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第一次外教课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外教在当今时代不是新鲜事儿,可在改革开放的当初不是件易事,这一课虽年代久远,但基本内容还是有印象的,试着回忆一下吧。

这是个外贸口语培训班,也是第一次见到外教老师。教学的目地与核心就是让学生自己讲的清晰,让别人听的明白。

Davis老师以他英国式的幽默暖场后开始讲课,说了一个英格兰的谚语,大意是嘴皮子不伶俐,被误解而做错事的故事。既然是学口语见面打招呼是常见的,所以就在黑板上写下了Good morning, Hello, Thank you等问候语,让大家每个人用平常的见面时的不同声调读一遍。

这些不知读过多少遍了的单词,当众一说就大不一样了,什么音都有,特别是Thank you,有的人就是读不准、说不清或是发不出;还有人的地方口音特重,引发了笑声。

先举Good morning为例。大家听上去没发现什么,可老师听上去错误就来了。为此老师找了一个学生进行对比,二人每人轮番地说一次,几轮下来大家终于听出来不同了。我们读morning最后一个音发“宁”,而老师则发的是正宗的最后一个音标的音(音标不会打),差别源于舌头的位置不同!不信,自己试一下。

后举Thank you为例。我们不习惯舌头出来,发好这个音却要非出来不可而且读轻了还不行,发力点在哪?舌头上。舌头无力有很多的音读(发不出或是说不出)不准确,给对方造成了我们有口音的“不良印象”。虽然我们的语言中没有舌头要出来的音,但专门地去学还是能发出的。

Davis在黑板上没写几个音标,只是将大家有普遍问题的音标写上了,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大家听他慢速的“说”,体会和模仿他的发音和口型。尽管英音比较难模仿,老师也没有刻意让大家学英式英语,仅只要求说的清晰、准确就行,不要求语速。强调的是舌头到位,口型到位,语气适度,别人还是能听清的。东方人发声的部位靠前,应该更加悦耳。另外,我们说话常常是以降调结束,升调运用的不够,交流时对方是以你的“调子”来判断一句话或是一件事有没有表述完。

学与模仿是一回事儿,出发点不同。模仿在学习另一种语言中占的比重很大,有的老外根本就没学过汉语拼音,也没有语言环境,可国语说的字正腔圆,怎么来的?就是模仿。有时在大街上遇到传教的西服领带小伙儿,前几句国语说的让你吃惊,可再多说一点,洋葱味就出来了,还是模仿但不足。


模仿不够,力度不足可能会给戴上口音的帽子。Broom,groom,这个r听上去就没了,被“吃掉了”不是没说而是舌位不佳,舌力不够。类似的情况还很多:No, I don’t, What这个t;James, thanks,这个s等等。有人说多吃点舌头酱货来补一下,这是笑谈。

一个测试:打电话时用mp3记录下自己的声音,回放一下就知道路有多远,水有多深了。

我们不排除有口音的问题,其他族裔比比皆是。很多韩国人读village, bridge,最后一个音都是“鸡”而不是“之”。我们能发好是因为语言中有这个舌位的音,可能韩语中没有。由于语言中没有的却要说出而造成的口音,是自然现象,除非刻意地训练才能改变。

我们从前根本没见过外教,也不知何为正宗。老师读的准不准学生不知道,形成习惯也不好改,现在改起来非易事,要有毅力。

有一位曾教过我法语的马老师,至今不忘。在疯狂学外语的年代里,鬼使神差地学了一阵子法语。法语的音有的是很难发的,虽经反复纠正也不知对错;到了魁北克才知马老师的发音是正确的。马老师曾任中国赴非洲医疗队的翻译,没白跟他学,在此特意感谢马老师。

现在有了语言环境,只要平时稍加留意会有很大提高,不积蛙步何以至千里。有句话说的不无道理:简单的句子反复练,复杂的句子经常练!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Sign in and Reply
Modif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工作学习 / 外语学习 / 第一次外教课
    • 挺好的文章,居然没人顶?
    • 吾顶
      • 你认真学习了吗?
        • Yes Madam!
    • 我是专程赶来顶贴的。
    • up
    • 也随便写写我经历的一次外教课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第一次外教课。外教是刚从曼尼托巴到中国任教的两个白人老太太。学员市科委考试选拔出来的各企业的一部分外语优秀的技术、管理方面的青年骨干。

      大家落座。老太太问每个人的名字。大家纷纷报名。老太太说,大家的名字不好记,你们都有英文名吗?有个别两三个人报出英文名。老太太说very good,我给你们剩下的各位都起个英文名吧。

      于是老太太给这些人每人相面三秒钟,然后就给他或她起个英文名,把英文名写在黑板上,并且写在卡片上摆在每个人面前。有两个外单位的男生,其中一个人老太太起名叫Brad,另一个起名叫Hugh。

      等到课间抽烟的时候这两个老兄开始吐槽。一个老兄说,这老太太怎么给我起名叫面包呢?我说Brad和面包不一样。他问怎么不一样。那时候我没仔细研究过发音,也说不出来怎么不一样。我就说你别多想,肯定跟面包不一样。这位老兄将信将疑。

      另一个老兄说这老太太给我起的叫什么名字呀,Hugh,翻译成中文就是“休”,这个词除了休息,就是休克,旧社会男的想离婚就把媳妇给休了。这名字可真不怎么样。我说你又想多了。人家老太太是看你跟英国影星休格兰特长得像才给你起这个名字,是抬举你呢。大家哈哈笑着,掐灭香烟又回去上课了。

      当然这种外教课效果好不到哪儿去。老师教学经验不怎么多,学生也不用心学,因为在当时的环境里口语毕竟是没什么用。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谢分享!
        • What's yours?
          • Haven't you ever read?
            • Stage name doesn't count.
          • 我那时候用的英文名字是AIDEN。后来到了加拿大,发现我并不需要一个英文名,于是就把英文名取缔了。
            • 多好的名字啊。
    • 我的一个外教是来自德州的印第安人与白人的后裔(她很强调这一点)。
      她有一美国长大的香港人男朋友,姓曾。又一次她告诉我们她是如何写'曾'字的:先画一个有手有脚有天线的外星人(如图),'then cut off the arms and legs。 Here it is。'最要命的是她必须每次都这样做: 外星人画的不象的话,写的'曾'字就不象了。

      • It is so cute. Thanks for sharing.
      • 这个写的很可爱啊