有"某种反犹太主义的倾向"。另外,长久以来一直有传闻说,海德格尔担任校长期间,禁止他以前的老师胡塞尔使用大学图书馆,原因为胡塞尔是犹太人。海德格尔曾在1966年《明镜》杂志的一次访谈中,把这些指责当作无稽之谈而予以否定。海德格尔的支持者指出,到1933年,这位哲学家仍在指导许多犹太裔学生,其中包括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汉斯·约纳斯(Hans Jonas),卡尔·勒维特(Karl Lowith),赫伯特·马尔库塞。在《明镜》的那篇访谈中,海德格尔强调了他在希特勒统治早期对陷入困境的犹太裔教授的支持。然而,新近披露的资料有力地驳斥了这位哲学家证明自我清白的努力。我们现在知道,海德格尔在1933年7月为两名被解职的犹太裔教授说情,一位是古典学教授爱德华·弗兰克尔(Eduard Fraenkel),另一位是化学教授格奥尔格·冯·海维泽(Georg von Havesy,他于1945年荣获诺贝尔奖)。这一说情有一个明确的实用主义目的:海德格尔关心的只是基于种族的原因而立即将这两名国际知名学者解雇,这对德国的外交政策利益会造成不利影响。此外,在1933年7月12日的一封信中,海德格尔向教育部长保证,他完全支持国家社会主义关于在公共服务职业中清除犹太人的条例--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清洗"(the Sauberung)行动。尽管海德格尔的支持者总是把托妮·卡西尔关于德格尔反犹太主义说法,视为不实之辞,但托妮·卡西尔的说法的一个有力确证最近被披露,这是1929年海德格尔为其学生爱德华·鲍姆加腾(Eduard Baumgarten)写的一封推荐信。在这封推荐信中,海德格尔力图以下述评语来明确支持鲍姆加腾的申求:"至关重要的是必须意识到我们正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么再次为我们的德意志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本土人力资源和教育者,要么明确地任凭它……越来越犹太化。"如果我们把两者结合起来看,托妮的证言和海德格尔为鲍姆加腾写的推荐信提示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海德格尔20年代后期的政治态度,受制于一整套明显的传统文化偏见;有越来越多可以确证的证据表明,他在1933年投入纳粹运动看来决非偶然的怀抱决非偶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另一个关于海德格尔反犹太主义行为有据可查的重要证据,也和鲍姆加腾有关。当时,鲍姆加腾又成了海德格尔这种糟糕观念的受害者,而非受益者。所以在1933年12月两人思想出现冲突之后,海德格尔曾写了一封多事的信给哥廷根大学的国家社会主义教授组织的头头,试图阻止这所大学对鲍姆加腾的任命。海德格尔提出,鲍姆加腾来自海德堡大学的那种"自由-民主的"环境,并曾在美国作过短期停留,已变得非常"美国化"了,另外,也是由于他和"犹太人(爱德华)弗兰克尔有联系",就此而言,他没资格获得那个职位。最近有证据表明,当海德格尔1933年5月即将获得校长任职时,他与其所有犹太裔研究生的关系很快变得冷酷了。依据哲学家、海德格尔以前的学生马克斯·米勒(Max Muller)的说法,"从海德格尔当了校长那一刻起,他就不再允许那些已经开始论文写作的学生在他指导下接受学位。"按照海德格尔另一个30年代早期的学生莱奥波迪内·魏兹曼(Leopoldine Weizmann)的证词,当听到海德格尔以下说法时,他那些很想成为博士候选人的希望顿时破灭了。海德格尔说道:"弗劳·明兹,你知道,由于你是犹太人,所以我不能管你的提升问题。"尽管海德格尔反犹太行为是完全可以证明的事,但得出以下结论显然是轻率的,即"种族主义的思想"在海德格尔的"世界观"中占有核心地位--更不用说在他的哲学中显得多么重要了。事实上,正像一位评论家所指出的,海德格尔的反犹太主义很可能是某种"习惯的文化上的变种"。然而,如果否认以下看法显然也是一种误导,这种看法认为,所谓传统的"文化反犹太主义",实际上构成了自19世纪后期以来德国社会发展出来的种族-生物学的反犹太主义必要的历史前提条件;因为这种反犹太主义的有害倾向,已证明就是国家社会主义的种族信条的直接先驱。就我们对海德格尔政治上的成熟的理解而言,反犹太主义情绪的这种令人无法容忍的展露,实际上在提醒我们,他思想的世界观远比人们最初所认为的更加深刻地受到激烈而明显的法西斯式"现代性批判"的影响--亦即对"西方"价值、启蒙运动和"世界主义"等方面的批判--而这种批判正是德国思想界的士绅(intellectual mandarinate)和偏狭的民族性所共有的。更进一步,这就提出了一个从当下研究立场出发来看非常重要的问题:即这种反现代的世界观,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海德格尔哲学观本身那种假定的纯粹性?1945年,弗莱堡大学的"清除纳粹化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有说服力的判决前的总结报告,这个报告既是有关海德格尔任校长时期活动的,也是关于他的行为动机的。对海德格尔最严厉的指责是这样描述的:

        在1933年激烈的动乱之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生活在一个完全非政治化的精神世界中;然而,他与那时的青年运动保持了密切的关系(也是通过他的儿子),并和某些德国青年的发言人保持某种亲密关系,如恩斯特·荣格尔,他曾宣称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时代已终结,新的德国社会主义正到来。他希望从国家社会主义的革命中出现一个建立在民族基础之上的德意志生活的精神复兴。像许多德国知识分子一样,在面对共产主义的威胁时,他希望各种对抗的社会力量能够协调,并使西方文化价值得以保存。关于国家社会主义者攫取权力以前的议会制政治形式,海德格尔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相信,希特勒的历史使命正是实现他自己(海德格尔)所想象的某种精神变革……(在校长就职演说中)他曾经把"劳动力服务"、"军事服务"说成是和"知识服务"一样具有同样的合理性。正是由于这一点,他为纳粹宣传提供了某种手段,籍此可以利用他的演讲来为某些政治目的服务。当他想象着德国大学体系的某种精神深化和重建时……国社党利用了以下事实,在那些作为很受欢迎宣传工具的公开演讲中,一位著名学者已加入该党行列,并欢庆了它的胜利。他力图在青年学生中确保一批可靠的追随者,并使自己处于一种煽动学生来反对所谓的"反动"教授的有利位置上,就此而言,他所做的工作是轻而易举的。他希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改革计划,也希望在国社党内获得某种显赫地位。这就有可能使他维持自己的职业,并有可能以一种有益的方式影响国社党的内部发展。很自然,这些希望旋即就破灭了,因为学生是傲慢无礼的,大多数教授也被他那种往往不策略,甚至在他们眼中显得厚颜无耻的命令所激怒,因而很快站到了对立面去了。国社党也疏远了海德格尔,并逐渐认识到在大学政治领域,海德格尔的目标是和他们的设想内在地对立着。海德格尔也曾热情地参与和那种"新领导原则"相一致的该大学体制的改革,并把希特勒主义的某些外在形式(比如,所谓"德国式的致敬"[嗨!希特勒!])引入学术生活,解除或揭发具有反纳粹倾向的人,甚至借助报纸来直接参与国社党的选举宣传。但这些并不能改变这一疏远疏远。……尽管后来有这种疏远,对毫无疑问,海德格尔在其关键的1933年中,有意识地以自己的学术声望和独特的话语风格来为国家社会主义革命服务,因而为这一革命在有教养德国人眼中的合法化立下了汗马功劳。

        经过一系列长时间的听证会,弗莱堡大学"清除纳粹化委员会"做出了一个严厉的裁决:海德格尔(在诉讼过程中他已神经崩溃,并接受了医院的治疗),被剥夺了在大学教授课程的权利,并剥夺了他的名誉教授头衔,但他仍被允许参加大学的其他活动。从根本上说,他的大学生涯实际上被中止了,尽管这个判决在1951年被废止,因为那时德国的政治气候已经稳定了。我们有关海德格尔"案件"确凿认识的这些重要进展,实际上提出了一些有关他所有哲学著作的整一性的新问题。波格勒以这样的口吻暗示,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彻底地审视海德格尔哲学观的各种前提,他政治承诺的思想基础才能第一次真正搞清楚。假如隐藏在海德格尔政治介入后面的动机实际上有其哲学根据的话,那么,这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对他的哲学成就进行抨击呢?固然,提出这类问题的尝试显然和更为固执的海德格尔的捍卫者相抵牾。他们的反应从对这类坏消息传递者的愤怒痛斥--比如对法里阿斯--到即使在最好的条件下,矢口否认哲学会在影响实践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或者,就像以前的情况一样,当提出海德格尔的纳粹主义问题时,否认这一问题偏爱的策略之一,就是宣称海德格尔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他难免有错,并总是有限的),和他的哲学著作之间总是有所区别的。后者是"真理"的作品,它本身就是"永恒的"。但是,对海德格尔过去所做的新的传记研究结果,却证明了海德格尔的国家社会主义倾向在这位哲学家的一生中并不是一时的现象,它至少一直到40年代中期仍萦绕在他的思想中--显而易见,海德格尔的纳粹经历与其整个哲学研究有着某种"本质性"的关联,如今要回避这样的结论已变得越发困难了。此外,正如尼古拉·特图里安(Nicholas Tertulian)和于尔根·哈贝马斯令人信服地所揭示的那样,从海德格尔1933年校长就职演讲开始,他的哲学本身就经历了重要的转变:这一哲学不再是一种原来的"第一哲学"它而且变成为一种真正的世界观。至此以后,就越发难以为海德格尔思想的那种假定的纯粹性或"哲学自足"加以辩护。相反,这些思想逐渐和某些意识形态的和历史哲学的考虑融合起来了。以下我们将证明这些考虑和海德格尔哲学本身的内在逻辑是不可分割的。人们只需要涉猎一下这一时期海德格尔的讲课内容(比如,《形而上学导论》[1935]和《荷尔德林的赞美诗<日耳曼人之歌>和<莱茵颂>》[ 1934-1935] ),便足以确证这一问题。诚如温弗里德·弗兰岑(Winfried Franzen)所提示的,在这个意识形态重新定型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也许是海德格尔在1929年的演讲《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在这篇演讲中,海德格尔和保守革命派的思想家--比如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路德维希·克拉格斯,最重要的是恩斯特·荣格尔--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对于我们的考察来说,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与其政治介入的轴心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弗兰岑评论道:"(海德格尔的)行为越是显现出真的热衷于国家社会主义,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是否能发现这种参与的特殊根源就显得尤其重要。"海德格尔生命中的这两个侧面--哲学和政治--也许是彼此依存互动的。然而,在他一生劳作的这两个侧面中,任一侧面进入另一侧面,都不会不留下印迹。当人们依照每一侧面自身来正确地评判时,把它们视为一种相得益彰的哲学生涯的不同层面也许是颇有启发性的。所以,不求助于另一方,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得到完满的理解。哲学思想必须视为一个总而言之对其政治"后果"负有责任的观念基础。当我们说只依据"相异"领域(实践生活领域)中产生的"后果"来评价那个思想是不合适的,那么,某种思想本身也不能理解成存在于观念的真空中,与其后果完全无关。因此,在生活实践领域的中哲学思想的种种回响,不禁会显著影响到后期的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家的自我理解。同理,求诸于这类所谓的"外在因素"或实际"后果",来逃避对其哲学的本质以致命一击几乎是不可能的。有鉴于此,有意避开对这些方面的完整考察很难说是公正的。哲学和生活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直接的,这种关系总是高度中介性的。在海德格尔这一个案中,中介因素是由他的"政治哲学"所提供的;或者更准确地说,基于某些以下将逐渐明确起来的原因,因为海德格尔从未借助于某种"政治思想"来明说一种政治哲学本身,但正是通过这种"政治思想",他为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政治形势的理解寻找哲学上的根据。哲学与政治行为密不可分,这决不意味着它是一个文化史中自明的真理。人们常常把逻辑学家弗雷格引证为反驳这种因果关系的典型例证,他碰巧也是一个强烈的反犹太主义者。有人对我们说,可以肯定,弗雷格的反犹太主义决不会殃及到损害他的逻辑学理论。至少不能说反过来这些理论包含了他的反犹太主义的种子。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因为认识到他反犹太主义的不正确倾向,进而瞧不起弗雷格这个历史上存在过的个人。但是,毫无疑问,就弗雷格而言,说哲学与生活行为的联系比较疏远并不为过。但为什么在海德格尔身上情况有所不同呢?这乃是由于后者的哲学特性本身所导致的。海德格尔哲学的一个核心因素是宣称存在与时间密不可分,存在本身就包含了一个无法除去的时间维度。作为一种"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人的戏剧--此在的"现实的"到达在场--不只出现在历史中,它本身就是历史的。"历史性"是海德格尔创造的一个术语,用以描述人生在世的固有历史特征。然而,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论及一种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无足轻重的"生存哲学",或两者被说成彼此远离的"生存哲学"--就像弗雷格的情况一样--那将是毫无意义的。再者,这种结论尤其适合于海德格尔的哲学,因为在他的哲学中,克服"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者研究传统上的哲学划分,已转化为一个有计划的理论目标。确实,海德格尔总是不断地告诫我们,在慎重地面对世界时,此在就已经是哲学性的了,而"思"本身也已是实践性的了。就认识论、美学和逻辑学而言,服务于实践生活行为的哲学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它们相互关系的特性却往往并不是中介性的和间接的。相反,生存哲学极力要克服的理论和实践的传统分离,并表明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着更密切和更完整的联系。海德格尔自己对哲学和政治生活关系总的理论表述比较分散,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尽管如此,但这些论述毕竟是严密的,是富有"哲学意味"的。比如,《存在与时间》很难说已包含了一种独立的政治理论。然而,它在某种程度上却也蕴含了一种实践生活的哲学,这种哲学暗示了据以推测政治存在构成的重要端倪--亦即一种正在形成且隐而不现的政治行为哲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海德格尔30年代中期的政治参与带回到1927年那种显然非政治性的论著中加以解读,这也是极不公正的。在其他各种理由中,由于这些年海德格尔哲学的自我理解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转变,就此而言,谨防这样的解读应该说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依据某种确凿的证据,海德格尔曾把他自己30年代中期的政治努力看作是与其哲学密切相关的。即是说,他确信在《存在与时间》以及后来的著作中精心阐述的基本的本体论理论,本身就提供了某种哲学的律令或根据,正是依据这些律令或根据,才有可能对他的政治参与做出评判。佐证这一说法常被引用的话正是海德格尔1933年校长就职演说《德国大学的自我宣言》。在这篇演讲中,海德格尔极其明确地表达了哲学可以从这个民族革命中期待什么--以及反过来,这个民族革命可以从哲学中得到什么。他以同样的口吻在和卡尔·勒维特的谈话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勒维特说道,"他的国家社会主义党派性就存在于在他的哲学精髓之中。"当然,把《存在与时间》中的"实践生活理论",还原为大约1933年海德格尔所承认的特定历史理解,这是不公正的。但考察上述理论的哲学基础在多大程度上激发(或限制)了海德格尔对第三帝国的忠诚,这显然是完全合理的。这就是说,重建一种内在逻辑显得尤为必要,正是通过这种逻辑,海德格尔的早期生存哲学提供了某种促使他转向国家社会主义的观念动力。另外,这种理论的重建工作也许会向我们提供一种有价值见识,亦即有关海德格尔整个早期哲学的内在弱点及局限性的见识。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在整个时间过程中的到达在场,就意味着存在具有一种历史。"存在史"(Seingeschichte)的理论后来在海德格尔30年代的哲学发展历程中具有某种催化作用。海德格尔越是明显地依赖于这一自律的和自生的"存在史"概念--这个概念只是含蓄地体现在他1927年的那部重要著作中--《存在与时间》中阐述的实践生活的理论就越是陷入局部的消逝之中。为了和海德格尔哲学发展中的这种"转折"保持一致,"天命"就很少是本真此在决心的产物了,更多的是被存在本身已判定的神秘"命运"的结果;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是一种存在的天命。然而,假如存在可以说成有一种"历史",它也许并不具有一种"政治"?这意味着并不存在一种存在的政治(Seinspolitik)吗?或者换一种问法:是否并不存在特别制约着存在之历史性"在场"的政治生活的决定性形式?我们知道,海德格尔哲学所表达的最悲哀的事情就是针对存在被遗忘现象,亦即存在的忘却。假如在进入历史过程时,忘却存在的过程是明显的历史和现世现象的话,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在由此而克服忘却存在的历史-形而上过程中,政治究竟扮演什么角色呢?具有任何似可信性的政治,能否被说成在存在真理的历史发现过程中起"助产士"作用呢?有关这些政治结构--这些结构被证明对存在的重新出现来说(即使不是对立的),是很难单独接受的--这类同样的问题,当然也可以用某种否定的方式提出。于是,人们也许会进一步追问这一政治哲学的特定形态结构,它是海德格尔所构想的本体论拯救规划所特有的。虽然海德格尔并未向我们提供一个成熟的政治理论,但他的存在史的观念却显然包含了这样一种理论前兆性的萌芽。海德格尔具有哲学根据的信念是,只有日耳曼人此在的复兴才能把西方从持续的虚无主义没落中挽救出来(这是他直到1943年所写的著作中所提出的一个信念)。有一点可以完全肯定:到了1945年,这种信条彻底失败了。海德格尔"西方-日耳曼历史此在"单一性(the singularity)的理论,其历史后果已被证明对这个世界,对德国以及对他个人来说,都是灾难性的。所以,对这些基本的哲学前提的重新评价看来受制于这些事件。但是,世界灾难对其哲学可能有的直接影响,是一种从整个实践哲学范畴中退却出来--因为后者看来不可避免地被历史过去的事件所玷污。因而,我们理当进一步追问:对这个世界范围空前的灾难负有责任的正是实践哲学本身吗?--对海德格尔来说,这种哲学是和类似于尼采的"权力意志"范畴联系在一起的。或者,假如获得某种对这一灾难的真知灼见,必须指责的不是实践哲学范畴的历史上的特殊堕落吗?欣赏海德格尔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正是通过这种堕落来大唱赞歌。更进一步,这难道不是海德格尔在其后期哲学中对实践理性的整个抛弃吗?这种立场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他1966年在《明镜》杂志上的访谈中所做的厚颜无耻的申明--"只有神才能拯救我们"--说实话,这不过是一种放弃和听天由命的药方而已:是一个曾经伟大的思想家无能为力的哀叹海德格尔后期轻率地放弃了政治哲学反思的所有希望,但哲学家莱奥·斯特劳斯(Leo Strauss)对此并不关心,他提醒人们说:"海德格尔的研究并没有给政治哲学留有空间";他继续说道,这也许是由于"思考的空间已被一些神或某些神占据了"所导致的。所以,在海德格尔后期的著作中,被存在所抛弃--同时意指被神所抛弃。他的"思"(Denken)占据着由某种双重抛弃(double forsakenness)所腾空出来的空间,这种双重抛弃正是现代时期的典型特征:这是一个介于"已逃逸之神的不再与到来之神的尚未"之间那非人大地上已无可救赎地终止了的时期。于是,正如海德格尔自己所指出的那样:"对我们来说,唯一有效的可能性就是通过思和诗化,我们为神的出现做好准备,或为在(我们的)沉沦中神的缺席做好准备,从缺席之神的角度来看,我们正处于一种沉沦的状态。"在这方面,斯特劳斯关于海德格尔后期明显缺乏政治哲学反思的评述,看来完全是正确的。因为在海德格尔的后期研究中,传统上留给政治思考的空间或场所,却让位于某种沉思冥想,即关于一神或诸神之缺席而引起的我们不可救赎的世俗无能为力状况的思考;让位于神与人、天与地"四重性"(das Geviert )别出心裁的玄思。所以,假定说海德格尔提供了某种对人类状况普遍有所启发的诊断的话,那么,致力于对什么构成了人类事务领域中"最佳政体"这一问题的系统思考,将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实际上是一种无拘无束的思想上的傲慢行径而已。我们被神抛弃已如此严重,以至于无法再尊从人的思想或意志的自足力量的决定。所以,"只有神才能拯救我们。"然而,海德格尔囿于哲学而对政治理论不感兴趣,这相对说来是他较后期的一个发展:它揭橥了只是在德国1945年崩溃以后,随着其思想的"转变"而逐渐变得激进时海德格尔哲学的特征。然而,在海德格尔较早的(这对于从1933年到1936年的"中间阶段"也同样如此)论著和演讲中,就含有不少"存在史"的例证(这个词从字面意义上说,就是从存在的历史的某一立场来看),或者说,含有不少对政治现实所作的历史-形而上学基础上理解的例证;亦即一种理解政治生活的方法,这种政治生活就是我们所说的"存在的政治"。不过,有人也许会说,海德格尔"存在的政治"是以牺牲其本质为代价,来重新把握政治哲学反思维度。海德格尔式城邦(polisis )的主要目标在于使这个世界变得安全,当然这不是为了人的行动的兴盛,而是为了存在的兴盛。我们认为,存在和人的行动这两者的利益不但不可能一致,而且实际是彼此抵触的。在他的政治思想中,海德格尔情愿为了古老的伊利亚学派图腾祭坛--"存在"的图腾祭坛--而牺牲人类实践生活的多样性和差异。所以,作为生活的自足领域的的人类行动,在面对本体论追寻的那种一切耗尽的本性时,其必要条件被证明是无法实现的。正是由于海德格尔,基本的本体论工作和政治哲学特有的工作便混为一谈了。其结果是,政治理论的关注最终机械地服从于"存在的追问"(Seinsfrage)的关注。政治生活那不确定的可能性因此而在这种神圣的本体论追问的阴影中日渐衰微。在面对"存在的追问"及其无可置疑形而上学的"本原性"时,人类努力的一切其他方面都必然显得是附带的和次要的。本书研究的焦点是隐含在马丁·海德格尔思想中的政治哲学,而不是他的哲学本身。因然,对他思想的这一特定方面的考察,离不开并受制于对他整个哲学研究的理解。不过,有必要强调的是,这种部分的或"局部的"研究结果,也许只能证明可以用一种非常合理而尝试性的方式转换为哲学本身的核心问题。但由此得出结论说,由于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有严重问题,进而认为把同样的判断也可用于他的整个哲学,这显然是草率的。然而,诚如我们已经指出的,海德格尔的政治思想与他对人类存在、基本的本体论以及存在史等问题的系统反思密不可分。确切地说,他的政治判断和见解就来自于其哲学,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提及海德格尔诸多哲学著作时,我们所采用的解释策略--由于只限于把焦点对准政治理论方面,这种策略可以描述成对最合理辩法的追求--这可以使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敏锐地感悟到这位哲学家及其著述的某些更一般的弱点。"海德格尔与政治"这个问题,已经并仍将可能继续成为20世纪思想史中最令人费解的难题之一。在这个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至少在欧陆传统上说是这样),和人类已知的最野蛮的政治体制之间所出现的,是一个恶魔交易的传说--或悲剧。因此,理解海德格尔的政治赌博的特性,就要求一种对悖论和矛盾的宽容。最重要的一点或许可以作如下追问:这位西方思想传统所认可的继承人,让自己的哲学天才被这一传统所绝对否定的专制权力来支配,这又是如何可能的呢?

        本文译自Richard Wolin,The Politics of Being: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Martin Heidegger,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0.本文翻译经作者授权。特此致谢。该书中译本最近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